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写过三篇关于《经典常谈》的文章,分别为《读〈经典常谈〉》《介绍〈经典常谈〉》和《重印〈经典常谈〉序》,两篇文章发表于销量颇为可观的1943年8月5日出刊的第66期《中学生》,后者发表于专供教师阅读的《国文杂志》。《重印〈经典常谈〉序》则是应三联书店之约而写的,写于1980年4月9日,同年载于《经典常谈》上。
《读〈经典常谈〉》一文发表后,又被叶圣陶收在1945年出版的《西川集》里。叶圣陶在文章中更简明地肯定了《经典常谈》的意义,他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分散在潜藏在各种书籍里,让学生淘金似的去淘,也许淘不着,也许只淘着了一点儿。尤其为的是从前的书籍,在现代人看来,有许多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先秦古籍更有脱简错简,传抄致误,清代学者校勘的贡献虽然极大,但是否定全恢复了各书的原样,谁也不敢说定。现代学生不能也不应个个劳费精力在训诂校勘上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为实质的吸收着想,可以干脆说一句,现代学生不必读从前的书。只要历史教本跟其他学生用书编撰得好,教师和帮助学生的一些人们又指导得法,学生就可以一辈子不读《论语》《庄子》却能知道孔子、庄子的学说;一辈子不读《史记》《汉书》,却能明晓古代的史迹”。这是叶圣陶赞成朱自清这本《经典常谈》的理由。
杨振声和沈从文负责编写的中小学教科书,因抗战军兴,不适合形势,教育部已经另搭一套班子重新编写,所以并没有施行。不过朱自清的这本《经典常谈》(原《古典常谈》),还是经杨振声之手,于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初版,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到了1950年1月已经印了第五版。叶圣陶喜欢《经典常谈》,还推荐给好朋友王伯祥读,叶圣陶在1943年6月26日日记中写到,“作百三号书致伯祥,附佩弦之《经典常谈》三十面,以后次第分寄之”。三十面是什么意思呢?显然不是手稿,应该是把《经典常谈》一书拆开了而“次第分寄之”。可见好书要共欣赏的。此后,叶圣陶根据自己对《经典常谈》的理解,一口气写了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为这本书的普及起了大作用。
葉圣陶在1980年写作《重印〈经典常谈〉序》时,已经是耄耋高龄了,朱自清已经逝世32年,看到老友的这部遗著已经成为经典,高兴之余,也百感交集,“他的声音笑貌宛然在面前,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我追怀不已,痛惜他死得太早了”。在这篇新序里,叶圣陶对《经典常谈》的比方更是形象,他说:“朱先生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写记下来的东西。假如把准备接触这些文化遗产的人比作参观岩洞的游客,他就是给他们当个向导,先在洞外讲说一番,让他们心中有个数,不至于进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边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因而能够按真际讲说,绝不说这儿是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好向导。”叶圣陶不愧是大师,把一本带有学术性的普及读物比喻得形象透彻。叶圣陶在这篇新序里,还提出自己的三点见解:第一是中等教育阶段,不用真读经典,直接读《经典常谈》就可以了;第二是历史教学中,也应该分担一部分经典;第三是必须有计划地跟经典接触,“阅读某些经典的全部和另外一些经典的一部分”。想到这三点意思,不能“跑到望江楼对面朱先生的寓所,跟他当面谈一谈”,叶圣陶真是“怅惘无极”啊。
《读〈经典常谈〉》一文发表后,又被叶圣陶收在1945年出版的《西川集》里。叶圣陶在文章中更简明地肯定了《经典常谈》的意义,他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分散在潜藏在各种书籍里,让学生淘金似的去淘,也许淘不着,也许只淘着了一点儿。尤其为的是从前的书籍,在现代人看来,有许多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先秦古籍更有脱简错简,传抄致误,清代学者校勘的贡献虽然极大,但是否定全恢复了各书的原样,谁也不敢说定。现代学生不能也不应个个劳费精力在训诂校勘上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为实质的吸收着想,可以干脆说一句,现代学生不必读从前的书。只要历史教本跟其他学生用书编撰得好,教师和帮助学生的一些人们又指导得法,学生就可以一辈子不读《论语》《庄子》却能知道孔子、庄子的学说;一辈子不读《史记》《汉书》,却能明晓古代的史迹”。这是叶圣陶赞成朱自清这本《经典常谈》的理由。
杨振声和沈从文负责编写的中小学教科书,因抗战军兴,不适合形势,教育部已经另搭一套班子重新编写,所以并没有施行。不过朱自清的这本《经典常谈》(原《古典常谈》),还是经杨振声之手,于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初版,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到了1950年1月已经印了第五版。叶圣陶喜欢《经典常谈》,还推荐给好朋友王伯祥读,叶圣陶在1943年6月26日日记中写到,“作百三号书致伯祥,附佩弦之《经典常谈》三十面,以后次第分寄之”。三十面是什么意思呢?显然不是手稿,应该是把《经典常谈》一书拆开了而“次第分寄之”。可见好书要共欣赏的。此后,叶圣陶根据自己对《经典常谈》的理解,一口气写了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为这本书的普及起了大作用。
葉圣陶在1980年写作《重印〈经典常谈〉序》时,已经是耄耋高龄了,朱自清已经逝世32年,看到老友的这部遗著已经成为经典,高兴之余,也百感交集,“他的声音笑貌宛然在面前,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我追怀不已,痛惜他死得太早了”。在这篇新序里,叶圣陶对《经典常谈》的比方更是形象,他说:“朱先生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写记下来的东西。假如把准备接触这些文化遗产的人比作参观岩洞的游客,他就是给他们当个向导,先在洞外讲说一番,让他们心中有个数,不至于进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边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因而能够按真际讲说,绝不说这儿是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好向导。”叶圣陶不愧是大师,把一本带有学术性的普及读物比喻得形象透彻。叶圣陶在这篇新序里,还提出自己的三点见解:第一是中等教育阶段,不用真读经典,直接读《经典常谈》就可以了;第二是历史教学中,也应该分担一部分经典;第三是必须有计划地跟经典接触,“阅读某些经典的全部和另外一些经典的一部分”。想到这三点意思,不能“跑到望江楼对面朱先生的寓所,跟他当面谈一谈”,叶圣陶真是“怅惘无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