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技击实用和强身健体的价值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同时,太极拳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自产生以来,始终把老子哲学中的“柔弱似水,以柔克刚”思想奉为经典。更重要的是,它的医疗保健作用有目共睹。
人体与“水”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先天之本在“肾”,《黄帝内经》指出:肾五行属“水”。现代医学理论验证,水占据了人体的百分之七十。水,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淋巴、滑液、脑脊液和组织间液。
人体皮肤、筋膜、肌肉、骨骼、血管、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神经、淋巴外观都是由纤维构架,但是内部主要是液体。纤维勾勒出人体的框架,就好像是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物一样,赋予了形体功能,产生张力使身体直立平衡。无论是用肉眼观察还是用显微镜观察,大部分的纤维都彼此平行,排列呈螺旋状,而且针对某个关节,纤维的螺旋都有自身的特定走向。
但是,纤维的数量和功能相对于体内的水来说,非常微小。和海洋湖泊内的水一样,体内水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规律类似于波浪和涡旋。体内液体的流动和大自然中的水一样,分布不均和地势原因是液体流动的动力来源,同时,身体内还有一些泵来促进液体的循环,比如心脏、呼吸肌和肌肉。体内的液体可以给能量产生提供场所,发挥稀释有毒物质、运输营养物质、排泄废物和抗炎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螺旋排列是整齐和有序的,当发生损伤时,这种螺旋式排列就会发生错位,产生疾病。比如久坐就会引起颈部和肩部肌肉紧张,导致局部肌肉螺旋结构被破坏,对于神经和力学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疾病的前兆。软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改变了软组织的正常排列关系,肌腱、肌肉和韧带排列发生变化。
当身体发生病变时,改变的螺旋排列还会分泌黏液,使得纤维之间的粘滞力增强,降低了细胞本身的活力,这样体内正常液体的数量就会减少,液体本身的螺旋运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心脏、呼吸肌肉和肌肉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体内波浪式的液体运动慢慢发生改变,这就是慢性病交。
急性损伤同样也使得黏液交换发生变化,使得螺旋运动受阻,发生萎缩和粘连,使得细胞活性慢慢降低,营养物品不能经由正常的螺旋运动输送来,代谢废物也不能很好地排泄掉,组织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功法崇尚积柔成刚,特别强调“体松”,也就是要求练功者要处于自然的状态,像自然形态的水一样,让自己全身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都保持着一种自然而舒展的状态,心中要达到空静意境。这正是能够使自己周身协调,圆活完整,贯通一气的基础,消除体内外无谓的紧张和拙力。“体松”并不是瘫软无力,而是要周身一家,节节贯穿,一动百动。整体发劲于一点,这样的劲力做功时间长,穿透力强,其能量自然高出一般状态下的数倍之力。在“体松”状态下自然也就达到空静虚灵,使我们的身体真正像行云流水一样,触处成圆,滚动旋转不止。在技击时,将会给人以水至无觉,觉已晚矣的感觉。这正是水的“大象无形”、“唯变是常”的博大与精妙,是太极拳里功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太极拳的练习要领有这么几句话:“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头顶虚领,舌顶上牙膛,意守涌泉。”其实通俗来讲就是,全身放松,想像身体像水一样柔软,像水一样波浪般运动,恢复脊柱生理弯曲,此时,放松手、腕、胳膊、肘关节、肩关节、后背、腹部和下颌。
运动时尽量不使用力气,做到做功最小。运动时如果使用力气,容易牵拉肌肉触动神经反应,改变螺旋运动,产生病理改变。只有不使用力气,才可以让肌肉的螺旋运动和能量的螺旋传导顺利进行下去,这样人体才可以处于最佳状态。当然运动时的不用力气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
前面我们讲到肌肉、肌腱、韧带、筋膜都是螺旋排列的,那么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同样也是螺旋排列的,在运动关节的过程中,太极拳的运动形式特殊,对软组织没有直接损伤,反而可以放松软组织,使得关节处于放松状态,这样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力点位于软组织的直角上面,而且力量又源源不断地循环应用于软组织上面,这就像海浪冲刷不平的海滩一样,关节部位由于长时间的运动产生的病变可以慢慢经过运动冲刷、吸收、排泄出去。同时太极拳的螺旋运动不仅可以放松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还可以加强肌肉本身的弹性,这就是当运动规律性顺逆螺旋纹理的时候产生的作用。
波浪式运动方法
1、全身放松,脊柱恢复自然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前凸,胸曲后凸,尾间稍稍后翘),双足平行并拢。
2、膝盖弯曲直到膝盖并拢为止(体质好者大小腿成90度角),然后利用身体重力把左足向前向左45°压出去,开出大约一肩到一肩半宽的距离,左足方向与髋关节方向平行一致,右足与左足平行。
3、髋关节保持向前,重心先处在右脚上,缓慢前移重心,双手放松,好像抱着一个能量团块,身体重心不要上下移动,要保持水平。
4、整个身体要放松,但是不能松懈。同时稍微回收下巴,伸长脖颈,松解颈椎保持头部正中直立。
5、收回。吸气的同时将重心转移到右足,收集气体。后移的时候身体处于同一水平,不可以上浮和下沉,亦不可左右倾斜。
6、释放。呼气的同时,将重心转移到左足,释放气体。前移的时候身体处于同一水平,不可以上浮和下沉,亦不可左右倾斜。循环往复,随个人身体条件进行。
螺旋式运动方式
1、下肢螺旋运动。两脚平行站立,屈膝到膝盖并拢,抬右脚,使右脚跟和左脚尖在一条线上,右脚右移,距离大约一肩到一肩半距离,膝盖围绕脚心做顺时针旋转。顺时针结束后做逆时针旋转。两条腿交换进行。
2、上肢螺旋运动。两脚平行站立,屈膝到膝盖并拢,右脚右移,距离大约一肩到一肩半距离。左手放松垂下,右手从肚脐处功能位,旋转使手面向上,高度齐眉,翻掌使手背向上,手臂外开45°,旋转下落,手面向前,顺势滑到肚脐处。
3、背部肌肉螺旋运动。拔井绳是古代的一种工作,把井水从井里面提上来,腰胯的旋转是由膝盖的一提一落来完成的,两只手也是随着身体的旋转,配合膝盖的起落一个手掌向内外旋上提,一个手掌向外内旋下插,犹如手抓绳子将水从井里提出一样。
太极拳主张“放松”,通过波浪运动和螺旋运动恢复软组织的正常螺旋排列以及正常位置,从而达到缓解疲劳和解除病痛的目的。如此一来,身体的若干功能就可以逐步恢复。(文章代码:102111)
[责任编辑]李军
人体与“水”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先天之本在“肾”,《黄帝内经》指出:肾五行属“水”。现代医学理论验证,水占据了人体的百分之七十。水,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淋巴、滑液、脑脊液和组织间液。
人体皮肤、筋膜、肌肉、骨骼、血管、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神经、淋巴外观都是由纤维构架,但是内部主要是液体。纤维勾勒出人体的框架,就好像是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物一样,赋予了形体功能,产生张力使身体直立平衡。无论是用肉眼观察还是用显微镜观察,大部分的纤维都彼此平行,排列呈螺旋状,而且针对某个关节,纤维的螺旋都有自身的特定走向。
但是,纤维的数量和功能相对于体内的水来说,非常微小。和海洋湖泊内的水一样,体内水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规律类似于波浪和涡旋。体内液体的流动和大自然中的水一样,分布不均和地势原因是液体流动的动力来源,同时,身体内还有一些泵来促进液体的循环,比如心脏、呼吸肌和肌肉。体内的液体可以给能量产生提供场所,发挥稀释有毒物质、运输营养物质、排泄废物和抗炎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螺旋排列是整齐和有序的,当发生损伤时,这种螺旋式排列就会发生错位,产生疾病。比如久坐就会引起颈部和肩部肌肉紧张,导致局部肌肉螺旋结构被破坏,对于神经和力学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疾病的前兆。软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改变了软组织的正常排列关系,肌腱、肌肉和韧带排列发生变化。
当身体发生病变时,改变的螺旋排列还会分泌黏液,使得纤维之间的粘滞力增强,降低了细胞本身的活力,这样体内正常液体的数量就会减少,液体本身的螺旋运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心脏、呼吸肌肉和肌肉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体内波浪式的液体运动慢慢发生改变,这就是慢性病交。
急性损伤同样也使得黏液交换发生变化,使得螺旋运动受阻,发生萎缩和粘连,使得细胞活性慢慢降低,营养物品不能经由正常的螺旋运动输送来,代谢废物也不能很好地排泄掉,组织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功法崇尚积柔成刚,特别强调“体松”,也就是要求练功者要处于自然的状态,像自然形态的水一样,让自己全身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都保持着一种自然而舒展的状态,心中要达到空静意境。这正是能够使自己周身协调,圆活完整,贯通一气的基础,消除体内外无谓的紧张和拙力。“体松”并不是瘫软无力,而是要周身一家,节节贯穿,一动百动。整体发劲于一点,这样的劲力做功时间长,穿透力强,其能量自然高出一般状态下的数倍之力。在“体松”状态下自然也就达到空静虚灵,使我们的身体真正像行云流水一样,触处成圆,滚动旋转不止。在技击时,将会给人以水至无觉,觉已晚矣的感觉。这正是水的“大象无形”、“唯变是常”的博大与精妙,是太极拳里功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太极拳的练习要领有这么几句话:“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头顶虚领,舌顶上牙膛,意守涌泉。”其实通俗来讲就是,全身放松,想像身体像水一样柔软,像水一样波浪般运动,恢复脊柱生理弯曲,此时,放松手、腕、胳膊、肘关节、肩关节、后背、腹部和下颌。
运动时尽量不使用力气,做到做功最小。运动时如果使用力气,容易牵拉肌肉触动神经反应,改变螺旋运动,产生病理改变。只有不使用力气,才可以让肌肉的螺旋运动和能量的螺旋传导顺利进行下去,这样人体才可以处于最佳状态。当然运动时的不用力气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
前面我们讲到肌肉、肌腱、韧带、筋膜都是螺旋排列的,那么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同样也是螺旋排列的,在运动关节的过程中,太极拳的运动形式特殊,对软组织没有直接损伤,反而可以放松软组织,使得关节处于放松状态,这样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力点位于软组织的直角上面,而且力量又源源不断地循环应用于软组织上面,这就像海浪冲刷不平的海滩一样,关节部位由于长时间的运动产生的病变可以慢慢经过运动冲刷、吸收、排泄出去。同时太极拳的螺旋运动不仅可以放松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还可以加强肌肉本身的弹性,这就是当运动规律性顺逆螺旋纹理的时候产生的作用。
波浪式运动方法
1、全身放松,脊柱恢复自然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前凸,胸曲后凸,尾间稍稍后翘),双足平行并拢。
2、膝盖弯曲直到膝盖并拢为止(体质好者大小腿成90度角),然后利用身体重力把左足向前向左45°压出去,开出大约一肩到一肩半宽的距离,左足方向与髋关节方向平行一致,右足与左足平行。
3、髋关节保持向前,重心先处在右脚上,缓慢前移重心,双手放松,好像抱着一个能量团块,身体重心不要上下移动,要保持水平。
4、整个身体要放松,但是不能松懈。同时稍微回收下巴,伸长脖颈,松解颈椎保持头部正中直立。
5、收回。吸气的同时将重心转移到右足,收集气体。后移的时候身体处于同一水平,不可以上浮和下沉,亦不可左右倾斜。
6、释放。呼气的同时,将重心转移到左足,释放气体。前移的时候身体处于同一水平,不可以上浮和下沉,亦不可左右倾斜。循环往复,随个人身体条件进行。
螺旋式运动方式
1、下肢螺旋运动。两脚平行站立,屈膝到膝盖并拢,抬右脚,使右脚跟和左脚尖在一条线上,右脚右移,距离大约一肩到一肩半距离,膝盖围绕脚心做顺时针旋转。顺时针结束后做逆时针旋转。两条腿交换进行。
2、上肢螺旋运动。两脚平行站立,屈膝到膝盖并拢,右脚右移,距离大约一肩到一肩半距离。左手放松垂下,右手从肚脐处功能位,旋转使手面向上,高度齐眉,翻掌使手背向上,手臂外开45°,旋转下落,手面向前,顺势滑到肚脐处。
3、背部肌肉螺旋运动。拔井绳是古代的一种工作,把井水从井里面提上来,腰胯的旋转是由膝盖的一提一落来完成的,两只手也是随着身体的旋转,配合膝盖的起落一个手掌向内外旋上提,一个手掌向外内旋下插,犹如手抓绳子将水从井里提出一样。
太极拳主张“放松”,通过波浪运动和螺旋运动恢复软组织的正常螺旋排列以及正常位置,从而达到缓解疲劳和解除病痛的目的。如此一来,身体的若干功能就可以逐步恢复。(文章代码:102111)
[责任编辑]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