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家庄丝弦是石家庄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至今已走过了五百多个春秋。五百多年来,它以真声唱字、假声拖腔的独特唱腔,生动朴实、热烈火爆、崇尚特技的表演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吸引着这方土地上的人民。1957年11月,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首次进京演出引起轰动,周恩来总理于11月21日为剧团亲笔题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多年来,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谨记总理嘱托,坚持“推人出戏出精品”的兴团方针,在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新剧目的创排、后继人才的培养和丝弦艺术的研究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恢复排演了《空印盒》《武成王》等60多个传统经典剧目,打造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精品剧目。
新老艺术家倾情加盟 《空印盒》重现经典
《空印盒》讲述了明末八府巡按何文秀与老家院周能前往杭州私访查案的故事。该剧人物不多,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且关系错综;情节跌宕,但有惊而无险且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情趣和民间色彩的人物故事与剧种特有的淳朴、粗犷的风格相契合,使剧目别具魅力。1957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丝弦剧〈空印盒〉》一文,道出了戏之妙:“‘空印盒’是一出好戏。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正直无私、年轻能干却又骄傲自负、麻痹大意的人物——明末巡按何文秀……这个戏不但能使观众得到戏曲艺术上的享受,而且会对何文秀这个典型而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引起深思。”1957年11月,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首次进京演出,程砚秋、张庚等众戏剧专家分别发表评论文章,给予很高赞誉。周总理看过《空印盒》后,给予高度评价,为剧团题词,并推荐丝弦剧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空印盒》拍成戏曲片发行全国,石家庄丝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剧种一时间名声大震。
2007年,为纪念周总理题词50周年,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对该剧进行了重新打磨。“石家庄丝弦”传承人、表演艺术家张鹤林领衔主演、优秀青年演员联袂演绎的现代版《空印盒》令人耳目一新。张鹤林的演唱时而清新雅致,时而大气磅礴,翅子功的“上下打”、水袖的“打、抖、掸”以及利落的搓步、坐墩等传统程式的精彩运用,既充分展示了丝弦戏绝技,又细腻地表现了何文秀舟中遇敌时的锋芒毕露、失印后的颓唐沮丧。优秀青年演员、中国戏曲红梅大奖获得者张占国将老仆周能的忠厚、沉着、机智、诙谐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戏曲红梅大奖获得者张宝英饰演的李月英,扮相秀美、唱念俱佳、身段优美,成为戏中亮点;优秀青年演员范丽娟饰演的老鸨贪婪、势利,惟妙惟肖,一出场,观众准叫好;刘如铎饰演的孙龙、马新义饰演的陈坚也都有上佳的表现。新老艺术家联袂出演的《空印盒》再现了经典老剧的辉煌。
武戏出彩文戏情浓 新人演绎青春版《武成王》
大型古装戏《武成王》根据传统剧目《黄飞虎反五关》改编,讲述的是商纣王无道、武成王黄飞虎反出朝歌的故事,因故事感人,情节跌宕,矛盾冲突扣人心弦,深得观众喜爱。2004年末,剧团以全新的理念复排传统戏《黄飞虎反五关》。将黄飞虎角色定位为“老生”加“净”,无论外型气质,还是内在性格,都大胆借鉴了“关公”形象,赋予人物更多的内涵;追求武戏文唱的风格,强化文唱的叙事性,突出丝弦剧种以男唱为主的特点,增强剧种的艺术魅力;另外,音乐设计也富有新意,借用了唢呐独奏、越剧清板调等其他艺术形式,丰富了丝弦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了抒情色彩;舞台呈现上突出了灯光效果,以背景色光作为舞台空间的支点,在不断变幻中营造舞台氛围,推进剧情发展,体现了既简约又丰富的舞台风格。
这是一出文武兼备的大戏。经过慎重筛选,剧团大胆起用“新人”——有二十多年戏龄的优秀武生演员张勇。这对武强文弱的他来说,既是实现梦想的大好机遇,也是一大挑战。但凭借多年的苦心磨砺和积累,他通过激情演绎的“武成王”,完成了由武生向文武小生的蜕变。剧团不仅收获了一台精彩的剧目,也发现了一颗“新星”。张勇的表演可谓“武戏出彩,文戏情浓”。武戏表演中,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一招一式到位,动作规范、身段漂亮,表现了黄飞虎的武勇和豪侠之气。文戏表演中,以人物的情感及心理变化为突破口,追求“情到深处自感人”的表演境界。在情感戏的处理上,既讲求激情投入,又理性驾御角色的情感,真实再现黄飞虎在忠与反、忠与孝、国恨与家仇、亲情与仇情等等两难选择时的矛盾痛苦心理历程,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该剧还启用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扮演黄父的王会英和扮演黄母的李凤云,唱功扎实,韵味纯正;扮演黄明的高文卯、扮演马童的马宝军、扮演黄夫人的张宝英、扮演妲己的马雪荣……乃至一兵一卒,或唱或念,或翻或打,均形神兼备,有声有色。整齐而富有朝气的阵容,青年演员们激情投入的表演,使青春版的《武成王》魅力十足。
新老艺术家倾情加盟 《空印盒》重现经典
《空印盒》讲述了明末八府巡按何文秀与老家院周能前往杭州私访查案的故事。该剧人物不多,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且关系错综;情节跌宕,但有惊而无险且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情趣和民间色彩的人物故事与剧种特有的淳朴、粗犷的风格相契合,使剧目别具魅力。1957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丝弦剧〈空印盒〉》一文,道出了戏之妙:“‘空印盒’是一出好戏。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正直无私、年轻能干却又骄傲自负、麻痹大意的人物——明末巡按何文秀……这个戏不但能使观众得到戏曲艺术上的享受,而且会对何文秀这个典型而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引起深思。”1957年11月,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首次进京演出,程砚秋、张庚等众戏剧专家分别发表评论文章,给予很高赞誉。周总理看过《空印盒》后,给予高度评价,为剧团题词,并推荐丝弦剧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空印盒》拍成戏曲片发行全国,石家庄丝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剧种一时间名声大震。
2007年,为纪念周总理题词50周年,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对该剧进行了重新打磨。“石家庄丝弦”传承人、表演艺术家张鹤林领衔主演、优秀青年演员联袂演绎的现代版《空印盒》令人耳目一新。张鹤林的演唱时而清新雅致,时而大气磅礴,翅子功的“上下打”、水袖的“打、抖、掸”以及利落的搓步、坐墩等传统程式的精彩运用,既充分展示了丝弦戏绝技,又细腻地表现了何文秀舟中遇敌时的锋芒毕露、失印后的颓唐沮丧。优秀青年演员、中国戏曲红梅大奖获得者张占国将老仆周能的忠厚、沉着、机智、诙谐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戏曲红梅大奖获得者张宝英饰演的李月英,扮相秀美、唱念俱佳、身段优美,成为戏中亮点;优秀青年演员范丽娟饰演的老鸨贪婪、势利,惟妙惟肖,一出场,观众准叫好;刘如铎饰演的孙龙、马新义饰演的陈坚也都有上佳的表现。新老艺术家联袂出演的《空印盒》再现了经典老剧的辉煌。
武戏出彩文戏情浓 新人演绎青春版《武成王》
大型古装戏《武成王》根据传统剧目《黄飞虎反五关》改编,讲述的是商纣王无道、武成王黄飞虎反出朝歌的故事,因故事感人,情节跌宕,矛盾冲突扣人心弦,深得观众喜爱。2004年末,剧团以全新的理念复排传统戏《黄飞虎反五关》。将黄飞虎角色定位为“老生”加“净”,无论外型气质,还是内在性格,都大胆借鉴了“关公”形象,赋予人物更多的内涵;追求武戏文唱的风格,强化文唱的叙事性,突出丝弦剧种以男唱为主的特点,增强剧种的艺术魅力;另外,音乐设计也富有新意,借用了唢呐独奏、越剧清板调等其他艺术形式,丰富了丝弦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了抒情色彩;舞台呈现上突出了灯光效果,以背景色光作为舞台空间的支点,在不断变幻中营造舞台氛围,推进剧情发展,体现了既简约又丰富的舞台风格。
这是一出文武兼备的大戏。经过慎重筛选,剧团大胆起用“新人”——有二十多年戏龄的优秀武生演员张勇。这对武强文弱的他来说,既是实现梦想的大好机遇,也是一大挑战。但凭借多年的苦心磨砺和积累,他通过激情演绎的“武成王”,完成了由武生向文武小生的蜕变。剧团不仅收获了一台精彩的剧目,也发现了一颗“新星”。张勇的表演可谓“武戏出彩,文戏情浓”。武戏表演中,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一招一式到位,动作规范、身段漂亮,表现了黄飞虎的武勇和豪侠之气。文戏表演中,以人物的情感及心理变化为突破口,追求“情到深处自感人”的表演境界。在情感戏的处理上,既讲求激情投入,又理性驾御角色的情感,真实再现黄飞虎在忠与反、忠与孝、国恨与家仇、亲情与仇情等等两难选择时的矛盾痛苦心理历程,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该剧还启用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扮演黄父的王会英和扮演黄母的李凤云,唱功扎实,韵味纯正;扮演黄明的高文卯、扮演马童的马宝军、扮演黄夫人的张宝英、扮演妲己的马雪荣……乃至一兵一卒,或唱或念,或翻或打,均形神兼备,有声有色。整齐而富有朝气的阵容,青年演员们激情投入的表演,使青春版的《武成王》魅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