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绘画历史上,人物画是发展最早的画种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人物图案的纹饰。1949年出土于长沙的绢地《人物龙凤帛画》是迄今最早以线的形式表现物象的方法,展示了我国千百年来人物画的造型手段。唐代以前所见人物画基本都是以较工整的勾线方法。而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写意人物画,要属五代的石恪《二祖调心图》和南宋的梁楷《泼墨仙人图》等。
新的世纪已经开始,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写意人物画面临着如何发展、超越和创新的问题,这是当今历史发展的需要。著名画家刘文西曾说,中国画在2l世纪的发展,首先要看人物画。人物画是体现当今社会改革、发展,展示人们精神面貌的画种。这就要求人物画家要有较高的素质,要深入社会生活之中,体验生活,研究生活。深入生活的核心就是深入人物。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纵观千百年来凡有成就的画家,他们之所以能创作出传世佳作,与他们置身于民众之中、对人间百态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的细心体察、潜心揣摩是分不开的,或对物写生升默记于心,并结合自身的内心情感而成。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劳动者(人民大众)置于主人翁的地位,几十艘船只刻画入微,几百人畜无一雷同等,这都是非生活、无写生而不能成就的。元代著名大画家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时,曾亲自居富春山多年进行观察、写生和默记。他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五代的人物画家顾宏中通过“目识心记”而画成几十个人物形象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近现代画家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等,亦都经常深入社会生活,潜心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总之,画家经常深入生活、体察社会是创作出佳作的重要因素。
深入生活善于发现
古人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里渗透着视觉在同一种空间上形成的感觉认识。所以说,画家的眼睛要学会捕捉事物,要善于发现问题。同到一个地区去采风,有的人就感到没什么可画的,而有经验的画家却满载而归,这反映了一个画家艺术修养的底蕴,也决定了他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深度。艺术修养全面的画家能发现别人认为平常不值得关注的事物,并能从中看到本质的东西。艺术的魅力恰恰是来自于对自然的精细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按照美的要求,严格地进行提炼取舍。这样画出的人物不仅有他自身的形象,而又蕴含着作者本人的深情,所画出的作品,才能耐得住人们的品味。
学会捕促生活细节
画家到生活中收集素材、实地写生是创作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基础训练、技能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些初到大自然生活中去写生的朋友,看到什么都想画,结果画了不少,意义不大。究其原因,无外乎其写生之目的不明确。
画家到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收集素材,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即所到之处都能反映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崭新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发现自己所要寻找的对象及生活环境。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生活。
写意人物画的写生
陶瓷写意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形体、形象和神态特征的研究、描绘,把握和提高造型能力。
速写的方法
初学速写者,应先从慢写入手,去理解人物的造型及结构,尤其是对头部五官的刻划要仔细、要符合解剖、要注意神态。然后旁及躯干、四肢,要把握好手、脚的动势要同脸部表情联系起来画,因为人物表情除五官神态外,特别是手的动作更是传达人物情感的重要部位。在这一期间,我们可找些比较有特点的熟悉的人作模特儿,进行反复练习和体会。
锻炼默写
在现实生活中,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瞬息即逝,变化不定,不可能象课堂上画静止的模特儿那样。这就要靠我们的头脑去记忆,然后再将他表现(画)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默写。默写的首要条件是学会观察,要学会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对象的面目表情,要突出个性。其次,要抓住他最典型、最优美的动势,象应用照相机一样将他印刻在你的脑海中。落墨时,头像要从眼睛开始;动势要从躯干开始、构筑动作的框架。
写生中的形与神
写意人物画贵在传神。在写意人物画的写生中,首先应尽力把形画得生动、准确,这是“以形写神”。但形不等于神,形似不见得神似,无形必无神。这就是通过对外形表象的把握,进而深入表现其内在精神气质。因此,写意人物画的学习首要是把握形的准确,其后才是研究如何捕捉表现精神本质的神,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神”是指客观对象身上显露的精神因素,可由性格、气质、情感组成。以形象特征和外在形体动态上的表露,即为神态;表情上的显露,即为神情;在气质上的表现,则为神气。这神态、神情、神气就是客观对象“神”。我们只有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体现写意人物的“形神兼备”的本质特征。
总之,在当今陶瓷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中,我们首先要有写意人物画的创新理念,手法更要大胆,作品更加符合时代。
新的世纪已经开始,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写意人物画面临着如何发展、超越和创新的问题,这是当今历史发展的需要。著名画家刘文西曾说,中国画在2l世纪的发展,首先要看人物画。人物画是体现当今社会改革、发展,展示人们精神面貌的画种。这就要求人物画家要有较高的素质,要深入社会生活之中,体验生活,研究生活。深入生活的核心就是深入人物。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纵观千百年来凡有成就的画家,他们之所以能创作出传世佳作,与他们置身于民众之中、对人间百态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的细心体察、潜心揣摩是分不开的,或对物写生升默记于心,并结合自身的内心情感而成。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劳动者(人民大众)置于主人翁的地位,几十艘船只刻画入微,几百人畜无一雷同等,这都是非生活、无写生而不能成就的。元代著名大画家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时,曾亲自居富春山多年进行观察、写生和默记。他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五代的人物画家顾宏中通过“目识心记”而画成几十个人物形象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近现代画家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等,亦都经常深入社会生活,潜心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总之,画家经常深入生活、体察社会是创作出佳作的重要因素。
深入生活善于发现
古人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里渗透着视觉在同一种空间上形成的感觉认识。所以说,画家的眼睛要学会捕捉事物,要善于发现问题。同到一个地区去采风,有的人就感到没什么可画的,而有经验的画家却满载而归,这反映了一个画家艺术修养的底蕴,也决定了他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深度。艺术修养全面的画家能发现别人认为平常不值得关注的事物,并能从中看到本质的东西。艺术的魅力恰恰是来自于对自然的精细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按照美的要求,严格地进行提炼取舍。这样画出的人物不仅有他自身的形象,而又蕴含着作者本人的深情,所画出的作品,才能耐得住人们的品味。
学会捕促生活细节
画家到生活中收集素材、实地写生是创作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基础训练、技能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些初到大自然生活中去写生的朋友,看到什么都想画,结果画了不少,意义不大。究其原因,无外乎其写生之目的不明确。
画家到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收集素材,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即所到之处都能反映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崭新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发现自己所要寻找的对象及生活环境。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生活。
写意人物画的写生
陶瓷写意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形体、形象和神态特征的研究、描绘,把握和提高造型能力。
速写的方法
初学速写者,应先从慢写入手,去理解人物的造型及结构,尤其是对头部五官的刻划要仔细、要符合解剖、要注意神态。然后旁及躯干、四肢,要把握好手、脚的动势要同脸部表情联系起来画,因为人物表情除五官神态外,特别是手的动作更是传达人物情感的重要部位。在这一期间,我们可找些比较有特点的熟悉的人作模特儿,进行反复练习和体会。
锻炼默写
在现实生活中,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瞬息即逝,变化不定,不可能象课堂上画静止的模特儿那样。这就要靠我们的头脑去记忆,然后再将他表现(画)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默写。默写的首要条件是学会观察,要学会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对象的面目表情,要突出个性。其次,要抓住他最典型、最优美的动势,象应用照相机一样将他印刻在你的脑海中。落墨时,头像要从眼睛开始;动势要从躯干开始、构筑动作的框架。
写生中的形与神
写意人物画贵在传神。在写意人物画的写生中,首先应尽力把形画得生动、准确,这是“以形写神”。但形不等于神,形似不见得神似,无形必无神。这就是通过对外形表象的把握,进而深入表现其内在精神气质。因此,写意人物画的学习首要是把握形的准确,其后才是研究如何捕捉表现精神本质的神,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神”是指客观对象身上显露的精神因素,可由性格、气质、情感组成。以形象特征和外在形体动态上的表露,即为神态;表情上的显露,即为神情;在气质上的表现,则为神气。这神态、神情、神气就是客观对象“神”。我们只有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体现写意人物的“形神兼备”的本质特征。
总之,在当今陶瓷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中,我们首先要有写意人物画的创新理念,手法更要大胆,作品更加符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