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军长征前后,我党先后成立过三个“西北军委”,记录了中国革命重心逐步向西北地区实施战略转移,并最终奠基西北的过程。
以张国焘为主席的红四方面军西北军委
1932年10月,鉴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作出突围西征的决定。随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撤离鄂豫皖苏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经鄂北、豫西,进入川陕边地区。12月8日,在城固县“小河口会议”上,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正式改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张国焘任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任副主席。
但由于战区阻隔,这个西北军委的成立及主席、副主席的人选并未及时报告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鄂豫皖军委改称西北军委一个多月后,在中央苏区前方指挥作战的周恩来、朱德、王稼祥代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于1933年1月17日致电临时中央及张国焘。建议成立“川陕鄂中央分局”,并提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应即组织,由你们提出名单由中央苏维埃政府委任。”可见,直到这时,西北军委的成立及其主要领导并未得到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委任。不过,这时成立西北军委,已经成为中革军委和临时中央高层的共识。
西北军委成立后。对创建川陕苏区、为党和红军把战略重心转向西北打开战略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已发展为4个军4万余人。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18日。中革军委发布通知,任命张国焘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原先以他为主席的西北军委实际上就停止了运行。
由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苏区西北军委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北工委)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党的工作和红军、游击队斗争。2月21日,负责人谢子长负伤牺牲。此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在以刘志丹为主席的西北军委统一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和陕北苏区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延长、延川等6座县城,使两个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陕甘苏区。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北上抗日的出发点。
陕甘地区刘志丹、谢子长成立西北军委时,在川陕苏区以张国焘为主席的西北军委同时存在。由于当时通信不畅、信息闭塞,这两个西北军委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中共中央只知道张国焘的西北军委,也不知道陕甘苏区还有个西北军委和西北红军的情况。
1935年9月16日,原在鄂豫皖地区活动的红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率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重重封锁。北上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苏区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随后召开西北工委与鄂豫陕省委联席会议,决定将3个军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次会议还改组了西北军委,由聂洪钧任军委主席。戴季英兼任参谋长。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红军西北军委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由于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党和红军再次陷于危险境地。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红军主力于9月10日单独北上,及时脱离险境。9月12日,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决定将先行北上的中央红军主力编为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会议还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五入团”进行军事领导。这个“五人团”实际上是党中央领导军事工作的“小军委”。
不久,毛泽东等从国民党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于是决定“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吴起镇,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新的西北军委,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原聂洪钧为主席的西北军委实际上被撤销,聂洪钧、郭洪涛等人被吸收为新成立的西北军委委员。
新的西北军委成立后,对上直接受中共中央领导,对中共中央负责,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是正统的“中央军委”,但在职权上暂不具备领导指挥红四方面軍和红二、六军团及其他红军的能力和手段。瓦窑堡会议后,经过朱德、林育英等的坚决斗争和积极工作,张国焘被迫于1936年6月6日取消“第二中央”,7月成立中共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统一领导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行动。这时,西北军委、中革军委仍处于分离状态。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2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扩大中革军委组织,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23人为中革军委委员,并组成7人主席团,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副主席。至此,全国红军真正实现集中统一指挥,西北军委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以张国焘为主席的红四方面军西北军委
1932年10月,鉴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作出突围西征的决定。随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撤离鄂豫皖苏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经鄂北、豫西,进入川陕边地区。12月8日,在城固县“小河口会议”上,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正式改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张国焘任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任副主席。
但由于战区阻隔,这个西北军委的成立及主席、副主席的人选并未及时报告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鄂豫皖军委改称西北军委一个多月后,在中央苏区前方指挥作战的周恩来、朱德、王稼祥代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于1933年1月17日致电临时中央及张国焘。建议成立“川陕鄂中央分局”,并提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应即组织,由你们提出名单由中央苏维埃政府委任。”可见,直到这时,西北军委的成立及其主要领导并未得到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委任。不过,这时成立西北军委,已经成为中革军委和临时中央高层的共识。
西北军委成立后。对创建川陕苏区、为党和红军把战略重心转向西北打开战略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已发展为4个军4万余人。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18日。中革军委发布通知,任命张国焘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原先以他为主席的西北军委实际上就停止了运行。
由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苏区西北军委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北工委)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党的工作和红军、游击队斗争。2月21日,负责人谢子长负伤牺牲。此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在以刘志丹为主席的西北军委统一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和陕北苏区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延长、延川等6座县城,使两个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陕甘苏区。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北上抗日的出发点。
陕甘地区刘志丹、谢子长成立西北军委时,在川陕苏区以张国焘为主席的西北军委同时存在。由于当时通信不畅、信息闭塞,这两个西北军委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中共中央只知道张国焘的西北军委,也不知道陕甘苏区还有个西北军委和西北红军的情况。
1935年9月16日,原在鄂豫皖地区活动的红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率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重重封锁。北上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苏区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随后召开西北工委与鄂豫陕省委联席会议,决定将3个军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次会议还改组了西北军委,由聂洪钧任军委主席。戴季英兼任参谋长。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红军西北军委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由于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党和红军再次陷于危险境地。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红军主力于9月10日单独北上,及时脱离险境。9月12日,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决定将先行北上的中央红军主力编为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会议还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五入团”进行军事领导。这个“五人团”实际上是党中央领导军事工作的“小军委”。
不久,毛泽东等从国民党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于是决定“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吴起镇,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新的西北军委,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原聂洪钧为主席的西北军委实际上被撤销,聂洪钧、郭洪涛等人被吸收为新成立的西北军委委员。
新的西北军委成立后,对上直接受中共中央领导,对中共中央负责,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是正统的“中央军委”,但在职权上暂不具备领导指挥红四方面軍和红二、六军团及其他红军的能力和手段。瓦窑堡会议后,经过朱德、林育英等的坚决斗争和积极工作,张国焘被迫于1936年6月6日取消“第二中央”,7月成立中共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统一领导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行动。这时,西北军委、中革军委仍处于分离状态。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2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扩大中革军委组织,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23人为中革军委委员,并组成7人主席团,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副主席。至此,全国红军真正实现集中统一指挥,西北军委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