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艺术史产生之前,艺术已经发生了,或者说随着艺术的发生,艺术史产生了。因此,艺术的发生理所当然地成为艺术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追根溯源,所有故事的起点,却指向人们的意识及其对所处世界的认识。艺术不仅仅是对经验世界和自我的反映,也是对大宇宙的演绎。艺术以演绎大宇宙或者说是参与历史的方式发生,对其自身而言也许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超越和成全,无论是自觉还是非自觉,都是值得期待和参与的。
关键字:艺术史 后现代 世界观 艺术的发生
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意识的发展史。从真正脱离动物界开始,人类以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住地关注着自身。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幼年期,这种无意识的、带有局限性的打量和关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直到人类发明文字,这种思考才变得深入和广泛。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史前人类与其他生物或所处环境的状况,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考古学和人类学所提供的素材告诉大家,远古祖先留下的关于他们遥远生活的信息,大多数是以艺术或艺术品为载体的。这似乎是在说,史前人类选择了艺术来记录他们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尽管这种选择并非刻意,甚至是迫不得已,但艺术的这种意义已经在自然选择中凸现出来了。人们对艺术起源、艺术创作、艺术功能和艺术发展史的研究结果也体现了这一点。
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有许多种,我们不必在此分辨谁对谁错,逐一考察我们能够轻易发现,这些学说无一不透露出人类对自身及其置身其中的世界的看法或态度。艺术创作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离不开对世界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和提炼等,而艺术的功能也被认为与世界观相关:认识世界并记录、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传递一种世界观,“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等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朵思想的浪花,都会快速而深刻地体现在艺术当中,甚至,很多思想的波澜都滥觞于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艺术是人类世界观的指示器。因此,要研究后现代语境下艺术的发生,必须对后现代的世界观进行必要的考察。而人类意识的发展是一个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的、不曾断裂的链条,考察后现代的世界观,还得从人类意识的发展说起。
人类意识伴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通常把人类发展的历史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卡尔·马克思根据社会经济和政治形态将其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这种分类在现实面前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分类标准前后不一致;不具备在东西方世界的普适性等等。卡尔·雅斯贝尔斯把历史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神话和传说的“普罗米修斯”时代、前5000年到前3000年古代文明产生的时代、前8世纪到前2世纪的轴心时代和科学与技术的时代。雅斯贝尔斯的这种划分同样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和过于笼统的缺陷。这两种划分都是从社会和文明的角度出发,缺少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世界的关注,也就是说他们从上层建筑入手研究,而忽略了基础性的基层世界。在众多当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格哈德·伦斯基从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入手,以“技术/经济”为指标对人类发展阶段进行的划分,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克服了上述困难。他认为人类发展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采摘阶段、种植阶段、农耕阶段、工业阶段和信息阶段,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经济生产类型、世界观、技术模式、道德观、法律准则、宗教类型……等。让·吉布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对各个阶段所对应的世界观进行了总结:上古的世界观对应采摘阶段,魔幻的世界观对应种植阶段,神话的世界观对应农耕阶段,理性的世界观对应工业阶段,存在主义的世界观对应信息阶段。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相应的世界观也许并不止于这五种,在以后的发展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阶段。
要研究后现代必须从与现代的对比中出发,因此,我们从对比工业阶段和信息阶段开始。“现代”(而不是现代主义或者现代派)是对农耕阶段的超越,在西方通常被认为是从笛卡尔到洛克再到康德的启蒙运动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发展。世界观也从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的世界观进化到工业化的理性的世界观,这也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并仍然在使用的一种世界观。这种“启蒙运动范式”(此外它还拥有诸如“表征主义范式”的许多别称)认为人类拥有自主性,即自我,此外还存在一个人类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经验世界,我们的知识来源于自我借助理性对这个经验世界的正确反映。这就是近代哲学之父的勒内.笛卡尔所创立的二元论:“对于我们所寓居的宇宙来说,我们把心灵和物质视为相互排斥但又穷尽了宇宙的两大部分”。并非这种区分有什么致命的错误,它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厌恶,乃是因为它自身的局限性和狭隘性。科技高速发展和环境的迅速恶化,男权社会和女权主义者,特别是爆炸式增长的“知识”和人类日渐空虚和茫然的心灵等等,这种种无法回避的矛盾让人们对自身理性描摹世界的可能和理性本身产生了怀疑。反思和重新回头审视成为必要并被很快实施。最先察觉这种局限的是伊曼努尔·康德:“我们的一切知识确实始于经验,但这并不能得出它们源于经验”。此后包括黑格尔、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德里达等诸多理论家都从各个方面对现代范式的狭隘性进行了批评。后来的学者试图对这种局限加以超越,最令人信服和最具穿透力的是美国的肯·威尔伯,他放弃了自我描摹经验世界的旧范式,他认为在这张描摹图之外还应该存在绘图者,于是提出世界是包括了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和神性世界的大宇宙。大宇宙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自身缺陷并自我超越的过程,大宇宙自觉了农耕阶段的缺陷,超越到了工业阶段,解决了农耕阶段的困难,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发展和进步这种困难也越来越明显化,表面化和尖锐化。以大宇宙为代表的世界观都有一个进步性的特点,那就是以整体的观念来考察世界或者宇宙,并指出了关于这个“整体”即大宇宙的一些特性,它们承认“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你却无法从部分看到“整体”的属性,“整体”的发展具有超越性,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超越前一阶段的局限,并且设定新的局限。这也是信息阶段的存在主义世界观的一个特点。 广泛意义上的“后现代”是指启蒙运动之后的整个发展阶段。人类社会以知识、信息为标志的信息阶段已经逐渐超越以工业、机器为标志的工业阶段而迎来自己的黎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工业阶段的理性主义世界观的内在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的凸现出来,大宇宙已经开始超越工业阶段进入信息阶段,存在主义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艺术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正如我们上文所说,艺术是世界观的指示器,在前一种世界观即将崩溃,新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混乱时际,艺术自身也正陷入混乱的状态:对以往所有世纪的艺术传统进行深入的反思,以站在艺术之外的眼光即从人类的、环境的、宇宙的大视野来打量艺术。表现出来就是对所有既有规则和方法的怀疑,对传统和理性的反叛。于是各种艺术流派伴随着各种艺术观念纷然杂陈。恒定的评判标准被踩在脚下,五花八门的美学和哲学主张同时出现。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充满可能和机遇的时代,是一个创造力勃发的时代。艺术因此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此时,如何看待艺术这种“混乱的繁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当我们仍然从世界观的角度,从大宇宙成长的过程来反观这场仍在继续的繁华时,就会发现这正是后现代的一种途径:普遍建构。随着旧有世界观的瓦解,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文化结构或者对于世界观发展历史和大宇宙成长过程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新的建构。正是这种普遍的建构促成了艺术的空前繁荣。有着各种不同知识背景、文化结构以及对大宇宙的领悟能力的艺术家们依据其世界观的指导进行着对艺术的建构,有的建构表现出来是一种极端的方式,而另一些则是相对温和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有许多新出现的艺术流派和他们的观念只是昙花一现。那种极端的建构和他们的世界观往往是独断的,或者说是受他们的文化结构束缚而无法超越的。如果仔细追究,这种世界观否认二元论中的世界和自我是事先给定的,同时也独断的认定它们也不存在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正是这种偏颇和固执将艺术带到了虚无的绝境。而带给艺术恒久生命力的温和的建构,只是部分地否认了世界与自我是事先给定的,认为它们是历史地发展来的。这种温和建构起来的艺术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并没有把人们引向虚无和傲慢,没有用那种隐蔽的自恋重新把大众带入二元论的陷阱。
到这里我们或许能够明白,艺术不仅仅是对经验世界和自我的反映,也是对大宇宙的演绎。它参与了世界与自我所由发展而来的历史,而其参与方式也与这个历史或大宇宙的成长有关。历史向一个既定方向的发展是具有惯性的,也就是说历史在对其前进方向修正之后无法立即停止原来的运动,而是要继续行进一段。艺术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会以其敏感性很快反映这种惯性,现代的理性主义和后现代的对理性的批判二者的争斗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历史在其发展中会对自身的前进方向有一种自觉,或者说有一种向上的觉悟力,但这种觉悟又是不够清晰和明确的,往往需要进行各种探试。到了后现代,这种自觉和探试显得更为强烈,当前出现的“多元化的后现代”就是这种探试的表现,在艺术上则表现出一种先机性,流派纷呈的同时各种可能随之显现,并且其可能性在艺术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最后,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会随时对以往轨迹和方向进行反思,这种内在的自省有利于促进大宇宙的成长,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演进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反思和内省。在这个时期,艺术也对自身从身份、价值、立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形成了现在既自律又开放的性格。
后现代拥有一个十分诱人的未来,它对于自身和人类的理解也许能够全面克服现代的局限性。艺术以演绎大宇宙或者说是参与历史的方式发生,对其自身而言也许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超越和成全,无论是自觉还是非自觉,都是值得期待和参与的。
参考文献:
[1] 肯·威尔伯.万物简史[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安东尼.肯尼.西方哲学史[M].韩东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郑玉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
关键字:艺术史 后现代 世界观 艺术的发生
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意识的发展史。从真正脱离动物界开始,人类以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住地关注着自身。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幼年期,这种无意识的、带有局限性的打量和关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直到人类发明文字,这种思考才变得深入和广泛。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史前人类与其他生物或所处环境的状况,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考古学和人类学所提供的素材告诉大家,远古祖先留下的关于他们遥远生活的信息,大多数是以艺术或艺术品为载体的。这似乎是在说,史前人类选择了艺术来记录他们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尽管这种选择并非刻意,甚至是迫不得已,但艺术的这种意义已经在自然选择中凸现出来了。人们对艺术起源、艺术创作、艺术功能和艺术发展史的研究结果也体现了这一点。
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有许多种,我们不必在此分辨谁对谁错,逐一考察我们能够轻易发现,这些学说无一不透露出人类对自身及其置身其中的世界的看法或态度。艺术创作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离不开对世界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和提炼等,而艺术的功能也被认为与世界观相关:认识世界并记录、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传递一种世界观,“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等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朵思想的浪花,都会快速而深刻地体现在艺术当中,甚至,很多思想的波澜都滥觞于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艺术是人类世界观的指示器。因此,要研究后现代语境下艺术的发生,必须对后现代的世界观进行必要的考察。而人类意识的发展是一个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的、不曾断裂的链条,考察后现代的世界观,还得从人类意识的发展说起。
人类意识伴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通常把人类发展的历史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卡尔·马克思根据社会经济和政治形态将其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这种分类在现实面前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分类标准前后不一致;不具备在东西方世界的普适性等等。卡尔·雅斯贝尔斯把历史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神话和传说的“普罗米修斯”时代、前5000年到前3000年古代文明产生的时代、前8世纪到前2世纪的轴心时代和科学与技术的时代。雅斯贝尔斯的这种划分同样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和过于笼统的缺陷。这两种划分都是从社会和文明的角度出发,缺少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世界的关注,也就是说他们从上层建筑入手研究,而忽略了基础性的基层世界。在众多当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格哈德·伦斯基从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入手,以“技术/经济”为指标对人类发展阶段进行的划分,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克服了上述困难。他认为人类发展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采摘阶段、种植阶段、农耕阶段、工业阶段和信息阶段,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经济生产类型、世界观、技术模式、道德观、法律准则、宗教类型……等。让·吉布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对各个阶段所对应的世界观进行了总结:上古的世界观对应采摘阶段,魔幻的世界观对应种植阶段,神话的世界观对应农耕阶段,理性的世界观对应工业阶段,存在主义的世界观对应信息阶段。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相应的世界观也许并不止于这五种,在以后的发展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阶段。
要研究后现代必须从与现代的对比中出发,因此,我们从对比工业阶段和信息阶段开始。“现代”(而不是现代主义或者现代派)是对农耕阶段的超越,在西方通常被认为是从笛卡尔到洛克再到康德的启蒙运动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发展。世界观也从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的世界观进化到工业化的理性的世界观,这也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并仍然在使用的一种世界观。这种“启蒙运动范式”(此外它还拥有诸如“表征主义范式”的许多别称)认为人类拥有自主性,即自我,此外还存在一个人类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经验世界,我们的知识来源于自我借助理性对这个经验世界的正确反映。这就是近代哲学之父的勒内.笛卡尔所创立的二元论:“对于我们所寓居的宇宙来说,我们把心灵和物质视为相互排斥但又穷尽了宇宙的两大部分”。并非这种区分有什么致命的错误,它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厌恶,乃是因为它自身的局限性和狭隘性。科技高速发展和环境的迅速恶化,男权社会和女权主义者,特别是爆炸式增长的“知识”和人类日渐空虚和茫然的心灵等等,这种种无法回避的矛盾让人们对自身理性描摹世界的可能和理性本身产生了怀疑。反思和重新回头审视成为必要并被很快实施。最先察觉这种局限的是伊曼努尔·康德:“我们的一切知识确实始于经验,但这并不能得出它们源于经验”。此后包括黑格尔、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德里达等诸多理论家都从各个方面对现代范式的狭隘性进行了批评。后来的学者试图对这种局限加以超越,最令人信服和最具穿透力的是美国的肯·威尔伯,他放弃了自我描摹经验世界的旧范式,他认为在这张描摹图之外还应该存在绘图者,于是提出世界是包括了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和神性世界的大宇宙。大宇宙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自身缺陷并自我超越的过程,大宇宙自觉了农耕阶段的缺陷,超越到了工业阶段,解决了农耕阶段的困难,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发展和进步这种困难也越来越明显化,表面化和尖锐化。以大宇宙为代表的世界观都有一个进步性的特点,那就是以整体的观念来考察世界或者宇宙,并指出了关于这个“整体”即大宇宙的一些特性,它们承认“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你却无法从部分看到“整体”的属性,“整体”的发展具有超越性,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超越前一阶段的局限,并且设定新的局限。这也是信息阶段的存在主义世界观的一个特点。 广泛意义上的“后现代”是指启蒙运动之后的整个发展阶段。人类社会以知识、信息为标志的信息阶段已经逐渐超越以工业、机器为标志的工业阶段而迎来自己的黎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工业阶段的理性主义世界观的内在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的凸现出来,大宇宙已经开始超越工业阶段进入信息阶段,存在主义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艺术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正如我们上文所说,艺术是世界观的指示器,在前一种世界观即将崩溃,新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混乱时际,艺术自身也正陷入混乱的状态:对以往所有世纪的艺术传统进行深入的反思,以站在艺术之外的眼光即从人类的、环境的、宇宙的大视野来打量艺术。表现出来就是对所有既有规则和方法的怀疑,对传统和理性的反叛。于是各种艺术流派伴随着各种艺术观念纷然杂陈。恒定的评判标准被踩在脚下,五花八门的美学和哲学主张同时出现。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充满可能和机遇的时代,是一个创造力勃发的时代。艺术因此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此时,如何看待艺术这种“混乱的繁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当我们仍然从世界观的角度,从大宇宙成长的过程来反观这场仍在继续的繁华时,就会发现这正是后现代的一种途径:普遍建构。随着旧有世界观的瓦解,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文化结构或者对于世界观发展历史和大宇宙成长过程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新的建构。正是这种普遍的建构促成了艺术的空前繁荣。有着各种不同知识背景、文化结构以及对大宇宙的领悟能力的艺术家们依据其世界观的指导进行着对艺术的建构,有的建构表现出来是一种极端的方式,而另一些则是相对温和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有许多新出现的艺术流派和他们的观念只是昙花一现。那种极端的建构和他们的世界观往往是独断的,或者说是受他们的文化结构束缚而无法超越的。如果仔细追究,这种世界观否认二元论中的世界和自我是事先给定的,同时也独断的认定它们也不存在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正是这种偏颇和固执将艺术带到了虚无的绝境。而带给艺术恒久生命力的温和的建构,只是部分地否认了世界与自我是事先给定的,认为它们是历史地发展来的。这种温和建构起来的艺术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并没有把人们引向虚无和傲慢,没有用那种隐蔽的自恋重新把大众带入二元论的陷阱。
到这里我们或许能够明白,艺术不仅仅是对经验世界和自我的反映,也是对大宇宙的演绎。它参与了世界与自我所由发展而来的历史,而其参与方式也与这个历史或大宇宙的成长有关。历史向一个既定方向的发展是具有惯性的,也就是说历史在对其前进方向修正之后无法立即停止原来的运动,而是要继续行进一段。艺术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会以其敏感性很快反映这种惯性,现代的理性主义和后现代的对理性的批判二者的争斗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历史在其发展中会对自身的前进方向有一种自觉,或者说有一种向上的觉悟力,但这种觉悟又是不够清晰和明确的,往往需要进行各种探试。到了后现代,这种自觉和探试显得更为强烈,当前出现的“多元化的后现代”就是这种探试的表现,在艺术上则表现出一种先机性,流派纷呈的同时各种可能随之显现,并且其可能性在艺术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最后,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会随时对以往轨迹和方向进行反思,这种内在的自省有利于促进大宇宙的成长,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演进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反思和内省。在这个时期,艺术也对自身从身份、价值、立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形成了现在既自律又开放的性格。
后现代拥有一个十分诱人的未来,它对于自身和人类的理解也许能够全面克服现代的局限性。艺术以演绎大宇宙或者说是参与历史的方式发生,对其自身而言也许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超越和成全,无论是自觉还是非自觉,都是值得期待和参与的。
参考文献:
[1] 肯·威尔伯.万物简史[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安东尼.肯尼.西方哲学史[M].韩东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郑玉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