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创新的思维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计算机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根据计算机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教法
一、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基础较差,尤其是计算机理论基础。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有的源于对计算机的喜爱,可能本身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有的则是看到当今社会计算机专业是热门,本身对计算机并没有多少了解。
(二)计算机课程理论抽象,操作复杂。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抽象深奥,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繁琐。处于青春期的职业中专学生,充满活力与好奇心,但涉及理论知识时会感到厌烦,对上机操作提不起兴趣。
(三)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陈旧,不注重实践教学。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靠启发式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二)深刻领会各专业的需求,合理地处理教材。计算机类专业对计算机电路基础的要求各有不同。传统的教材偏难,相互之间的界限也较模糊。如果照本宣科,始终围绕着教材转,就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刻领会大纲的实质,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增添删减,使之更贴近于实际,更适合于教学,是教好这门课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活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针对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创设教学内容要力求角度新颖,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易于接受,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技能性、趣味性、理论性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带着一种学习兴趣来获取知识。同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更好地接受更多丰富的知识。
(四)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因此,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外,教师应该转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1.课程中的技能教学。课程中的技能教学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里的重要部分,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要在专业机房中进行演示教学和训练,还有的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教学,教学中主要内容是基本技能的演示与训练,课堂中还可安排适当的课程设计,便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训练。授课时须明确实训项目的和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核方式要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特点相符,考核结果则充分体现基本技能教学的成果。
2.课程实际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单设立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计算机类专业岗位众多,每个所需课程设置都是个综合的单设实践教学环节,并与对应岗位的要求相匹配,如电子商务技术人员所学课程开设了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依照岗位技能和能力进行设置,属于系列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训练。
3.社会经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专业教师统一组织学生,依照专业要求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项目展开假期时间中社会的专业活动,在完成后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给专业教师进行审查,制定学分进行考核促使人才培养创新,落实中专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体系,具体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进而优化学生整体技能素质。
4.一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个性需要老师的细心观察和挖掘,并加以鼓励。二是教”与“学”相结合,增强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一个相辅相成的教与学的过程,教师要在教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协助学生完成计算机的实操内容。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要做好耐心讲解与指导,同时,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上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找出更好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的信心。
(六)设疑导引,探究创新。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意识。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事先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教学中要抓住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益处。运用分析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会肤浅空洞;分析的材料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此,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七)利用高级语言和计算机网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计算机语言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学生达不到较高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教材结束时为学生安排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计算机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比如: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增设工资表的设计、帐目设计等,同时,对于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编程的思想,比如C中的常见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等等,还要深刻理解C中的库函数、类等。
计算机网络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纤传输技术为中心的多方位、多媒体的通信,是将电脑、电信、广播电视、扫描仪、投影机、摄影机等电器设备融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它以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传输迅速等特点,而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学生要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的局域网,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用网络把知识传送给大家,这样避免了学生在微机房听课精力不集中的缺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静.论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与财富,2014(17)
[2]张海波.浅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与教学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3]崔国强.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教法
一、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基础较差,尤其是计算机理论基础。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有的源于对计算机的喜爱,可能本身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有的则是看到当今社会计算机专业是热门,本身对计算机并没有多少了解。
(二)计算机课程理论抽象,操作复杂。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抽象深奥,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繁琐。处于青春期的职业中专学生,充满活力与好奇心,但涉及理论知识时会感到厌烦,对上机操作提不起兴趣。
(三)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陈旧,不注重实践教学。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靠启发式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二)深刻领会各专业的需求,合理地处理教材。计算机类专业对计算机电路基础的要求各有不同。传统的教材偏难,相互之间的界限也较模糊。如果照本宣科,始终围绕着教材转,就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刻领会大纲的实质,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增添删减,使之更贴近于实际,更适合于教学,是教好这门课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活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针对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创设教学内容要力求角度新颖,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易于接受,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技能性、趣味性、理论性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带着一种学习兴趣来获取知识。同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更好地接受更多丰富的知识。
(四)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因此,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外,教师应该转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1.课程中的技能教学。课程中的技能教学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里的重要部分,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要在专业机房中进行演示教学和训练,还有的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教学,教学中主要内容是基本技能的演示与训练,课堂中还可安排适当的课程设计,便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训练。授课时须明确实训项目的和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核方式要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特点相符,考核结果则充分体现基本技能教学的成果。
2.课程实际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单设立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计算机类专业岗位众多,每个所需课程设置都是个综合的单设实践教学环节,并与对应岗位的要求相匹配,如电子商务技术人员所学课程开设了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依照岗位技能和能力进行设置,属于系列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训练。
3.社会经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专业教师统一组织学生,依照专业要求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项目展开假期时间中社会的专业活动,在完成后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给专业教师进行审查,制定学分进行考核促使人才培养创新,落实中专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体系,具体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进而优化学生整体技能素质。
4.一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个性需要老师的细心观察和挖掘,并加以鼓励。二是教”与“学”相结合,增强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一个相辅相成的教与学的过程,教师要在教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协助学生完成计算机的实操内容。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要做好耐心讲解与指导,同时,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上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找出更好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的信心。
(六)设疑导引,探究创新。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意识。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事先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教学中要抓住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益处。运用分析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会肤浅空洞;分析的材料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此,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七)利用高级语言和计算机网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计算机语言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学生达不到较高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教材结束时为学生安排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计算机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比如: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增设工资表的设计、帐目设计等,同时,对于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编程的思想,比如C中的常见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等等,还要深刻理解C中的库函数、类等。
计算机网络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纤传输技术为中心的多方位、多媒体的通信,是将电脑、电信、广播电视、扫描仪、投影机、摄影机等电器设备融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它以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传输迅速等特点,而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学生要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的局域网,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用网络把知识传送给大家,这样避免了学生在微机房听课精力不集中的缺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静.论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与财富,2014(17)
[2]张海波.浅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与教学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3]崔国强.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