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禽6型副粘病毒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来自吉林省自然保护区的野鸭拭子中分离出1株禽6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6, APMV6),进行了形态学、血清学、生物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对F和HN毒力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APMV6,命名为JL-127,基因组全长为16 236 nt,毒力基因进化结果表明,JL-127株与TW及FE株遗传关系较近,与HK株遗传关系较远。[结论] 首次对我国野鸭源APMV6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关键词 副粘病毒;分离;毒力基因;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52.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5-12534-03
副粘病毒形态多样,有囊膜,其基因组为单股负义RNA[1]。禽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APMV)属于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其成员有9个血清型,分别为APMV1~APMV9,其中APMV1即为新城疫病毒(NDV)[2]。禽6型副粘病毒(APMV6)基因组长度为16 236 nt,结构为3’-NP-P-M-F-SH-HN-L-5’,依次编码NP、P、M、HN、SH、F和L蛋白[3]。F蛋白是病毒囊膜上的一种表面糖蛋白,其功能是使病毒囊膜与靶细胞融合,HN蛋白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能介导病毒吸附细胞膜[4]。
APMV6能够在9~11日龄的鸡胚中繁殖,病毒粒子具有血凝活性,该病毒能引起火鸡、野鸭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和产蛋量下降[5]。1977年,第1株APMV6/duck/Hongkong/18/199/77(HK)在香港地区家鸭中被首次被分离[6],其后在我国台湾(duck/Taiwan/Y1/99)、远东地区(goose/FarEast/4440/2003)及意大利等地区有分离报道。笔者从吉林省某自然保护区的野鸭中分离到1株APMV6,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毒力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可为了解其基因组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的采集和处理。
将采集的野鸭鼻拭子与泄殖腔拭子置于含有青霉素(100 U/ml)和链霉素(100 μg/m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在4 ℃孵育4 h;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取200 μl接种9~11日龄的SPF鸡胚中,在37 ℃温箱中孵育72 h,期间弃掉死亡的鸡胚。72 h后按常规方法收集尿囊液,保存于-70 ℃备用。
1.1.2 SPF鸡胚。
SPF鸡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
1.1.3 主要试剂。 DL2000DNA Marker 和Taq DNA聚合酶,购自宝生物(大连)工程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形态学观察。
取1 ml收集的尿囊液,15 0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液,用100 μl PBS将沉淀物悬浮,取1滴负染,进行电镜观察。
1.2.2 细胞凝集试验。 在血凝板中每孔加入50 μl PBS,在第1个孔内加入50 μl待检尿囊液,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最后1孔作为红细胞对照孔,每孔加入50 μl 1%鸡血红细胞,轻轻振荡均匀,室温条件下静置30 min,观察试验结果,使所有红细胞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作为血凝(HA)判定终点。
1.2.3 样品的PCR鉴定。 取血凝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提取总RNA,以AIV、NDV特异性引物,副粘病毒通用引物[7]进行RT-PCR检测。鉴定引物序列为:AIV-F:5’GGAATGATHGAYGGNTGGTATGG3’;AIV-R:5’ATATCGTCTCGTATTAGTAGAAACAAGGGTGTTTT3’;NDV-F:5’TTGATGGCAGGCCTCTTGC3’;NDV-R:5’GGAGGATGTTGGCAGCATT3’;PAR-F1:5’GAAGGITATTGTCAIAARNINTGGAC3’;PAR-F2:5’GTTGCTTCAATGGTTCARGGNGAYAA3’;PAR-R:5’GCTGAAGTTACIGGITCICCDATRTTNC3’。
1.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APMV6 HK、TW、FE株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622637、NC_003043和EF569970),利用Oligo6.0软件设计16对特异性引物扩增JL-127的全基因组,其中相邻的引物扩增片段需要至少200 bp的重叠区域,便于对测序片段进行拼接。引物由哈尔滨博仕生物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
1.2.5 PCR扩增。
按照OMEGA提取试剂盒提取病毒基因组RNA,经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此cDNA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取5 μl cDNA,依次加入10×PCR Buffer 5 μl、2.5 mmol/L dNTP 4 μl、上、下游引物(20 pmol/L)各1 μl,Ex Taq DNA聚合酶1 μl,加水补足50 μl并混匀。通过梯度PCR确定适宜扩增条件为:95 ℃ 5 min; 94 ℃ 30 s; 45 ℃ 30 s;70 ℃ 1 min 30 s,共3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取5 μl PCR产物在1%琼脂糖上进行电泳,经鉴定后将PCR产物直接测序。为了获得准确的基因组末端序列,3’leader及5’Trailer序列利用RACE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扩增并测序。
1.2.6 F、HN基因序列分析。
将测序结果进行有效拼接,获得JL-127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软件对F、HN基因序列与已经公布的APMV1至APMV9病毒株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绘制进化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毒分离结果
通过血凝试验、电镜观察和RT-PCR鉴定,可鉴定出JL-127为APMV6病毒。
2.2 血凝试验结果
鸡胚在接种JL-127后72 h未出现死亡,收取尿囊液进行HA试验,HA效价为23。
2.3 电镜观察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囊膜,直径为200~350 nm。
2.4 病毒全基因组测序
将各段PCR产物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图2),获得JL-127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236 nt,GenBank登录号为KF267717;与此前报道的HK、TW、FE株全基因组长度相同,符合“6碱基原则”。基因组结构为3’leader-NP-P-M-F-SH-HN-L-Trailer5’,与HK、TW、FE株的氨基酸及核苷酸比对结果见表2。
2.5 F和HN基因进化分析
从GenBank数据库上获得APMV1~APMV9 的F和HN氨基酸序列,与JL-127的F和HN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JL-127属于APMV6血清型,与TW和FE遗传关系较近,与HK遗传关系较远(图3)。
3 讨论
在禽副粘病毒中,NDV能够引起家禽严重的病症,因此受到广泛的研究与关注,而对APMV2-9的相关研究报道却很少,这对于了解及防控副粘病毒的蔓延是极为不利的。笔者在2011年1次样品采集中,分离到1株野鸭源的APMV6,经测序获得其基因组信息,经氨基酸及核苷酸比对发现该株病毒属于APMV6血清型,且与TW 和FE株病毒的同源性较高,均达到90%以上,说明该病毒变异小。另外,鸡胚接种试验表明该病毒致病力弱,暂时没有大规模爆发和蔓延的危险。笔者首次获得我国野鸭源APMV6全基因组序列,为今后对APMV6的生态分布及遗传进化关系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禽副粘病毒各血清型间遗传进化及变异规律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LAMB R A,PARKS G D.Paramyxoviridae:the viruses and their replication[M]//KNIPE D M,HOWLEY P M.
Fields Virology.5th en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7:1449-1496.
[2] LAMB R A,COLLINS P L,KOLAKOFSKY D,et al.Virus Taxonomy: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viruses.The eighth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in taxonomy of viruses[M].USA: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05.
[3] CHANG P C,HSIEH M L,SHIEN J H,et al.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6 isolated from ducks [J].J Gen Virol,2001,82(9):2157-2168.
[4] ALEXANDER D J.Newcastle disease and other avian paramyxoviruses[J].Rev Sci Tech,2009,19(2):443-462.
[5] ALEXANDER D J.Newcastle disease and other avian paramyxoviridae infections[M].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541-569.
[6] SHORTRIDGE K F,ALEXANDER D J,COLLINS M S.Isolation and properties of viruses from poultry in HongKong which represent a new (sixth) distinct group of avian paramyxoviruses[J].J Gen Virol,1980,49(2):255-262.
[7] TONG S X,CHERN S W,LI Y,et al.Sensitive and broadly reac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assays to detect novel paramyxoviruses [J].J Clin Microbiol,2008,46(8):2652-2658.
关键词 副粘病毒;分离;毒力基因;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52.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5-12534-03
副粘病毒形态多样,有囊膜,其基因组为单股负义RNA[1]。禽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APMV)属于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其成员有9个血清型,分别为APMV1~APMV9,其中APMV1即为新城疫病毒(NDV)[2]。禽6型副粘病毒(APMV6)基因组长度为16 236 nt,结构为3’-NP-P-M-F-SH-HN-L-5’,依次编码NP、P、M、HN、SH、F和L蛋白[3]。F蛋白是病毒囊膜上的一种表面糖蛋白,其功能是使病毒囊膜与靶细胞融合,HN蛋白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能介导病毒吸附细胞膜[4]。
APMV6能够在9~11日龄的鸡胚中繁殖,病毒粒子具有血凝活性,该病毒能引起火鸡、野鸭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和产蛋量下降[5]。1977年,第1株APMV6/duck/Hongkong/18/199/77(HK)在香港地区家鸭中被首次被分离[6],其后在我国台湾(duck/Taiwan/Y1/99)、远东地区(goose/FarEast/4440/2003)及意大利等地区有分离报道。笔者从吉林省某自然保护区的野鸭中分离到1株APMV6,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毒力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可为了解其基因组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的采集和处理。
将采集的野鸭鼻拭子与泄殖腔拭子置于含有青霉素(100 U/ml)和链霉素(100 μg/m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在4 ℃孵育4 h;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取200 μl接种9~11日龄的SPF鸡胚中,在37 ℃温箱中孵育72 h,期间弃掉死亡的鸡胚。72 h后按常规方法收集尿囊液,保存于-70 ℃备用。
1.1.2 SPF鸡胚。
SPF鸡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
1.1.3 主要试剂。 DL2000DNA Marker 和Taq DNA聚合酶,购自宝生物(大连)工程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形态学观察。
取1 ml收集的尿囊液,15 0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液,用100 μl PBS将沉淀物悬浮,取1滴负染,进行电镜观察。
1.2.2 细胞凝集试验。 在血凝板中每孔加入50 μl PBS,在第1个孔内加入50 μl待检尿囊液,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最后1孔作为红细胞对照孔,每孔加入50 μl 1%鸡血红细胞,轻轻振荡均匀,室温条件下静置30 min,观察试验结果,使所有红细胞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作为血凝(HA)判定终点。
1.2.3 样品的PCR鉴定。 取血凝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提取总RNA,以AIV、NDV特异性引物,副粘病毒通用引物[7]进行RT-PCR检测。鉴定引物序列为:AIV-F:5’GGAATGATHGAYGGNTGGTATGG3’;AIV-R:5’ATATCGTCTCGTATTAGTAGAAACAAGGGTGTTTT3’;NDV-F:5’TTGATGGCAGGCCTCTTGC3’;NDV-R:5’GGAGGATGTTGGCAGCATT3’;PAR-F1:5’GAAGGITATTGTCAIAARNINTGGAC3’;PAR-F2:5’GTTGCTTCAATGGTTCARGGNGAYAA3’;PAR-R:5’GCTGAAGTTACIGGITCICCDATRTTNC3’。
1.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APMV6 HK、TW、FE株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622637、NC_003043和EF569970),利用Oligo6.0软件设计16对特异性引物扩增JL-127的全基因组,其中相邻的引物扩增片段需要至少200 bp的重叠区域,便于对测序片段进行拼接。引物由哈尔滨博仕生物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
1.2.5 PCR扩增。
按照OMEGA提取试剂盒提取病毒基因组RNA,经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此cDNA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取5 μl cDNA,依次加入10×PCR Buffer 5 μl、2.5 mmol/L dNTP 4 μl、上、下游引物(20 pmol/L)各1 μl,Ex Taq DNA聚合酶1 μl,加水补足50 μl并混匀。通过梯度PCR确定适宜扩增条件为:95 ℃ 5 min; 94 ℃ 30 s; 45 ℃ 30 s;70 ℃ 1 min 30 s,共3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取5 μl PCR产物在1%琼脂糖上进行电泳,经鉴定后将PCR产物直接测序。为了获得准确的基因组末端序列,3’leader及5’Trailer序列利用RACE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扩增并测序。
1.2.6 F、HN基因序列分析。
将测序结果进行有效拼接,获得JL-127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软件对F、HN基因序列与已经公布的APMV1至APMV9病毒株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绘制进化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毒分离结果
通过血凝试验、电镜观察和RT-PCR鉴定,可鉴定出JL-127为APMV6病毒。
2.2 血凝试验结果
鸡胚在接种JL-127后72 h未出现死亡,收取尿囊液进行HA试验,HA效价为23。
2.3 电镜观察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囊膜,直径为200~350 nm。
2.4 病毒全基因组测序
将各段PCR产物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图2),获得JL-127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236 nt,GenBank登录号为KF267717;与此前报道的HK、TW、FE株全基因组长度相同,符合“6碱基原则”。基因组结构为3’leader-NP-P-M-F-SH-HN-L-Trailer5’,与HK、TW、FE株的氨基酸及核苷酸比对结果见表2。
2.5 F和HN基因进化分析
从GenBank数据库上获得APMV1~APMV9 的F和HN氨基酸序列,与JL-127的F和HN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JL-127属于APMV6血清型,与TW和FE遗传关系较近,与HK遗传关系较远(图3)。
3 讨论
在禽副粘病毒中,NDV能够引起家禽严重的病症,因此受到广泛的研究与关注,而对APMV2-9的相关研究报道却很少,这对于了解及防控副粘病毒的蔓延是极为不利的。笔者在2011年1次样品采集中,分离到1株野鸭源的APMV6,经测序获得其基因组信息,经氨基酸及核苷酸比对发现该株病毒属于APMV6血清型,且与TW 和FE株病毒的同源性较高,均达到90%以上,说明该病毒变异小。另外,鸡胚接种试验表明该病毒致病力弱,暂时没有大规模爆发和蔓延的危险。笔者首次获得我国野鸭源APMV6全基因组序列,为今后对APMV6的生态分布及遗传进化关系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禽副粘病毒各血清型间遗传进化及变异规律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LAMB R A,PARKS G D.Paramyxoviridae:the viruses and their replication[M]//KNIPE D M,HOWLEY P M.
Fields Virology.5th en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7:1449-1496.
[2] LAMB R A,COLLINS P L,KOLAKOFSKY D,et al.Virus Taxonomy: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viruses.The eighth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in taxonomy of viruses[M].USA: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05.
[3] CHANG P C,HSIEH M L,SHIEN J H,et al.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6 isolated from ducks [J].J Gen Virol,2001,82(9):2157-2168.
[4] ALEXANDER D J.Newcastle disease and other avian paramyxoviruses[J].Rev Sci Tech,2009,19(2):443-462.
[5] ALEXANDER D J.Newcastle disease and other avian paramyxoviridae infections[M].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541-569.
[6] SHORTRIDGE K F,ALEXANDER D J,COLLINS M S.Isolation and properties of viruses from poultry in HongKong which represent a new (sixth) distinct group of avian paramyxoviruses[J].J Gen Virol,1980,49(2):255-262.
[7] TONG S X,CHERN S W,LI Y,et al.Sensitive and broadly reac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assays to detect novel paramyxoviruses [J].J Clin Microbiol,2008,46(8):2652-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