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悲剧的崇高性在美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将悲剧的激烈情感冲突切入对悲剧的精神内核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审美 悲剧 崇高性 共情
一、文本与学情分析——对悲剧性的处理
《伟大的悲剧》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著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讲述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比赛谁先到达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仅从标题来看,教师很容易将本文解构为“伟大”和“悲剧”两个部分,从这两部分入手,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与理解这篇较长的文本。
学习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不禁发出疑问:“伟大”和“悲剧”两个命题是否具有矛盾性?既然是悲剧,又怎能伟大?朱光潜先生曾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对悲剧做出这样的定义:“要给悲剧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崇高的一种,与其他崇高一样具有令人生畏而又使人振奋鼓舞的力量。”将这种崇高性放入文学文本之中,更能激发作者的表达,让文本更具张力与深刻性。不以死亡为标志,不以恐怖为特征,悲剧的崇高更在于抗争之中迸发的精神之美和美毁灭的瞬间所激起的不甘与震撼。
我认为在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共情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中,对避免悲剧发生这一主题的探讨可以做弱化处理。教师引入文本背景资料,分析斯科特一行人因决策错误而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语文课堂中较为普遍的处理方式。但这样会削弱学生的情感体验,容易误导学生将悲剧简单理解为失败,使文本的审美意义被教化意义淡化。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对悲剧崇高性的解读
(一)悲剧之于共情的作用
罗曼·罗兰在《我为何而生》中这样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热烈的三种情感。”前两者不难理解,而“同情”恰恰可以理解为对悲剧的共情。教师借此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如何让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与主人公共情、与文本共情,从而获得情感的培养、审美的熏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境,进入悲剧情景。
悲剧场景设置的陌生性会让学生产生隔阂感,教师可以以现实情境类比、展现图片等方法,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之能深刻认识主人公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理解。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悲剧事件入手,比如展示玉树地震的部分图片等,渲染氛围,对比在大自然伟力之下人类的渺小,以暗合课文中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命运。
2.抓住细节,分析人物个性。
别林斯基在《诗的分类》中写道:“主人公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悲剧人物作为揭示悲剧内核的载体,有着层次丰富的个性特征。教师从文本的细节描写入手,结合环境,分析主人公在不可抗拒因素下所呈现出的人物性格悲剧,从而揭示悲剧的本质,让学生获得审美的共鸣和情感的震撼。
教师在讲解时可配合简单的人物路程行径图,将“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作为文章情节的脉络一一梳理出来;将教学重点放在斯科特一行人在面对死亡时依然坚持科考初心、相互扶持、坦然面对厄运的伟大品格的品析上。文本中人物富有层次的精神内核,不仅照应了课文中的悲剧情节,更让斯科特等人物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
3.体会意境,获得情感升华。
教师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将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换为《伟大和悲剧》,好不好?
(2)为什么茨威格选择为斯科特一行失败者作传,而不是为阿蒙森一行成功者歌颂?
学生在探讨交流中逐步明白了“伟大”与“悲剧”不可分割,二者并非并列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成功者固然值得歌颂,但所谓的失败却并不能掩盖斯科特一行人身上熠熠生辉、令人憧憬的人格魅力。诚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说:“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
优秀的悲剧所描述的不会是个人的特殊悲剧,伟大的悲剧是一类人的悲剧,是群体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因此,揭示悲剧本质远比探讨表象重要得多。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偶然中看到必然。
教师将《台阶》中父亲的悲剧与本文中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进行比较,即将社会环境悲剧与自然环境悲剧做比较,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悲剧意境,在体悟悲剧本质中升华情感。
(二)悲剧之于审美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维度层层递进,相互联系。
就初中学情而言,最容易为学生接受的审美当属情感上的震撼,悲剧则是再好不过的媒介了。悲剧是浅显的,它能让人轻易擁有震撼灵魂的体验;悲剧更是深沉的,悲剧的内核是作者对人类本质、社会现象、时代局限等问题的反映。由共情到思考,从表象到内核,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悲剧是最高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悲剧”是震撼的,其意义正在于体现了“伟大”的破灭。从人物品格的赏析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主角一行人令人钦佩的品质:科研精神、绅士风度和英雄本色。教师帮助学生试着用“经历+品质+评价”的形式,表达对英雄们的情感。教师可以出示关于“科研精神”的例句:“斯科特一行人对于世界的探索与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是人类征服未知的勇气,虽难犹持!”同学们整合悲剧情节与人物品格,交流分享体验,如:在得知阿蒙森一行人的成功后,斯科特依旧能保持“战败者”的风度,即使失败也能坚持骄傲的风骨,虽败犹荣;面对死亡恐惧时能坦然直视,斯科特一行人代表了人类千万年来对命运的反抗,虽死犹生!
“悲剧”从不等于失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没有价值的毁灭可以被称为悲惨,但绝不能称为悲剧。悲剧的崇高由浅明的情节层层深入,这样的悲剧因崇高而伟大,这样的崇高更震撼人心。
在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我建议学生采用写作的方式感受悲剧的崇高性,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为斯科特一行人写上一份人物颁奖词。下面摘录两份学生的写作表达:
南纬九十度,伫立着两面国旗;漫天冰雪中,矗立着一座丰碑。一位虔诚的绅士带着他的同伴曾试图探索这片未知之地,却怀着对祖国、亲朋的深深眷恋长眠于此。毁灭却永不言败——斯科特,他是人类生命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李静)
冰霜覆盖之下,风雪掩埋之中,长眠着执着的灵魂;极昼长夜更迭,冰川极光交辉,留存着英雄的精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奥茨、埃文斯,他们用生命诠释永不磨灭的意志。(贾晓磊)
两名学生的创作通过将人物伟大人格与悲剧情节进行融合,从审美层面对悲剧的崇高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反思总结——悲剧崇高性之于中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反驳柏拉图的悲剧无用论,认为人们在悲剧中的共情使心灵得到净化。本节课将悲剧与失败的概念剥离,引导学生对“崇高”共情,培养学生审美意义上的鉴赏能力。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文学大家的写作视角,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从写作意图出发,转变思考角度,从读者视角到作者视角,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将读写结合,从美学本质领悟文本建构。
悲剧是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而言,悲剧的教学有助于其对文学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有利于加强对情感的深刻领悟,从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M].舒昌善,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悲剧的崇高性在美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将悲剧的激烈情感冲突切入对悲剧的精神内核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审美 悲剧 崇高性 共情
一、文本与学情分析——对悲剧性的处理
《伟大的悲剧》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著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讲述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比赛谁先到达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仅从标题来看,教师很容易将本文解构为“伟大”和“悲剧”两个部分,从这两部分入手,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与理解这篇较长的文本。
学习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不禁发出疑问:“伟大”和“悲剧”两个命题是否具有矛盾性?既然是悲剧,又怎能伟大?朱光潜先生曾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对悲剧做出这样的定义:“要给悲剧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崇高的一种,与其他崇高一样具有令人生畏而又使人振奋鼓舞的力量。”将这种崇高性放入文学文本之中,更能激发作者的表达,让文本更具张力与深刻性。不以死亡为标志,不以恐怖为特征,悲剧的崇高更在于抗争之中迸发的精神之美和美毁灭的瞬间所激起的不甘与震撼。
我认为在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共情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中,对避免悲剧发生这一主题的探讨可以做弱化处理。教师引入文本背景资料,分析斯科特一行人因决策错误而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语文课堂中较为普遍的处理方式。但这样会削弱学生的情感体验,容易误导学生将悲剧简单理解为失败,使文本的审美意义被教化意义淡化。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对悲剧崇高性的解读
(一)悲剧之于共情的作用
罗曼·罗兰在《我为何而生》中这样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热烈的三种情感。”前两者不难理解,而“同情”恰恰可以理解为对悲剧的共情。教师借此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如何让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与主人公共情、与文本共情,从而获得情感的培养、审美的熏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境,进入悲剧情景。
悲剧场景设置的陌生性会让学生产生隔阂感,教师可以以现实情境类比、展现图片等方法,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之能深刻认识主人公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理解。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悲剧事件入手,比如展示玉树地震的部分图片等,渲染氛围,对比在大自然伟力之下人类的渺小,以暗合课文中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命运。
2.抓住细节,分析人物个性。
别林斯基在《诗的分类》中写道:“主人公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悲剧人物作为揭示悲剧内核的载体,有着层次丰富的个性特征。教师从文本的细节描写入手,结合环境,分析主人公在不可抗拒因素下所呈现出的人物性格悲剧,从而揭示悲剧的本质,让学生获得审美的共鸣和情感的震撼。
教师在讲解时可配合简单的人物路程行径图,将“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作为文章情节的脉络一一梳理出来;将教学重点放在斯科特一行人在面对死亡时依然坚持科考初心、相互扶持、坦然面对厄运的伟大品格的品析上。文本中人物富有层次的精神内核,不仅照应了课文中的悲剧情节,更让斯科特等人物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
3.体会意境,获得情感升华。
教师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将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换为《伟大和悲剧》,好不好?
(2)为什么茨威格选择为斯科特一行失败者作传,而不是为阿蒙森一行成功者歌颂?
学生在探讨交流中逐步明白了“伟大”与“悲剧”不可分割,二者并非并列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成功者固然值得歌颂,但所谓的失败却并不能掩盖斯科特一行人身上熠熠生辉、令人憧憬的人格魅力。诚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说:“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
优秀的悲剧所描述的不会是个人的特殊悲剧,伟大的悲剧是一类人的悲剧,是群体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因此,揭示悲剧本质远比探讨表象重要得多。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偶然中看到必然。
教师将《台阶》中父亲的悲剧与本文中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进行比较,即将社会环境悲剧与自然环境悲剧做比较,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悲剧意境,在体悟悲剧本质中升华情感。
(二)悲剧之于审美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维度层层递进,相互联系。
就初中学情而言,最容易为学生接受的审美当属情感上的震撼,悲剧则是再好不过的媒介了。悲剧是浅显的,它能让人轻易擁有震撼灵魂的体验;悲剧更是深沉的,悲剧的内核是作者对人类本质、社会现象、时代局限等问题的反映。由共情到思考,从表象到内核,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悲剧是最高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悲剧”是震撼的,其意义正在于体现了“伟大”的破灭。从人物品格的赏析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主角一行人令人钦佩的品质:科研精神、绅士风度和英雄本色。教师帮助学生试着用“经历+品质+评价”的形式,表达对英雄们的情感。教师可以出示关于“科研精神”的例句:“斯科特一行人对于世界的探索与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是人类征服未知的勇气,虽难犹持!”同学们整合悲剧情节与人物品格,交流分享体验,如:在得知阿蒙森一行人的成功后,斯科特依旧能保持“战败者”的风度,即使失败也能坚持骄傲的风骨,虽败犹荣;面对死亡恐惧时能坦然直视,斯科特一行人代表了人类千万年来对命运的反抗,虽死犹生!
“悲剧”从不等于失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没有价值的毁灭可以被称为悲惨,但绝不能称为悲剧。悲剧的崇高由浅明的情节层层深入,这样的悲剧因崇高而伟大,这样的崇高更震撼人心。
在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我建议学生采用写作的方式感受悲剧的崇高性,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为斯科特一行人写上一份人物颁奖词。下面摘录两份学生的写作表达:
南纬九十度,伫立着两面国旗;漫天冰雪中,矗立着一座丰碑。一位虔诚的绅士带着他的同伴曾试图探索这片未知之地,却怀着对祖国、亲朋的深深眷恋长眠于此。毁灭却永不言败——斯科特,他是人类生命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李静)
冰霜覆盖之下,风雪掩埋之中,长眠着执着的灵魂;极昼长夜更迭,冰川极光交辉,留存着英雄的精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奥茨、埃文斯,他们用生命诠释永不磨灭的意志。(贾晓磊)
两名学生的创作通过将人物伟大人格与悲剧情节进行融合,从审美层面对悲剧的崇高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反思总结——悲剧崇高性之于中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反驳柏拉图的悲剧无用论,认为人们在悲剧中的共情使心灵得到净化。本节课将悲剧与失败的概念剥离,引导学生对“崇高”共情,培养学生审美意义上的鉴赏能力。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文学大家的写作视角,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从写作意图出发,转变思考角度,从读者视角到作者视角,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将读写结合,从美学本质领悟文本建构。
悲剧是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而言,悲剧的教学有助于其对文学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有利于加强对情感的深刻领悟,从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M].舒昌善,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