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施塔克尔贝格模型,寡头之间的决策是贯序的。主导企业知道随从企业一定会对自己的决策作出反应,因此,主导企业在决策时,也把随从企业的反应考虑进来。
在三国寡头垄断市场上,北方的魏国是主导力量,吴蜀相合之时,尚能与魏对峙,吴蜀离心,则随即灭亡。这种不对称竞争,有点类似于寡头理论里的施塔克尔贝格模型。
根据施塔克尔贝格模型,寡头之间的决策是贯序的。主导企业知道随从企业一定会对自己的决策作出反应,因此,主导企业在决策时,也把随从企业的反应考虑进来。而且,施塔克尔贝格主导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水平要比对等竞争时更高,随从企业则比对等竞争时要低,其结果,就是主导企业最终吃掉随从企业的可能性更大。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魏国丞相司马炎逼魏帝曹奂禅让,又装模作样经过文武官员再三劝进,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279年冬,晋国大军分六路大军征讨东吴,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击降吴主孙皓。此时,距董卓进京拉开动乱序幕已有九十余年,距赤壁之战也有七十余年,三国长期对峙之局,从此终结。市场从寡头阶段,又进入一个完全垄断的新阶段。
果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操父子辛苦忙碌了几辈子,结果算是给司马家打工了。曹操一代枭雄,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导致政权不保、产业易手。这就是魏、蜀、吴三寡头的共同特点,推而广之,还是中国历代皇朝的特点,是各种以血缘相传的权力系统的共同特点。
当然,也不能全怪子孙无能,其实,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魏国政权易主的祸根,在曹操时期就埋下了。他对司马懿也有猜忌,可是没有杀他,这还罢了,可他没有对组织体系加以改变,自然也就不能杜绝野心者对产业的觊觎了。
吴国的灭亡,多少也由于同一原因。孙皓在这个体制内杀人纵欲,但他无力摧毁这个体制。历史连篇累牍地记载了他的荒唐和暴虐,但是,在荒唐和暴虐之后,孙皓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暴君,他也有自己的规划,他也想按照自己的意图改变东吴。但是,他失败了。
孙皓的举措导致了地方豪族与他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所以,当晋军挥师南下的时候,江东豪族已经不再为他拼死抵抗了。东吴的崩溃,反而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牢牢地占据着江东的土地和人口,晋国派来的官员根本就无所作为。大约三十余年后,晋国因为内乱,又遭五胡乱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逃到吴国原有疆域,建立了南朝,虽屡有机会北伐,却始终不能统一全国。
说到蜀国,情况可能跟魏、吴不太一样,蜀国只传到第二代,没有产权继承危机。而且对于刘禅,在我们看来,他也不像后世说得那么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领导蜀国四十一年,政权稳固,班子内部基本没有互相倾轧,他的不战而降,后人有猜测说,此乃“全国为上之策”。
刘备临终前,曾特意叮嘱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该还政与刘禅,可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二十二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刘禅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到诸葛亮遗命(《前出师表》)举荐的蒋琬一死,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其实,蜀汉的失败,从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就提前注定了。《隆中对》有重大的战略缺陷,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陆续讨论过。因而,蜀国与曹魏的情况并不相同。
不过,话说回来,司马氏集团在曹魏篡权成功,其中也有诸多客观因素。据说,当司马昭(司马炎之父)平定蜀国时,恐惧传到吴国,吴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司马氏父子把持朝政,曹魏政权内乱频仍,却依然能取得南征胜利?这时,驻守荆州的张绨说,曹氏治国,一意地用严刑峻法和重税,百姓苦于其政,而司马氏却减轻北方百姓负担。正是因为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司马氏才能够牢牢地控制了政权。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时,为了收买人心,又大封功臣。短短几年,司马炎总共封了五十七个王,五百多个公、侯。又采取拉拢的办法,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汉任职的官吏,以确保社会稳定过渡。
这样,晋国继承其魏国母体的强大实力,很快攻城掠地,一统天下。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真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在三国寡头垄断市场上,北方的魏国是主导力量,吴蜀相合之时,尚能与魏对峙,吴蜀离心,则随即灭亡。这种不对称竞争,有点类似于寡头理论里的施塔克尔贝格模型。
根据施塔克尔贝格模型,寡头之间的决策是贯序的。主导企业知道随从企业一定会对自己的决策作出反应,因此,主导企业在决策时,也把随从企业的反应考虑进来。而且,施塔克尔贝格主导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水平要比对等竞争时更高,随从企业则比对等竞争时要低,其结果,就是主导企业最终吃掉随从企业的可能性更大。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魏国丞相司马炎逼魏帝曹奂禅让,又装模作样经过文武官员再三劝进,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279年冬,晋国大军分六路大军征讨东吴,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击降吴主孙皓。此时,距董卓进京拉开动乱序幕已有九十余年,距赤壁之战也有七十余年,三国长期对峙之局,从此终结。市场从寡头阶段,又进入一个完全垄断的新阶段。
果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操父子辛苦忙碌了几辈子,结果算是给司马家打工了。曹操一代枭雄,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导致政权不保、产业易手。这就是魏、蜀、吴三寡头的共同特点,推而广之,还是中国历代皇朝的特点,是各种以血缘相传的权力系统的共同特点。
当然,也不能全怪子孙无能,其实,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魏国政权易主的祸根,在曹操时期就埋下了。他对司马懿也有猜忌,可是没有杀他,这还罢了,可他没有对组织体系加以改变,自然也就不能杜绝野心者对产业的觊觎了。
吴国的灭亡,多少也由于同一原因。孙皓在这个体制内杀人纵欲,但他无力摧毁这个体制。历史连篇累牍地记载了他的荒唐和暴虐,但是,在荒唐和暴虐之后,孙皓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暴君,他也有自己的规划,他也想按照自己的意图改变东吴。但是,他失败了。
孙皓的举措导致了地方豪族与他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所以,当晋军挥师南下的时候,江东豪族已经不再为他拼死抵抗了。东吴的崩溃,反而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牢牢地占据着江东的土地和人口,晋国派来的官员根本就无所作为。大约三十余年后,晋国因为内乱,又遭五胡乱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逃到吴国原有疆域,建立了南朝,虽屡有机会北伐,却始终不能统一全国。
说到蜀国,情况可能跟魏、吴不太一样,蜀国只传到第二代,没有产权继承危机。而且对于刘禅,在我们看来,他也不像后世说得那么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领导蜀国四十一年,政权稳固,班子内部基本没有互相倾轧,他的不战而降,后人有猜测说,此乃“全国为上之策”。
刘备临终前,曾特意叮嘱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该还政与刘禅,可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二十二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刘禅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到诸葛亮遗命(《前出师表》)举荐的蒋琬一死,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其实,蜀汉的失败,从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就提前注定了。《隆中对》有重大的战略缺陷,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陆续讨论过。因而,蜀国与曹魏的情况并不相同。
不过,话说回来,司马氏集团在曹魏篡权成功,其中也有诸多客观因素。据说,当司马昭(司马炎之父)平定蜀国时,恐惧传到吴国,吴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司马氏父子把持朝政,曹魏政权内乱频仍,却依然能取得南征胜利?这时,驻守荆州的张绨说,曹氏治国,一意地用严刑峻法和重税,百姓苦于其政,而司马氏却减轻北方百姓负担。正是因为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司马氏才能够牢牢地控制了政权。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时,为了收买人心,又大封功臣。短短几年,司马炎总共封了五十七个王,五百多个公、侯。又采取拉拢的办法,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汉任职的官吏,以确保社会稳定过渡。
这样,晋国继承其魏国母体的强大实力,很快攻城掠地,一统天下。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真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