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崇高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意义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悲剧的崇高性在美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将悲剧的激烈情感冲突切入对悲剧的精神内核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审美 悲剧 崇高性 共情
  一、文本与学情分析——对悲剧性的处理
  《伟大的悲剧》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著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讲述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比赛谁先到达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仅从标题来看,教师很容易将本文解构为“伟大”和“悲剧”两个部分,从这两部分入手,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与理解这篇较长的文本。
  学习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不禁发出疑问:“伟大”和“悲剧”两个命题是否具有矛盾性?既然是悲剧,又怎能伟大?朱光潜先生曾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对悲剧做出这样的定义:“要给悲剧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崇高的一种,与其他崇高一样具有令人生畏而又使人振奋鼓舞的力量。”将这种崇高性放入文学文本之中,更能激发作者的表达,让文本更具张力与深刻性。不以死亡为标志,不以恐怖为特征,悲剧的崇高更在于抗争之中迸发的精神之美和美毁灭的瞬间所激起的不甘与震撼。
  我认为在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共情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中,对避免悲剧发生这一主题的探讨可以做弱化处理。教师引入文本背景资料,分析斯科特一行人因决策错误而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语文课堂中较为普遍的处理方式。但这样会削弱学生的情感体验,容易误导学生将悲剧简单理解为失败,使文本的审美意义被教化意义淡化。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对悲剧崇高性的解读
  (一)悲剧之于共情的作用
  罗曼·罗兰在《我为何而生》中这样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热烈的三种情感。”前两者不难理解,而“同情”恰恰可以理解为对悲剧的共情。教师借此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如何让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与主人公共情、与文本共情,从而获得情感的培养、审美的熏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境,进入悲剧情景。
  悲剧场景设置的陌生性会让学生产生隔阂感,教师可以以现实情境类比、展现图片等方法,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之能深刻认识主人公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理解。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悲剧事件入手,比如展示玉树地震的部分图片等,渲染氛围,对比在大自然伟力之下人类的渺小,以暗合课文中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命运。
  2.抓住细节,分析人物个性。
  别林斯基在《诗的分类》中写道:“主人公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悲剧人物作为揭示悲剧内核的载体,有着层次丰富的个性特征。教师从文本的细节描写入手,结合环境,分析主人公在不可抗拒因素下所呈现出的人物性格悲剧,从而揭示悲剧的本质,让学生获得审美的共鸣和情感的震撼。
  教师在讲解时可配合简单的人物路程行径图,将“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作为文章情节的脉络一一梳理出来;将教学重点放在斯科特一行人在面对死亡时依然坚持科考初心、相互扶持、坦然面对厄运的伟大品格的品析上。文本中人物富有层次的精神内核,不仅照应了课文中的悲剧情节,更让斯科特等人物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
  3.体会意境,获得情感升华。
  教师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将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换为《伟大和悲剧》,好不好?
  (2)为什么茨威格选择为斯科特一行失败者作传,而不是为阿蒙森一行成功者歌颂?
  学生在探讨交流中逐步明白了“伟大”与“悲剧”不可分割,二者并非并列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成功者固然值得歌颂,但所谓的失败却并不能掩盖斯科特一行人身上熠熠生辉、令人憧憬的人格魅力。诚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说:“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
  优秀的悲剧所描述的不会是个人的特殊悲剧,伟大的悲剧是一类人的悲剧,是群体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因此,揭示悲剧本质远比探讨表象重要得多。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偶然中看到必然。
  教师将《台阶》中父亲的悲剧与本文中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进行比较,即将社会环境悲剧与自然环境悲剧做比较,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悲剧意境,在体悟悲剧本质中升华情感。
  (二)悲剧之于审美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维度层层递进,相互联系。
  就初中学情而言,最容易为学生接受的审美当属情感上的震撼,悲剧则是再好不过的媒介了。悲剧是浅显的,它能让人轻易擁有震撼灵魂的体验;悲剧更是深沉的,悲剧的内核是作者对人类本质、社会现象、时代局限等问题的反映。由共情到思考,从表象到内核,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悲剧是最高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悲剧”是震撼的,其意义正在于体现了“伟大”的破灭。从人物品格的赏析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主角一行人令人钦佩的品质:科研精神、绅士风度和英雄本色。教师帮助学生试着用“经历+品质+评价”的形式,表达对英雄们的情感。教师可以出示关于“科研精神”的例句:“斯科特一行人对于世界的探索与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是人类征服未知的勇气,虽难犹持!”同学们整合悲剧情节与人物品格,交流分享体验,如:在得知阿蒙森一行人的成功后,斯科特依旧能保持“战败者”的风度,即使失败也能坚持骄傲的风骨,虽败犹荣;面对死亡恐惧时能坦然直视,斯科特一行人代表了人类千万年来对命运的反抗,虽死犹生!
  “悲剧”从不等于失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没有价值的毁灭可以被称为悲惨,但绝不能称为悲剧。悲剧的崇高由浅明的情节层层深入,这样的悲剧因崇高而伟大,这样的崇高更震撼人心。
  在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我建议学生采用写作的方式感受悲剧的崇高性,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为斯科特一行人写上一份人物颁奖词。下面摘录两份学生的写作表达:
  南纬九十度,伫立着两面国旗;漫天冰雪中,矗立着一座丰碑。一位虔诚的绅士带着他的同伴曾试图探索这片未知之地,却怀着对祖国、亲朋的深深眷恋长眠于此。毁灭却永不言败——斯科特,他是人类生命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李静)
  冰霜覆盖之下,风雪掩埋之中,长眠着执着的灵魂;极昼长夜更迭,冰川极光交辉,留存着英雄的精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奥茨、埃文斯,他们用生命诠释永不磨灭的意志。(贾晓磊)
  两名学生的创作通过将人物伟大人格与悲剧情节进行融合,从审美层面对悲剧的崇高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反思总结——悲剧崇高性之于中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反驳柏拉图的悲剧无用论,认为人们在悲剧中的共情使心灵得到净化。本节课将悲剧与失败的概念剥离,引导学生对“崇高”共情,培养学生审美意义上的鉴赏能力。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文学大家的写作视角,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从写作意图出发,转变思考角度,从读者视角到作者视角,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将读写结合,从美学本质领悟文本建构。
  悲剧是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而言,悲剧的教学有助于其对文学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有利于加强对情感的深刻领悟,从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M].舒昌善,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其他文献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应当达到目标精准化、导入新颖化、过程活动化、结尾呼应化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尝试多个形式不一的活动,以期在情境中通过任务驱动来达成教学目标。以下是我对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目标精准化,统领全程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指引着全程的教学活动。课前,我提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说风筝、做风筝和放风筝,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是说风筝、做风筝和装饰风筝,没有达成原定的教学目标
期刊
回顾自己的从教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记忆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但心中的那份信念却一直如花绽放,馥郁馨香,永不凋零……  任教以来,我始终坚持崇德修身、潜心育人的宗旨,以爱为先,润物无声,力求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一直秉持“让教育有温度,让孩子更出彩”的教育理念,努力去做一个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我努力推崇“阳光英语”教学模式,让每个孩子轻
期刊
一、文本分析  本文节选自课外阅读刊物《英语阅读精选》第一辑,原著为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意大利童话。文本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主人公匹诺曹的鼻子一说谎就会变长;孩子会因为贪玩变成驴子;还有那位永远不放弃对孩子的希望,有着天蓝色头发的仙女……让学生们体验匹诺曹的喜怒哀乐,从变化无常的生活中,明白许多浅显但意义深刻的道理。  故事情节和语言对学生
期刊
江苏省丰县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立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改变阅读教学现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包括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科学实用的教学策略。工作室基于学情,帮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现从“教整本书”到“教阅读”、从“知识教育”到“智识教育”的转变,从而改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丰富和发展学
期刊
在文学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只有写好细节,才能丰富人物形象,才能塑造作品,才能打动读者。细节特别重要,但是,当下初中生的习作往往缺乏细节,文字乏味。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写好细节呢?张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就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首先,张老师对作文中的“细节”这一概念进行了科学而深入的阐述。整堂作文课紧紧扣住“细节”的两层含义——
期刊
在当前大力倡导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进行《儒林外史》的导读教学时,尝试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切入,寻求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  一、在品读中建构语言能力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典范,语言具有 “言简意赅、寓庄于谐、感情冷峻、气韵生动”等特色,突出了人物形象,彰显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在语文核
期刊
学生在开启整本书阅读之前,通常对整本书的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处于一种陌生化的语境中。为了快速消除陌生化所带来的阅读隔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独立阅读时未能发现的问题,或者帮助学生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而生成高质量、个性化的阅读成果,梳理、总结科学合理的阅读经验”。  文学创作的审美维度决定着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整本书在叙事特点、审美立场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作者的个性化创
期刊
数学是思维活动的学科,如果数学课堂只是追求知识的获取,而忽视思维发展这一核心,无疑是舍本求末。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思维训练与发展往往需要借助情境、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本质。下面笔者以苏科版教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
期刊
一、“互联网+任务驱动”的优势  “互联网+任务驱动”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借助具体的教学任务,助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而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知识的构建过程如同搭建房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精心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重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物理表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设计好“图纸”。教师依
期刊
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常因作品的创作时代、内容、个性化语言等产生阅读隔膜,丧失阅读兴趣;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常会在上课之初,“应景式”地采取情境导入,然后带学生转入对整本书内容的整理和识记,造成整本书育人功能的低效甚至无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尝试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打通生活与书籍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整本书所承载的意义,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就以《给青年的十二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