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要重视人文关怀。初中语文教材中载道之文比比皆是,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从三个方面实施人文关怀:一是把握学生特征,寻找最佳切点;二是创新教学理念,探索人文关怀途径;三是充分利用课堂,嵌人文关怀于其中。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渗透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品德的重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要重视德育熏陶。
初中语文教材中载道之文比比皆是。选文蕴涵着极其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总览教材,选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道德教育内容。一是情感教育贯穿其中。例如《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一文,不仅展示了祖国深厚的文化,而且蕴涵着民族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激情。如《我的中国心》、《黄河颂》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三首歌词,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意在点燃学生爱国火花。二是美德文章串编其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一文则告诉人们节俭为荣、奢侈可耻的道理。教材在教诲学生学会处世经年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青少年健康心灵的培养。三是人生观教育文章精当点缀。中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材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精当地安排了这类文章。如《十三岁的际遇》通过田晓菲的故事启迪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理想而执着奋斗。
以上所述,仅为一管之见。不过,梳理过后我扪心自问,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教材,语文教师何不好好利用,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人格的完美结合呢?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抓好人文关怀教育呢?
一、把握学生特征,寻找最佳切点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数具有心理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拒诱能力低的特点,又加上家庭的优越和长辈的呵护,使得他们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很难鉴别。因此,教师在授业之时,应遵循“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于至善”的思想,担当起人文关怀重任,加强学生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学生本性中的善根,从而使学生抵制邪恶的诱惑,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为达此目的,语文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分析教材的道义精华,洞悉学生的心理,将知识与道义融会于一体,寻找人文关怀的最佳切点,实施人文关怀教育。例如,我在教《背影》一文时,对于文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探身”、“攀”、“缩”、“微倾”等精妙动词。学生脑海中自然浮现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心灵自然被朴实的父爱震撼。此时我顺势发问:“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的亲人有没有为你做过什么事,曾令你深深感动?”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不仅热烈,而且学生回忆亲人关爱时心起波澜,涟漪叠起。这种结合文本的延伸发问,看似简单,实则让感恩之情渗入学生稚嫩的心田。
二、创新教学理念,探索人文关怀途径
文以载道,以道育人,这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探求人文关怀途径,依本人拙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一是改变硬性灌输,力求柔性引导。上课之前,要读透教材和学生这两头,既要将文本中的哲理性内涵加以挖掘提炼,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来思考如何实施教学。授课时,改硬性灌输为柔性引导,让学生在形成语文素养的同时,人格境界得到提升。例如,我在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引导学生批判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理解中心之后,引入《哲人与石匠》的故事,让学生将文本探究与故事鉴赏相结合,启迪学生贪图安逸不足取,拥有志向事竟成。二是更新肢解读讲,讲究融会贯通。语文教学中落实人文关怀,需要教师在讲读文本时,重点语段精讲精练,鉴赏文章有机结合,答问形式运用得体,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授业之中。当然,实施这一环节时,要突出文本重点,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得益于其间。三是力戒烦躁情绪,提高人文关怀技艺。新课改的目的在于素质教育,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应试教育仍有一定影响。师生面对比成绩、上名校、进位次的强大压力,无不处于加班加点、题海训练、疲于奔命之窘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的心理烦躁情绪,使得学生力不从心。这一影响若不加以矫正,人文关怀就难有成效。
三、充分利用课堂,嵌人文关怀于其中
课堂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场所,能否利用好这一阵地,将人文关怀嵌于其中,这就要靠教师运筹帷幄。在这方面,我曾做过一些尝试。第一,引进美读,促进感悟人文关怀。美读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的张力与深刻的意蕴,读出语气、语感、语味,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哲理性。比如艾青的名诗《绿》,行文流畅,物象鲜明,自在轻拂,让风、雨、阳光,幻作绿色舞蹈,整齐飘动。教学时,教师引进美读,吟哦讽诵,不仅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绿的逼人气势,而且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声情并茂的音律美。这样的朗读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二,注重对话,调动兴趣人文关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见新课标注重师生间平等对话与心灵沟通。例如我在教学《失街亭》一文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失街亭,谁之过?”学生争先恐后讨论:是诸葛亮用人失察?是马谡纸上谈兵,刚愎自用?是王平关键时刻分兵的战略过错?……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不但培养了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使学生懂得了任何人任何时候遇事必须审时度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与决策。第三,感知意境,激发情感人文关怀。文学作品意境优美,教师在品味意境中融入人文关怀,学生在理解中得道。例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让学生先找出诗歌意象,即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接着理解这四个意象的特定内涵。学生感悟到诗歌内在的情感意蕴,就能领悟诗歌中的乡愁不仅是地域的,更是历史、民族的乡愁,就能理解“情”中蕴含着两岸沟通、祖国统一的“理”,明白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必然。自外由内,把握意象,感知意境,在体味中人文关怀,在审美中人文关怀。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不是政治性的说教,也不是文本知识的图解,而是教师用春风化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道”,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许多智士仁人都在努力践行,我深信,只要园丁们不懈努力,教学园地里一定会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渗透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品德的重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要重视德育熏陶。
初中语文教材中载道之文比比皆是。选文蕴涵着极其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总览教材,选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道德教育内容。一是情感教育贯穿其中。例如《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一文,不仅展示了祖国深厚的文化,而且蕴涵着民族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激情。如《我的中国心》、《黄河颂》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三首歌词,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意在点燃学生爱国火花。二是美德文章串编其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一文则告诉人们节俭为荣、奢侈可耻的道理。教材在教诲学生学会处世经年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青少年健康心灵的培养。三是人生观教育文章精当点缀。中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材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精当地安排了这类文章。如《十三岁的际遇》通过田晓菲的故事启迪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理想而执着奋斗。
以上所述,仅为一管之见。不过,梳理过后我扪心自问,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教材,语文教师何不好好利用,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人格的完美结合呢?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抓好人文关怀教育呢?
一、把握学生特征,寻找最佳切点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数具有心理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拒诱能力低的特点,又加上家庭的优越和长辈的呵护,使得他们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很难鉴别。因此,教师在授业之时,应遵循“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于至善”的思想,担当起人文关怀重任,加强学生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学生本性中的善根,从而使学生抵制邪恶的诱惑,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为达此目的,语文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分析教材的道义精华,洞悉学生的心理,将知识与道义融会于一体,寻找人文关怀的最佳切点,实施人文关怀教育。例如,我在教《背影》一文时,对于文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探身”、“攀”、“缩”、“微倾”等精妙动词。学生脑海中自然浮现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心灵自然被朴实的父爱震撼。此时我顺势发问:“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的亲人有没有为你做过什么事,曾令你深深感动?”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不仅热烈,而且学生回忆亲人关爱时心起波澜,涟漪叠起。这种结合文本的延伸发问,看似简单,实则让感恩之情渗入学生稚嫩的心田。
二、创新教学理念,探索人文关怀途径
文以载道,以道育人,这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探求人文关怀途径,依本人拙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一是改变硬性灌输,力求柔性引导。上课之前,要读透教材和学生这两头,既要将文本中的哲理性内涵加以挖掘提炼,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来思考如何实施教学。授课时,改硬性灌输为柔性引导,让学生在形成语文素养的同时,人格境界得到提升。例如,我在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引导学生批判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理解中心之后,引入《哲人与石匠》的故事,让学生将文本探究与故事鉴赏相结合,启迪学生贪图安逸不足取,拥有志向事竟成。二是更新肢解读讲,讲究融会贯通。语文教学中落实人文关怀,需要教师在讲读文本时,重点语段精讲精练,鉴赏文章有机结合,答问形式运用得体,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授业之中。当然,实施这一环节时,要突出文本重点,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得益于其间。三是力戒烦躁情绪,提高人文关怀技艺。新课改的目的在于素质教育,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应试教育仍有一定影响。师生面对比成绩、上名校、进位次的强大压力,无不处于加班加点、题海训练、疲于奔命之窘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的心理烦躁情绪,使得学生力不从心。这一影响若不加以矫正,人文关怀就难有成效。
三、充分利用课堂,嵌人文关怀于其中
课堂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场所,能否利用好这一阵地,将人文关怀嵌于其中,这就要靠教师运筹帷幄。在这方面,我曾做过一些尝试。第一,引进美读,促进感悟人文关怀。美读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的张力与深刻的意蕴,读出语气、语感、语味,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哲理性。比如艾青的名诗《绿》,行文流畅,物象鲜明,自在轻拂,让风、雨、阳光,幻作绿色舞蹈,整齐飘动。教学时,教师引进美读,吟哦讽诵,不仅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绿的逼人气势,而且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声情并茂的音律美。这样的朗读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二,注重对话,调动兴趣人文关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见新课标注重师生间平等对话与心灵沟通。例如我在教学《失街亭》一文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失街亭,谁之过?”学生争先恐后讨论:是诸葛亮用人失察?是马谡纸上谈兵,刚愎自用?是王平关键时刻分兵的战略过错?……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不但培养了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使学生懂得了任何人任何时候遇事必须审时度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与决策。第三,感知意境,激发情感人文关怀。文学作品意境优美,教师在品味意境中融入人文关怀,学生在理解中得道。例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让学生先找出诗歌意象,即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接着理解这四个意象的特定内涵。学生感悟到诗歌内在的情感意蕴,就能领悟诗歌中的乡愁不仅是地域的,更是历史、民族的乡愁,就能理解“情”中蕴含着两岸沟通、祖国统一的“理”,明白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必然。自外由内,把握意象,感知意境,在体味中人文关怀,在审美中人文关怀。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不是政治性的说教,也不是文本知识的图解,而是教师用春风化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道”,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许多智士仁人都在努力践行,我深信,只要园丁们不懈努力,教学园地里一定会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