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教学思想之一的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思想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教學思想和方法上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文旨在探讨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和教学原则,并对发展性教学作出评价。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一般发展教学原则
一、发展性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0年代中期,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反应在教育投资、教育质量的竞争上。因此,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的被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只有办好学校才能提高国民的教育质量,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思想在苏联教育界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他强调知识的教授,教师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一味对知识进行灌输,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二、发展与教学思想核心: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即在成人帮助引导下或学生合作中完成智力任务时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赞科夫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最近发展区”,最终要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指的是学生多种心理素质的充分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意志方面,侧重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
三、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
赞科夫的实验体系的五条教学原则不是相互割裂单独进行的。它们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相互依存的严密整体,主要包括: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苏联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学只能跟在发展后面,不能教学生太难的知识,结果是教师让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布置的任务过于简单,挫败了儿童的求知欲。“高难度”不是指难度越高越好,而是难度要适当,把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掌握好难度的分寸,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当时苏联有一套严格的过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加强记忆,教师让学生复习、复习、再复习,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考试让学生记住知识。“高速度”并不是指速度越快越好,而是指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掌握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必原地踏步、对知识反复咀嚼。
(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此原则是对“以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的补充。赞科夫认为,小学教学不能把学生的知识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把传统教学论主以经验为主变为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班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普通学校四年才能完成的任务,说明从经验知识向理论知识的转变是可行的。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加快了教学的速度和难度,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才会更深刻。因此,要把外部刺激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用一定有难度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一种渴望解疑答惑的冲动,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五)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当有人怀疑赞科夫的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培养出了尖子生,势必会拉下一批“差生”。据此,赞科夫提出了此条原则。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就是使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的水平线上,尽可能达到最优的发展。在保持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基本一致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四、对发展性教学的评价
(一)发展性教学思想的创新之处
1、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
有些学生按学业成绩的确是“优等生”,不过在发展水平上还达不到“中下等生”的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情绪和精神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如果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取得成绩,他的情感、意志就会有质的飞越。因此,要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为主要目标。
2、在教学原则上,着重发掘学生的潜力
传统教学论思想认为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必须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对于稍难的问题不加以讨论,结果是使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发挥,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赞科夫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来开发和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3、在学习动机上,要激发儿童的内部诱因
传统教学论重视运用外部诱因的刺激,而赞科夫认为外部诱因只有在短时间内有效,无法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应该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渴望知识的强烈愿望,才能保持对学习的乐趣。
4、在知识巩固上,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传统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巩固主要靠复习,将复习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大量的重复已学知识使学生精神疲惫。赞科夫认为,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和广阔的知识,不要停留在知识的单调复习和重复上,要把知识看成一个联系的整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一般发展的需要。
五、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局限性
(一)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赞科夫想建立一个无论是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在他们心理的一般发展方面都大大优于传统教学论的新体系,这种愿望的合理的。但同时,赞科夫把传统教学论里合理、正确的方面都一概否定了。
(二)概念表述上的极端性
赞科夫为了纠正传统教学论过低估计儿童的接受能力提出的“高难度”原则,为了克服让学生原地踏步而提出的“高速度”原则,什么才是“高难度”和“高速度”,究竟高到什么程度,由于“高”既可以是一个精确标准,又可以是一个模糊状态,在实际操作上不好掌握。
(三)研究范围上的局限性
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思想本应该包括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非智力因素方面本应包括情感、意志方面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由于实际操作、经费、时间等种种原因,最后实现的只有心理发展和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只研究了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没有研究除此之外的其它发展阶段。
六、结语
贯穿于赞科夫教学理论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在军,李建龙.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5
[2]单中慧,半镜人编. 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3]赵祥麟主编. 外国教育家评传[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4]毕淑芝,唐其慈,王义高,喻立森,张定璋编著. 当代苏联教育家的新思想[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一般发展教学原则
一、发展性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0年代中期,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反应在教育投资、教育质量的竞争上。因此,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的被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只有办好学校才能提高国民的教育质量,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思想在苏联教育界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他强调知识的教授,教师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一味对知识进行灌输,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二、发展与教学思想核心: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即在成人帮助引导下或学生合作中完成智力任务时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赞科夫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最近发展区”,最终要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指的是学生多种心理素质的充分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意志方面,侧重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
三、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
赞科夫的实验体系的五条教学原则不是相互割裂单独进行的。它们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相互依存的严密整体,主要包括: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苏联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学只能跟在发展后面,不能教学生太难的知识,结果是教师让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布置的任务过于简单,挫败了儿童的求知欲。“高难度”不是指难度越高越好,而是难度要适当,把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掌握好难度的分寸,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当时苏联有一套严格的过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加强记忆,教师让学生复习、复习、再复习,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考试让学生记住知识。“高速度”并不是指速度越快越好,而是指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掌握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必原地踏步、对知识反复咀嚼。
(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此原则是对“以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的补充。赞科夫认为,小学教学不能把学生的知识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把传统教学论主以经验为主变为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班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普通学校四年才能完成的任务,说明从经验知识向理论知识的转变是可行的。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加快了教学的速度和难度,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才会更深刻。因此,要把外部刺激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用一定有难度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一种渴望解疑答惑的冲动,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五)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当有人怀疑赞科夫的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培养出了尖子生,势必会拉下一批“差生”。据此,赞科夫提出了此条原则。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就是使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的水平线上,尽可能达到最优的发展。在保持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基本一致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四、对发展性教学的评价
(一)发展性教学思想的创新之处
1、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
有些学生按学业成绩的确是“优等生”,不过在发展水平上还达不到“中下等生”的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情绪和精神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如果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取得成绩,他的情感、意志就会有质的飞越。因此,要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为主要目标。
2、在教学原则上,着重发掘学生的潜力
传统教学论思想认为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必须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对于稍难的问题不加以讨论,结果是使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发挥,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赞科夫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来开发和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3、在学习动机上,要激发儿童的内部诱因
传统教学论重视运用外部诱因的刺激,而赞科夫认为外部诱因只有在短时间内有效,无法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应该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渴望知识的强烈愿望,才能保持对学习的乐趣。
4、在知识巩固上,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传统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巩固主要靠复习,将复习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大量的重复已学知识使学生精神疲惫。赞科夫认为,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和广阔的知识,不要停留在知识的单调复习和重复上,要把知识看成一个联系的整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一般发展的需要。
五、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局限性
(一)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赞科夫想建立一个无论是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在他们心理的一般发展方面都大大优于传统教学论的新体系,这种愿望的合理的。但同时,赞科夫把传统教学论里合理、正确的方面都一概否定了。
(二)概念表述上的极端性
赞科夫为了纠正传统教学论过低估计儿童的接受能力提出的“高难度”原则,为了克服让学生原地踏步而提出的“高速度”原则,什么才是“高难度”和“高速度”,究竟高到什么程度,由于“高”既可以是一个精确标准,又可以是一个模糊状态,在实际操作上不好掌握。
(三)研究范围上的局限性
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思想本应该包括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非智力因素方面本应包括情感、意志方面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由于实际操作、经费、时间等种种原因,最后实现的只有心理发展和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只研究了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没有研究除此之外的其它发展阶段。
六、结语
贯穿于赞科夫教学理论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在军,李建龙.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5
[2]单中慧,半镜人编. 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3]赵祥麟主编. 外国教育家评传[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4]毕淑芝,唐其慈,王义高,喻立森,张定璋编著. 当代苏联教育家的新思想[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