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应当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个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键,争取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如果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陕南的发展就能得到更多的国家支持,并能吸引海内外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向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聚集,秦巴山区就能大规模、高起点发展,既能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清洁干净,又能促使陕南突破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陕西对全省区域发展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战略,即:关中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发展;陕北重点建设能源化工基地,跨越发展;陕南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突破发展。但“十一五”关中并没有率先,多数年份和全省平均速度一样,个别年份还低于全省平均速度。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关中的产业结构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是同结构的,都是先进制造业,但沿海起步早,基础好,又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国家支持力度大,关中率先发展受到沿海的挑战。因此,到“十二五”,陕西将关中的发展调整为创新发展。
不过,“十一五”陕北跨越发展的目标已经实现,陕北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关中,榆林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了西安,能源化工成为陕西的第一大工业产业。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陕北的产业结构与沿海是互补的,不存在竞争,沿海发展越快,对陕北的煤、油、气、电需求越大,不但卖得多,而且还要涨价。因此“十二五”陕西将陕北的发展调整为持续发展。
陕南是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多数地区被国家主体功区规划确定为限制发展区,很难实现突破发展。因此“十二五”陕西将陕南的发展调整为循环发展。
我国在“十三五”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地处西部的陕西来说,必须追赶超越发展,才能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发展。陕西“十三五”提出强关中、稳陕北、兴陕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但相对于关中和陕北,陕南的经济基础薄弱,仍然面临着突破发展的问题。兴陕南,依然是陕西追赶超越、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
陕南要变南水北调最大制约为最大机遇
关于陕南的发展,国务院批复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提出“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但重点实际放在了“扶贫开发”上。而仅靠“扶贫开发”,“十一五”提出的“陕南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突破发展”的目标很难实现。
陕西应当抓住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努力在“区域发展”上做文章,谋划突破性的发展思路,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陕南才可能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三大区域才可能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复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涵盖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巿)的17个巿、80个县(巿、区),涉及省份较多,国土面积较广,内部差异大。仅靠这个笼统的大规划,停留在一般性的扶贫开发思路上,陕南突破发展、追赶超越还是难以实现。
陕南与秦巴山其他片区不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在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议上,把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摆在第一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陕南发展的最大制约,但同时也是陕南突破发展的最大机遇。陕西应当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个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键,争取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如果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陕南的发展就能得到更多的国家支持,并能吸引海内外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向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聚集,秦巴山区就能大规模、高起点发展,既能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清洁干净,又能促使陕南突破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陕南只有发展绿色产业才可实现双赢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丹江口水库虽然在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境内,但是水源地主要在陕西境内,在汉江流域的安康、汉中和商洛,其中70%以上的水是由陕南供给的。要保证中线工程水源清洁干净,上游水源地就只能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是基于环境保护,釆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无害、低害工艺,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产业。既能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又不污染、少污染汉江水源,可以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绿色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不仅包括有机农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带“绿颜色”的产业,也包括矿产开发、资源加工、新材料生产、产品制造等不带“绿颜色”的产业。只要釆取循环生产模式,减少废弃物排放,不污染汉江水源,就是“绿色矿业”、“绿色材料”、“绿色工业”、“绿色制造”。绿色产业或绿色经济是一个大概念,涵盖一产、二产和三产等全部产业,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种,主要涵盖资源循环利用的第二产业。因此,陕西不能因为要开发加工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就放弃绿色产业基地概念,相反应当普及、深化绿色产业基地概念。
绿色产业基地比循环经济产业覆盖面更宽,更能体现绿色发展新理念,反映陕南秦巴山区资源特点,与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更贴近,可以搭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车,有利于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而循环经济基地在全国已经很多,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甘肃全域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陕南循环经济很难再成为国家级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从“十一五”的绿色产业基地,到“十二五”的循环发展,再到“十三五”的绿色循环发展,陕西实际上又回归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上了。
争取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示范区
绿色产业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人才要求严,资金投入大。秦巴山区是国家确定的特困地区,科技、人才和资金实力薄弱,仅靠陕南自己很难建成绿色产业基地,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要把陕南建成绿色产业基地,必须借助国家力量,纳入国家战略,将其升格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 陕南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中线水源是要供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喝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源保障,本来就是国家的。保护中线工程水源清洁干净,严重制约着陕南工业的发展,但反过来对陕南绿色产业的发展却又是一个机遇,我们可以借此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只有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借助国家的力量和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基地才可能建成,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才能喝上干净的汉江水,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水源保障,陕南才可能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如果不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陕南人民要脱贫致富、追赶超越,就可能釆取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开发、加工资源,就会污染汉江水,绿色循环发展将难以实现。
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可以高起点发展,既能使陕南人民脱贫致富,实现追赶超越,又能保证国家机关和首都人民的健康,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举两得,是会得到国家支持的。因此,陕西要积极争取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成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陕南突破发展、追赶超越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着手解决,要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陕鄂豫共建南水北调中线绿色产业示范区
但是,将一个省域范围内的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还有一定的困难。一是国家主要支持跨区域的、需要国家协调的区域发展规划,二是陕南秦巴山区并未覆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部水源地。为了把陕南秦巴山区列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陕西应当与湖北、河南联手,把安康、商洛、汉中与十堰、南阳捆绑在一起,把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整合起来,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全都进入绿色产业示范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的安全。
要抓住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规划》,落实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代表国家要求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的机遇,由陕西、湖北、河南三省联合申报建设“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使其成为我国第一个跨区域的绿色产业示范区。这样的示范区必须由国家协调和支持,因此只能是國家级的。
为了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可行性,我们到湖北十堰、河南南阳和陕南商洛、安康、汉中进行了实地调研,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讨论。陕鄂豫五巿一致认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直接关乎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的饮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关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人民脱贫致富、追赶超越发展,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情。陕鄂豫三省应当联合起来,积极争取和促进“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设立,相信此事一定会得到国家的支持。
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体,建设“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对陕西带来的利益最大,因此,陕西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主动。要像当年甘肃(庆阳)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山西(运城)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那样,由省上领导挂帅,成立专门班子,组织专家硏究,落实目标责任,以三省名义争取,坚持不懈公关。作为主管部门的国家发改委,对于跨区域的示范区向来是积极支持的,而且“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设立,直接关乎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的饮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落实,一定会获得批准的。
部省、京陕、津陕、冀陕、共建绿色产业示范区
有了国家级牌子,陕南绿色产业基地不仅可以得到国家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而且可以大规模招商引资。现在全球正在兴起生态文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确定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国内外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多的是,问题是没有好的平台,没有好的去处。我们要乘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东风,努力搭建绿色产业示范平台,争取设立“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
如果“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获得批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的陕南秦巴山区就会成为中国惟一、世界惟一的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就会吸引国内外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向陕南聚集。陕西还可以借鉴杨凌示范区经验,不但可以争取部省共建,而且可以争取京陕共建、津陕共建、冀陕共建,对口支援。因为陕南的水是供国家机关和京、津、冀人民喝的,理所当然需要部省共建、京陕共建、津陕共建、冀陕共建,其理由比杨凌示范区部省共建还要充分。
有了国家级牌子和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有了部省共建、京陕共建、情陕共建、冀陕共建和对口支援,陕南就会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仅仅靠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是不够的,陕南突破发展、追赶超越,不仅要靠“输血”,更要靠“造血”。
加快提升绿色产业示范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陕南秦巴山区建成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必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破秦巴山区的封闭状态,提升陕南的战略地位。为此,需要尽快加大几条通道的建设力度。
一要加快阳安复线建设,接通汉中阳平关至陇南姚渡的连接线,打通上海-南京-合肥-武汉-襄阳-安康-汉中-陇南-兰州通道;将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十堰高铁延伸至安康、汉中;尽快启动规划中的沪康高铁,将上海-南通-南京北-合肥-信阳-十堰-安康高铁延伸到汉中、宝鸡或天水。把它们打造成新的亚欧大陆桥,提升陕南的战略地位,带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发展。
二要尽快修建西安-安康-重庆高铁,使其与西安-汉中-成都高铁、成都—重庆高铁构成“铁三角”,带动“西三角”腹地秦巴山区的发展。
三要落实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文件精神,尽快修建安康-张家界铁路和高速公路、宝鸡-汉中-巴中铁路和高速公路,打通包头-西安-安康-张家界-珠三角通道、银川-宝鸡-汉中-重庆-北部湾通道,完善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加快陕南发展。 四要尽快修建西安-商洛-十堰-武汉高铁,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拓宽西安经商洛到长江经济带的通道。
绿色产业示范区要发展多元化的特色产业
建设陕南绿色产业基地与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应釆取不同的战略。陕南没有关中那样的国家级工业基础,也没有陕北那样的国家级能源资源,因此不能像关中、陕北那样,靠一两个大产业来带动陕南经济突破发展。西部大开发初期,我们试图用现代中药带动陕南经济发展,未能取得成功。“十二五”我们通过矿产业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效果也有限。因为秦巴山区虽然生物资源極为丰富,但是没有一种生物资源像苹果那样在整个渭北都能种。陕南虽然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但是没有一种矿产资源像陕北的煤、油、气、盐那样储量大。
秦巴山区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海拔、气象复杂多变,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针对秦巴山区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陕南应当发展多元化的特色经济。特色经济需要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因而带有自然垄断性,避免了与发达地区的巿场竞争,容易在巿场上站住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统一巿场形成的条件下,作为囯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面向国内外大巿场生产,走大中小结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既要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也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色,一巿一集群。要像浙江那样把小商品做成大巿场,让无数个小商品形成大经济,发挥陕南巿场经济发达的传统优势,从而像浙江那样发展成为较富裕的地区之一。既要建设好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发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又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但不论哪种情况,都要围绕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品牌作文章,使优势特色产业绿色化、品牌化。
把南水北调中线示范区纳入大关中城市群
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要追赶超越发展必须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依托“米”字形交通骨架,把三门峡、运城、临汾、延安、榆林、庆阳、平凉、固原、天水、陇南、汉中、安康、商洛、十堰等城市都纳入大关中,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
陕南三市要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大关中城市群,接受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汉中在陕南三巿中条件最好,有广阔的汉中盆地,较好的工业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独特,经济实力高于周边城市,应尽快将南郑、城固撤县设区,加快建设航空智慧新城,把汉中建成陕甘川毗邻区的中心城市。安康地处秦巴山区中心,是陕南的交通枢纽,连接关中、成渝、江汉三大重点经济区,历史上是水旱码头,通过国家级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带动,可发展成秦巴山区腹地的中心城市。商洛已被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进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布局建设商丹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关中进入华中、华东的大通道,可打造成陕西的东南门户。
陕西要努力提高三巿的知名度,改善三巿的投资环境,支持发展绿色循环特色经济,将三巿打造成有影响的区域中心城市,积极承接东部和周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陕南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
张宝通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
“十一五”期间,陕西对全省区域发展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战略,即:关中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发展;陕北重点建设能源化工基地,跨越发展;陕南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突破发展。但“十一五”关中并没有率先,多数年份和全省平均速度一样,个别年份还低于全省平均速度。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关中的产业结构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是同结构的,都是先进制造业,但沿海起步早,基础好,又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国家支持力度大,关中率先发展受到沿海的挑战。因此,到“十二五”,陕西将关中的发展调整为创新发展。
不过,“十一五”陕北跨越发展的目标已经实现,陕北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关中,榆林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了西安,能源化工成为陕西的第一大工业产业。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陕北的产业结构与沿海是互补的,不存在竞争,沿海发展越快,对陕北的煤、油、气、电需求越大,不但卖得多,而且还要涨价。因此“十二五”陕西将陕北的发展调整为持续发展。
陕南是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多数地区被国家主体功区规划确定为限制发展区,很难实现突破发展。因此“十二五”陕西将陕南的发展调整为循环发展。
我国在“十三五”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地处西部的陕西来说,必须追赶超越发展,才能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发展。陕西“十三五”提出强关中、稳陕北、兴陕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但相对于关中和陕北,陕南的经济基础薄弱,仍然面临着突破发展的问题。兴陕南,依然是陕西追赶超越、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
陕南要变南水北调最大制约为最大机遇
关于陕南的发展,国务院批复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提出“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但重点实际放在了“扶贫开发”上。而仅靠“扶贫开发”,“十一五”提出的“陕南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突破发展”的目标很难实现。
陕西应当抓住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努力在“区域发展”上做文章,谋划突破性的发展思路,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陕南才可能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三大区域才可能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复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涵盖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巿)的17个巿、80个县(巿、区),涉及省份较多,国土面积较广,内部差异大。仅靠这个笼统的大规划,停留在一般性的扶贫开发思路上,陕南突破发展、追赶超越还是难以实现。
陕南与秦巴山其他片区不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在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议上,把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摆在第一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陕南发展的最大制约,但同时也是陕南突破发展的最大机遇。陕西应当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个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键,争取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如果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陕南的发展就能得到更多的国家支持,并能吸引海内外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向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聚集,秦巴山区就能大规模、高起点发展,既能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清洁干净,又能促使陕南突破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陕南只有发展绿色产业才可实现双赢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丹江口水库虽然在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境内,但是水源地主要在陕西境内,在汉江流域的安康、汉中和商洛,其中70%以上的水是由陕南供给的。要保证中线工程水源清洁干净,上游水源地就只能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是基于环境保护,釆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无害、低害工艺,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产业。既能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又不污染、少污染汉江水源,可以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绿色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不仅包括有机农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带“绿颜色”的产业,也包括矿产开发、资源加工、新材料生产、产品制造等不带“绿颜色”的产业。只要釆取循环生产模式,减少废弃物排放,不污染汉江水源,就是“绿色矿业”、“绿色材料”、“绿色工业”、“绿色制造”。绿色产业或绿色经济是一个大概念,涵盖一产、二产和三产等全部产业,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种,主要涵盖资源循环利用的第二产业。因此,陕西不能因为要开发加工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就放弃绿色产业基地概念,相反应当普及、深化绿色产业基地概念。
绿色产业基地比循环经济产业覆盖面更宽,更能体现绿色发展新理念,反映陕南秦巴山区资源特点,与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更贴近,可以搭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车,有利于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而循环经济基地在全国已经很多,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甘肃全域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陕南循环经济很难再成为国家级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从“十一五”的绿色产业基地,到“十二五”的循环发展,再到“十三五”的绿色循环发展,陕西实际上又回归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上了。
争取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示范区
绿色产业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人才要求严,资金投入大。秦巴山区是国家确定的特困地区,科技、人才和资金实力薄弱,仅靠陕南自己很难建成绿色产业基地,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要把陕南建成绿色产业基地,必须借助国家力量,纳入国家战略,将其升格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 陕南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中线水源是要供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喝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源保障,本来就是国家的。保护中线工程水源清洁干净,严重制约着陕南工业的发展,但反过来对陕南绿色产业的发展却又是一个机遇,我们可以借此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只有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借助国家的力量和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基地才可能建成,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才能喝上干净的汉江水,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水源保障,陕南才可能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如果不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陕南人民要脱贫致富、追赶超越,就可能釆取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开发、加工资源,就会污染汉江水,绿色循环发展将难以实现。
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可以高起点发展,既能使陕南人民脱贫致富,实现追赶超越,又能保证国家机关和首都人民的健康,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举两得,是会得到国家支持的。因此,陕西要积极争取将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成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陕南突破发展、追赶超越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着手解决,要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陕鄂豫共建南水北调中线绿色产业示范区
但是,将一个省域范围内的绿色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还有一定的困难。一是国家主要支持跨区域的、需要国家协调的区域发展规划,二是陕南秦巴山区并未覆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部水源地。为了把陕南秦巴山区列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陕西应当与湖北、河南联手,把安康、商洛、汉中与十堰、南阳捆绑在一起,把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整合起来,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全都进入绿色产业示范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的安全。
要抓住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规划》,落实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代表国家要求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的机遇,由陕西、湖北、河南三省联合申报建设“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使其成为我国第一个跨区域的绿色产业示范区。这样的示范区必须由国家协调和支持,因此只能是國家级的。
为了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可行性,我们到湖北十堰、河南南阳和陕南商洛、安康、汉中进行了实地调研,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讨论。陕鄂豫五巿一致认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直接关乎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的饮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关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人民脱贫致富、追赶超越发展,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情。陕鄂豫三省应当联合起来,积极争取和促进“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设立,相信此事一定会得到国家的支持。
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体,建设“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对陕西带来的利益最大,因此,陕西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主动。要像当年甘肃(庆阳)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山西(运城)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那样,由省上领导挂帅,成立专门班子,组织专家硏究,落实目标责任,以三省名义争取,坚持不懈公关。作为主管部门的国家发改委,对于跨区域的示范区向来是积极支持的,而且“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设立,直接关乎国家机关和首都北京的饮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落实,一定会获得批准的。
部省、京陕、津陕、冀陕、共建绿色产业示范区
有了国家级牌子,陕南绿色产业基地不仅可以得到国家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而且可以大规模招商引资。现在全球正在兴起生态文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确定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国内外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多的是,问题是没有好的平台,没有好的去处。我们要乘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东风,努力搭建绿色产业示范平台,争取设立“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
如果“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获得批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的陕南秦巴山区就会成为中国惟一、世界惟一的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就会吸引国内外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向陕南聚集。陕西还可以借鉴杨凌示范区经验,不但可以争取部省共建,而且可以争取京陕共建、津陕共建、冀陕共建,对口支援。因为陕南的水是供国家机关和京、津、冀人民喝的,理所当然需要部省共建、京陕共建、津陕共建、冀陕共建,其理由比杨凌示范区部省共建还要充分。
有了国家级牌子和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有了部省共建、京陕共建、情陕共建、冀陕共建和对口支援,陕南就会实现突破发展、追赶超越。仅仅靠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是不够的,陕南突破发展、追赶超越,不仅要靠“输血”,更要靠“造血”。
加快提升绿色产业示范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陕南秦巴山区建成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必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破秦巴山区的封闭状态,提升陕南的战略地位。为此,需要尽快加大几条通道的建设力度。
一要加快阳安复线建设,接通汉中阳平关至陇南姚渡的连接线,打通上海-南京-合肥-武汉-襄阳-安康-汉中-陇南-兰州通道;将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十堰高铁延伸至安康、汉中;尽快启动规划中的沪康高铁,将上海-南通-南京北-合肥-信阳-十堰-安康高铁延伸到汉中、宝鸡或天水。把它们打造成新的亚欧大陆桥,提升陕南的战略地位,带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示范区的发展。
二要尽快修建西安-安康-重庆高铁,使其与西安-汉中-成都高铁、成都—重庆高铁构成“铁三角”,带动“西三角”腹地秦巴山区的发展。
三要落实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文件精神,尽快修建安康-张家界铁路和高速公路、宝鸡-汉中-巴中铁路和高速公路,打通包头-西安-安康-张家界-珠三角通道、银川-宝鸡-汉中-重庆-北部湾通道,完善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加快陕南发展。 四要尽快修建西安-商洛-十堰-武汉高铁,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拓宽西安经商洛到长江经济带的通道。
绿色产业示范区要发展多元化的特色产业
建设陕南绿色产业基地与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应釆取不同的战略。陕南没有关中那样的国家级工业基础,也没有陕北那样的国家级能源资源,因此不能像关中、陕北那样,靠一两个大产业来带动陕南经济突破发展。西部大开发初期,我们试图用现代中药带动陕南经济发展,未能取得成功。“十二五”我们通过矿产业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效果也有限。因为秦巴山区虽然生物资源極为丰富,但是没有一种生物资源像苹果那样在整个渭北都能种。陕南虽然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但是没有一种矿产资源像陕北的煤、油、气、盐那样储量大。
秦巴山区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海拔、气象复杂多变,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针对秦巴山区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陕南应当发展多元化的特色经济。特色经济需要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因而带有自然垄断性,避免了与发达地区的巿场竞争,容易在巿场上站住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统一巿场形成的条件下,作为囯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面向国内外大巿场生产,走大中小结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既要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也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色,一巿一集群。要像浙江那样把小商品做成大巿场,让无数个小商品形成大经济,发挥陕南巿场经济发达的传统优势,从而像浙江那样发展成为较富裕的地区之一。既要建设好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发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又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但不论哪种情况,都要围绕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产业品牌作文章,使优势特色产业绿色化、品牌化。
把南水北调中线示范区纳入大关中城市群
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要追赶超越发展必须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依托“米”字形交通骨架,把三门峡、运城、临汾、延安、榆林、庆阳、平凉、固原、天水、陇南、汉中、安康、商洛、十堰等城市都纳入大关中,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
陕南三市要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大关中城市群,接受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汉中在陕南三巿中条件最好,有广阔的汉中盆地,较好的工业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独特,经济实力高于周边城市,应尽快将南郑、城固撤县设区,加快建设航空智慧新城,把汉中建成陕甘川毗邻区的中心城市。安康地处秦巴山区中心,是陕南的交通枢纽,连接关中、成渝、江汉三大重点经济区,历史上是水旱码头,通过国家级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带动,可发展成秦巴山区腹地的中心城市。商洛已被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进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布局建设商丹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关中进入华中、华东的大通道,可打造成陕西的东南门户。
陕西要努力提高三巿的知名度,改善三巿的投资环境,支持发展绿色循环特色经济,将三巿打造成有影响的区域中心城市,积极承接东部和周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陕南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
张宝通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