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态极妍话钧瓷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是最老练的烧窑工匠也无法预测,出窑后的钧瓷将会呈现何种绚烂的色彩。
  
  


  宋代五大名窑皆各有特色,官窑的精致、定窑的莹澈、汝窑的宁静淡雅、哥窑的金丝铁线……在这些工艺精湛的古之瑰宝中,钧窑以一种绚烂的姿态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均窑始于唐朝,在北宋时达到其艺术顶峰。钧窑地处河南禹县古均台和神镇一带,宋时称均州,故名“均窑”、“钧窑”或“钧州窑”。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美如朝晖的瓷器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窑最显著的特点,钧窑正是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钧瓷的釉面在高温烧制中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似真似幻,变化莫测,往往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古人曾在诗中这样形容钧窑瓷器上美妙的色彩和图案。钧瓷的颜色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体现着典雅大方、飘逸空灵的帝王之气。同时,钧瓷的形态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着清新练达的含蓄之美。
  均瓷胎质细腻坚硬,较为沉重,呈灰白、灰黑、灰黄、灰褐等色。钧窑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还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米色、天青、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以及窑变的各种颜色,各色错综相间,绚烂多彩,气韵非凡。钧窑瓷器上所闪现的海棠红色是加入铜的成分所致。此外,铜元素对窑温十分敏感,要在适当的温度和环境下才能烧制出美丽的红色,若稍有偏离,色泽就会产生变化。因此,即使是最老练的烧窑工匠也无法预测,出窑后的钧瓷会呈现出何种绚烂的色彩。而正是这种烧制结果的不确定性,使钧瓷的美千变万化、独树一帜。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钧窑尊”可谓存世钧瓷中的精品,其口缘内施天青釉,器外则以大青、玫瑰紫和海棠红交融在一起,釉色美如朝晖晚霞,极尽绚丽璀璨之致。
  


  钧窑瓷器是一种厚釉器物,其瓷釉上常常出现一种被称为“蚯蚓走泥纹”的纹路,这种呈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形态宛如蚯蚓在泥土中游动一般。钧窑器物所呈现的“蚯蚓走泥纹”,属于烧制工艺上的一种偶然现象,且仅存在于北宋的钧窑瓷器上。这种具有流动感的色丝给器物平添了一种纹路美,它作为钧窑瓷器的一个特征,也是文物界鉴定钧窑器物的线索之一。
  
  元代钧瓷的发展
  
  元代是钧瓷瓷器蓬勃发展的时期。可以说元代的钧瓷制作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但同时,元代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与宋代钧瓷有着不同的工艺特征。在宋朝,钧窑瓷器仅供皇室和贵族使用,民间禁止私自烧造,因此钧瓷大都精工细作,十分精美。而元代,钧窑瓷器已经成为民间百姓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烧制钧瓷的窑场遍及各地。因此,这个时期,虽然钧窑瓷器得以大量烧制出来,但人们往往只追求钧瓷生产的数量,而忽视了钧瓷的质量,整个元代钧瓷量大质粗,精品大大减少。
  与宋代的钧瓷相比,元代钧瓷品种单一,器物多大件,给人以笨重之感。从瓷釉来看,胎质和釉质都比较粗糙,施釉厚而不均匀,有的施釉过厚,釉料大量下垂聚集,达到了“垂若蜡泪”的程度;而薄釉露胎处则又可看到胎上的轮指和刀痕。烧成以后,釉面上多有气泡和棕眼,光泽度也较差。釉色以天青、月白居多。器体上的紫红窑变斑往往形成彤云密布的形态,或聚成物形,不及宋代钧窑那样美妙自如。而且,元代钧瓷施釉一般不到底,没有护胎釉,往往底足露胎。
  


  元代钧瓷的器形不仅较宋代大了很多,而且在器物的造型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元钧在器物表面所采用的堆雕、镂孔等装饰技法在宋代钧窑瓷器中是见不到的。
  
  辨别钧瓷的小窍门
  
  辨别钧窑瓷器的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看其器形是否是宋元时期钧瓷的器形。北宋钧窑瓷器造型秀丽,古朴端庄,器形有碗、碟、洗盆、炉、瓶、缸、出戟尊、花盆等。
  其次,看其制作工艺。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采用的都是手拉坯工艺。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
  再次,看其釉色和釉质。宋代钧窑瓷器的天青、天蓝、月白釉,匀净莹润,乳光内含,无论是墓葬还是窑藏出土的钧瓷,都很少有严重的土沁现象,其釉质往往令人赏心悦目。而现代仿钧器釉色多为天蓝,很少有天青、月白釉。而且为了达到与出土钧瓷相近的釉质,伪造者往往刻意伪造土沁或作去浮光的处理,但其效果适得其反,给人的感觉是釉色发乌,无莹润感。
  


  现代人在仿造时常用兽皮等工具在钧瓷表面反复摩擦,以达到去浮光的效果。虽然釉面平整光滑,但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会看到有规则的摩擦痕迹。还有用腐蚀性液体处理新仿的钧瓷,虽然也可以使瓷器表面失去耀眼的浮光,达到做旧的效果,但是釉面往往显得十分呆板,在放大镜下也可看到一种釉面被破坏的伤痕。
  此外,元代钧瓷的真品,釉面上的斑状窑变为紫红色;仿品的窑变斑不是偏浅就是过深。同时由于古代胎泥淘练的工序繁复,所以胎质细腻致密,而现代钧瓷的胎泥淘练较为简单,胎质断面有时有杂质或孔隙。
  (感谢北京博玩文物鉴定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都说帕慕克故事讲得好,在讲故事的能力中有个必备就是煽情,老帕也擅长此道,特别是煽起乡愁来,简直如滔滔江水,凭谁也挡不住。在那本《伊斯坦布尔——一个城市的记忆》中,他的家乡被当作历史废墟,完全罩在了愁云惨雾之中,显得凄美绝伦。那种“伊斯坦布尔式的忧伤”格外容易撩动起中国人的心弦,因为对咱们这些自以为生活在千年古城废墟中的人们来说,最容易产生这样的幻觉,误以为这位老兄是我们的同道,误以为我们也可以象他
根据施塔克尔贝格模型,寡头之间的决策是贯序的。主导企业知道随从企业一定会对自己的决策作出反应,因此,主导企业在决策时,也把随从企业的反应考虑进来。    在三国寡头垄断市场上,北方的魏国是主导力量,吴蜀相合之时,尚能与魏对峙,吴蜀离心,则随即灭亡。这种不对称竞争,有点类似于寡头理论里的施塔克尔贝格模型。  根据施塔克尔贝格模型,寡头之间的决策是贯序的。主导企业知道随从企业一定会对自己的决策作出反应
型男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中国逗留了66小时,包括游览故宫和长城。算上他,美国已有七位总统在任内访问过中国,尽管都是出差,也会忙里偷闲参观一下。以下是七位美国总统或多或少去游览过的所在,尽管对很多国人而言,这些地方已经熟稔得像自家后花园,但在美国总统的眼中,它们代表了这个东方国度的一国凤仪。    八达岭长城   签到:尼克松、里根、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  还好,奥巴马没落熟套,没有说“不到长城非好
马克思主义从传播开来的时候就伴随着民族化的过程,自“五四”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在不断探寻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内在诉求,又
在大剧院二楼的咖啡茶座里,我们开始了对许维龙的采访。许维龙——国家大剧院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总经理助理、精装修分部总经理,来自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他出生在上海,在台湾读书,后来移民香港,在美国工作了3年,现在是加拿大国籍。“也就是因为我这么‘复杂’,所以才会说这些方言和语言。”他会说上海话,会粤语,也会讲英语。由于许的英语很好,又懂建筑知识,所以他成了安德鲁的一个兼职翻译。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