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初中生接触信息与计算机的窗口,如何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是每个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多种,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便是其一,合作学习能够较为有效地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效率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将学生组合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便可以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小组集体力量。组内自主学习与答疑解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与辅助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方法却往往会沦为形式,并不能发挥作用。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出一种真正适合学生,能提高效率的“有效合作”模式是相对重要的。
一、承认个性,合理分组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当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鼓励与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必须因材施教,而在学生合作学习模式下,如何将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组内效率和学生合作学习成效是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合理进行学生分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搭配组合,使得后者能接受前者的带动与帮助;2.将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学生进行合理组合,学生性格上的差异会影响小组学习的效率和组内总体氛围,让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组合可以改善小组的学习氛围与学生间相处的模式,使整个小组达到动静有致的学习状态;3.将兴趣爱好与性别纳为分组考虑的因素,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聚在一起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使小组内产生热烈的交流与学习氛围。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小组成员,切忌胡乱分组。
二、注重引导,分工明确
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对各个小组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各个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存在差异,对学生进行统一任务布置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得每组的总体水平处于相当的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索,利用问卷调查、作品成果展示、创设情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激起学生自主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在小组成员的合作努力下,逐渐形成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得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制订实现问题解决的具体方式与每个人的具体任务计划。让学生在讨论与商议中实现组内效率最大化,组内资源利用合理化,自主提交任务。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对每一组的任务进行细化与指导,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自主选择任务的模式下,学生会量力而行,这便解决了学生无法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学生对教师分配的任务不感兴趣等问题。因此,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掌握在学生手中,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始终有吸引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主要是解答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三、共同合作,客观评价
基本形成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非完全旁观。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习时对整个课堂起着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课堂上,控制合理科学的教学节奏与时间阶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在方向上引导,在具体实践中鼓励,最终整体总结”的导向性作用与大方向上的指导。教师始终关注各个小组的研究进展情况,对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分析,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全班集体分析讲解。在关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记录下每个阶段的学生进展情况、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的成长变化等一系列过程。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亦不同,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纪录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以便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相对准确与具象客观的评价。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当注意客观性与公正性,可以采取三方评定最终取综合结果的方法,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按不同比例进行分配,从而达到最终评价的公正客观。同时,每节课结束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总结,课后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具体的认识,从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更加成熟,逐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索能力等。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与综合素质一直是每个初中信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响应了以人为本与素质教育的号召。学生主动参与研究与探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强烈的兴趣,在合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效,逐渐使学生具有合格的知识水平与较高的综合素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效率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将学生组合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便可以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小组集体力量。组内自主学习与答疑解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与辅助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方法却往往会沦为形式,并不能发挥作用。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出一种真正适合学生,能提高效率的“有效合作”模式是相对重要的。
一、承认个性,合理分组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当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鼓励与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必须因材施教,而在学生合作学习模式下,如何将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组内效率和学生合作学习成效是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合理进行学生分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搭配组合,使得后者能接受前者的带动与帮助;2.将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学生进行合理组合,学生性格上的差异会影响小组学习的效率和组内总体氛围,让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组合可以改善小组的学习氛围与学生间相处的模式,使整个小组达到动静有致的学习状态;3.将兴趣爱好与性别纳为分组考虑的因素,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聚在一起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使小组内产生热烈的交流与学习氛围。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小组成员,切忌胡乱分组。
二、注重引导,分工明确
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对各个小组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各个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存在差异,对学生进行统一任务布置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得每组的总体水平处于相当的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索,利用问卷调查、作品成果展示、创设情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激起学生自主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在小组成员的合作努力下,逐渐形成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得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制订实现问题解决的具体方式与每个人的具体任务计划。让学生在讨论与商议中实现组内效率最大化,组内资源利用合理化,自主提交任务。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对每一组的任务进行细化与指导,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自主选择任务的模式下,学生会量力而行,这便解决了学生无法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学生对教师分配的任务不感兴趣等问题。因此,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掌握在学生手中,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始终有吸引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主要是解答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三、共同合作,客观评价
基本形成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非完全旁观。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习时对整个课堂起着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课堂上,控制合理科学的教学节奏与时间阶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在方向上引导,在具体实践中鼓励,最终整体总结”的导向性作用与大方向上的指导。教师始终关注各个小组的研究进展情况,对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分析,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全班集体分析讲解。在关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记录下每个阶段的学生进展情况、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的成长变化等一系列过程。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亦不同,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纪录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以便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相对准确与具象客观的评价。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当注意客观性与公正性,可以采取三方评定最终取综合结果的方法,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按不同比例进行分配,从而达到最终评价的公正客观。同时,每节课结束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总结,课后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具体的认识,从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更加成熟,逐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索能力等。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与综合素质一直是每个初中信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响应了以人为本与素质教育的号召。学生主动参与研究与探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强烈的兴趣,在合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效,逐渐使学生具有合格的知识水平与较高的综合素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