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盛开的季节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五月端午节的日子,我驾车迎着晨曦前往乐都南山一个古老而繁荣、藏汉世代和睦共处的村落——瞿昙镇浪营村。顺着山势蜿蜒曲折的乐化公路缓慢前行,沟壑间亲切而熟悉的瞿昙河潺潺流淌,仿佛吟唱着一曲曲悠扬动听的乡间小调,那小调漫过河畔的草地轻轻地拂动着绿幽幽的草,拂动了田野里忙于薅草的尕媳妇们漫开了心里的“少年”,也拂动了一个归乡心切人的心潮汹涌澎湃。忽然我的眼前一亮,草丛里有一朵朵蓝幽幽的花在舞动,我情不自禁地高呼:“啊,多么美丽芬芳的马兰花!”
  马兰花盛开的季节是乐都南山地区歌舞悠扬欢腾的季节,是勾起年少羞涩记忆的季节,是荷包儿飘香的季节,是南山各村落各民族民间交谊繁盛的季节,更是漂游四海的游子们归乡拉弓射箭的季节。
  一踩油门,我就到了村口。悠悠地听到了那再也熟悉不过、旋律动听的藏族歌曲,那歌声撩拨得我喉咙直发痒。透过车窗,只见河边的树林里彩旗飘扬,穿着节日盛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头攒动,叫买叫卖声悠悠波动……好一个盛大的场面。泊车借问一位穿着藏服、肤色微黑、身背精致弓箭、匆匆赶场的小伙子今天村里干什么这么热闹,这位个儿不高却非常精干的小伙子一边匆匆赶路一边用不太标准的藏语说:“我们这儿正在射箭,我们村和角营村比赛。”仔细一打问我才明白他原来是本村的汉族小伙子,也是今天射箭队的一员。为了射箭,为了歌舞,为了各村各族间的交往,好多汉族小伙子都置办了节日才舍得穿的藏服。在青海海东的乐都区有一种俗语:“南山射箭,北山赛马”,确实是个声名远扬的民俗活动,更是让游客赏心悦目的别样景致。南山射箭源于古老的藏族部落,每逢五月端午节,也是青藏高原真正意义上的夏季开始,各个村落的箭头们开始组织本村爱好射箭的射箭手们一边操箭一边商榷邀请与哪个村进行射箭比赛。参赛时,双方射箭队员都要穿上华丽的藏袍载歌载舞,尤其是中靶后赛手们要跳上一段粗犷的藏族劲舞以表庆贺与祝福,所以各民族选手们自然而然地置办上了自己钟情的藏袍跳起了提前精心准备的藏舞。由于浪营村是个藏汉杂居的村庄,长期的和睦相处,藏汉两种文化交融发展,藏汉两种语言自然而然成了村里的“官方语言”,说汉语的难免夹带藏语,说藏语的难免夹带汉语,人人会说藏话,人人会说汉语,难怪我看错了眼呐!今天是角营村射箭队应邀到浪营村进行回访射箭比赛。
  在浪营村,乃至整个乐都南山地区的各个村落,一到射箭的日子,外出的人们纷纷回家操箭射箭。听村里的人们说:“天大地大也大不过射箭,忙天忙地也忙不过拾箭。”可见在乐都南山地区各族儿女们把射箭看得何等重要啊!端阳到,各村相邀射箭。一来本村各族人民丰富了农闲时的文化生活,各族人民团结齐心;二来村村联络了感情,加强了来往;三来创造了那些各村各族的少男少女们谈情说爱、喜结良缘的机遇;再加上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村村都修建了各具特色的漂亮箭场,射箭使得乐都南山地区各族儿女世代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家园繁荣昌盛。如今,一天天鼓起腰包的各族男女老少踊跃参加射箭的热情更加高涨,当你以一个游侠的姿势行走在五月的乐都南山乡间时,“欧——哈哈……”箭手们的和箭声和“心里的“花儿”响彻山川、响遏行云,使得这个享誉乐都南山沟沟壑壑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发扬得愈来愈广大。
  走进人头攒动的箭场,恰遇两个射箭队开始了射箭比赛。顿时,喧闹的箭场还给了参赛的队员们,双方箭手们喊声震天,开弓的双方箭手弩拔弓张,蓄势待发。前来观赛的男女老少悄声谈论着双方队员谁的盛装精美,谁的射箭技术好。猛然,开弓的箭手在相互激将的呐喊声和爽朗的笑声中撒出了箭,兩位箭手都箭无虚发,双方中靶,骤然间场子里喧腾起来了。双方箭手们列队而出,相向载歌载舞,共同祝贺,共享快乐。场外观众们的呐喊声、喝彩声、鼓掌声像山洪暴发一样响起,经久不息。就在这样热闹、喜庆、沸腾、激情的场面中,一场友谊、团结、和谐的射箭比赛在晌午炎热的日头下告一段落,然后浪营村的箭手们叫上自己的对卯子(乐都南山地区把自己的射箭对手称作“对卯子”)请到家里盛情款待。午后,下半场射箭比赛又在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间热热闹闹地开始了,伴随着姑娘们原生态动听的“花儿与少年”及“拉伊”,各族箭手们更加粗犷而洒脱地射起来了,直至日落西山而顿失滔滔。从此之后,两个村子就成了联谊村,对卯子就成了终生不忘的好朋友,同时也奏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谐稳定共繁荣”的主旋律,谱写了一曲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动人赞歌。
  返回的路上,我的耳边依旧歌声、号声、喝彩声缭绕不息,男人们中靶后的狂欢还在女人们的酒窝里艳红地荡漾着,路边草地上的马兰花开得更加蓝盈盈的,格外显眼。
  作者简介:苏臻行,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北上广文学》等。
其他文献
2019年7月31日,黄南州保安镇城内村一片欢声笑语,一位风度翩翩、满头银发的老者拄着双拐手拿相机不停地变换姿势对着一群老人按动快门.一会儿,他停下来给老人们从相机翻看刚
期刊
是的,伴随着音乐的节律,踏过崎岖的岁月河流,脚步从未迟疑、从未停滞,一路砥砺前行,贫困未能遏制他求学的脚步;家门寒微,未能阻挡他追求音乐的执念;因为执着,他从一个懵懂无
期刊
又是一夜不眠.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眼中布满血丝,带着丝丝的倦意,他又匆匆投入新的一天工作的忙碌中.不知道这是他第几次通宵达旦整理文案的一夜,但对于他来说,都已
期刊
听说,贵德县人民医院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江苏“曼巴”,刚到贵德就当了副院长,他是专门看眼病的,摘除白内障“一把抓”,挺厉害!但有些老百姓认为,年纪太轻的医生不可过分相信,
期刊
这是一段尘封在历史画卷中的难忘故事,这是一处见证了历史进程的贵族庄园。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有一个叫做昂拉的地方,这里有一座青海乃至安多地区保留最为完整的贵族庄园——昂拉千户府。昂拉地处黄河沿岸,三面环山、东临黄河、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比“七擒孟获”还要曲折的故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昂拉,走进千户府邸,让在这座古朴华美的贵族
期刊
蓝天有了白云才会更加美丽,青山有了丛林才会更加翠绿,土地有了庄稼,草原上有牛羊才会更加丰饶;人间有了团结、和睦、包容,万事才能兴旺发达。西海大地上盛开的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促进了各项事业有效地发展、进步、兴盛;有了为民族团结增添光彩的人们,民族团结之花,才焕发出了耀眼的色彩。  翻开历史的画卷,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里,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一贯注重团结一心、互帮互爱、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民族
期刊
民国初期,沙河滩首先坐落的几个庄廓是从甘肃新城来的回族药铺家,后来从凉州相继过来了田家、豆家、单家、高家、吕家,都是汉族,又多少与回族药铺家沾点亲带点故的,就攀谈成了老乡,便砌院墙盖土房定居在庄子最上端。沙河滩土层薄,石头多,这些庄廓有的是土夯的,有的是石头砌的,有的一半是土墙,一半是石墙,似乎象征这个村庄一半儿是回族,一半儿是汉族。  药铺家前辈老汉们,还有跟随而来的这些汉族庄员,因为来自有果园
期刊
在行走中,黄河总是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场合和我的岁月一次又一次地相遇和重合,给我滋养、感动、震惊、启发和向往。有一天,我若有所思,从弯弯曲曲的黄河上游图中,寻找我曾经生活过三年的黄南所处的位置。从北向南看,黄南的尖扎、同仁、泽库、河南四个县位于从尖扎流向循化那一段黄河的南岸,谓之河之南,黄南的名称由此而来;由南往北看,黄南又在黄河绕过阿尼玛卿之后从玛曲再次流入西北青海那一线之北,谓之河之北,当地有
期刊
清代,西宁地区的民间文艺得到一定发展,且呈现多元化的色彩。这一时期,西宁地区的民间文学以传说和叙事诗为主,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纪实性,曲折反映了各民族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表达了各族群众真实生活的感受和强烈的爱憎之情。清代也是西宁地区地方戏剧和曲艺形成的重要时期,秦腔、眉户、皮影、贤孝等艺术得到了较快发展。舞蹈艺术中,西宁文庙乐舞和塔尔寺跳欠活动已形成规范,汉族社火舞、藏族锅庄、土族纳顿
期刊
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