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物理学中的电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电力工业,于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就开始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20世纪初,我国的大学也开始设置这一专业,仅比西方国家晚了20多年。我国的电气工程专业经过百年来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2001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学》的统计,在2001年,我国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149所,连同设置“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14所院校,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有163所。到2003年,已达到197所,2005年增加到276所。至今,全国已有近300所电气工程类学院和学校。可以看出,十余年来,我国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迅速增加,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电气工程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气工程是21世纪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而高校电气工程学院是电气工程领域科技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行业发展的中坚环节。2014年7月25日,以“校企联合 共促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2014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承办。来自全国电气工程学科的60多位高校院(校)长以及11家电力企业相关领域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这两个全国性学术团体联合发起并主办的“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自2009年举办以来,得到了高校和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围绕着“创新、实践、发展”“电力科技发展与电气工程学科建设”“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等主题,高校、企业双方就电气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趋势、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校企联合培养适用人才、电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对促进高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院校交流、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某种意义上说,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院校领导之间的协同配合、相互支持可促进整个学科的融合发展;院校间的相互借鉴、协同发展可促进整个电气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校企间的相互沟通、协同发展可带动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本期《焦点萃》从创新人才培养出发,介绍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电气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希冀搭建一个学习借鉴、交流探讨的平台,为院、企双方提供一个集思广益的渠道,拓展改革思路,在推动整个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各电气工程类学院和学校朝着各自特色的方向努力,推动我国的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根据2001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学》的统计,在2001年,我国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149所,连同设置“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14所院校,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有163所。到2003年,已达到197所,2005年增加到276所。至今,全国已有近300所电气工程类学院和学校。可以看出,十余年来,我国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迅速增加,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电气工程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气工程是21世纪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而高校电气工程学院是电气工程领域科技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行业发展的中坚环节。2014年7月25日,以“校企联合 共促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2014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承办。来自全国电气工程学科的60多位高校院(校)长以及11家电力企业相关领域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这两个全国性学术团体联合发起并主办的“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自2009年举办以来,得到了高校和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围绕着“创新、实践、发展”“电力科技发展与电气工程学科建设”“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等主题,高校、企业双方就电气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趋势、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校企联合培养适用人才、电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对促进高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院校交流、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某种意义上说,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院校领导之间的协同配合、相互支持可促进整个学科的融合发展;院校间的相互借鉴、协同发展可促进整个电气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校企间的相互沟通、协同发展可带动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本期《焦点萃》从创新人才培养出发,介绍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电气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希冀搭建一个学习借鉴、交流探讨的平台,为院、企双方提供一个集思广益的渠道,拓展改革思路,在推动整个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各电气工程类学院和学校朝着各自特色的方向努力,推动我国的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