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铜版纸征收高额反补贴税,对于中国出口行业来说,无异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中国铜版纸行业受重创已几成事实。但更可怕的是,打开了这个盒子,从钢材、机械设备、塑料制品到纺织品,各种中国产品都将可能被征税,盒子里的恶魔也大可能发展促成一场大国贸易战。
5月3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额外征收最高达99.65%的反倾销税,与3月30日美国对我国铜版纸产品征收的反补贴税累加,国内两家出口量较大的企业金东纸业和晨鸣纸业税率分别达到43.54%和58.97%。在这样的税率下,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铜版纸可能将面临退出美国市场。
美国商务部称,上述决定是在美国新页公司(New Page)近来再度对中国铜版纸提出申诉后作出的。美方认为,2005年到2006年,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增加了166%,约2.24亿美元,而中国出口商提供的价格低于合理水平。
这次反补贴行动,是自今年3月30日美国宣布对我铜版纸征收10.9%-20.4%的初步关税后采取的进一步措施。此举打破了其20多年来不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一些国内贸易专家认为,美国这一举措对双方贸易额带来的实际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但其可能在美国其他行业乃至其他国家引发“羊群效应”,不得不引起警惕。“一旦美国政府开了铜版纸的先例打开‘潘多拉魔盒’后,美国钢铁、纺织和制造商等行业也会发出类似的保护主义呼声。与此同时,其他WTO成员国也会以此为参照向中国征收反补贴税。”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分析。他还认为,相比以往的反倾销举措,白宫此次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政府,因为补贴一般都被认为是政府行为。美方是在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中方做出有实质性的让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认为,随着中美贸易的扩大,发生摩擦是难免的。双方应该通过对话、交流的平台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任何把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举动都不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保护主义的新成果
并不像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描述的那样,自由贸易可以让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阶层成为受益者。国际贸易史实际是一部冲突史。在贸易过程中总是有受益者和受损者。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在非熟练劳动力非常丰富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形成了竞争者不具备的成本优势。因此,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对美国制造业企业主以及蓝领工人产生冲击和影响似乎就不可避免。而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受损的少数人群体总是容易形成集体行动的群体,由制造业企业主和工会形成的强大院外游说集团,一直在对美国政府和国会施加压力,要求对中国实施制裁。
实际上,在美国国会,少数保守主义议员一直就在鼓噪和酝酿使用反补贴税手段来对付中国。不过,按照美国的宪政,要改变一项在司法判例中确定的原则,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加以推翻。因此,国会中陆续有议员尝试推动立法,迫使行政部门对中国使用反补贴税手段。但是,在美国,要完成一项立法程序为期漫长,成事并不容易。
来自俄亥俄州的新页公司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这个年销售额只有20亿美元的造纸公司在2006年10月向美国商务部提出诉状,指中国进口铜版纸已经让其关闭了一条生产线,要求对中国公司征收反补贴税。而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商务部对待新页公司的态度是“如果他们能够提出一个明显的案例,商务部将审查长期以来不对中国补贴做出挑战的政策”。
新页公司随即提出了两个经“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中国公司从巴西购买木材运到中国,生产后再运到美国销售,没有道理会比新页公司的产品还要便宜;中国国内诸如水、电产品之类存在政府补贴,造纸业的其他方面都大体相似。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如此粗糙的推论竟然被美国商务部认可和接受。
美国政府此次之所以在对中国反补贴问题上与国会趋于一致,完全与美国目前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一波高过一波,民主党在国会上台更让布什政府在贸易问题上节节败退。目前,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美国民众就自由贸易能否带来好处的怀疑,以及总统“快车道授权”即将到期的局面,布什正犹豫是否要做出重大让步,来换取民主党对自由贸易的支持。美国国会对白宫的对外贸易协定有90天的审议期,布什的“快车道授权”将在6月底到期。而在美国与韩国、拉美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尚未达成的情况下,布什政府需要寻求掌控国会的民主党在贸易问题上的进一步支持。中国对美出口商于是就成了美国国内政治力量进行互相交易的筹码。而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中国企业征收反补贴税就意味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的一次新成果。
中国造纸业“内外交困”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的铜版纸行业目前还处于供过于求阶段,富余的产能需要出口消化,2004年到2006年国内铜版纸出口增长复合增长率为53%,而对美出口同一时期复合增长率为203%。根据国际浆纸权威资讯机构JAAKKO POYRY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铜版纸消费占除中国外全球铜版纸总需求量的24.27%,如果美国对中国铜版纸的反倾销持续,中国铜版纸未来出口市场会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国内铜版纸正逐渐从低谷中走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可能延缓其进程。
外困:
“原先都是我们反人家,现在终于轮到人家反我们了。”纸业战略分析人士郭永新对此次贸易摩擦评论说,“这是造纸行业的一个巨大转变。一方面说明造纸行业终于提高了行业竞争力,能够走出国门并且在国际市场产生一些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国际贸易斗争方面经验缺乏。”
一直以来,造纸业是轻工产品中为数不多的贸易逆差行业。前几年,国内缺乏生产高级印刷纸能力,印刷高级图册、杂志等所需的铜版纸和新闻纸都要依靠进口,纸类产品成为仅次于原油进口的第二大进口商品。
为了解决造纸过度依赖进口的状况,国家积极扶持生产高级印刷纸的企业。从1998年开始,我国对铜版纸实行了为期5年的反倾销保护。此后,国内企业纷纷建立高级新闻纸、铜版纸生产线,使得国内铜版纸产能由2003年的208万吨提高至2006年的356万吨。然而,集中释放的产能使得供给突然扩大,国内市场受到冲击,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国内价格也一跌再跌。
为寻求出路,晨鸣、华泰等纸业巨头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了产品出口力度。海关数据显示,2003-2005年广东口岸铜版纸的出口量分别为0.2万吨、1万吨和1.7万吨;出口价格分别为770.6美元/吨、759.1美元/吨和754.9美元/吨,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据晨鸣纸业出口科科长孟女士介紹,出口比例较高的纸种是铜版纸、涂布纸和新闻纸。以铜版纸为例,去年30%以上出口美国市场,此外还有欧盟等地也是较大的海外市场。
内忧:
“如果在海外销售遇到阻力,势必造成部分造纸企业退回到国内。这样原本已经分流出去的产能必然要再膨胀,国内市场必然要雪上加霜。”郭永新表示。
目前,国内市场上铜版纸价格仍然在低点徘徊。孟女士透露,晨鸣的铜版纸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是790-820美元/吨,这要比国内市场高很多。“国内市场上大家争得很激烈,你要是不降价,就没有人要你的产品。”
而从今年年初,国际进口木浆价格位于周期性上升期,上涨幅度达到30%。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浆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等价格的上涨,同时国际木材价格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制浆成本,表现为部分企业减产或关闭直接减少了木浆的供给。
一方面是节节攀升的成本,另一方面是持续下降的价格,原先曾是最有赚头的铜版纸市场现在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据海通证券造纸行业研究员赵涛介绍,2006年在海外销售的铜版纸大约为60-8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的五分之一。从去年底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之后,原先外销的铜版纸陆续回到国内市场,受此冲击,价格每吨下跌250元。
郭永新指出,在铜版纸利润持续受压的情况下,个别企业不会停机减产,因为这样做原先巨额的投入都难以收回,损失更大;所以只能保持开工,同时提高折旧率,减少损失。
打破惯例为哪般
貿易争端本是贸易世界的常态。自中国五年多前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延绵不绝,并非新闻。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增加,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各种新型争端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不必过于惊慌。
不过,在中美去年底第一次与今年5月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之间,美国政府短时间内密集地采取行动,两条蛰伏已有数年的中美贸易争端议题伏线骤然打开,波及面与潜在影响远超出传统的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
应该说,去年11月美国民主党重掌国会后,有专家发出的中美贸易将进入困难期的担忧,正在变成现实。
国际投行雷曼兄弟在最新分析报告中指出,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额中,遭受反补贴调查的铜版纸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对经济造成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有关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华征收反补贴税的消息却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美国对华贸易策略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1984年,美国商务部对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的碳钢盘条的反补贴调查终裁做出否定性裁决,依据是两国均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没有量化补贴的参照标准。申诉方美国乔治城钢铁公司上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并胜诉。美国商务部则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法院于1986年驳回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判决,肯定了商务部的终裁裁决以及不将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政策。
此后23年,美国未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一起反补贴法案例。
23年的“惯例”被打破的直接原因,正是美国商务部立场发生转折性变化。
相比一贯倾向保护主义的民主党国会,进入新年以来,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的立场也明显趋于强硬。受到大选在即、国内经济疲软以及中美贸易数据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多专家都认为,白宫在未来几个月中可能仍会更多对中国频频“出招”。
归根结底,还是“逆差”惹的祸。
中国铜版纸行业受重创已几成事实。但更可怕的是,打开了这个盒子,从钢材、机械设备、塑料制品到纺织品,各种中国产品都将可能被征税,盒子里的恶魔也大可能发展促成一场大国贸易战。
5月3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额外征收最高达99.65%的反倾销税,与3月30日美国对我国铜版纸产品征收的反补贴税累加,国内两家出口量较大的企业金东纸业和晨鸣纸业税率分别达到43.54%和58.97%。在这样的税率下,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铜版纸可能将面临退出美国市场。
美国商务部称,上述决定是在美国新页公司(New Page)近来再度对中国铜版纸提出申诉后作出的。美方认为,2005年到2006年,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增加了166%,约2.24亿美元,而中国出口商提供的价格低于合理水平。
这次反补贴行动,是自今年3月30日美国宣布对我铜版纸征收10.9%-20.4%的初步关税后采取的进一步措施。此举打破了其20多年来不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一些国内贸易专家认为,美国这一举措对双方贸易额带来的实际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但其可能在美国其他行业乃至其他国家引发“羊群效应”,不得不引起警惕。“一旦美国政府开了铜版纸的先例打开‘潘多拉魔盒’后,美国钢铁、纺织和制造商等行业也会发出类似的保护主义呼声。与此同时,其他WTO成员国也会以此为参照向中国征收反补贴税。”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分析。他还认为,相比以往的反倾销举措,白宫此次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政府,因为补贴一般都被认为是政府行为。美方是在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中方做出有实质性的让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认为,随着中美贸易的扩大,发生摩擦是难免的。双方应该通过对话、交流的平台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任何把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举动都不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保护主义的新成果
并不像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描述的那样,自由贸易可以让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阶层成为受益者。国际贸易史实际是一部冲突史。在贸易过程中总是有受益者和受损者。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在非熟练劳动力非常丰富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形成了竞争者不具备的成本优势。因此,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对美国制造业企业主以及蓝领工人产生冲击和影响似乎就不可避免。而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受损的少数人群体总是容易形成集体行动的群体,由制造业企业主和工会形成的强大院外游说集团,一直在对美国政府和国会施加压力,要求对中国实施制裁。
实际上,在美国国会,少数保守主义议员一直就在鼓噪和酝酿使用反补贴税手段来对付中国。不过,按照美国的宪政,要改变一项在司法判例中确定的原则,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加以推翻。因此,国会中陆续有议员尝试推动立法,迫使行政部门对中国使用反补贴税手段。但是,在美国,要完成一项立法程序为期漫长,成事并不容易。
来自俄亥俄州的新页公司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这个年销售额只有20亿美元的造纸公司在2006年10月向美国商务部提出诉状,指中国进口铜版纸已经让其关闭了一条生产线,要求对中国公司征收反补贴税。而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商务部对待新页公司的态度是“如果他们能够提出一个明显的案例,商务部将审查长期以来不对中国补贴做出挑战的政策”。
新页公司随即提出了两个经“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中国公司从巴西购买木材运到中国,生产后再运到美国销售,没有道理会比新页公司的产品还要便宜;中国国内诸如水、电产品之类存在政府补贴,造纸业的其他方面都大体相似。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如此粗糙的推论竟然被美国商务部认可和接受。
美国政府此次之所以在对中国反补贴问题上与国会趋于一致,完全与美国目前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一波高过一波,民主党在国会上台更让布什政府在贸易问题上节节败退。目前,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美国民众就自由贸易能否带来好处的怀疑,以及总统“快车道授权”即将到期的局面,布什正犹豫是否要做出重大让步,来换取民主党对自由贸易的支持。美国国会对白宫的对外贸易协定有90天的审议期,布什的“快车道授权”将在6月底到期。而在美国与韩国、拉美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尚未达成的情况下,布什政府需要寻求掌控国会的民主党在贸易问题上的进一步支持。中国对美出口商于是就成了美国国内政治力量进行互相交易的筹码。而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中国企业征收反补贴税就意味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的一次新成果。
中国造纸业“内外交困”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的铜版纸行业目前还处于供过于求阶段,富余的产能需要出口消化,2004年到2006年国内铜版纸出口增长复合增长率为53%,而对美出口同一时期复合增长率为203%。根据国际浆纸权威资讯机构JAAKKO POYRY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铜版纸消费占除中国外全球铜版纸总需求量的24.27%,如果美国对中国铜版纸的反倾销持续,中国铜版纸未来出口市场会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国内铜版纸正逐渐从低谷中走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可能延缓其进程。
外困:
“原先都是我们反人家,现在终于轮到人家反我们了。”纸业战略分析人士郭永新对此次贸易摩擦评论说,“这是造纸行业的一个巨大转变。一方面说明造纸行业终于提高了行业竞争力,能够走出国门并且在国际市场产生一些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国际贸易斗争方面经验缺乏。”
一直以来,造纸业是轻工产品中为数不多的贸易逆差行业。前几年,国内缺乏生产高级印刷纸能力,印刷高级图册、杂志等所需的铜版纸和新闻纸都要依靠进口,纸类产品成为仅次于原油进口的第二大进口商品。
为了解决造纸过度依赖进口的状况,国家积极扶持生产高级印刷纸的企业。从1998年开始,我国对铜版纸实行了为期5年的反倾销保护。此后,国内企业纷纷建立高级新闻纸、铜版纸生产线,使得国内铜版纸产能由2003年的208万吨提高至2006年的356万吨。然而,集中释放的产能使得供给突然扩大,国内市场受到冲击,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国内价格也一跌再跌。
为寻求出路,晨鸣、华泰等纸业巨头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了产品出口力度。海关数据显示,2003-2005年广东口岸铜版纸的出口量分别为0.2万吨、1万吨和1.7万吨;出口价格分别为770.6美元/吨、759.1美元/吨和754.9美元/吨,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据晨鸣纸业出口科科长孟女士介紹,出口比例较高的纸种是铜版纸、涂布纸和新闻纸。以铜版纸为例,去年30%以上出口美国市场,此外还有欧盟等地也是较大的海外市场。
内忧:
“如果在海外销售遇到阻力,势必造成部分造纸企业退回到国内。这样原本已经分流出去的产能必然要再膨胀,国内市场必然要雪上加霜。”郭永新表示。
目前,国内市场上铜版纸价格仍然在低点徘徊。孟女士透露,晨鸣的铜版纸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是790-820美元/吨,这要比国内市场高很多。“国内市场上大家争得很激烈,你要是不降价,就没有人要你的产品。”
而从今年年初,国际进口木浆价格位于周期性上升期,上涨幅度达到30%。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浆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等价格的上涨,同时国际木材价格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制浆成本,表现为部分企业减产或关闭直接减少了木浆的供给。
一方面是节节攀升的成本,另一方面是持续下降的价格,原先曾是最有赚头的铜版纸市场现在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据海通证券造纸行业研究员赵涛介绍,2006年在海外销售的铜版纸大约为60-8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的五分之一。从去年底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之后,原先外销的铜版纸陆续回到国内市场,受此冲击,价格每吨下跌250元。
郭永新指出,在铜版纸利润持续受压的情况下,个别企业不会停机减产,因为这样做原先巨额的投入都难以收回,损失更大;所以只能保持开工,同时提高折旧率,减少损失。
打破惯例为哪般
貿易争端本是贸易世界的常态。自中国五年多前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延绵不绝,并非新闻。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增加,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各种新型争端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不必过于惊慌。
不过,在中美去年底第一次与今年5月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之间,美国政府短时间内密集地采取行动,两条蛰伏已有数年的中美贸易争端议题伏线骤然打开,波及面与潜在影响远超出传统的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
应该说,去年11月美国民主党重掌国会后,有专家发出的中美贸易将进入困难期的担忧,正在变成现实。
国际投行雷曼兄弟在最新分析报告中指出,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额中,遭受反补贴调查的铜版纸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对经济造成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有关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华征收反补贴税的消息却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美国对华贸易策略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1984年,美国商务部对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的碳钢盘条的反补贴调查终裁做出否定性裁决,依据是两国均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没有量化补贴的参照标准。申诉方美国乔治城钢铁公司上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并胜诉。美国商务部则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法院于1986年驳回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判决,肯定了商务部的终裁裁决以及不将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政策。
此后23年,美国未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一起反补贴法案例。
23年的“惯例”被打破的直接原因,正是美国商务部立场发生转折性变化。
相比一贯倾向保护主义的民主党国会,进入新年以来,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的立场也明显趋于强硬。受到大选在即、国内经济疲软以及中美贸易数据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多专家都认为,白宫在未来几个月中可能仍会更多对中国频频“出招”。
归根结底,还是“逆差”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