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集、FY-2G卫星TBB资料等,针对2019年7月21日陇东南暴雨过程,综合分析其环流背景场、中尺度云团特征、动力成因以及暴雨过程水汽环境和水汽输送特征,并应用HYS-PLIT4追踪水汽源地.结果 表明:500 hPa槽、700 hPa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及低空急流是本次暴雨过程直接影响系统,暴雨主要受新生β中尺度对流云团影响,TBB中心最大值<-72℃.暴雨形成的基本动力机制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空急
【机 构】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集、FY-2G卫星TBB资料等,针对2019年7月21日陇东南暴雨过程,综合分析其环流背景场、中尺度云团特征、动力成因以及暴雨过程水汽环境和水汽输送特征,并应用HYS-PLIT4追踪水汽源地.结果 表明:500 hPa槽、700 hPa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及低空急流是本次暴雨过程直接影响系统,暴雨主要受新生β中尺度对流云团影响,TBB中心最大值<-72℃.暴雨形成的基本动力机制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空急流右侧的次级环流使暴雨区垂直上升运动得以加强和维持.暴雨发生时近地面比湿达14 k·kg-1,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达20 mm以上.水汽通量诊断结果表明,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为来自孟加拉湾、南海的南路水汽,其次是东海水汽沿副高南侧西行北上.在暴雨后期,受西风槽东移影响,南路水汽减弱.从水汽边界收支来看,暴雨前期以及暴雨过程中,南边界水汽收入最高.结束之后,南边界对流层中低层水汽转为支出,北、西边界为收入.240 h后向轨迹聚类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期,3000 m、5000 m高度均存在偏西路径、偏南路径水汽.而在暴雨发生时刻,1500 m水汽源地为东海、3000m为南海、5000 m为孟加拉湾.不同高度层气块到达降水区时比湿较前期均减小,但三个层次相对湿度均在85%以上.
其他文献
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天然耦合的内在特性,在灾害作用下容易导致级联破坏的严重后果.本文以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为基础,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耦合基础设施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明确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关键问题、研究热点、领域知识基础;进一步对耦合水电网络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研究焦点和热点;最后总结了本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挑战.研究表明:近五年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基础设施中的天然气网、电网、交通、社区,主要的灾难是地震,主要的问题是恢复、可持续性、韧性、治理,而主要的方法
潜流带是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河流中水体净化的重要场所,研究潜流交换过程对保护河流生态系统有着深远意义.对潜流交换模型试验中的理论基础、试验布置、量化方法、评估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开展模型试验的主要设备和量化方法,介绍了从不同角度评估潜流交换程度的方式,论述了不同河床形态、河岸形态、河流修复结构、沉积物性质、径流条件对潜流交换的影响规律.在现阶段研究基础上,讨论了模型试验揭示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对该领域未来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展望.
2017年盛夏7-8月浙江省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高温热浪事件,省内大部地区高温日数达到30 d以上,多数区域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39站达40℃以上,多站平均气温、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破历史纪录,高温累计日数和有效积温仅次于2003年和2013年.要素特征和高温强度分析表明该年是有观测以来盛夏高温热浪最突出的年份之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偏强偏西是造成此次极端事件的直接原因;对流层低层中国东南部—西北太平洋区域形成了强大的反气旋式风场异常,下沉增温与辐射增温共同推动浙江气温不断升高;
2018年9月29日大连市出现了强雹云天气过程.初始雹云在渤海上空生成,经3小时东移和发展演变,在大连北部沿海登陆并发展为成熟的强雹云.当地作业点及时开展人工防雹与联防作业,并对作业前后雹云雷达特征参数变化及成熟强雹云空间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成熟强雹云有效人工防雹两道防线技术方法,即在重要作物保护区上游空旷地带,或低值作物区增设人工防雹高炮,当成熟强雹云进入该高炮射程,立即实施高炮作业(且仰角≥55℃,即打在雹云强回波区),促使冰雹提前和充分降落,从而保护下游的重要作物,将雹灾损失降到最低
基于青海高原1961-2019年50个气象站点常规观测资料,采用极端气温相对指数探讨青海高原昼夜极端气温日数比变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高原平均暖昼、冷昼、暖夜、冷夜临界温度值分别为20.7、-1.7、7.8、-18.5℃;(2)青海高原整体和各分区暖冷昼日数比均在1961-2010年呈显著增大趋势,2011-2019年略有下降,暖冷夜日数比均在1961-2019年呈显著增大趋势.青海高原整体、东部农业区、环湖地区、柴达木地区暖冷昼(夜)日数比突变在20世纪80年代,青南牧区则在20世
暴雨洪涝灾害是威胁城市持续稳健发展的常见灾种,城市化对灾害风险存在加剧或抑制的复杂作用.以闽三角为例,基于多源数据、GIS多准则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辨识风险分布,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灾害风险的特征,判断不同城市化水平的高风险区分布及风险因子对灾害的影响效应.结果 表明:(1)闽三角综合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河口和湾区附近;(2)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脆弱性高,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危险性高;(3)洪涝灾害风险与土地扩展强度存在显著聚类和空间正相关的可能性,而快速城市
预应力摇摆自复位RC(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震后自复位的能力.然而,对于经历过主震并产生了一定损伤的该类结构,经替换阻尼器等修复手段后结构仍具有的抗震能力水平却未有研究者关注.针对一栋经历过振动台试验并产生了损伤(预制RC梁、柱轻微损伤)的预应力摇摆自复位RC框架模型(1/2缩尺),替换了节点阻尼器,增加了2种新型低损伤填充墙,然后进行了往复加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剩余抗震能力,包括:构件损伤的继续发展、阻尼器的性能、结构变形和自复位能力、低损伤填充墙的表
2008年的汶川Ms8.0级地震中有相当多的曲线桥梁发生破坏,比如百花大桥、回澜立交桥、小黄沟桥等等,为了研究曲线桥梁的震害破坏机理,本文以一中墩固定的两跨曲线桥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缩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分别采用El Centro和Taft波对曲线桥梁进行三向地震动激励.通过试验研究发现,7度基本工况时,中墩墩柱两端出现水向裂缝,当7度罕遇时,中墩墩柱两端出现斜向裂缝,当8度罕遇工况时,混凝土出现压碎现象.从结构周期上看,模型的一阶频率逐渐下降,尤其前几个工况下降较快,说明模型刚度退化较快.1#墩和3#
框架-摇摆墙是自复位结构体系中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既有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中,大多通过分布参数模型来模拟框架-摇摆墙结构.该模型由剪切梁和弯曲梁及连接上述两者的无限根刚性链杆组成.其中,剪切梁和弯曲梁分别代表框架与摇摆墙.基于工程实际情况,本研究对既有的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了改进:(1)采用集中质量模型模拟框架结构;(2)考虑框架沿竖向刚度的变化;(3)框架与摇摆墙仅在楼层处连接;(4)在摇摆结构底层引入反映基础与摇摆墙之间约束强弱的转动弹簧.基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模拟变刚度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离散-连续参数模型
利用1980-2019年北疆38个县(市)出现的671次风灾事件灾情资料,选定每次风灾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倒塌棚圈数、损坏大棚数、牲畜死亡数、受灾面积等6项灾情要素,采用多指标法综合考虑构建灾损指数及其等级.结果 表明,空间上,博州、阿勒泰地区风灾最为频发,而风灾对北疆沿天山一带和阿勒泰地区造成的损失最重;时间上,北疆风灾主要集中在春夏季(3-8月),其中4-5月是发生频次最高的月份,近40年北疆风灾的发生次数和危害程度都呈现线型增长的趋势,且在2000年前后各级风灾发生次数和风灾危害程度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