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透析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教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是保障学校稳定建设和发展的源泉动力.对现代中小学而言,在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应有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专业成长,促进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化、师德养成,这需要多元化策略的支持.
其他文献
“主题式教研”都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设定的,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充分交流与共享,在思维碰撞中享受专业提升之美,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满足时令性刚需、补漏式亟须、潜在性内需,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校园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是学生成才的希望,更是一个民族兴盛的源泉.在物质文化日益丰富、阅读方式更趋多元的当下,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立足工作实践体验,以设问解惑的形式,从活动的意义、困境和实施策略等三个维度对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进行层层探析,以期为未来该类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以J区某中学为研究对象,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用调查研究和观察法对该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做出描述分析,收集该校师生234份对该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的问卷.笔者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要素,剖析该校传统、文化仪式和规章制度的成功做法和存在不足,反思后提出学生生理需求人性化、隐性安全需求预防工作需完善、尊重需求上应更注重学生自主创造性等建议,以期为中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情境的创设为小学生探索信息技术提供了直观、具象的外部环境,也支持了小学生整体性知识探索体验的活动.而要发挥好情境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探索活动的促进作用,就要用好“引、析、丰、整、创、固”六步走战略,以更贴合生活的优质发现情境,更丰富的知识发现渠道以及更有效的发现评价与引导,放大情境的刺激引领功能,更好挖掘学生在探索信息技术知识时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暴露出许多弊端,培育出来的学生情商低、动手实践能力差、近视率与肥胖率达到一种触目惊心的地步,亟须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引领教育新发展.绿色评价正是顺势而生的一种生态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社会实践等全面发展的教、学、做合一的评价体系,为学校的前进方向确定航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不仅仅承担着汉字教学的重要职责,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的教育出现了被忽视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保护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面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实际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
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板块,承载着学业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使命.我们不能将其看成是一篇课文,也不能仅仅是一种活动,需要从课程建构的方式,巧妙地落实学生的认知体验,从目标设定、课程建设、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体悟,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从教育目标共性的角度出发,“儿童发展共同体”的创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共同体的背景与价值出发,通过分析小学美术低年段教学中的现象,对低年段构建儿童发展共同体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时间是课堂教学中宝贵的资源.看似行云流水的课堂,有时也会因为缺乏等待,学生思维的浮躁和肤浅被掩盖,真实的学习状态被遮蔽.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适当的课堂等待,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体现.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习得的过程得到舒展,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探究、体验、操作、表达、交流,梳理……这样的课堂才能迸发更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深度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借助史料进行深度学习对于学生辩证思考能力、历史大局观、家国情怀和历史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变化,结合课堂实际对深度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基于此,本文旨在介绍利用史料进行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方式方法,并提供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