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控制CPI和理顺能源价格的两难权衡中,中国政府的天平正在向后者倾斜,而美国的态度和施压也为中国的能源问题加码。6月17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在双方的“交锋”中,能源价格首次压倒人民币汇率,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也就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后的第二天,中国大幅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同时还调高了上网电价,其中的关联耐人寻味。
以往几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人民币汇率一直是美方向中方施压的关键问题。但在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和总量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中美两国之间的能源价格问题已经上升为双方主要矛盾,而汇率问题反而显得没那么紧迫。
6月18日《华盛顿邮报》指出,布什政府对全球油价的焦虑似乎盖过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自从两年前中美两国开展战略经济对话以来,美国决策者就不断地施压,要中国减少“货币操控”,但如今,不断飙升的油价成为对话的焦点。
而中美两国在本次对话中,中国能就能源问题和美方达成共识并迅速采取行动,其中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的政策取向正在朝着解决高油价下的能源困局倾斜。
由于对价格实施管制,中国的能源价格,尤其是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过于低廉的能源价格,造成了中国能源供应和需求的缺口日益增大,进而使得国际炒家“做多”原油期货有恃无恐。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中,出口拉动占了很大比例,能源价格管制+政府补贴,其实是一种本国的“福利外流”。
有专家指出,目前,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压低能源价格,加之劳动力廉价,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但是,这种做法变相加剧了贸易摩擦,也变相加剧了汇率问题。此外,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正推动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这也为美中之间业已紧张的关系增添了更多的紧张因素。
理顺能源价格,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一块“心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在目前国内通胀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理顺能源价格意味着涨价,这无疑给CPI“雪上加霜”。因此,时机的选择更为关键。
显然,价格传导机制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保障。理顺能源价格,可能在短期内加重物价上涨的压力,但是,从长期看,旺盛的总需求将随着价格上涨而逐步平抑;如果把握得当,节奏适度,那么经济增长中的各种“过热”也将合理降温,由此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
以往几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人民币汇率一直是美方向中方施压的关键问题。但在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和总量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中美两国之间的能源价格问题已经上升为双方主要矛盾,而汇率问题反而显得没那么紧迫。
6月18日《华盛顿邮报》指出,布什政府对全球油价的焦虑似乎盖过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自从两年前中美两国开展战略经济对话以来,美国决策者就不断地施压,要中国减少“货币操控”,但如今,不断飙升的油价成为对话的焦点。
而中美两国在本次对话中,中国能就能源问题和美方达成共识并迅速采取行动,其中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的政策取向正在朝着解决高油价下的能源困局倾斜。
由于对价格实施管制,中国的能源价格,尤其是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过于低廉的能源价格,造成了中国能源供应和需求的缺口日益增大,进而使得国际炒家“做多”原油期货有恃无恐。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中,出口拉动占了很大比例,能源价格管制+政府补贴,其实是一种本国的“福利外流”。
有专家指出,目前,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压低能源价格,加之劳动力廉价,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但是,这种做法变相加剧了贸易摩擦,也变相加剧了汇率问题。此外,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正推动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这也为美中之间业已紧张的关系增添了更多的紧张因素。
理顺能源价格,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一块“心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在目前国内通胀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理顺能源价格意味着涨价,这无疑给CPI“雪上加霜”。因此,时机的选择更为关键。
显然,价格传导机制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保障。理顺能源价格,可能在短期内加重物价上涨的压力,但是,从长期看,旺盛的总需求将随着价格上涨而逐步平抑;如果把握得当,节奏适度,那么经济增长中的各种“过热”也将合理降温,由此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