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体育;组织教学;课程;教材;学生特点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1 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4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2 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高一的投掷的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中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3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表演自我,好动、、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青少年朋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挑战、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富有挑战,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课程标准同大纲相比,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过去历次教学大纲的改革相比,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难怪有的人说是一项“洗脑工程”。那么,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需要我们花时间一点一点逐步去消化和理解,不是有的老师说么,课改改得我都不会上课了,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课改,努力用课改思想驾御课堂教学,找准切入点,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应明确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利用
现在的体育课定位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上,而不是提高他的竞技能力,因此,首先必须对原有的运动项目进行取舍和改造,简化和异化,把过去那些过细的,与学生关系不大的,不利于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则删除掉;修改规则创新适合学生的规则,降低标准和难度。如接力跑比赛规则当中规定的是等距离,但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为他们设计不等距离的异程接力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今后,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可以转换一个视角,更多地考虑如何能发挥这些教材健身功能、健心功能以及促进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功能,如在教游泳课时,可以侧重学生的水上漂浮能力,水中救生和求生本领,而不是掌握几种泳姿、提高游泳的速度。后者应该成为游泳俱乐部中的学习目标。
另外,选择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大有空间可为。如有氧操、脚踏独轮车、软式网球、人造攀崖墙等,预计像国际上流行的网球、棒球、壁球、沙滩排球、室内足球等运动项目都有可能在不同时期逐步进入到体育教材的选择范围。
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利用,说到底是一个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它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体育课将不仅仅理解为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要把它理解成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的有机整体。
3.2 体育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3.2.1 组织形式的多样。如按水平分班、按兴趣分班、按性别分班等。不同的分组教学形式,如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等,小群体教学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时尚。
3.2.2 教学方法的多样。传统的教学法,如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等;引进的教学法(其他学科引进的),如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创造教学法(自己创造的),如霍普创造的“领会教学法”,在球类教学中,先教战术,后教技术。过去比较强调灌输——接受。
现在讲求的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主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动态的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服务的”。从强调“教”到强调“学”,这是教学目的的最大转变。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公式化、模式化,教学实施本质上是一种艺术,需要个性化,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没有独特的风格。
(责任编辑 王昕)
关键词:中学体育;组织教学;课程;教材;学生特点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1 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4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2 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高一的投掷的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中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3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表演自我,好动、、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青少年朋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挑战、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富有挑战,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课程标准同大纲相比,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过去历次教学大纲的改革相比,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难怪有的人说是一项“洗脑工程”。那么,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需要我们花时间一点一点逐步去消化和理解,不是有的老师说么,课改改得我都不会上课了,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课改,努力用课改思想驾御课堂教学,找准切入点,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应明确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利用
现在的体育课定位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上,而不是提高他的竞技能力,因此,首先必须对原有的运动项目进行取舍和改造,简化和异化,把过去那些过细的,与学生关系不大的,不利于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则删除掉;修改规则创新适合学生的规则,降低标准和难度。如接力跑比赛规则当中规定的是等距离,但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为他们设计不等距离的异程接力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今后,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可以转换一个视角,更多地考虑如何能发挥这些教材健身功能、健心功能以及促进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功能,如在教游泳课时,可以侧重学生的水上漂浮能力,水中救生和求生本领,而不是掌握几种泳姿、提高游泳的速度。后者应该成为游泳俱乐部中的学习目标。
另外,选择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大有空间可为。如有氧操、脚踏独轮车、软式网球、人造攀崖墙等,预计像国际上流行的网球、棒球、壁球、沙滩排球、室内足球等运动项目都有可能在不同时期逐步进入到体育教材的选择范围。
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利用,说到底是一个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它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体育课将不仅仅理解为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要把它理解成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的有机整体。
3.2 体育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3.2.1 组织形式的多样。如按水平分班、按兴趣分班、按性别分班等。不同的分组教学形式,如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等,小群体教学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时尚。
3.2.2 教学方法的多样。传统的教学法,如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等;引进的教学法(其他学科引进的),如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创造教学法(自己创造的),如霍普创造的“领会教学法”,在球类教学中,先教战术,后教技术。过去比较强调灌输——接受。
现在讲求的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主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动态的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服务的”。从强调“教”到强调“学”,这是教学目的的最大转变。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公式化、模式化,教学实施本质上是一种艺术,需要个性化,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没有独特的风格。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