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病:多病因识别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脑病(NE)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和儿童期严重神经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产前、分娩期,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产前和分娩期高危因素。产前母亲疾病、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性、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胎盘异常、血栓形成、凝血异常和代谢性疾病均可直接导致NE。部分患儿存在共患病如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肺部疾病导致分娩后宫外适应障碍,发生缺氧缺血导致NE。NE为异质性疾病,根据病史、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评估检查,识别出导致NE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NE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反向和正向两种导丝置入方式在小体重婴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体重≤5 kg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导丝置入方式,分为导丝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每组按体重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组:体重≤2 kg;Ⅱ组:2 kg<体重≤3 kg;Ⅲ组:3 kg<体重≤5 kg。比较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首次
高通量测序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诊断新生儿遗传相关罕见病。快速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常规二代测序技术相比,检测流程更完善、检测时间更短,对新生儿采用快速高通量测序能及时调整临床治疗决策。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快速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新生儿遗传病诊断中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在临床推广提供参考。
目的回顾1例磷酸吡哆醇(胺)氧化酶(PNPO)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国内外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NICU收治的1例PNPO缺乏症患儿的神经电生理、影像学、遗传学资料,并复习2002年至今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儿31+1周早产,生后当天即出现难治性痉挛发作,脑电图呈暴发抑制,PNPO基因存在c.674G>T、c.448-451del突变,故确诊PNPO缺乏症。检索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先天性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7型(CLN7)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识别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二代测序方法确诊的MFSD8基因突变所致CLN7 1例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对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先证者,男,新生儿早期起病,临床表现为生后呼吸浅慢,四肢肌张力减低,中枢性呼吸衰竭,多次撤机失败,视频脑电图示连续性低电压及暴发抑制状态。头颅CT示双侧白质密度减低,脑实质密度均匀
目的观察中医集束化方案联合西医治疗呼吸机依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重庆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行机械通气后呼吸机依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集束化方案联合西医治疗,均治疗7 d,比较2组脱机情况、生命体征指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呼吸频率(RR)]、感染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算法对于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自动计划RapidPlan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的影响。方法使用27例剂量计算算法为AAA(Anisotropic Analytical Algorithm)的历史病例计划作为训练集建立AAA模型,使用AXB(Acuros XB)算法重新计算该27例训练集后建立AXB模型;另选20例未参与建模、具有不同处方剂量的计划对模型进行测试。对两种模型训练集计划
目的评价加味桑菊饮治疗风热犯肺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11日—3月8日在十堰市新冠肺炎第二定点救治医院治疗的风热犯肺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0例,为轻型和普通型,近3 d无发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桑菊饮干预,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10 d后主要症状消失率、症状评分、肺损伤程度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核酸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