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联招聘网”对在校大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近60%的大学生是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或服从调剂进入所学专业,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有50%的学生将选择另选专业。为了避免这种盲目性,近年来,很多大学纷纷探索大类招生的模式,让考生填报志愿变得轻松很多。比如有些省份的考生填报浙江大学的时候,只要填满6个大类(专业)志愿就等于填上了该校的近百个专业。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早在2002年就开始尝试实行按类招生。浏览各高校近几年的《招生章程》,都可看到“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之类的词汇,可见,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改革的趋势。
但是,这种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对于习惯了按不同专业填报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还存在着很多新奇和疑惑。那么,究竟什么是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的利弊到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解读。
何谓大类招生
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在这种招生模式下,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到一个大类,在招生时不再进行细分。考生通过该方式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一到两年内统一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基础课程,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因此,大类招生避免了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有利于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打破了传统观念,避免了一考定终身。因而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
招生类型、模式的区别
有的高校将部分十分相近的专业合并成一个类别,如我们经常在高校招生计划中看到的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材料类、机械类、公共管理类等.这种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小类”。而有的高校大类所涵盖的专业范围非常大,比如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生命科学、药学、经济3个学院尝试按学院大类招生;2006年共有11个学院按照学院大类招生,招生专业数从前一年的83个减少到37个;到2009年,除建筑学、城市规划、数字媒体技术等个别专业采取专业招生外,其他绝大部分专业都涵盖到大类中,共分为6个大类,分别为“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类”“工科试验班”“应用生物科学”“医学试验班类”;在2010年招生中,又进一步将建筑学等4个专业整合为“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将“工科试验班”拆分为“工科试验班(工学)”和“工科试验班(信息)”。至此,文理科基本上所有的专业都包涵在8个大类中。
大类招生对考生的好处
首先,可以减少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选择志愿时,大多数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可以说是极为有限的,往往仅从字面了解.未必清楚专业真正的发展前景,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或由父母根据经验和喜好代为选择,或盲目跟风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往往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认为学管理就能当领导,学经济金融就能赚大钱,学建筑就要下工地,学农学就要到农村种地。
大类招生后,可以给考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考生在录取时是到一个大类,其相对应有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考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大学、学科、专业,更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规划。以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避免高考时一次性选择专业的盲目性。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满足考生志愿,增大录取率。
按大类招生之后,表面上看招生专业数量少了,实际上每个招生大类的名额相对增加了很多,考生的录取率也随之会增大。按传统方式填报,不同的专业之间一般存在分数级差问题。按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录取的机会。缓解考生的压力。让考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大致定位个人的修学方向,为今后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做准备。
再次.使考生专业基础加宽,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加大。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而实行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宽厚基础、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考生自身的个性特长。在前1~2年的大类学习中,学生所学的主要基础课程、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就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考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和发展。基础拓宽了,适应能力增强了,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在确认主修专业时,有些学院或者专业要参考一、二年级的成绩选择学生,所以也使得考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增强,学习动力加大,不会出现进了大学就放松学习的现象。
但是我们在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时也发现,很多家长和考生由于缺乏对大类招生的了解,往往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认为只有确认了专业才是吃了定心丸.否则会“浪费”高考的高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现。因为在对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根据分数高低或者热门程度选定的专业,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在大学真正去了触过专业知识以后,才能更理性地为自己做出选择。我们相信。只要想在大学中真正学到知识的同学,从来都不会放松自己,而是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地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编辑 魏娜 校对 孔惠楠)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早在2002年就开始尝试实行按类招生。浏览各高校近几年的《招生章程》,都可看到“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之类的词汇,可见,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改革的趋势。
但是,这种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对于习惯了按不同专业填报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还存在着很多新奇和疑惑。那么,究竟什么是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的利弊到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解读。
何谓大类招生
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在这种招生模式下,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到一个大类,在招生时不再进行细分。考生通过该方式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一到两年内统一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基础课程,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因此,大类招生避免了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有利于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打破了传统观念,避免了一考定终身。因而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
招生类型、模式的区别
有的高校将部分十分相近的专业合并成一个类别,如我们经常在高校招生计划中看到的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材料类、机械类、公共管理类等.这种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小类”。而有的高校大类所涵盖的专业范围非常大,比如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生命科学、药学、经济3个学院尝试按学院大类招生;2006年共有11个学院按照学院大类招生,招生专业数从前一年的83个减少到37个;到2009年,除建筑学、城市规划、数字媒体技术等个别专业采取专业招生外,其他绝大部分专业都涵盖到大类中,共分为6个大类,分别为“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类”“工科试验班”“应用生物科学”“医学试验班类”;在2010年招生中,又进一步将建筑学等4个专业整合为“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将“工科试验班”拆分为“工科试验班(工学)”和“工科试验班(信息)”。至此,文理科基本上所有的专业都包涵在8个大类中。
大类招生对考生的好处
首先,可以减少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选择志愿时,大多数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可以说是极为有限的,往往仅从字面了解.未必清楚专业真正的发展前景,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或由父母根据经验和喜好代为选择,或盲目跟风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往往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认为学管理就能当领导,学经济金融就能赚大钱,学建筑就要下工地,学农学就要到农村种地。
大类招生后,可以给考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考生在录取时是到一个大类,其相对应有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考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大学、学科、专业,更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规划。以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避免高考时一次性选择专业的盲目性。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满足考生志愿,增大录取率。
按大类招生之后,表面上看招生专业数量少了,实际上每个招生大类的名额相对增加了很多,考生的录取率也随之会增大。按传统方式填报,不同的专业之间一般存在分数级差问题。按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录取的机会。缓解考生的压力。让考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大致定位个人的修学方向,为今后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做准备。
再次.使考生专业基础加宽,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加大。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而实行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宽厚基础、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考生自身的个性特长。在前1~2年的大类学习中,学生所学的主要基础课程、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就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考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和发展。基础拓宽了,适应能力增强了,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在确认主修专业时,有些学院或者专业要参考一、二年级的成绩选择学生,所以也使得考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增强,学习动力加大,不会出现进了大学就放松学习的现象。
但是我们在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时也发现,很多家长和考生由于缺乏对大类招生的了解,往往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认为只有确认了专业才是吃了定心丸.否则会“浪费”高考的高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现。因为在对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根据分数高低或者热门程度选定的专业,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在大学真正去了触过专业知识以后,才能更理性地为自己做出选择。我们相信。只要想在大学中真正学到知识的同学,从来都不会放松自己,而是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地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编辑 魏娜 校对 孔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