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对于理财客户进行的市场营销逐渐变成了市场的主体,各个银行纷纷将理财业务提到的了主要的位置上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于县域的主体金融机构,相较于其他银行来说,理财业务几近空白,在竞争的浪潮中已经处在了劣势。所以,为了能够应对现在激烈的竞争,以及巩固市场地位,农信社也开拓了理财业务,文章就针对不同金融环境下农村信用社的理财业务方式入手,着重分析农信社的理财现状,找出其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发向。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理财业务 市场
一、农信社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
理财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有关于财务的规划、分析以及投资顾问等服务,并且,按照去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对于我国来说,理财业务的发展萌芽较晚,21世纪初才逐渐形成,直到2006年以后,才逐渐的发展起来。即便起步的晚,但却发展势头迅猛。并且随着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竞争逐渐激烈了起来,使得各自的业务模式逐渐成熟,各成一套体系。而对于农信社来说,正处于改革转型的时期。与那些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理财业务显得很“冷清”。以往,虽然在沿海等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应市场变化的趋势,也推出了几款自主设立的理财产品,可是却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和对理财的市场开发,最终其规模没能扩大发展起来,产品也一直很单一。对于内陆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理财业务的市场开辟更显“寂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了起来,但是在农村现有的存储方式却没办法给与他们更多的理财选择,农信社的业务发展竟然跟不上农民逐渐加强的理财意识,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在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后,认识到了农村理财市场的巨大潜力,开辟增加了一系列理财产品,为农民提供了更多保值增产的选择。
一直以来,“存款立社”都是农村信用社的立足之本,依据着点多面广这项优势,以金融储蓄基地的形势在农村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但是几年来,随着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扩张发展,同时还有贷款公司等其他小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种种压力竞争下,使得农村信用社显得愈发的落后,取法理财业务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的提现了出来,再加上农民的理财意识提高了,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农信社的“阵地”逐步丧失的主要原因。并且,以往农信社的那种靠关系搞营销的难度也愈来愈大了,而且成本也逐渐增大了。因此,农信社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业务方式。
二、当前农信社的理财方式及其意义
(一)中间业务渠道的开拓
对于利率市场化的一些国家来说,中间业务的收益已经达到了整体营业额的40%以上,在我国,这一比例也很高,约有20%左右,这就足以看出,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理财产品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增加银行收入的手段,并且,这种产品具有占用资本很少、收益高并且风险低等的优点。因此,对于农信社来说,拓展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二)特色产品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与此同时,对于传统的那种存款贷款的业务来说,利率也受到管制,并且,与其相关的监管是十分严格的。在这种形势下,是很难对利率品种业务进行开拓创新的。但是理财业务则不然,因为它可以与很多类型的资产进行挂钩,期限也是灵活的,不仅如此,还可以依据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开发,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总结分析、归类整理,不仅要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的多样化,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理财产品。
(三)以资产负债作为调节工具
一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的结构都是很单一的,而且资产的流动性很差,因此,农信社要开发理财产品,并将债券资产、信贷资产以及票据资产等资产进行“打包”,并设计开发成理财产品进行出售,客户群或是个人,或者是机构。这是一种很好的资产调节工具,当信贷以及其他资产的规模因为某种原因受限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理财产品的规模扩大的方式进行平衡调节,为了获得流动性支持以及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对表内资产进行压缩来完成;与之相反的,如果资产扩张、流动性很充足,或者环境很宽松的时候,就可以将理财产品的规模进行压缩,或者直接中止那些还未到期的产品,以此来使表内资产空间得到扩展,使自主收益的能力得到增强。这种用理财产品而进行的资产负债调节是一项有利的调节工具,不仅对农信社的资产结构进行改善,还使得资产负债的结构变得多元化。
三、总结
以上介绍的农信社的理财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是农信社进行内增性的有效增长手段。但是,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多,那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不断的去思考发掘有效的解决办法。总之,对于农信社来说,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抢占市场的先机,弥补以往理财业务的缺失所带来的损失,并努力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壮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构建多元化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08).
[2] 魏建斌.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J].河北金融,2008,(04).
[3] 许传森.浅谈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7).
作者简介:王金浩(1975-),男,汉族,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研究方向: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拓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理财业务 市场
一、农信社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
理财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有关于财务的规划、分析以及投资顾问等服务,并且,按照去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对于我国来说,理财业务的发展萌芽较晚,21世纪初才逐渐形成,直到2006年以后,才逐渐的发展起来。即便起步的晚,但却发展势头迅猛。并且随着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竞争逐渐激烈了起来,使得各自的业务模式逐渐成熟,各成一套体系。而对于农信社来说,正处于改革转型的时期。与那些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理财业务显得很“冷清”。以往,虽然在沿海等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应市场变化的趋势,也推出了几款自主设立的理财产品,可是却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和对理财的市场开发,最终其规模没能扩大发展起来,产品也一直很单一。对于内陆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理财业务的市场开辟更显“寂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了起来,但是在农村现有的存储方式却没办法给与他们更多的理财选择,农信社的业务发展竟然跟不上农民逐渐加强的理财意识,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在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后,认识到了农村理财市场的巨大潜力,开辟增加了一系列理财产品,为农民提供了更多保值增产的选择。
一直以来,“存款立社”都是农村信用社的立足之本,依据着点多面广这项优势,以金融储蓄基地的形势在农村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但是几年来,随着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扩张发展,同时还有贷款公司等其他小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种种压力竞争下,使得农村信用社显得愈发的落后,取法理财业务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的提现了出来,再加上农民的理财意识提高了,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农信社的“阵地”逐步丧失的主要原因。并且,以往农信社的那种靠关系搞营销的难度也愈来愈大了,而且成本也逐渐增大了。因此,农信社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业务方式。
二、当前农信社的理财方式及其意义
(一)中间业务渠道的开拓
对于利率市场化的一些国家来说,中间业务的收益已经达到了整体营业额的40%以上,在我国,这一比例也很高,约有20%左右,这就足以看出,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理财产品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增加银行收入的手段,并且,这种产品具有占用资本很少、收益高并且风险低等的优点。因此,对于农信社来说,拓展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二)特色产品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与此同时,对于传统的那种存款贷款的业务来说,利率也受到管制,并且,与其相关的监管是十分严格的。在这种形势下,是很难对利率品种业务进行开拓创新的。但是理财业务则不然,因为它可以与很多类型的资产进行挂钩,期限也是灵活的,不仅如此,还可以依据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开发,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总结分析、归类整理,不仅要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的多样化,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理财产品。
(三)以资产负债作为调节工具
一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的结构都是很单一的,而且资产的流动性很差,因此,农信社要开发理财产品,并将债券资产、信贷资产以及票据资产等资产进行“打包”,并设计开发成理财产品进行出售,客户群或是个人,或者是机构。这是一种很好的资产调节工具,当信贷以及其他资产的规模因为某种原因受限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理财产品的规模扩大的方式进行平衡调节,为了获得流动性支持以及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对表内资产进行压缩来完成;与之相反的,如果资产扩张、流动性很充足,或者环境很宽松的时候,就可以将理财产品的规模进行压缩,或者直接中止那些还未到期的产品,以此来使表内资产空间得到扩展,使自主收益的能力得到增强。这种用理财产品而进行的资产负债调节是一项有利的调节工具,不仅对农信社的资产结构进行改善,还使得资产负债的结构变得多元化。
三、总结
以上介绍的农信社的理财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是农信社进行内增性的有效增长手段。但是,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多,那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不断的去思考发掘有效的解决办法。总之,对于农信社来说,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抢占市场的先机,弥补以往理财业务的缺失所带来的损失,并努力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壮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构建多元化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08).
[2] 魏建斌.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J].河北金融,2008,(04).
[3] 许传森.浅谈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7).
作者简介:王金浩(1975-),男,汉族,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研究方向: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