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很早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又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皆得到发展。"下面就是我从事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教学两年以来,在实验教学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方法
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就是"科学探究",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首先,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每节课我都请学生上台在我的指导下来做,这次是甲同学,下一次是乙同学,这样一年下来,全班几乎所有同学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另外将一些现象观察不明显的演示实验该成边讲边实验,而一些学生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也尽可能地将分组实验改成单人实验,这些做法,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高二分班时很多同学选报了化学,问他们为什么,大多数的回答是:我们喜欢化学,我们有信心。
其次,努力让学生去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照课本或者老师的要求、步骤去完成实验,而是有一定规律和科学过程的,一般来说基本的过程具有站个要素:(1)提出问题;(2)进行猜想和假设;(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5)与评价;(6)表达与交流。比如我在设计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流程时,教学开始让活宝考虑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学生在组内讨论时得出假设:①增大;②减少;③不变;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论证。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看课本、查资料、讨论问题后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开始实验,教师在旁边提醒、点拨、指导,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实验结束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实验事实、证据和结论,然后教师点评、分析得出结论并分组让学生做实验验证:a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b白磷燃烧。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反应――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二、采取多种手段,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保障教学高效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我们老师认真搞好课堂的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吸引学生,还要求我们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要求,那些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在化学方面有超越常人之处的学生,我们积极开拓课堂45分钟之外的空间、时间,比如我们在每周利用两个下午的第三节和每周六上午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最大程度地为有兴趣的学生创造条件,开展不同的活动。
(一)开放实验室。课堂教学部分学生可能看不清楚,或者是想亲自动手做一遍的加深影响和理解,我们就开放实验室给他们做;有时学生分组实验由于时间不够,无法按时完成,我们同样开放实验室;有时学生的一些小实验后小设想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我们也向他们开放实验室等等,总之,这项措施的落实,培养了许多化学爱好者。
(二)组织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把化学爱好者组织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走向社会,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当他们看到当地众多企业从事的生产离不开化学知识的时候,学习的动机就自然而生,有动机势必产生学习的动力。我们曾就当地一电镀企业所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带领小组成员首先采取水样,然后到实验中仔细测量了水样的酸碱度、所含的离子种类,再让他们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和向生物老师请教这样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成一篇小论文,在参加区环保征文中获得一等奖。
三、改变实验考核形式,保障实验教学的效果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但从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上仍反映出偏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理论课学习。上实验时,只求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传统的实验考核一般都是选择几个已做过的实验,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分配学生重复过去的操作,学生的才能也无法展示和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将实验考核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进行地,一学期举行一次。理论考核涉及安全知识、事故处理方法、仪器药品使用方法、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等等方方面面,这样可弥补一次操作考核带来的不全面;动手操作部分还是采取抽签分组的形式,但是考核内容不再是仅限于教材,比如我们就曾在高一下学期以废旧电池为原料获以碳棒、硫酸锌晶体秘氢气、二氧化锰、氨气的综合实验,这个实验不仅全面考察了学生的H2NH3气体制备,又考查了溶解、过滤、结晶的基本操作,同时又帮助学生建立了废物利用的概念,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实验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抓住了这个锲机,就有利于巩固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方法
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就是"科学探究",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首先,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每节课我都请学生上台在我的指导下来做,这次是甲同学,下一次是乙同学,这样一年下来,全班几乎所有同学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另外将一些现象观察不明显的演示实验该成边讲边实验,而一些学生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也尽可能地将分组实验改成单人实验,这些做法,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高二分班时很多同学选报了化学,问他们为什么,大多数的回答是:我们喜欢化学,我们有信心。
其次,努力让学生去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照课本或者老师的要求、步骤去完成实验,而是有一定规律和科学过程的,一般来说基本的过程具有站个要素:(1)提出问题;(2)进行猜想和假设;(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5)与评价;(6)表达与交流。比如我在设计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流程时,教学开始让活宝考虑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学生在组内讨论时得出假设:①增大;②减少;③不变;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论证。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看课本、查资料、讨论问题后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开始实验,教师在旁边提醒、点拨、指导,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实验结束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实验事实、证据和结论,然后教师点评、分析得出结论并分组让学生做实验验证:a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b白磷燃烧。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反应――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二、采取多种手段,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保障教学高效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我们老师认真搞好课堂的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吸引学生,还要求我们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要求,那些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在化学方面有超越常人之处的学生,我们积极开拓课堂45分钟之外的空间、时间,比如我们在每周利用两个下午的第三节和每周六上午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最大程度地为有兴趣的学生创造条件,开展不同的活动。
(一)开放实验室。课堂教学部分学生可能看不清楚,或者是想亲自动手做一遍的加深影响和理解,我们就开放实验室给他们做;有时学生分组实验由于时间不够,无法按时完成,我们同样开放实验室;有时学生的一些小实验后小设想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我们也向他们开放实验室等等,总之,这项措施的落实,培养了许多化学爱好者。
(二)组织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把化学爱好者组织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走向社会,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当他们看到当地众多企业从事的生产离不开化学知识的时候,学习的动机就自然而生,有动机势必产生学习的动力。我们曾就当地一电镀企业所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带领小组成员首先采取水样,然后到实验中仔细测量了水样的酸碱度、所含的离子种类,再让他们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和向生物老师请教这样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成一篇小论文,在参加区环保征文中获得一等奖。
三、改变实验考核形式,保障实验教学的效果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但从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上仍反映出偏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理论课学习。上实验时,只求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传统的实验考核一般都是选择几个已做过的实验,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分配学生重复过去的操作,学生的才能也无法展示和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将实验考核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进行地,一学期举行一次。理论考核涉及安全知识、事故处理方法、仪器药品使用方法、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等等方方面面,这样可弥补一次操作考核带来的不全面;动手操作部分还是采取抽签分组的形式,但是考核内容不再是仅限于教材,比如我们就曾在高一下学期以废旧电池为原料获以碳棒、硫酸锌晶体秘氢气、二氧化锰、氨气的综合实验,这个实验不仅全面考察了学生的H2NH3气体制备,又考查了溶解、过滤、结晶的基本操作,同时又帮助学生建立了废物利用的概念,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实验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抓住了这个锲机,就有利于巩固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