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转变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课改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该怎么改?从哪改?我认为无论怎么改,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所以我们要把改革的目标聚焦课堂,我认为课堂改革应着力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 注重师生关系重建,实现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前提条件。传统的满堂灌大大地抹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更是抹杀了他们改革、创新的思维习惯,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新课改下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教学过程,营造课堂氛围,评价学习效果和课堂行为。因此教师要具备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的能力,具有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们应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只要不板书,我们就应该走下三尺讲台,把自己融入学生中间,和学生同讨论,共进步,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疑惑、心声。这样的氛围下往往能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维的人,教学就是一个师生互动、情感沟通的过程。
  二、注重教法与学法的转变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乐于同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是无限的、多元化的。对学生而言,“要我学”、“学会”远不如“我要学”、“会学”。只有“会学”才能更多地“学会”,才会成为多元化的人才,才会在社会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在合作技能、相互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这就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和学法。但在这个环节的操作过程中,有时往往变成优秀学生的“一言堂”,基础差的学生的意见被忽视,变成了“旁观者”、“听众”,这就失去了合作探究的意义。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学生,让每个学生“人人有话说,题题有人做”。
  三、把多种学科融和贯通,从以往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型转变
  历史是一门扩展性很强的学科,它和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存在密切联系。历史课堂教学应从以往“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从以往单一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型转变。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将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历史与其他相通的学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了学生融会贯通的技能。
  例如:我在讲“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节课时从多个角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从语文的角度:丝绸之路上充满了艰辛,唐诗中有大量描写丝绸之路的边塞诗,你能为同学们背诵一首吗?
  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一口气说出了许多,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远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安石的《送元二使西安》: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从地理环保的角度:罗布泊和古楼兰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张骞通西域时这里气候湿润、河道纵横、植被茂密,而今天楼兰神秘消失,罗布泊成为令人恐怖的地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氏度,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选自中学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曾经辉煌一时,但为何会神秘消失?罗布泊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由此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得出如下观点:人们乱砍乱伐,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化造成的;丝绸之路的兴盛导致人口密集,资源缺乏导致的;可能是地壳变动导致的。有的同学还想到楼兰人可能是被外星人捋走了。学生在谈启发时自然想到了要加强环境保护。
  3、从联系现实的角度: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着的历史,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历史教学的内容既应该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迹去追寻历史。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沿着历史的事迹来认识现实。
  “丝绸之路”经过我国的西部地区,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航空运输,逐渐荒凉了陆路上的这条丝绸之路,冷落了西部地区。西部的发展逐渐滞后。而近年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指哪些地区?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应该如何去做?这些问题的设计立刻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畅所欲言,我还通过一些西部教育发展情况的图片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西部确实贫穷落后,需要开发,也自然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课改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针砭时弊,真正做到以史为鉴。让历史为我们的现实服务。
  (河北省藁城市梅花学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贫困山区中职幼教专业的美术学科教学要“放”手让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身边的材料,进行操作实践,动手制作,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美术;中职;幼教;策略  在中职幼教美术专业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去确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放”,让学生在快乐的“放”中学习理论,接受知识,掌握技法,获得能力。那么,怎样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面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提问,合理运用时间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内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提问 原则  课堂提问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古语:学起于思,想源于疑,因此作为老师
期刊
新课标的化学课程实施近几年来,我经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解惑,体会到了由教师的一言堂转变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的欣喜,也收获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给我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以知识内容为载体,以观念和方法教育为主线   1.更新理念,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要想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寻求教学理念的创新。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
期刊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际经验,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创新思维是物理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物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事实上形
期刊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阅读理解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专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物理教学中,适当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探究
期刊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历史学科,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更要求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推进探究性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引起了中
期刊
所谓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表念出来。朗读有视觉要求,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的看着语言材料;同时,朗读又有发音要求,它要求朗读者在大脑中想着发音,然后大声的朗读出来。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它要求眼随字动,口随音动,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
期刊
摘要:教育与诗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诗歌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诗歌可做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诗歌在讲课中也能直接运用,用诗歌促进教育工作。  关键词语:诗歌 教育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最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十年树木而百
期刊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历史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其存在的主要理由不仅在于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因此,我认为要想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从多方面入手。  一、强化历史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