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积极心理学专家彼得森认为,“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要帮助家长与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消除亲子间的隔阂与障碍,构建积极的家庭机构。
关键词:沟通;幼儿教育;家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73
引言
疫情居家期间,笔者所接待的网络和电话心理咨询中超过半数是亲子冲突问题,不少家长表示:“想好好跟孩子谈谈,结果话不投机半句多,一出口就成了话题终结者。”我好心好意提醒他,结果人家满脸不屑,拒我于千里之外。”学生也一肚子委屈:“父母明明一点儿教育经验都没有,却要求我必须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说什么都是为了我好,还不接受反驳,否则我就变成了不识好歹的不孝子.....”在家上网课防我像防贼一样,对电脑钉钉各种锁定限时,只要看到用手机不管为什么直接收走,一顿批评教育,不容置疑。”亲子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作为家长和子女,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作出调整,改善亲子关系、提升亲子质量?本文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一、影响因素
一是受到疫情影响,本来20天的寒假被不断延长,孩子慢慢被安排上了空中課堂,无形中使得家长扮演起了班主任和监督者的角色。“作业有没有做完?还在这玩儿,快点给我去做!解题过程做得好点儿啊!”“不要再看书/电脑/电视了啊,快点儿做作业,你的作文怎么可以这样写.....”当家长开始用这样的语言去督促、管理孩子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在“越界”了,而中高学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正是最需要维护自身界限感的时候,他们对“自主空间”的渴望和需求最强烈。可惜,很多家长不太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逾越了“心理界限”,于是亲子冲突便产生了。
二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缺乏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经常好话不好好说“你什么都不懂,不要管我。”“你真烦,我要和你断绝关系!”以上这些本来是想表达内心的愤怒和无奈的话,说出来变成了一把直戳对方心口的利剑,让人难以接受,结果常常是以压抑的冷战结束。
三是客观的生物学因素。初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而这些孩子的家长正处于更年期,这两个阶段都是人格发展的特殊阶段,受到生理激素的影响,情绪相对都不太稳定。当青春期的“尾巴”遇到更年期的“苗头”的时候,矛盾冲突一触即发。
二、应对方式
(一)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
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有些父母经常会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听、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讲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这就是因为父母没有注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
(二)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能够理解,而且最好采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孩子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过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进去;可以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领悟道理,这比简单说教要好得多;可以是在游戏过程中沟通,因为孩子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三)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用语,比如,当你要求孩子放学后不.要在外面玩耍,要按时回家时,你应该说:“放学后你不按时回家,妈妈会担心的!”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如果你说:“放学后不准在外面玩,给我立即回家!”孩子则会感觉到你在限制他,必然产生逆反心理。
(四)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感受
当然,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注意孩子的信息反馈。你可以从孩子的语言中得到这种信息反馈。
比如,当你交代孩子一件事情,孩子爽快地回答:“行!”大部分的父母还是会追加一句:“千万别忘记了!”于是,孩子不是吐吐舌头就是皱皱眉头来表示自己的厌烦。
再比如,当孩子说:“唔,我知道了,妈妈你别再说了。”这说明孩子已经有点反感了,如果父母再继续这个话题,孩子也听不进去了,明智的父母就应该停止教育,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
(五)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非语言反应
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要自顾自地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尤其是孩子的非语言反应。比如孩子开始出现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就应该停止沟通或者转换话题了。
对于年幼的孩子,这种非语言反应更加重要,许多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来拒绝父母,只会下意识地用行动来表示。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父母说父母的,我做我的”的习惯,于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就失去了。
(六)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保护、指导和自立几个阶段,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更重要的是保护他健康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角色应该从一个保护者,转变为一个指导者和教练,千万不要再拿家长的权威来干涉孩子,一定要与孩子交朋友,耐心地引导孩子,让孩子乐于与你交流。
总结
良好家庭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想达成家园共育合力的最大化,沟通是关键。在这几年的家园沟通工作中,我一边借鉴别人的经验,一边在实践中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沟通方法。深刻感受到家庭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唯一不变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沟通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只要用心思考、心去做,就能顺利达成家园共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凤芹.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共情式倾听”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8):68-69.
[2]孙云晓,宿金金.改善亲子关系从读懂孩子开始——基于《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2019(03):42-46.
[3]柴唤友,陈春宇,段长英,朱彩凤,孙晓军.网络亲子沟通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线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及其年龄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01):112-120.
[4]周淑琪.我感到很孤独,怎么办?——一例高一新生人际焦虑干预个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1):55-57.
关键词:沟通;幼儿教育;家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73
引言
疫情居家期间,笔者所接待的网络和电话心理咨询中超过半数是亲子冲突问题,不少家长表示:“想好好跟孩子谈谈,结果话不投机半句多,一出口就成了话题终结者。”我好心好意提醒他,结果人家满脸不屑,拒我于千里之外。”学生也一肚子委屈:“父母明明一点儿教育经验都没有,却要求我必须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说什么都是为了我好,还不接受反驳,否则我就变成了不识好歹的不孝子.....”在家上网课防我像防贼一样,对电脑钉钉各种锁定限时,只要看到用手机不管为什么直接收走,一顿批评教育,不容置疑。”亲子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作为家长和子女,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作出调整,改善亲子关系、提升亲子质量?本文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一、影响因素
一是受到疫情影响,本来20天的寒假被不断延长,孩子慢慢被安排上了空中課堂,无形中使得家长扮演起了班主任和监督者的角色。“作业有没有做完?还在这玩儿,快点给我去做!解题过程做得好点儿啊!”“不要再看书/电脑/电视了啊,快点儿做作业,你的作文怎么可以这样写.....”当家长开始用这样的语言去督促、管理孩子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在“越界”了,而中高学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正是最需要维护自身界限感的时候,他们对“自主空间”的渴望和需求最强烈。可惜,很多家长不太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逾越了“心理界限”,于是亲子冲突便产生了。
二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缺乏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经常好话不好好说“你什么都不懂,不要管我。”“你真烦,我要和你断绝关系!”以上这些本来是想表达内心的愤怒和无奈的话,说出来变成了一把直戳对方心口的利剑,让人难以接受,结果常常是以压抑的冷战结束。
三是客观的生物学因素。初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而这些孩子的家长正处于更年期,这两个阶段都是人格发展的特殊阶段,受到生理激素的影响,情绪相对都不太稳定。当青春期的“尾巴”遇到更年期的“苗头”的时候,矛盾冲突一触即发。
二、应对方式
(一)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
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有些父母经常会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听、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讲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这就是因为父母没有注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
(二)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能够理解,而且最好采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孩子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过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进去;可以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领悟道理,这比简单说教要好得多;可以是在游戏过程中沟通,因为孩子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三)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用语,比如,当你要求孩子放学后不.要在外面玩耍,要按时回家时,你应该说:“放学后你不按时回家,妈妈会担心的!”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如果你说:“放学后不准在外面玩,给我立即回家!”孩子则会感觉到你在限制他,必然产生逆反心理。
(四)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感受
当然,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注意孩子的信息反馈。你可以从孩子的语言中得到这种信息反馈。
比如,当你交代孩子一件事情,孩子爽快地回答:“行!”大部分的父母还是会追加一句:“千万别忘记了!”于是,孩子不是吐吐舌头就是皱皱眉头来表示自己的厌烦。
再比如,当孩子说:“唔,我知道了,妈妈你别再说了。”这说明孩子已经有点反感了,如果父母再继续这个话题,孩子也听不进去了,明智的父母就应该停止教育,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
(五)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非语言反应
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要自顾自地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尤其是孩子的非语言反应。比如孩子开始出现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就应该停止沟通或者转换话题了。
对于年幼的孩子,这种非语言反应更加重要,许多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来拒绝父母,只会下意识地用行动来表示。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父母说父母的,我做我的”的习惯,于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就失去了。
(六)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保护、指导和自立几个阶段,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更重要的是保护他健康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角色应该从一个保护者,转变为一个指导者和教练,千万不要再拿家长的权威来干涉孩子,一定要与孩子交朋友,耐心地引导孩子,让孩子乐于与你交流。
总结
良好家庭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想达成家园共育合力的最大化,沟通是关键。在这几年的家园沟通工作中,我一边借鉴别人的经验,一边在实践中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沟通方法。深刻感受到家庭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唯一不变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沟通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只要用心思考、心去做,就能顺利达成家园共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凤芹.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共情式倾听”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8):68-69.
[2]孙云晓,宿金金.改善亲子关系从读懂孩子开始——基于《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2019(03):42-46.
[3]柴唤友,陈春宇,段长英,朱彩凤,孙晓军.网络亲子沟通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线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及其年龄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01):112-120.
[4]周淑琪.我感到很孤独,怎么办?——一例高一新生人际焦虑干预个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