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嚣尘上”——语言是风中的稻草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1234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20日,“甚嚣尘上|Words Are Straw in the Wind”李怒当代艺术个展,在松美术馆东区开幕。
  位于松美术馆东区的马厩旧址,在李怒手中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生猛的当代艺术场域。冬日的暖阳穿过马厩的窗户,洒落在贴满金箔的22堵马厩隔墙上,熠熠生辉。在古朴的条石甬道上、在若隐若现的石膏雕塑上,在凌乱的草料堆里,在光影斑驳的金箔墙头,上千只鸽子就散落充斥在整个展厅,蔚为壮观。当浑厚有力的钟声猝不及防的敲响时,人心震撼,世界瞬间安宁。而鸽子或惊飞,或聆听,或泰然自若,神态各异。12响钟声过后,留下的不仅是绕梁的回响,更是在心中久久散不去的波澜。
  “甚嚣尘上”出自《左传》,有关于春秋时期的一段战事,后被引申为某种言论嚣张的状态。展览英文名“Words Are Straw in the Wind”的中文翻译是“语言是风中的稻草”,在西方谚语中农夫通过向风中抛出一根稻草来判定风向。
  在此次展览的马厩隔栏区域中,李怒用草料填埋了2017年9月末在单行道画廊的个展“潜”的所有作品,而这些作品中的雕塑部分,曾是李怒2017年6月份在南京户外艺术项目“我不知道水有多深”的主体。李怒将这三次连续的展览比喻为“三大炮”。三大炮是四川特色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这三次展览可以被分别看作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前世、今生和来世,是一次次的转场。“甚嚣尘上”,以富有剧场感的表现手法,将时间、空间的纵深和跨度呈现在观众面前。李怒说,“当我说当下,当下已成过去。过去未过去,而未来还未来。我两腿跨在时间的边缘,现实像个剧场,而我不甘于被设定。”
  “艺术没了意会,靠言传就索然无味。不管艺术家如何去说、去解读,都是欠缺的,作品自身更饱满、更有张力。”李怒在开幕导览中说到,“艺术是绝对的奢侈品,只有当你真正读懂它你才算拥有它。”


  你脚下的风,鸽群惊起
  在上千只鸽子进场之前,雕塑及其他所有作品都被覆盖并隐藏在草料之下。通过鸽子进场之后的飞舞踩踏,原本掩盖的物件又都慢慢被显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预设的“不可控性”给作品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
  李怒的创作中常常暗含很多黑色的调侃甚至是“恶意”的误导。表面上简单粗暴,但实际上复杂诡辩,包含着多重含义。李怒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创作,是将客观真实性之下的自我经历和主观化感受作为创作媒介,来表现对于社会大环境的普遍性感知,以及個体的情绪波动和群体在宏观社会演变中的精神状态。他关注偶然、突发、及当下状态的真实性存在,颠覆纪实与虚构、再现和抽象之间的感知界限。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扩张力和穿透力,既观念又感官,既直白又隐晦,既诗性又现实,并具有某种隐喻的、尖锐的、幽默的、诗性的和戏剧性的特质。
  22堵墙的仪式感
  “这个展览空间之前是一个马厩,当我看到一排一排的马厩隔墙纵深过去,这22堵墙带给我的仪式感,特别震撼!”谈到空间,李怒如此说。
  李怒为马厩里22堵隔墙披上了金箔,却故意留出了墙头上锈迹斑斑的拴马铁环。金箔在寺庙和教堂里都是常用的材料,是高贵而神圣的。
  掀开门帘,步入展厅,闯入眼睛的是古旧条石甬道上成群的鸽子,然后是金色墙面、暖暖的阳光和两侧厚厚的草料。意外、生猛、荒诞、直接,各种印象扑面而来。漫步其中,在被马墙分开的一道道隔间里形态各异的雕塑隐现其中,只有亲自走过每一个隔间,才能分辨其中不同的形态,而观察每一个隔间的过程就像是看电影不同的脚本。看一个雕塑,像看一个单独的故事,但连贯起来恍然发现好似看了一场“电影”,穿越了一个时代。
  钟声!风声?
  雕塑空间感的场景转化,让马厩的功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在展览中,钟声贯穿始终。古往今来,无论东西,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中国的寺庙也好,还是西方的教堂也罢,敲钟的习惯亘古不变,它是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的参照物。
  循环的钟声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显得尤为突出,既在意料之外又于情理之中。宏大的钟声对人的内心感受有莫名的作用,有如醍醐灌顶,非常“提神”。一群人听和一个人听钟声的感受不同,早上听和傍晚听钟声的体会各异。钟声过后如果你足够细心,仔细聆听还能体会到“风声”。不知是真的有风?还是鸽子在挥动翅膀?亦或是宏大钟声产生的空气对流?或是心中久久不能平息的波澜?
其他文献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增长同步壮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攀升,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而美国调整对华战略,从“接触”改成“遏制”,在很多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禁止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投资。面对这种国内外形势,我国企业该如何突破?企业科技创新目前存在怎样的软肋
期刊
毫无疑问,2017年对于全世界来说,经济发展都是具有活力和异常活跃的一年,这体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数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6%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增速2.2%,新兴市场国家增速为4.6%。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基本上摆脱了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全面复苏阶段。  预计2018年这种全面复苏和增长仍将会持续。人们似乎已经可以肯定,新的增长点将体现在大数据、云服务
期刊
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6月1日下午圆满落幕。  历时4天的第十四届北京文博会以“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优质文化产业资源,集中展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就、新业态、新模式,深度展示北京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示范引领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本届文博会共有2个国际组织、68个国家与地区的86个境外代表
期刊
5月16日,2019亚洲冷链展在上海新國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国内冷链产业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会,本届亚洲冷链展吸引了150余家展商盛装亮相,冷链行业头部企业悉数参展;总展出面积1.25万平方米,吸引了冷链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观众2万余人次。  冷链产业大秀开启,新技术、新产品、新动向精彩纷呈  亚洲冷链展连续举办四届,已然成为国内冷链产业链企业展示品牌形象、服务能力、发布新科技、新产品的重要秀
期刊
2017年中国的外贸表现比较争气。海关统计表明,在2015年和2016年,以人民币计算的中国外贸进出口贸易额曾经分别下降7%和0.9%,而在2017年前11个月,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其中,出口13.85万亿元,增长11.6%;进口11.29万亿元,增长20.9%。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体回稳向好,但这种势头在2018年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在前不
期刊
未来的生活和职场会是什么样子?凯恩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给出了预言,他认为到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每个人只需要每周工作15个小时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打发那一下子多出来的时间。  只是,从目前看来,凯恩斯预言实现的可能性很小,无论是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还是中国这样快速崛起的国家,普罗大众花在职场上的时间反而更多了,工作和生活的天平更偏向工作,而不是生活。但这并不妨碍研究者和公共政策问
期刊
未来开放战略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第一个维度就是国家发展对开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我们要考虑的另一个维度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我认为两个层面都在变化,一是我们从一个经贸小国迅速地成为一个经贸大国后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上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际影响力是双刃剑,如果善用自己的影响力,就可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塑造形势,创造机遇。  影响力如果运用不妥当,或者说对影响力浑然不知,很多行为可能会构成
期刊
近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加强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被认为是最重要议题之一。据了解,文在寅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不仅有史上最大规模的韩国经济使节团陪同,而且在中国的大部分时间都安排了与商业有关的活动,期间,中韩双方也在经贸领域达成了若干成果。谈到中韩经贸未来合作的方向,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区本部长郑光泳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25年间,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希望文在寅总统此次访
期刊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外国语院系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蜚声中外。  自1944年成立以来,英语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外交官、媒介领袖、企业精英、英语教育专家及政府政要,毕业生们遍布海内外,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上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英语系曾翻译了《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等国家级重要文献;王佐良教授翻译英国诗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国璋教授主编了著名的《许国璋英语》
期刊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历经相对健康的发展,全球经济回暖,经济增速普遍加快,由此对2018年全球经济的走势持乐观看法的预测增多。多个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经济将维持稳定复苏的态势。  2018全球经济将稳定复苏  2017年12月11日,联合国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创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