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地方史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方史资源开发应拓展资源的广度
  1 加强口述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在进行当代史史料教学的历史研习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中,口述史料是常用的史料之一。当然,在口述史料中也会出现某些不实的成分,例如有些民间的传说并非史实;某些原始材料因为历史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烙印;即便是被历史认可的正面的英雄人物,劳动人民有时也会借助于宗教迷信,将人物予以神化;某些原始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添它本来所没有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其进行认真的鉴别和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善加辨别,发现其本质的东西,使原始材料能为我们研究所用。在研究地方史的过程中,注重引用口述史料,并以此类史料同各种文字、文献资料相互佐证,就可以成为地方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 利用现代化信息。
  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日益迅捷,网络成为人们了解和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介。通过网络的传播,人们能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能迅速地了解一方的风土人情。而在这一方面我们做的还是相当欠缺。据统计,连云港以往介绍地方风土人情的网站屈指可数,而且大多以景点介绍为主,泛泛而谈,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因此,在地方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改善这一薄弱环节,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小组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边开发边制作,建立有效的电子信息平台,使得信息能够自由流通,便于学生相互了解和沟通。待到时机成熟,可以将这一信息平台推向社会,让大家共同来完善,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地方史。
  二、地方史资源开发必须加强深度的挖掘
  在地方史资源开发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开发深度不够,很多开发都是浅尝辄止。地方史资源内容博杂,包含着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建筑学、经济学等众多的学科内容。如何解决这个棘手但又不可避免的地方史资源开发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寻求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使得各学科之间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相互渗透。例如教学“新浦百年老店发展”这一专题,该专题的研究内容不仅涉及历史知识,还涉及金融、地理等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单靠某一个教师作为该专题的指导教师,就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所以,在地方史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再如教学“连云港地方风俗习惯”这一专题,许多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是调查了解了连云港到底有哪些风俗之后就结束了调查研究,忽视了这些风俗的形成是否受到某些特定因素影响等深层次的内容。如端午洗艾澡的习俗,就既有美好祈愿的意思,同时也有一定的科学防病的道理。
  在地方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实物史料是开发的重要资料之一。我市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沿海的中部,有着丰富的盐业资源,制盐业在连云港历史悠久,但却很少有相关文物流传于世。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淡漠,导致出土此类文物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大量的文物被村民能用的就拿回家里用、不能用的就作为废品销毁了;另一方面整个中国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尤其是实物的史料更少——目前全国此类型的博物馆也少之又少(仅有四川一处建立了海盐博物馆,但也主要以展示井盐的相关文物为主),与海盐相关的文物极少。因此,学生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在我市建立海盐博物馆的构想,希望以实物的姿态向世人展示这一古老的技艺,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一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段历史。
  三、地方史开发是中学历史研究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都是开发地方史资源的重要途径,两者如果能够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史资源的开发。不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离开学校,深入社区,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时学生的安全问题是绝不容忽视的,如何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我们顺利进行实践活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是组织大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再次是来自家长的阻力。一些家长出于功利因素的考虑,片面地认为地方史资源的开发与高考无关,觉得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主题研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从而对高考成绩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不愿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最后是经费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经费的支持,如何获得活动经费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因素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无法充分地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史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学心理与日俱增。厌学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很被动、很单调,因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心理状态。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厌学原因的分析  厌学心理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因是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与自我认识存在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特点:重教师主导作用而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而轻养成教育,重统一要求而轻个别对待,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活动,重课内教育而轻课外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翟勇在“2020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我刊特此刊发以飨读者。翟勇提出,随着习近平生态文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指标(CCTs)联合检测对创伤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观察组)多发创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