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读来饶有趣味。
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不但生动地刻划了纸鸢的姿态,而且令人想见那放纸鸢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明代时,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很普遍。诗人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首,如“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徐渭的另一首《题风筝画诗》:“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写得十分精彩,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读来情趣盎然。
清代的风筝制作和放飞更为盛行,人们争相娱乐。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曾这样描绘儿童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构成了一幅生活气息的画面。
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描写儿童风筝放不上天,急得怒罵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实,喜爱风筝的绝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和老翁。清代一位诗人的《北京竹枝词》写道:“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曹雪芹是一位杰出的风筝玩家,在《红楼梦》中,他以断线风筝为谜底,写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诗:“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诗中没有“风筝”等字眼出现,却把放风筝的情形,以及劝告世人的一片苦心,描绘得惟妙惟肖。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北方万人观赏,南方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
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首把风筝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
在清代还有两位女诗人写断线风筝的诗,构思精巧,绘声绘色,各呈妙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诗云:“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另一位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诗曰:“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古人的风筝是充满诗意的,现如今,放风筝成了我们生活休闹、娱乐怡情的一种方式。风筝美丽的姿态,牵动着我们的视线,也系着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