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音乐教学,应通过练习法、演示法、欣赏法与复习法等教学,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并通过直观性、积极性、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音乐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谱感受音乐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和表现音乐。视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学习观,培养学生对节拍、节奏、速度、音色、音程等音乐表现手段的听辨能力,激发学生积极音乐思维,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获得更多教学体验与锻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师要善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实际,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从而达到各学科协调发展。
教材分析
《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C大调,2/4拍,这首歌曲音域很窄,结构短小,整首歌曲前8个乐句(每2个小节)只用了do,re,mi,fa,sol,la 6个音符,通过节奏型发展,构成歌曲的主体。尾声(最后5小节)部分用“啦”做衬词,表现了人们在劳动后的愉悦心情。歌曲虽然短小,但是其内容含着“X XX ”节奏、衬词、力度、二声部演唱的音乐知识。执教教师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刘茗老师。
教学目标
认知新的节奏型“X XX”,并能在节奏练习中和歌曲中正确地拍,读,唱出来。背唱歌曲《恰利利、恰利》,能用准确的声音和情感表达歌曲的情绪,注意节奏 “X XX”在歌曲中的运用;并在演唱、律动、舞蹈创编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向上的美好情感。
学生通过图片和音乐欣赏,进一步加深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了解。
教学过程
学唱歌曲,认知新的节奏型“X XX”,并能在节奏练习与歌曲演唱中准确地运用;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歌曲创意表演。
新课导入,双响筒出场:“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是一节特别的音乐课,要由两位音乐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位是我,另一位老师就是双响筒,请听听它的声音。”(老师:敲击“恰利利、恰利”旋律 )设计意图:用双响筒敲出节奏型,既引出歌曲难点,又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节奏练习与节奏拍念引入歌词,学生拍节奏,老师轻唱歌词;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演唱中,发现歌曲乐句:“刚才的旋律好听吗?请你听听,歌曲中哪两句的歌词是一样的呢?”
教学感受:聆听歌曲,引出课题:“恰利利、恰利”是印度尼西亚当地特有的劳动叫喊声。(板书:“恰利利、恰利”)再听一听,印度尼西亚的人民是怎样种地的?理解歌词含义,引出歌曲意义:坚持不懈、乐观向上;最后还得听一听:“你觉得歌词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歌词童趣,感受音乐的力量,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律动感。
在前面拍读节奏的基础上,唱一唱歌谱(老师钢琴带旋律)分乐唱歌谱;分乐句唱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与老师合作演唱歌曲结尾部分;意在通过合作演唱,增加学生趣味性学习。
教学意义
在这首歌曲中,学生通过模仿农民种地来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在学生有情感演唱的同时,教师用打击乐配乐,对学生的歌声进行点缀,丰富音乐教学色彩。加入拍手、演唱、打击乐等分组让学生学习赋予创意性表演。
教学中,学生伴随《恰利利、恰利》背景音乐图片欣赏印度尼西亚风光、民俗等,对异域风情有了体会与了解。旋律活泼可爱,特别有趣,也是这首歌曲长期受到喜爱的原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
教材分析
《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C大调,2/4拍,这首歌曲音域很窄,结构短小,整首歌曲前8个乐句(每2个小节)只用了do,re,mi,fa,sol,la 6个音符,通过节奏型发展,构成歌曲的主体。尾声(最后5小节)部分用“啦”做衬词,表现了人们在劳动后的愉悦心情。歌曲虽然短小,但是其内容含着“X XX ”节奏、衬词、力度、二声部演唱的音乐知识。执教教师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刘茗老师。
教学目标
认知新的节奏型“X XX”,并能在节奏练习中和歌曲中正确地拍,读,唱出来。背唱歌曲《恰利利、恰利》,能用准确的声音和情感表达歌曲的情绪,注意节奏 “X XX”在歌曲中的运用;并在演唱、律动、舞蹈创编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向上的美好情感。
学生通过图片和音乐欣赏,进一步加深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了解。
教学过程
学唱歌曲,认知新的节奏型“X XX”,并能在节奏练习与歌曲演唱中准确地运用;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歌曲创意表演。
新课导入,双响筒出场:“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是一节特别的音乐课,要由两位音乐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位是我,另一位老师就是双响筒,请听听它的声音。”(老师:敲击“恰利利、恰利”旋律 )设计意图:用双响筒敲出节奏型,既引出歌曲难点,又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节奏练习与节奏拍念引入歌词,学生拍节奏,老师轻唱歌词;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演唱中,发现歌曲乐句:“刚才的旋律好听吗?请你听听,歌曲中哪两句的歌词是一样的呢?”
教学感受:聆听歌曲,引出课题:“恰利利、恰利”是印度尼西亚当地特有的劳动叫喊声。(板书:“恰利利、恰利”)再听一听,印度尼西亚的人民是怎样种地的?理解歌词含义,引出歌曲意义:坚持不懈、乐观向上;最后还得听一听:“你觉得歌词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歌词童趣,感受音乐的力量,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律动感。
在前面拍读节奏的基础上,唱一唱歌谱(老师钢琴带旋律)分乐唱歌谱;分乐句唱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与老师合作演唱歌曲结尾部分;意在通过合作演唱,增加学生趣味性学习。
教学意义
在这首歌曲中,学生通过模仿农民种地来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在学生有情感演唱的同时,教师用打击乐配乐,对学生的歌声进行点缀,丰富音乐教学色彩。加入拍手、演唱、打击乐等分组让学生学习赋予创意性表演。
教学中,学生伴随《恰利利、恰利》背景音乐图片欣赏印度尼西亚风光、民俗等,对异域风情有了体会与了解。旋律活泼可爱,特别有趣,也是这首歌曲长期受到喜爱的原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