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发挥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小学思 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在小学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基础德育教育,它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 教育方法 作用
  小学为学生的启蒙教育,小学教育不可替代,很多知识都是在小学打下的基础,很多学习习惯也是在小学养成。所以,小学教育至关重要。而小學思想品德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思想品德好,能使一个人更积极乐观的看待事情,能更好与人相处,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正确引导学习思维,培养学习良好学习习惯
  思想品德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在了解和观察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二、寄情于理,循循诱导
  第一,小学生毕竟年龄小,阅历少,对事情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有时候难免会受到外界错误的影响,所以说让小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加强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和看法,这显然不合适,对小学生来说也极为不公平,他们还不懂。小学生就是一棵小树苗,你怎么浇灌,他就会成长为什么形状,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明事理,辨是非,讲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他们还没有办法明辨是非,所以教师可以讲道理换为讲故事这种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或者是看一些激励人心的榜样的事例,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陶冶,为以后做个高尚的人打下基础。第二,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学生主体。任何教育都不要脱离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情感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看法,不应只是单纯的把思想品德大面上的知识教授出来,关键还是应该看看学生是否理解了,明白了,否则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就失去了其意义。另外,在学生对所遇问题产生质疑时候,不要打断或者压制学生,应当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要勇敢提问的精神,这也是正确的思想品德所倡导的,然后,要耐心与学生分析其理论的正确与否,并找出原因,从而让学生获得认可的同时切实提高其思想品德的水平。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探究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三、发挥榜样力量,激励良好行为
  小学生富有模仿性,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在日常的小细节中以自我做榜样,教师也可以以一些先进人物作为榜样,,利用他们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激励教育学生。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更可以是小学生经常接触的动画片或者电影中的正义化身,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优秀学生。利用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能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小学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追求自我的认同感,他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认同,所以老师要对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同。运用榜样激励法,要重视见之于行动,要防止“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实际没行动”的现象。在小学品德教育中,我就常看到这种情况,每当学生听到伟人、英雄、模范、杰出人物的动人事迹时,有的激动得流泪,并立即表示出学习的决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激动和决心便烟消云散,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抓住时机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所以,我们要把我国中小学榜样教育上提倡的“学英雄、见行动”这条宝贵经验,切实地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来。教师为学生选择自我学习榜样做好自我引导有助于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和对自身的要求,以及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及时把握好学生对于自己榜样情感变化,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有一种英雄价值。
  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并且相信它的正确性,在心中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欲望,让他们在一种自我期待中不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才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取得卓越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学会评价自己是先从认识别人的品德开始的,对自己的评价只能重复教师或家长的看法,已慢慢学会独立评价别人,最后逐步过渡到对自己的评价。引导学生从自我评价过度为自我要求,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所在,让他们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更有助于他们正确思想价值观确立。
  五、经常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和精神,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在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到孤寡老人家慰问,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捐款捐物;清明节扫烈士墓;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德育宣传教育,在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对于自我价值的发挥,要给予他们认同,在贯彻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贯彻好小学生价值观念的要求,让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于德育的正确认识。
  六、结语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而小学生更是教师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开端,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都过浅,所以小学教师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做好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寄情于理,循循善诱、发挥榜样力量,激励良好行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经常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等方法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魏克山.托尔斯泰论教育[M].正风出版社,1955.
  [2]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M].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中外优秀运动员有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分析,认为助跑速度慢、起跳垂直速度及腾起角小是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绝对速度能力、增强快速起跳能力、继续
基于四端参数法分析了计及高频波动效应的圆柱型橡胶减振器的阻抗特性,以E型和BE型减振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的建模技术,借助有限元软件数值计算该减振器的机械阻抗。在此基础
以手性2-噁唑啉酮为手性源合成了亲双烯体,在高氯酸镁为Lewis酸催化剂的条件下,对(4S)-3-丙烯酰基-4-苄基-2-噁唑啉酮和环戊二烯的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
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了补充丙酮酸盐对身体一般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酸盐补充可以降低体重和增加利用脂肪供能;有关丙酮酸盐补充对身体其
张力作动筒是舰船海上航行横向补给装置维持高架索恒张力的关键系统。通过建立张力作动筒高架索恒张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舰船横向标
通过对阳离子可染聚酯(CDP)熔体性质的分析,综合阳离子可染涤纶短纤维后处理对原丝可纺性的要求,对纺丝工艺进行优化,选择纺丝温度286℃,喷丝孔剪切速率6.448×103s-1,箱
建立了35 kV馈电系统正常运行数字仿真的多模块模型的数学模型,并在已知同步发电机与综合负载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适合于该电力传输系统数字实时仿真的多模块耦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