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产圈之外,很多人知道王石、潘石屹,却未必知道刘晓光。刘晓光于1955年2月生于河北定州,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2月入党。刘晓光不仅是京派开发商的代表人物,也是最具有时代标志的地产大佬之一。在风云变幻间,深耕楼市三十载。
两年前,刘晓光辞去首创董事长的职位,那时候他的离职被媒体人称为是令人扼腕的离开。2017年1月16日,他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19时在北京辞世,享年62岁。
这次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地产界一代人的记忆,更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企业家养成记
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企业家一样,刘晓光的人生历程有着转型时代的重重痕迹。按他自己的说法,他
“当过兵,上过学,做过工人,当过官,也下过海”。
刘晓光1970年15岁时到新疆参军,当了5年通信兵,在部队学的是发报。在新疆当兵时,他一边训练,一边看《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德巴赫猜想》《红与黑》,读费尔巴哈。当时,在部队由于宣传工作需要,他还开始写诗,并把这个兴趣培养成为自己多年来的习惯。1975到1978年他在北京测绘仪器厂当车间主管,1978年恢复高考后,刘晓光放弃当兵的生涯,选择回到北京读商科。青年刘晓光在毕业之后进入到了北京市政府,先后担任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处长、委员、总经济师、副主任、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任职上打下了他从商的基础,因为他在当官的时候以权谋知。“那时正好是改革的年代。我的专业好,商业经济,分到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的商贸处,管外汇、进口配额。我批过外汇、进口额度、商业设施,批过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地产。十几年来,我接触了十几个行业。我就以权谋知,每一个项目、每个事情要告诉我,告诉我钱从哪儿来、怎么运作、怎么赚钱。不告诉,批文就多等会儿。一年上千个批文,我学会了外汇知识、外贸知识、商业知识、地产知识、中外合资的知识、境外融资的知识、股份制体制改革的知识,十几类知识。我比别人早知道可转换债、基金、对冲基金、资本项下的可信用度融资。”
1995年以前,刘晓光的从政之路非常顺利,还一度成为北京市副市长人选,那时候他被认为是一颗政坛新星。或许,上帝看到了刘晓光的商业天分,于是和他开了一个小玩笑。
“我一直都有当企业家的冲动。曾想成立一个中国消费者公司,或者消费者报,让人家歧视了。在计委任职期间,被放到北京市百货公司的副经理和北京市农场的副厂长的职位上,干了两年。1993年小平南巡以后,我有机会了。”
1995年北京政坛大震动,一大波政府官员受到波及,其中,也包括刘晓光。随后,刘晓光调任重建“一盘散沙”的首创集团,并在此后的二十年内一直担任掌门人。
刘晓光从此从管房地产的政府官员变成了房地产商,从批地的人变成了买地的人。刘晓光也觉得自己确实变了,很多地位和权力没有了,变成了商人。
创业维艰
这个商人不好当1
1995年,原隶属于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计委和市政府办公厅的17家国有企业组成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这一年,刘晓光临危受命,掌舵重建首创集团。
为什么说是“临危”,是因为当年的首创可以说是一个“三无企业”:一无周转资金、二无盈利产品、三无核心产业。
刘晓光和首创领导层,用了9个月的时间来探讨“首创应该做什么”,最终确定了“以投资银行业务为先导,以产业为背景,用投资银行业务的血液去支撑产业的发展,用产业的利润支撑投资银行的发展,两个轮子一起动”的发展理论。
“以金融为引擎”,在当年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此后事实也证明刘晓光当年策略正确:首创证券、首创股份、首创置业相继上市。总体上来看,首创集团的体量增长了将近200倍,发展速度比同类企业快了一倍。
在快速发展中,刘晓光也面临着很大压力,他常常因为压力大而失眠。他甚至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天看英国的恐怖片,然后才趴着睡觉,因为他听说这样可以减少压力。
“压力最大的时候真想跳楼!当时一只基金上市的前两天还有两千万募集资金没有凑齐,这时候就要回北京了。花了上千万的费用,5.4亿基金也没有募集到,那怎么交代?”某次演讲中刘晓光回忆道。看着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他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他甚至和团队开玩笑说,“你们先跳,我也跳。”
不过,此后在刘晓光的管理下,首创集团已发展成为纵横地产、水务、金融三大领域的集团公司,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他的极力推动之下,首创置业在2003年就于香港成功上市。
创业故事,总是沉浮一体,收获常常伴随着阵痛和失去而来。对于首创,刘晓光最遗憾的两件事情,一是2004年为首创引入美国KKlK、黑石等国际投资者无果;其二是同一年他提出的拿地方案被否决。
1995年-2005年的20年时间,凭着强烈的市场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刘晓光创立了首创模式,2015年退休后他说,“我60岁估计干了别人120岁的事。”也正因为此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用著名品牌营销战略专家李光斗的一句略带灰色气息的评价语:国企掌门人里,干得好的进医院,干不好的进法院。刘晓光的斐然成就之下,有许多心酸、苦痛,过去的几年来,“口风渐松”的他曾经自己说出了一些,但更多的内容,或许将伴随着他的离去,成为永久的谜团。 刘晓光的再次开创之举
刘晓光经常被大家提起,还因为一个公益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而阿拉善也是刘晓光最为自豪的“再次开创”之举,“我会将阿拉善写在我的墓志铭上”,没想到当时的玩笑之语,如今一语成谶。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由80多位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包括刘晓光、冯仑、王石、任志强、马蔚华等大佬都在参与。这个协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治理荒漠化,最早发起人是刘晓光。
2003年10月,时任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等企业家第一次来到阿拉善月亮湖。穿过西夏王陵,翻越贺兰山,面对黄沙滔天,刘晓光跪在沙漠里,仰天闭目。“从来没有想到沙漠那么美,也没想到中国的生态已经被毁坏到这种地步。”面对着黄沙滔天,刘晓光开始了这一公益协会建立的构想。归来之后,他“威逼”王石、任志强、冯仑等参与他的治沙计划。“任志强你得来。”“王石你得来。”“不来以后别的事情免谈。”一年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刘晓光任首任会长,会员还有陈东升、郭广昌、潘石屹等等。
不过作为发起人的刘晓光,却也最早“被阿拉善的治理方式和制度关在了笼子里”。他不能连任会长,当理事也得通过选举才可以。不过看到阿拉善“人丁兴旺”,他也适应、接受了这种治理方式。
截至2015年12月,SEE公益机构已累计投入环保公益资金2.7亿,直接或间接支持了400多家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推动了中国荒漠化防治及民间环保行业发展,企业家在捐赠资金之外还投入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万小时。目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目前中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企业家环保组织,SEE会员已经由发起时的80人发展至2016年8月的579人。
“我们希望中国经济愈来愈发达,人民愈来愈富裕,我们希望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好和善,我们希望中华大地山清水秀,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希望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村上,我们梦想一个人人有机会实现自己心愿的大同世界。”在《阿拉善宣言》中,企业家们如此表达自己的愿望。而这,也是刘晓光的梦想。
逝去的终将逝去,
逝去的多是尘烟。
我们拒绝迷途,
诺亚方舟不会搁浅!
这个地球需要改变,
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美丽的容颜。
做一个无名英雄吧,
大地用青翠为我们加冕。
——刘晓光《阿拉善之歌》
众多大老眼中的刘晓光
“企业家”、“慈善家”、“改革家”是大家对刘晓光无数印象所形成的拼图。在地产圈,潘石屹、冯仑、王石等“大佬”都尊刘晓光为“带头大哥”,而孙宏斌则称赞刘晓光“敢为天下先”。
优客工厂创始人毛大庆在纪念刘晓光所作的《消失在阳光里的天梯》一文中这样写道:晓光是个对哥们儿侠肝义胆的人,这或许奠定了刘晓光在地产圈带头大哥的地位。
虽然刘晓光在北京地产圈的江湖地位极高,但这位北京地产真正的“带头大哥”,展现在外界、媒体面前的却总是一派谦逊、和善、认真。带着一副厚厚近视眼镜的刘晓光,语声和缓、甚至有些慢,“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大学教授。”几乎所有采访过刘晓光的地产记者都这样评价他:十分随和、没有架子。
如果说最能体现刘晓光“大哥”地位的是,他是唯一能降得住任志强的人。在论坛上,素有“地产大炮”之称的任志强气极开火时,也只有刘晓光敢于“顶几句嘴来劝和”,被地产圈称为“唯一能降得住任志强的男人”。
一个常被提起的段子是,在200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孙宏斌舌战群儒,任志强摆开架势欲“放炮”,刘晓光提醒说,“咱们不是说好不批评别人么!”随后,任志强的话语变得和缓起来,甚至颇感委屈地辩解:“我又没有点他们的名字。”
刘晓光与任志强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任志强在华远集团的前身——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建设部经理,而刘晓光则担任着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商贸处副处长。华远作为西城区一个全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各种项目需要经过刘晓光所在单位的审批。
“他来批项目,穿着解放鞋,挎着小军包,我就说,你给我们装备一些计算机吧。”传说任志强拿着一台计算机来找他,那是假的,但让任志强的公司帮计委配计算机是真的,
“机关和国有企业,就像左手右手,是一家”。
而任志强再一次读书会上也“揭发”说,当时他找刘晓光审批,被要求“外面等着”,走廊上一等就是四个小时,中午吃饭时才被想起来。不过,这一来二去的审批,两人开始相互熟悉,进而成了哥儿们,一晃就快30年。
刘晓光与潘石屹的相识,潘石屹在纪念刘晓光的微博中回忆:那年大概是1992年,我们来到北京开发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刘晓光当时是专管批文的官员;好像是中央又有什么政策,要压缩投资。我们项目批文一直在等待中,我十分着急。半夜一点多钟,我还在北京市计委的门口等着。刘晓光加完班出来看到我,说大冬天的别冻着了,明天下午你来我办公室吧。结果,第二天我就取到了批文。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刘晓光,跟他打交道。
冯仑在纪念文章中评价称,晓光是一个永远要燃烧的人,和那些在大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一样,他总会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到外部世界,投射到他人身上,投射到企业身上,投射到自己关心的社会事务里,投射到时代的潮流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生命的光辉。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在第一时间悼念刘晓光:对于长期忍受病痛折磨的晓光兄来说,今天或许是某种解脱,而对于中国企业家群体来说,他的离去则是一种痛失。难过,惟愿晓光兄一路走好!
回顾刘晓光20年的从商经历:1995年,刘晓光调任重建的首创集团,任内力推国企改革创新,2004年曾试图在首创引入黑石、KKR等外资投资者,完成公司产权多元化,未果;此后,在商海沉浮中他一次次走出险境,终将首创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2000亿资产的有竞争力的国际集团。
外界对他有太多的评价,其中财经作家苏小和这样定义刘晓光:刘晓光首先是一名官员,接下来才是一名企业家,这种身份的转变,带给他的是他愿意以企业的角度思考国家的命运。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诗人,一名有着深刻趣味的文化人,这样的身份,又让他乐意站在文化的角度,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去思考中国企业和技术发展的命运。
这或许是给予刘晓光最精准的评判。
责任编辑
张元奕
两年前,刘晓光辞去首创董事长的职位,那时候他的离职被媒体人称为是令人扼腕的离开。2017年1月16日,他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19时在北京辞世,享年62岁。
这次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地产界一代人的记忆,更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企业家养成记
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企业家一样,刘晓光的人生历程有着转型时代的重重痕迹。按他自己的说法,他
“当过兵,上过学,做过工人,当过官,也下过海”。
刘晓光1970年15岁时到新疆参军,当了5年通信兵,在部队学的是发报。在新疆当兵时,他一边训练,一边看《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德巴赫猜想》《红与黑》,读费尔巴哈。当时,在部队由于宣传工作需要,他还开始写诗,并把这个兴趣培养成为自己多年来的习惯。1975到1978年他在北京测绘仪器厂当车间主管,1978年恢复高考后,刘晓光放弃当兵的生涯,选择回到北京读商科。青年刘晓光在毕业之后进入到了北京市政府,先后担任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处长、委员、总经济师、副主任、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任职上打下了他从商的基础,因为他在当官的时候以权谋知。“那时正好是改革的年代。我的专业好,商业经济,分到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的商贸处,管外汇、进口配额。我批过外汇、进口额度、商业设施,批过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地产。十几年来,我接触了十几个行业。我就以权谋知,每一个项目、每个事情要告诉我,告诉我钱从哪儿来、怎么运作、怎么赚钱。不告诉,批文就多等会儿。一年上千个批文,我学会了外汇知识、外贸知识、商业知识、地产知识、中外合资的知识、境外融资的知识、股份制体制改革的知识,十几类知识。我比别人早知道可转换债、基金、对冲基金、资本项下的可信用度融资。”
1995年以前,刘晓光的从政之路非常顺利,还一度成为北京市副市长人选,那时候他被认为是一颗政坛新星。或许,上帝看到了刘晓光的商业天分,于是和他开了一个小玩笑。
“我一直都有当企业家的冲动。曾想成立一个中国消费者公司,或者消费者报,让人家歧视了。在计委任职期间,被放到北京市百货公司的副经理和北京市农场的副厂长的职位上,干了两年。1993年小平南巡以后,我有机会了。”
1995年北京政坛大震动,一大波政府官员受到波及,其中,也包括刘晓光。随后,刘晓光调任重建“一盘散沙”的首创集团,并在此后的二十年内一直担任掌门人。
刘晓光从此从管房地产的政府官员变成了房地产商,从批地的人变成了买地的人。刘晓光也觉得自己确实变了,很多地位和权力没有了,变成了商人。
创业维艰
这个商人不好当1
1995年,原隶属于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计委和市政府办公厅的17家国有企业组成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这一年,刘晓光临危受命,掌舵重建首创集团。
为什么说是“临危”,是因为当年的首创可以说是一个“三无企业”:一无周转资金、二无盈利产品、三无核心产业。
刘晓光和首创领导层,用了9个月的时间来探讨“首创应该做什么”,最终确定了“以投资银行业务为先导,以产业为背景,用投资银行业务的血液去支撑产业的发展,用产业的利润支撑投资银行的发展,两个轮子一起动”的发展理论。
“以金融为引擎”,在当年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此后事实也证明刘晓光当年策略正确:首创证券、首创股份、首创置业相继上市。总体上来看,首创集团的体量增长了将近200倍,发展速度比同类企业快了一倍。
在快速发展中,刘晓光也面临着很大压力,他常常因为压力大而失眠。他甚至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天看英国的恐怖片,然后才趴着睡觉,因为他听说这样可以减少压力。
“压力最大的时候真想跳楼!当时一只基金上市的前两天还有两千万募集资金没有凑齐,这时候就要回北京了。花了上千万的费用,5.4亿基金也没有募集到,那怎么交代?”某次演讲中刘晓光回忆道。看着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他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他甚至和团队开玩笑说,“你们先跳,我也跳。”
不过,此后在刘晓光的管理下,首创集团已发展成为纵横地产、水务、金融三大领域的集团公司,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他的极力推动之下,首创置业在2003年就于香港成功上市。
创业故事,总是沉浮一体,收获常常伴随着阵痛和失去而来。对于首创,刘晓光最遗憾的两件事情,一是2004年为首创引入美国KKlK、黑石等国际投资者无果;其二是同一年他提出的拿地方案被否决。
1995年-2005年的20年时间,凭着强烈的市场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刘晓光创立了首创模式,2015年退休后他说,“我60岁估计干了别人120岁的事。”也正因为此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用著名品牌营销战略专家李光斗的一句略带灰色气息的评价语:国企掌门人里,干得好的进医院,干不好的进法院。刘晓光的斐然成就之下,有许多心酸、苦痛,过去的几年来,“口风渐松”的他曾经自己说出了一些,但更多的内容,或许将伴随着他的离去,成为永久的谜团。 刘晓光的再次开创之举
刘晓光经常被大家提起,还因为一个公益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而阿拉善也是刘晓光最为自豪的“再次开创”之举,“我会将阿拉善写在我的墓志铭上”,没想到当时的玩笑之语,如今一语成谶。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由80多位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包括刘晓光、冯仑、王石、任志强、马蔚华等大佬都在参与。这个协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治理荒漠化,最早发起人是刘晓光。
2003年10月,时任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等企业家第一次来到阿拉善月亮湖。穿过西夏王陵,翻越贺兰山,面对黄沙滔天,刘晓光跪在沙漠里,仰天闭目。“从来没有想到沙漠那么美,也没想到中国的生态已经被毁坏到这种地步。”面对着黄沙滔天,刘晓光开始了这一公益协会建立的构想。归来之后,他“威逼”王石、任志强、冯仑等参与他的治沙计划。“任志强你得来。”“王石你得来。”“不来以后别的事情免谈。”一年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刘晓光任首任会长,会员还有陈东升、郭广昌、潘石屹等等。
不过作为发起人的刘晓光,却也最早“被阿拉善的治理方式和制度关在了笼子里”。他不能连任会长,当理事也得通过选举才可以。不过看到阿拉善“人丁兴旺”,他也适应、接受了这种治理方式。
截至2015年12月,SEE公益机构已累计投入环保公益资金2.7亿,直接或间接支持了400多家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推动了中国荒漠化防治及民间环保行业发展,企业家在捐赠资金之外还投入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万小时。目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目前中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企业家环保组织,SEE会员已经由发起时的80人发展至2016年8月的579人。
“我们希望中国经济愈来愈发达,人民愈来愈富裕,我们希望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好和善,我们希望中华大地山清水秀,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希望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村上,我们梦想一个人人有机会实现自己心愿的大同世界。”在《阿拉善宣言》中,企业家们如此表达自己的愿望。而这,也是刘晓光的梦想。
逝去的终将逝去,
逝去的多是尘烟。
我们拒绝迷途,
诺亚方舟不会搁浅!
这个地球需要改变,
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美丽的容颜。
做一个无名英雄吧,
大地用青翠为我们加冕。
——刘晓光《阿拉善之歌》
众多大老眼中的刘晓光
“企业家”、“慈善家”、“改革家”是大家对刘晓光无数印象所形成的拼图。在地产圈,潘石屹、冯仑、王石等“大佬”都尊刘晓光为“带头大哥”,而孙宏斌则称赞刘晓光“敢为天下先”。
优客工厂创始人毛大庆在纪念刘晓光所作的《消失在阳光里的天梯》一文中这样写道:晓光是个对哥们儿侠肝义胆的人,这或许奠定了刘晓光在地产圈带头大哥的地位。
虽然刘晓光在北京地产圈的江湖地位极高,但这位北京地产真正的“带头大哥”,展现在外界、媒体面前的却总是一派谦逊、和善、认真。带着一副厚厚近视眼镜的刘晓光,语声和缓、甚至有些慢,“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大学教授。”几乎所有采访过刘晓光的地产记者都这样评价他:十分随和、没有架子。
如果说最能体现刘晓光“大哥”地位的是,他是唯一能降得住任志强的人。在论坛上,素有“地产大炮”之称的任志强气极开火时,也只有刘晓光敢于“顶几句嘴来劝和”,被地产圈称为“唯一能降得住任志强的男人”。
一个常被提起的段子是,在200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孙宏斌舌战群儒,任志强摆开架势欲“放炮”,刘晓光提醒说,“咱们不是说好不批评别人么!”随后,任志强的话语变得和缓起来,甚至颇感委屈地辩解:“我又没有点他们的名字。”
刘晓光与任志强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任志强在华远集团的前身——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建设部经理,而刘晓光则担任着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商贸处副处长。华远作为西城区一个全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各种项目需要经过刘晓光所在单位的审批。
“他来批项目,穿着解放鞋,挎着小军包,我就说,你给我们装备一些计算机吧。”传说任志强拿着一台计算机来找他,那是假的,但让任志强的公司帮计委配计算机是真的,
“机关和国有企业,就像左手右手,是一家”。
而任志强再一次读书会上也“揭发”说,当时他找刘晓光审批,被要求“外面等着”,走廊上一等就是四个小时,中午吃饭时才被想起来。不过,这一来二去的审批,两人开始相互熟悉,进而成了哥儿们,一晃就快30年。
刘晓光与潘石屹的相识,潘石屹在纪念刘晓光的微博中回忆:那年大概是1992年,我们来到北京开发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刘晓光当时是专管批文的官员;好像是中央又有什么政策,要压缩投资。我们项目批文一直在等待中,我十分着急。半夜一点多钟,我还在北京市计委的门口等着。刘晓光加完班出来看到我,说大冬天的别冻着了,明天下午你来我办公室吧。结果,第二天我就取到了批文。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刘晓光,跟他打交道。
冯仑在纪念文章中评价称,晓光是一个永远要燃烧的人,和那些在大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一样,他总会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到外部世界,投射到他人身上,投射到企业身上,投射到自己关心的社会事务里,投射到时代的潮流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生命的光辉。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在第一时间悼念刘晓光:对于长期忍受病痛折磨的晓光兄来说,今天或许是某种解脱,而对于中国企业家群体来说,他的离去则是一种痛失。难过,惟愿晓光兄一路走好!
回顾刘晓光20年的从商经历:1995年,刘晓光调任重建的首创集团,任内力推国企改革创新,2004年曾试图在首创引入黑石、KKR等外资投资者,完成公司产权多元化,未果;此后,在商海沉浮中他一次次走出险境,终将首创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2000亿资产的有竞争力的国际集团。
外界对他有太多的评价,其中财经作家苏小和这样定义刘晓光:刘晓光首先是一名官员,接下来才是一名企业家,这种身份的转变,带给他的是他愿意以企业的角度思考国家的命运。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诗人,一名有着深刻趣味的文化人,这样的身份,又让他乐意站在文化的角度,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去思考中国企业和技术发展的命运。
这或许是给予刘晓光最精准的评判。
责任编辑
张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