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脾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 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掌握手术指征, 采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行之有效的, 值得推广。
【关键词】脾修补术;外伤性脾破裂
脾破裂可致严重的大出血,是能够致死的腹部急症之一。因脾脏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的免疫功能, 故目前多主张尽可能保脾。2008年1月~2011年12月, 我科对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了脾修补术,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男21例, 女5例;年龄5~24岁, 平均12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为0.5~36 h。交通事故伤14例, 撞伤6例, 坠落伤4例, 挤压伤、斗殴伤各1例。以上患者脾破裂均为外伤导致, 不伴有腹内外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合并伤。26例腹腔穿刺均有不凝固血液抽出, 其中20例出现休克征象。腹腔出血量600~2000mL, 平均1100mL。破裂度按照Gall和Scheele分级:1级10例,2级12例,3级4例。
1.2方法 开腹后用手握住脾脏控制出血, 吸净脾周围积血, 尽可能的充分游离脾脏, 手捏脾蒂修剪脾裂口失活部分的组织, 结扎裂口内显示较大的出血点, 用一号络制肠线形“U”字缝合, 在肠线与脾包膜间垫以明胶海绵, 以避免脾脏包膜过度受压, 缝线必须穿过裂伤的基底部位, 两针之间需重叠交错。缝合完毕吸尽积血并冲洗腹腔, 观察不得少于10min, 脾脏无血运障碍及出血情况后方可关腹。
2 结果
手术后患者无继发性出血。26例患者术后行B超检查显示脾脏形态结构无异常。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经更换抗生素后治愈。此后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 且无一例死亡。随访指标(血小板、免疫球蛋白、脾脏B超、CT及MRI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且脾脏形态无异常改变,无远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讨论
脾修补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措施使脾脏功能得以恢复、脾脏得以保留的重要途径。适合脾脏修补术的患者特征为脾脏无星芒样粉碎损伤;脾蒂血管无损害;脾脏本身并无其他病理改变;无其他腹内严重合并伤。医护人员在手术时必须遵循“抢救生命第一, 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脾修补术要求技术含量颇高, 应结合各医院具体情况开展。
脾修补术中脾缝合术适合单纯的未伤及脾门的脾破裂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首先控制创面的出血量, 必要时可暂时阻断脾蒂, 从而更有效清除创面凝血失活组织, 用组丝线间断缝合, 缝线需要穿过裂口基底部位;若患者创口较深或创面损失较多, 医护人员则可使用明胶海绵或带蒂大网膜塞入创口后, 再进行逐一打结(打结应注意松紧适度)。此过程中可视患者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使用明胶海绵或大网膜以防止切割脾组织多产生的较深而不规则的裂伤;也可视情况选用特制长直针贯穿脾组织, 在脾的上级与下级之间打结,从而达到更好闭合裂口的目的。
脾缝合加大网膜包脾术仅适用于腹腔出血量较少、休克现象较轻微且术前术中血压均无明显下降的患者。对于Gall和Scheele 分级Ⅰ级和Ⅱ级的裂口较大病例, 方法是不清除脾脏创口已形成牢固的或比较牢固的血凝块,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医护人员应首先考虑到7号丝线或泡软过的1号肠线对脾创口形成的牢固或比较牢固的血凝块进行远于创缘1.5~2cm、深于创底的缝合处理, 单纯的结样或横褥式均可达此效果。与此同时, 对结扎缝线前酌情在创口中置入适量的明胶海绵或适量的大网膜片, 将最后剩余的大网膜远端或经适当裁剪的带蒂大网膜片自然覆盖于以创口为中心的脾脏即可。
脾创口填塞大网膜时既有压迫作用, 又可吸收渗液起到预防感染作用, 但大网膜更重要的是为脾脏的修复提供一种支架和供应血液的作用, 这种作用对于脾动脉结扎患者非常受用, 因此科学合理的使用大网膜是对脾修补术至关重要的一点。
脾动脉结扎手术完成后会降低脾动脉压50~60mmHg(1mmHg=0.133kPa), 脾脏也会随之缩小, 此种情况有利于止血。但是当脾动脉结扎后血流量如明显减少, 这是严重影响脾脏血液功能的表现。所以医护人员应注意在对脾动脉的处理过程中必须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全面且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乔海泉,周保国.脾损伤外科处理原则[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12(2):106-107.
[2]李同星.脾外伤208例治疗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4):607- 608
[3]廖兵,周萍.婴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7,16 (12):1181-1183.
[4]陈广平,苗金照.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中脾动脉结扎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10):1376.
【关键词】脾修补术;外伤性脾破裂
脾破裂可致严重的大出血,是能够致死的腹部急症之一。因脾脏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的免疫功能, 故目前多主张尽可能保脾。2008年1月~2011年12月, 我科对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了脾修补术,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男21例, 女5例;年龄5~24岁, 平均12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为0.5~36 h。交通事故伤14例, 撞伤6例, 坠落伤4例, 挤压伤、斗殴伤各1例。以上患者脾破裂均为外伤导致, 不伴有腹内外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合并伤。26例腹腔穿刺均有不凝固血液抽出, 其中20例出现休克征象。腹腔出血量600~2000mL, 平均1100mL。破裂度按照Gall和Scheele分级:1级10例,2级12例,3级4例。
1.2方法 开腹后用手握住脾脏控制出血, 吸净脾周围积血, 尽可能的充分游离脾脏, 手捏脾蒂修剪脾裂口失活部分的组织, 结扎裂口内显示较大的出血点, 用一号络制肠线形“U”字缝合, 在肠线与脾包膜间垫以明胶海绵, 以避免脾脏包膜过度受压, 缝线必须穿过裂伤的基底部位, 两针之间需重叠交错。缝合完毕吸尽积血并冲洗腹腔, 观察不得少于10min, 脾脏无血运障碍及出血情况后方可关腹。
2 结果
手术后患者无继发性出血。26例患者术后行B超检查显示脾脏形态结构无异常。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经更换抗生素后治愈。此后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 且无一例死亡。随访指标(血小板、免疫球蛋白、脾脏B超、CT及MRI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且脾脏形态无异常改变,无远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讨论
脾修补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措施使脾脏功能得以恢复、脾脏得以保留的重要途径。适合脾脏修补术的患者特征为脾脏无星芒样粉碎损伤;脾蒂血管无损害;脾脏本身并无其他病理改变;无其他腹内严重合并伤。医护人员在手术时必须遵循“抢救生命第一, 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脾修补术要求技术含量颇高, 应结合各医院具体情况开展。
脾修补术中脾缝合术适合单纯的未伤及脾门的脾破裂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首先控制创面的出血量, 必要时可暂时阻断脾蒂, 从而更有效清除创面凝血失活组织, 用组丝线间断缝合, 缝线需要穿过裂口基底部位;若患者创口较深或创面损失较多, 医护人员则可使用明胶海绵或带蒂大网膜塞入创口后, 再进行逐一打结(打结应注意松紧适度)。此过程中可视患者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使用明胶海绵或大网膜以防止切割脾组织多产生的较深而不规则的裂伤;也可视情况选用特制长直针贯穿脾组织, 在脾的上级与下级之间打结,从而达到更好闭合裂口的目的。
脾缝合加大网膜包脾术仅适用于腹腔出血量较少、休克现象较轻微且术前术中血压均无明显下降的患者。对于Gall和Scheele 分级Ⅰ级和Ⅱ级的裂口较大病例, 方法是不清除脾脏创口已形成牢固的或比较牢固的血凝块,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医护人员应首先考虑到7号丝线或泡软过的1号肠线对脾创口形成的牢固或比较牢固的血凝块进行远于创缘1.5~2cm、深于创底的缝合处理, 单纯的结样或横褥式均可达此效果。与此同时, 对结扎缝线前酌情在创口中置入适量的明胶海绵或适量的大网膜片, 将最后剩余的大网膜远端或经适当裁剪的带蒂大网膜片自然覆盖于以创口为中心的脾脏即可。
脾创口填塞大网膜时既有压迫作用, 又可吸收渗液起到预防感染作用, 但大网膜更重要的是为脾脏的修复提供一种支架和供应血液的作用, 这种作用对于脾动脉结扎患者非常受用, 因此科学合理的使用大网膜是对脾修补术至关重要的一点。
脾动脉结扎手术完成后会降低脾动脉压50~60mmHg(1mmHg=0.133kPa), 脾脏也会随之缩小, 此种情况有利于止血。但是当脾动脉结扎后血流量如明显减少, 这是严重影响脾脏血液功能的表现。所以医护人员应注意在对脾动脉的处理过程中必须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全面且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乔海泉,周保国.脾损伤外科处理原则[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12(2):106-107.
[2]李同星.脾外伤208例治疗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4):607- 608
[3]廖兵,周萍.婴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7,16 (12):1181-1183.
[4]陈广平,苗金照.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中脾动脉结扎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10):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