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演绎教学的新精彩。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果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科學;教学效率;提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实践,争取让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掌握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导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但可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由于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对经常接触的教师产生潜在的模仿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同时,精心设计有效问题,起到典范作用。此外,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思考问题。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梳理自己提出的问题,增强学生模仿的规律性,例如,在教学“压强”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大雨过后,人们会在泥泞的地面上放一些木板和砖块之类的东西,以防止鞋子陷入泥土中;图钉的结构就像啄木鸟的嘴巴等。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时加以指导:“木板和鞋子对地面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力,是由于压力作用的面积不同,从而使得泥土形成不同的凹陷程度。”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演化问题:“压力对物体产生的破坏作用与它的受力面积有何关系?”进而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压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过案例的积累和层层深入,可以逐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本质,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与迁移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知识层面上的问题;(2)理解层面上的问题;(3)分析层面上的问题;(4)运用层面上的问题;(5)体现综合能力的问题;(6)评价水平的问题。当教师在设问质疑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质疑的,让学生从模仿老师质疑开始,从而逐渐形成自主独立的质疑能力。
二、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的,所以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存在矛盾冲突时,往往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达到认知平衡,这就是一种差异性。为此,教师要巧妙设计科学实验,让学生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有的并没有相关实验,实验室中也缺乏相应的器材,所以需要教师运用整合思想,对实验器材进行巧妙组装,从而达到便于操作、取材方便的目的。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教材中并未涉及相关实验,实验室中也没有此类实验器材,所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取来毫安表、酒精灯、开关、电源、40瓦白炽灯、锉刀、导线等,用锉刀取出白炽灯中的钨丝,将其连接到电源上,电路接通后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观察此时电流表的变化。
三、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预设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主体,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并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插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知识意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新课标提倡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践活动辅助教学,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工具。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对于营造和谐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生日蛋糕,并配以欢快的生日歌曲,然后对学生说:“在分享这个大蛋糕之前,你们得先回答对下面的问题才行:(1)如果蛋糕的体积为0.4立方米,质量为为1.2千克,那么这个蛋糕的密度为多少?(2)如果蛋糕分布均匀,那么吃掉一半后,剩余的体积、质量、密度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投入了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创新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打造高品质的科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挹红.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2]陈黎.浅谈改变初中科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关键词:初中科學;教学效率;提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实践,争取让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掌握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导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但可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由于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对经常接触的教师产生潜在的模仿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同时,精心设计有效问题,起到典范作用。此外,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思考问题。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梳理自己提出的问题,增强学生模仿的规律性,例如,在教学“压强”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大雨过后,人们会在泥泞的地面上放一些木板和砖块之类的东西,以防止鞋子陷入泥土中;图钉的结构就像啄木鸟的嘴巴等。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时加以指导:“木板和鞋子对地面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力,是由于压力作用的面积不同,从而使得泥土形成不同的凹陷程度。”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演化问题:“压力对物体产生的破坏作用与它的受力面积有何关系?”进而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压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过案例的积累和层层深入,可以逐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本质,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与迁移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知识层面上的问题;(2)理解层面上的问题;(3)分析层面上的问题;(4)运用层面上的问题;(5)体现综合能力的问题;(6)评价水平的问题。当教师在设问质疑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质疑的,让学生从模仿老师质疑开始,从而逐渐形成自主独立的质疑能力。
二、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的,所以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存在矛盾冲突时,往往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达到认知平衡,这就是一种差异性。为此,教师要巧妙设计科学实验,让学生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有的并没有相关实验,实验室中也缺乏相应的器材,所以需要教师运用整合思想,对实验器材进行巧妙组装,从而达到便于操作、取材方便的目的。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教材中并未涉及相关实验,实验室中也没有此类实验器材,所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取来毫安表、酒精灯、开关、电源、40瓦白炽灯、锉刀、导线等,用锉刀取出白炽灯中的钨丝,将其连接到电源上,电路接通后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观察此时电流表的变化。
三、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预设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主体,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并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插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知识意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新课标提倡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践活动辅助教学,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工具。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对于营造和谐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生日蛋糕,并配以欢快的生日歌曲,然后对学生说:“在分享这个大蛋糕之前,你们得先回答对下面的问题才行:(1)如果蛋糕的体积为0.4立方米,质量为为1.2千克,那么这个蛋糕的密度为多少?(2)如果蛋糕分布均匀,那么吃掉一半后,剩余的体积、质量、密度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投入了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创新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打造高品质的科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挹红.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2]陈黎.浅谈改变初中科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