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民办大学初始出现之时,提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有一种论调在坊间流传:“多办一所民办大学,少建一座监狱。”这固然是某种辩护和论证,但也代表了其时的社会认识水准。在“监狱论”之后,则是“组成部分论”。这在《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之中有充分的表述。应该说,“组成部分论”是对民办高校认识上的重要提高,也是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基本定位。
把民办高等教育提到一个全新高度的是之后提出的“共同格局论”。此后,包括在近期的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均有类似形成“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的表述。这无疑是对民办教育的更高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组成部分论”的角度,民办高校确实做到了。据统计,2012年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480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30%。至于“共同格局论”,似乎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还只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和美好的期待。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军途中,一部分民办高校“高歌猛进”,不仅走出了生存危机“瓶颈”,而且因为巧抓机遇,还获得了较大、较快的发展。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另一部分民校却面临着危机,悄然发生着萎缩现象,民办高等教育的“艳阳天”似乎并没有真正到来。
近年来,又有人惊呼民办高校要“准备过冬”。对于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过冬”可能并不那么可怕。如果提前准备棉衣、劈柴和必需的粮食,似乎可保无虞。但真正的问题是,熬过漫长的冬天之后,春天来了,还是像从前那样过下去吗?民办高校的发展,似乎还需从长计议。而这种“从长计议”,有三大问题似乎难以规避:一是钱,二是人,三是政策。
首先说“钱”。在公办高校经费相对充足的前提下,民办高校十多年不涨学费,难免发展后劲不足。如果提高学费,在生源本来紧张的大背景之中,难免更显竞争劣势。教育的社会捐助机制,不仅有待健全,更需假以时日。政府的补贴,正如浙江、上海等省市所做的一样,有似于私立大学的“德国模式”。这种“财政输血”式的救助机制,固然可为民办高校注入部分活力,但在中国教育经费总体不足、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条件下,不仅难以普及,更非长远之计。
因此,民办高校更多的还是要走向资本市场,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补充和自我造血机制,从而改变单一化的“学费依赖”路径。其最高目标是实现与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的真正接轨。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固然有待商榷,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产业性”也是客观事实,除非重回国家财政大包大揽的老路。像新东方这样的教育机构,与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对我们应该有所启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的政策能否允许民办高校首先“试水”?
其次说“人”。依靠公办高校退休师资以及兼职教师起步的民办高校,如果不形成自己的人才队伍,还能够走多远?在民办教育的初始阶段,一切尚可应付。而要进一步发展内涵,没有人才以及学科建设,那是没有出路的。毕竟,“偷来的拳头打不死人”,即使定位在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教育的层次,也同样有一个内涵建设以及提升的问题。当然,“人”和“钱”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公办高校花费巨资吸附人才的时候,民办高校将有何作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民办高校要成为人才“高地”,而不是“洼地”,显然面临困境。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还包括科研平台以及体制身份差异等诸多困扰。
最后说“政策”。这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似乎更为关键。民办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本来就是政策的产物;而民办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仍然还有依于政策路径。“钱”和“人”的问题,最终似乎都可归入政策“端口”。当然,政策的“笼子”所提供的空间是不是足够大,固然是一个问题,但是,你的翅膀强度和硬度,能让你飞多高、多远,则又是另一个问题。
(王勇 三江学院宣传部长,副教授)
把民办高等教育提到一个全新高度的是之后提出的“共同格局论”。此后,包括在近期的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均有类似形成“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的表述。这无疑是对民办教育的更高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组成部分论”的角度,民办高校确实做到了。据统计,2012年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480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30%。至于“共同格局论”,似乎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还只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和美好的期待。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军途中,一部分民办高校“高歌猛进”,不仅走出了生存危机“瓶颈”,而且因为巧抓机遇,还获得了较大、较快的发展。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另一部分民校却面临着危机,悄然发生着萎缩现象,民办高等教育的“艳阳天”似乎并没有真正到来。
近年来,又有人惊呼民办高校要“准备过冬”。对于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过冬”可能并不那么可怕。如果提前准备棉衣、劈柴和必需的粮食,似乎可保无虞。但真正的问题是,熬过漫长的冬天之后,春天来了,还是像从前那样过下去吗?民办高校的发展,似乎还需从长计议。而这种“从长计议”,有三大问题似乎难以规避:一是钱,二是人,三是政策。
首先说“钱”。在公办高校经费相对充足的前提下,民办高校十多年不涨学费,难免发展后劲不足。如果提高学费,在生源本来紧张的大背景之中,难免更显竞争劣势。教育的社会捐助机制,不仅有待健全,更需假以时日。政府的补贴,正如浙江、上海等省市所做的一样,有似于私立大学的“德国模式”。这种“财政输血”式的救助机制,固然可为民办高校注入部分活力,但在中国教育经费总体不足、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条件下,不仅难以普及,更非长远之计。
因此,民办高校更多的还是要走向资本市场,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补充和自我造血机制,从而改变单一化的“学费依赖”路径。其最高目标是实现与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的真正接轨。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固然有待商榷,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产业性”也是客观事实,除非重回国家财政大包大揽的老路。像新东方这样的教育机构,与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对我们应该有所启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的政策能否允许民办高校首先“试水”?
其次说“人”。依靠公办高校退休师资以及兼职教师起步的民办高校,如果不形成自己的人才队伍,还能够走多远?在民办教育的初始阶段,一切尚可应付。而要进一步发展内涵,没有人才以及学科建设,那是没有出路的。毕竟,“偷来的拳头打不死人”,即使定位在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教育的层次,也同样有一个内涵建设以及提升的问题。当然,“人”和“钱”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公办高校花费巨资吸附人才的时候,民办高校将有何作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民办高校要成为人才“高地”,而不是“洼地”,显然面临困境。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还包括科研平台以及体制身份差异等诸多困扰。
最后说“政策”。这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似乎更为关键。民办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本来就是政策的产物;而民办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仍然还有依于政策路径。“钱”和“人”的问题,最终似乎都可归入政策“端口”。当然,政策的“笼子”所提供的空间是不是足够大,固然是一个问题,但是,你的翅膀强度和硬度,能让你飞多高、多远,则又是另一个问题。
(王勇 三江学院宣传部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