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种手榴弹
日军在二战期间装备、使用过的手榴弹除上述几种外,还有一些虽然不太常见,但设计或原理相当有特色的特种手榴弹。
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是为了提高单兵反坦克能力,于1939年研制成功并装备日军的一种手榴弹,其依靠较大的装药量来毁伤敌方装甲目标。该弹的外形与众不同,其主体是一个圆盒,四周均布有4块长方形磁铁,其中两块磁铁中间有一个突出的较长的引信,因此得到了“海龟雷”的绰号。该弹弹体直径120.5mm,厚38.1mm,全弹高134mm,装有黑索今和梯恩梯各50%的黑/梯混合炸药680g,全弹质量956g。整个手榴弹平时包装在一个厚实 的帆布袋里,携行时引信取出并单独放在引信筒内。该弹所用引信与99式手榴弹引信结构类似,同属于击针发火延期引信,但结构略复杂,延期时间改为8~10秒。
该手榴弹在使用前要先安装引信,当敌坦克行进至使用者附近时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头部在硬物上磕击一下(一般直接磕击攻击目标),然后将手榴弹吸附在车辆表面并迅速离开。由于单枚手榴弹威力有限,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可以把几枚吸附在一起使用,所以在各磁铁上标有s极和N极,以便识别。两枚并联在一起的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可以炸穿厚30mm左右的钢板。
由于日军在二战前和二战早期并未受到明显的来自敌方装甲车辆的威胁,因此相对来说不太重视步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没有采用空心装药,而且本身体积和装药量较小,实际威力有限,加之外形设计不方便携带和使用,甚至连握持的地方都没有,在很多情况下用这种手榴弹发起的攻击都是自杀性的,因此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实际装备和使用的数量并不多。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
到二战中后期,盟军登陆日本本土,对日本的威胁越来越大,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缺乏反坦克手段的日军步兵仅依靠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已经力不从心,于是日本在1943年(日本神武纪年2603年)研制出一种采用空心装药技术的三式反坦克手榴弹,不过其性能较为平庸,对美军坦克并未达到预期的遏制效果。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结构非常特别,其弹体外形为锥形,用厚麻布编织而成,头部有木制的空心平顶弧形风帽。击针碰炸引信直接以螺纹拧在弹体尾部,平时击针与击针体被弹簧和保险销隔开,弹体内装有等壁厚单锥钢制药形罩和主装药。弹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很长的麻绳,在手榴弹掷出后起到保持飞行方向的作用。这圈麻绳拴在一个有若干小孔的圆环上,然后将此圆环套在弹尾上并用引信体压紧。平时弹尾的麻绳是捆扎在一起的,在使用前要解开并梳理整齐。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有3种不同的类型:A型是最常见的型号,全弹长173mm,弹体最大直径110mm,全弹质量1.27kg,装药为853g黑/梯混合炸药,弹体麻布的颜色为白色或褐黄色;B型全弹长148mm,弹体最大直径为100mm,全弹质量853g,装药为690g太恩和梯恩梯的混合物,弹体麻布的颜色为白色或褐黄色;C型全弹长150mm,弹体最大直径为100mm,全弹质量830g,装药为690g苦味酸,弹体麻布的颜色为黄色。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使用前要先拔出保险销,然后解开弹尾的麻绳,整理后用手握住,瞄准目标并全力将弹体甩掷出去,弹体头部向前飞向目标直至与之相撞,此时弹体突然减速,但引信内的击针体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压缩击针簧并击发火帽,引爆雷管和主装药。如果落角得当,爆炸产生的射流可以穿透70mm厚的装甲。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使用方法与麻尾手榴弹有些类似,尽管投掷距离较远,但由于在用力过程中要挥动手臂并逐渐加速,动作很像体育运动中的投掷链球,出手时机的把握很重要,若掌握不好时机,手榴弹甚至可能会朝着与目标相反的方向飞去,所以对投弹手的训练要求比较高。
无论结构还是材料,三式反坦克手榴弹都已经简化至极,主要原因是日本到二战后期各方面资源已十分匮乏,只能采用这种因陋就简的设计。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优点是采用了空心装药技术,其威力与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士兵不用接触敌方车辆就可以投掷这种武器,使用安全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过由于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弹体是麻布做的,容易因天气等原因而损坏,弹体前部的木制部分也不能保证有效的炸高,因而穿透力比较低。该手榴弹实际使用和被缴获的数量都不是很多,如今已经相当罕见。与其他手榴弹不同的是,由于采用了麻布弹体,一些收藏家为拆除其内部原有的炸药、填充安全物质同时又不损伤弹体而伤透了脑筋。
试制型手投燃烧弹
该弹是日军少量装备使用的一个品种,主要用途是引燃土木结构工事、房屋等可燃目标。该弹曾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中国军民缴获了一定数量,北京军事博物馆内至今保存有实物。该弹属有柄手榴弹,弹体用薄壁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外形像小型油罐。弹体顶部安装有10年式引信,底部有连接座用来固定木柄。全弹长340mm,弹体直径53.5mm,全弹质量840g,弹体内装有黄磷/二硫化碳溶液与大约40个小橡皮球的混合物,总质量约400g,另外在引信雷管下方设计有一个黑火药爆炸管,其中装填有约53g黑火药,爆炸后可将燃烧液喷溅至半径15m左右的范围。这种燃烧液有一定粘性,可以附着在目标表面持续燃烧,即使未被爆炸管点燃或被砂土暂时覆盖,一旦接触空气,燃烧液仍会自燃。这种含磷燃烧剂对有生目标的烧伤效果非常显著,而且燃烧时还可以生成浓厚的白烟。该弹使用方法与91式、97式手榴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该弹的主要缺点是弹体太长,对于日式手榴弹惯用的磕击发火引信来说,弹体越长就越不容易保证引信得到准确撞击,而且投掷时也不方便。
一式氰氢酸手榴弹
日本在二战前已经开始研究各种毒剂在战争中应用的可能性,并在二战期间研制出一种称为一式氰氢酸手榴弹的毒气弹,目的是为了俘获敌方的坦克装甲车辆。该弹弹体为玻璃制造,其中装有1升剧毒的氰氢酸液体,使用时直接投向目标,当玻璃壳体破碎以后,氰氢酸挥发并通过缝隙进入车辆内部,坦克乘员吸入后一般在2秒钟左右即会中毒。氰氢酸的优点在于当时的普通过滤式防毒面具无法防护这种毒剂,而且它没有持续毒性,毒气被风吹散后,即可接近投弹地点。该弹外面有专门的保护套,以免携行时意外破碎。不过,除非是在密闭环境下,否则氰氢酸很难保持合适的浓度分布,因此这种毒气手榴弹的实际使用价值很低。
战时简易手榴弹
战争末期由于制式手榴弹供给不足,前线的日军官兵利用战场上搜罗来的材料制作了一部分应急产品,其炸药一般是从废炮弹或炸弹中获得的,附图所示的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3种:左侧的弹体是用铝铸造的,装有10年式手榴弹引信;中间的以截短的钢管为弹体,一头用混凝土堵住,装有简易导火索延时装置,投掷前直接点燃;右侧的为铝铸弹体,装有日本早期手榴弹使用的直接摩擦发火引信,使用时撕开弹体顶部的防水胶布,然后用火柴刮划引信顶端的摩擦板直至点燃。
由于缺乏金属材料,日本在战争后期还生产过一些陶瓷壳或玻璃壳的简易手榴弹,用于装备“挺身队”、“肉攻队”等民兵组织,其外形如同圆底小坛子,根据装药不同可分为高爆手榴弹、烟幕手榴弹等。其中高爆手榴弹有正式编号,称为四式手榴弹,直径80mm,全弹高100mm,口部有木盖,颈部系有方便携带和投掷的布带。同期日本还大量生产过用啤酒瓶、清酒瓶改装的燃烧瓶,与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武器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装有专用的手榴弹引信。
由于盟军进展迅速,所谓的“本土决战”并未成为现实,这些简易武器未及投入使用,日本便已战败投降。(全文完)
编辑 黄 俊
日军在二战期间装备、使用过的手榴弹除上述几种外,还有一些虽然不太常见,但设计或原理相当有特色的特种手榴弹。
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是为了提高单兵反坦克能力,于1939年研制成功并装备日军的一种手榴弹,其依靠较大的装药量来毁伤敌方装甲目标。该弹的外形与众不同,其主体是一个圆盒,四周均布有4块长方形磁铁,其中两块磁铁中间有一个突出的较长的引信,因此得到了“海龟雷”的绰号。该弹弹体直径120.5mm,厚38.1mm,全弹高134mm,装有黑索今和梯恩梯各50%的黑/梯混合炸药680g,全弹质量956g。整个手榴弹平时包装在一个厚实 的帆布袋里,携行时引信取出并单独放在引信筒内。该弹所用引信与99式手榴弹引信结构类似,同属于击针发火延期引信,但结构略复杂,延期时间改为8~10秒。
该手榴弹在使用前要先安装引信,当敌坦克行进至使用者附近时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头部在硬物上磕击一下(一般直接磕击攻击目标),然后将手榴弹吸附在车辆表面并迅速离开。由于单枚手榴弹威力有限,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可以把几枚吸附在一起使用,所以在各磁铁上标有s极和N极,以便识别。两枚并联在一起的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可以炸穿厚30mm左右的钢板。
由于日军在二战前和二战早期并未受到明显的来自敌方装甲车辆的威胁,因此相对来说不太重视步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没有采用空心装药,而且本身体积和装药量较小,实际威力有限,加之外形设计不方便携带和使用,甚至连握持的地方都没有,在很多情况下用这种手榴弹发起的攻击都是自杀性的,因此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实际装备和使用的数量并不多。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
到二战中后期,盟军登陆日本本土,对日本的威胁越来越大,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缺乏反坦克手段的日军步兵仅依靠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已经力不从心,于是日本在1943年(日本神武纪年2603年)研制出一种采用空心装药技术的三式反坦克手榴弹,不过其性能较为平庸,对美军坦克并未达到预期的遏制效果。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结构非常特别,其弹体外形为锥形,用厚麻布编织而成,头部有木制的空心平顶弧形风帽。击针碰炸引信直接以螺纹拧在弹体尾部,平时击针与击针体被弹簧和保险销隔开,弹体内装有等壁厚单锥钢制药形罩和主装药。弹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很长的麻绳,在手榴弹掷出后起到保持飞行方向的作用。这圈麻绳拴在一个有若干小孔的圆环上,然后将此圆环套在弹尾上并用引信体压紧。平时弹尾的麻绳是捆扎在一起的,在使用前要解开并梳理整齐。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有3种不同的类型:A型是最常见的型号,全弹长173mm,弹体最大直径110mm,全弹质量1.27kg,装药为853g黑/梯混合炸药,弹体麻布的颜色为白色或褐黄色;B型全弹长148mm,弹体最大直径为100mm,全弹质量853g,装药为690g太恩和梯恩梯的混合物,弹体麻布的颜色为白色或褐黄色;C型全弹长150mm,弹体最大直径为100mm,全弹质量830g,装药为690g苦味酸,弹体麻布的颜色为黄色。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使用前要先拔出保险销,然后解开弹尾的麻绳,整理后用手握住,瞄准目标并全力将弹体甩掷出去,弹体头部向前飞向目标直至与之相撞,此时弹体突然减速,但引信内的击针体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压缩击针簧并击发火帽,引爆雷管和主装药。如果落角得当,爆炸产生的射流可以穿透70mm厚的装甲。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使用方法与麻尾手榴弹有些类似,尽管投掷距离较远,但由于在用力过程中要挥动手臂并逐渐加速,动作很像体育运动中的投掷链球,出手时机的把握很重要,若掌握不好时机,手榴弹甚至可能会朝着与目标相反的方向飞去,所以对投弹手的训练要求比较高。
无论结构还是材料,三式反坦克手榴弹都已经简化至极,主要原因是日本到二战后期各方面资源已十分匮乏,只能采用这种因陋就简的设计。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优点是采用了空心装药技术,其威力与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士兵不用接触敌方车辆就可以投掷这种武器,使用安全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过由于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弹体是麻布做的,容易因天气等原因而损坏,弹体前部的木制部分也不能保证有效的炸高,因而穿透力比较低。该手榴弹实际使用和被缴获的数量都不是很多,如今已经相当罕见。与其他手榴弹不同的是,由于采用了麻布弹体,一些收藏家为拆除其内部原有的炸药、填充安全物质同时又不损伤弹体而伤透了脑筋。
试制型手投燃烧弹
该弹是日军少量装备使用的一个品种,主要用途是引燃土木结构工事、房屋等可燃目标。该弹曾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中国军民缴获了一定数量,北京军事博物馆内至今保存有实物。该弹属有柄手榴弹,弹体用薄壁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外形像小型油罐。弹体顶部安装有10年式引信,底部有连接座用来固定木柄。全弹长340mm,弹体直径53.5mm,全弹质量840g,弹体内装有黄磷/二硫化碳溶液与大约40个小橡皮球的混合物,总质量约400g,另外在引信雷管下方设计有一个黑火药爆炸管,其中装填有约53g黑火药,爆炸后可将燃烧液喷溅至半径15m左右的范围。这种燃烧液有一定粘性,可以附着在目标表面持续燃烧,即使未被爆炸管点燃或被砂土暂时覆盖,一旦接触空气,燃烧液仍会自燃。这种含磷燃烧剂对有生目标的烧伤效果非常显著,而且燃烧时还可以生成浓厚的白烟。该弹使用方法与91式、97式手榴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该弹的主要缺点是弹体太长,对于日式手榴弹惯用的磕击发火引信来说,弹体越长就越不容易保证引信得到准确撞击,而且投掷时也不方便。
一式氰氢酸手榴弹
日本在二战前已经开始研究各种毒剂在战争中应用的可能性,并在二战期间研制出一种称为一式氰氢酸手榴弹的毒气弹,目的是为了俘获敌方的坦克装甲车辆。该弹弹体为玻璃制造,其中装有1升剧毒的氰氢酸液体,使用时直接投向目标,当玻璃壳体破碎以后,氰氢酸挥发并通过缝隙进入车辆内部,坦克乘员吸入后一般在2秒钟左右即会中毒。氰氢酸的优点在于当时的普通过滤式防毒面具无法防护这种毒剂,而且它没有持续毒性,毒气被风吹散后,即可接近投弹地点。该弹外面有专门的保护套,以免携行时意外破碎。不过,除非是在密闭环境下,否则氰氢酸很难保持合适的浓度分布,因此这种毒气手榴弹的实际使用价值很低。
战时简易手榴弹
战争末期由于制式手榴弹供给不足,前线的日军官兵利用战场上搜罗来的材料制作了一部分应急产品,其炸药一般是从废炮弹或炸弹中获得的,附图所示的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3种:左侧的弹体是用铝铸造的,装有10年式手榴弹引信;中间的以截短的钢管为弹体,一头用混凝土堵住,装有简易导火索延时装置,投掷前直接点燃;右侧的为铝铸弹体,装有日本早期手榴弹使用的直接摩擦发火引信,使用时撕开弹体顶部的防水胶布,然后用火柴刮划引信顶端的摩擦板直至点燃。
由于缺乏金属材料,日本在战争后期还生产过一些陶瓷壳或玻璃壳的简易手榴弹,用于装备“挺身队”、“肉攻队”等民兵组织,其外形如同圆底小坛子,根据装药不同可分为高爆手榴弹、烟幕手榴弹等。其中高爆手榴弹有正式编号,称为四式手榴弹,直径80mm,全弹高100mm,口部有木盖,颈部系有方便携带和投掷的布带。同期日本还大量生产过用啤酒瓶、清酒瓶改装的燃烧瓶,与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武器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装有专用的手榴弹引信。
由于盟军进展迅速,所谓的“本土决战”并未成为现实,这些简易武器未及投入使用,日本便已战败投降。(全文完)
编辑 黄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