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对此感到头疼。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选人的古诗文大多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根据此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凸显背诵的作用,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开古诗文教学的大门。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背诵;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81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让小学语文教师头疼的教学难点,到底该怎么教?教师们是众说纷纭,各执其词。很多教师认为,如果古诗文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学生不求甚解,教学效果很差,容易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厌倦情绪,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起不到多少作用。但我认为,古诗文的教学就应该反复诵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背诵,是打开古诗文教学之门的金钥匙。
十二岁以前的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生活经验不丰富,知识储备、认知发展、心理特征、社会阅历都处在启蒙阶段,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相對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苏教四年级上册的古诗——柳宗元的《江雪》,教师的讲解能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但关于古诗的意思则浮光掠影。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孤独感不曾体会,对于作者的那种孤独与寂寞,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只有当他们也有类似的人生经验方能体会作者所能表达的深远意境。
小学时期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学生记忆力惊人。我们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背诵经典诗文,待到某一天,诗中蕴含的情感自然会涌上心头。如果非要等到他可以理解了再去背诵,对其记忆力而言是一种浪费。
个人很喜欢王勃的一句诗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小时初读时,只知道是描写秋景的一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是押韵,就把它记住了。去年十一去泰安大裂谷游玩,下午去的候鸟放飞基地,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远处一群野鸭成群结队的游过来,对面的岸上偶尔有起飞的丹顶鹤,景色很是壮美!这不就是我小时候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吗?秋景的那种生机与静美,一下子在我眼前变得更加生动起来。直到这一刻,我才读出了感觉,与作者达成了心灵的共鸣。于是,我坚信:许多东西记下来,就能在心里生根发芽,才会“秒懂”,就会顿悟。所以我认为,古诗文的教学,背诵是重中之重。
今年统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大幅度增加,适合学生背诵,这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件幸运的事。因为这些古诗文,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的古诗文能让我们在一味追求高效的快节奏里慢下来,放下眼前的焦虑,去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体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谧,品味“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可爱顽皮。这些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多读多背,在反复诵读中慢慢吸收,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而古诗词,就是经典,就是文化。也许学生在学习某首诗词的时候并不一定会理解,但当它成为学生固有知识的一部分时,它就会潜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当学生足以理解诗文的时候,他会恍然大悟,甚至这部作品本身会帮助他成长。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饶有兴趣地诵读与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呢?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点方法。
一、画诗中画
古人说:“诗中有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在背诵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着古诗词的插图临摹,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想象着去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诵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然后让他们用简笔画勾出——几个孩童在一片菜花地旁,追逐黄色蝴蝶的温馨画面。简单明快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学生背起来有滋有味。而且,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字词、诗句的感知。同时因为动脑又动手,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变浓了,积极性提高了,背诵起来,大脑中不由地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背诵古诗文变得轻而易举。
二、借助故事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而在古诗中,有许多是诗人所经历的事情。教师可以在古诗教学时,加以改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文包诗的体裁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文中有诗,诗中有文。如在诵读《游子吟》一诗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孟郊要出远门,已到深夜,母亲还在油灯下为他缝衣裳,衣裳的针脚缝得密密的。那是因为母亲怕儿子回来太晚,衣服穿破没人补。第二天天一亮孟郊就上路了,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通过一边讲故事,一边诵读古诗,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
三、情景再现
所谓情景再现就是在古诗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演对白、演场景、演故事等。比如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贾岛和童子,演古诗中的故事,使当时的情景再现。诗人贾岛和童子的一问一答,诗人寻隐者的心情变化,学生都可以通过动作、语言及神情表现出来。“演”对于小学生来说,真可谓是兴趣盎然!如《两小儿辩日》可以演对白,《赠汪伦》可以演情节,《掩耳盗铃》可以演故事等。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将这些古诗词熟读成诵。这是因为只有用背诵这把钥匙,方能打开古诗文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杜少凡.古诗词教学设计的新路径——以香港朗文版教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0).
[2] 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
[责任编辑 张翼翔]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背诵;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81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让小学语文教师头疼的教学难点,到底该怎么教?教师们是众说纷纭,各执其词。很多教师认为,如果古诗文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学生不求甚解,教学效果很差,容易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厌倦情绪,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起不到多少作用。但我认为,古诗文的教学就应该反复诵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背诵,是打开古诗文教学之门的金钥匙。
十二岁以前的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生活经验不丰富,知识储备、认知发展、心理特征、社会阅历都处在启蒙阶段,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相對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苏教四年级上册的古诗——柳宗元的《江雪》,教师的讲解能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但关于古诗的意思则浮光掠影。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孤独感不曾体会,对于作者的那种孤独与寂寞,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只有当他们也有类似的人生经验方能体会作者所能表达的深远意境。
小学时期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学生记忆力惊人。我们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背诵经典诗文,待到某一天,诗中蕴含的情感自然会涌上心头。如果非要等到他可以理解了再去背诵,对其记忆力而言是一种浪费。
个人很喜欢王勃的一句诗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小时初读时,只知道是描写秋景的一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是押韵,就把它记住了。去年十一去泰安大裂谷游玩,下午去的候鸟放飞基地,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远处一群野鸭成群结队的游过来,对面的岸上偶尔有起飞的丹顶鹤,景色很是壮美!这不就是我小时候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吗?秋景的那种生机与静美,一下子在我眼前变得更加生动起来。直到这一刻,我才读出了感觉,与作者达成了心灵的共鸣。于是,我坚信:许多东西记下来,就能在心里生根发芽,才会“秒懂”,就会顿悟。所以我认为,古诗文的教学,背诵是重中之重。
今年统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大幅度增加,适合学生背诵,这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件幸运的事。因为这些古诗文,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的古诗文能让我们在一味追求高效的快节奏里慢下来,放下眼前的焦虑,去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体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谧,品味“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可爱顽皮。这些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多读多背,在反复诵读中慢慢吸收,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而古诗词,就是经典,就是文化。也许学生在学习某首诗词的时候并不一定会理解,但当它成为学生固有知识的一部分时,它就会潜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当学生足以理解诗文的时候,他会恍然大悟,甚至这部作品本身会帮助他成长。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饶有兴趣地诵读与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呢?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点方法。
一、画诗中画
古人说:“诗中有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在背诵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着古诗词的插图临摹,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想象着去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诵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然后让他们用简笔画勾出——几个孩童在一片菜花地旁,追逐黄色蝴蝶的温馨画面。简单明快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学生背起来有滋有味。而且,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字词、诗句的感知。同时因为动脑又动手,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变浓了,积极性提高了,背诵起来,大脑中不由地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背诵古诗文变得轻而易举。
二、借助故事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而在古诗中,有许多是诗人所经历的事情。教师可以在古诗教学时,加以改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文包诗的体裁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文中有诗,诗中有文。如在诵读《游子吟》一诗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孟郊要出远门,已到深夜,母亲还在油灯下为他缝衣裳,衣裳的针脚缝得密密的。那是因为母亲怕儿子回来太晚,衣服穿破没人补。第二天天一亮孟郊就上路了,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通过一边讲故事,一边诵读古诗,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
三、情景再现
所谓情景再现就是在古诗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演对白、演场景、演故事等。比如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贾岛和童子,演古诗中的故事,使当时的情景再现。诗人贾岛和童子的一问一答,诗人寻隐者的心情变化,学生都可以通过动作、语言及神情表现出来。“演”对于小学生来说,真可谓是兴趣盎然!如《两小儿辩日》可以演对白,《赠汪伦》可以演情节,《掩耳盗铃》可以演故事等。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将这些古诗词熟读成诵。这是因为只有用背诵这把钥匙,方能打开古诗文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杜少凡.古诗词教学设计的新路径——以香港朗文版教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0).
[2] 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
[责任编辑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