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父母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忘记了曾经在哪里读到这句话:包容父母,足以包容天下。这句话常常在我心里泛起涟漪。
  我出生于农村,如今已步入中年人行列。每每回想起自己对父母的态度,所发生的几次改变,就会感慨不已。在孩童懵懂无知时代,父母给我的印象只有“严厉”两个字,为避免被父母责骂,只好在他们面前尽量争做一个乖孩子,从来不敢反驳。
  长大后,背井离乡步入社会,刚开始时有种野马脱缰的轻松感,认为从此可以无拘无束了。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异乡生活,却常常令我思念起父母和家乡。于是,一有假期总会跑回家乡。然而。每次回去,父母亲就会向我灌输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大道理,甚至唠叨我应该安心工作,不要做吊儿郎当之辈。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对父母的苦口婆心一点也听不进去,认为是老年人的唠叨通病,只有将委屈埋在心里。
  在之后的两三年时间内,出于对父母不近人情的“报复”,节假期我很少回家乡,利用业余时间把精力放在自学和看书写作上。一直到我也为人之父后,慢慢地,我似乎才懂得了为人父母者的良苦用心,才为曾经“报复”父母的唠叨而没有回家探亲的无知之举感到惭愧。
  反思之余,我终于深深懂得了父母是生命之源,没有父母,就没有子女的道理。所以,在父母古稀之年,尽管他们的言行处事与现代社会有所差异,但我们兄弟姐妹都能够给予包容和理解,尽量让他们在舒心的环境中生活。遗憾的是,十一年前,父亲还是在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后离开了我们,母亲成为了我们唯一的牵挂,如今八十多岁的她,在子孙们的爱护孝道中安享晚年。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日常生活中,谈起亲情话题,很多人的脑海就会想到一个词:代沟。不可否认,父母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也许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的经历和教养,养成了他们独具一格的个性,于是与子女相处时,无形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缺点,对子女有些过分的要求和做法,令子女感到委屈,甚至认为不公待遇。我想,父母与子女之间,一味求同不太现实,尽量做到求同存异避免不必要的分歧,才能享受到浓浓的亲情。
  曾经有一篇《我们都会老去,父母的唠叨请多包容》的文章,看哭了很多有良心的人,摘录片断分享: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们照顾了,就如同在你们小的时候,我照顾你们那样,对我多一些耐心;当我老了,走路蹒跚行动不便,也想出去晒晒太阳,就如你小时候,我用小车推着你出去晒太阳一样,多一些耐心给我,少一些烦躁;虽然我老了,但是生活的磨难并没把我的棱角磨圆,我还会像教训小孩子那样待你,请原谅我,这都是我多年的习惯;当我老了,没有机会和你们唠叨,当我永远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你们不要为我哭泣,孝顺的儿女不會在我的灵前悲伤地哭泣,因为我在世时你们为我做了应该做的一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我走了,带走了你们的一片孝心。这样我会安息的,在天堂为我的儿女们祈祷……
  父母是我们修行的最初对象,每一个人,都要从父母这里开始,学会包容与爱。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在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百善孝为先。如果我们做人,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试想,一个连父母也不能包容的人,哪来气量包容兄弟姐妹、伴侣、朋友和同事; 一个连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又何以成大事?
  (常朔摘自《佛山日报》2017年12月16日)
其他文献
喜欢买书,且又涉猎较杂,书便越攒越多。如何安置这些书,倒成了一件伤脑筋的事。  先是最大化利用书柜空间,由单排变作两排,不常用的里面藏,常用的外面摆,上面再横着塞。待书柜插满了,只好置于床底之下、柜子顶上,或是码放在犄角旮旯。由此带来了新问题,一则凌乱,二则不便,每次找本书总得折腾一回。  友人来访,看到乱糟糟的书,建议我们趁早丢一部分。其道理是,积攒下来的书,除了少量工具书和经典外,大部分不会再
二狗子是瓦匠,头几年在城里打工,经常包点活,手里有俩儿钱。  听说山后那块荒地要承包,二狗子在家里就有点坐不住了。  因为是荒地,价码自然低,包到手,投资啥项目,都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家闲着的二狗子,很想包那块地。  赶集的时候,二狗子买了一篮子新鲜的家鸡蛋。傍晚,悄悄来到村主任家。  看见主任,二狗子满脸堆笑。放下鸡蛋,二狗子说,主任啊,你看我自从那次干活不小心把腰扭伤后,一直闲在家里,也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冬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自从进入冬天起,我们就天天盼着严冬早点过去,春天早日到来。春回大地,明媚的春光里有很多土生土长的小欢喜在等着我们。  从春天第一脚踏进田野开始,我们这些猫了一冬的孩子们,就再也憋不住了,犹如挣脱了樊笼的小鸟,撒着欢儿相约相伴着奔向田野。虽然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时节,但我们同样能够找到属于我们的
丹尼尔·艾德斯诺克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因家境不好,2009年高中毕业后便辍学到一家自行车车行打工了。  一天中午,他问老板,为什么他最近看到很多来买自行车的人都是刚来这里买过的,老板说现在丢自行车已是家常便饭,在美国每年大概会有1500万辆自行车丢失,小偷都是通过剪断锁子把车子偷走的。艾德斯诺克被这个丢车的天文数字震撼到了。  于是他拿起锁子开始研究,他掂了掂锁子好重,心想这么粗重的锁子都能被剪开,
喜欢行走,只要无事,我总会远离闹市,行走到乡间。  某个黄昏,我信步走进乡村一所庙宇。  这是一所新建的庙宇,庙内有一尊新塑的神像。  神像下,崭新的香案上摆放着新设的香炉,香炉里已经插满了香,香烟袅绕,供品也摆放了不少。我并不知道这座庙宇敬奉的是何方神仙,但我知道眼前这尊塑像是神。见到神就得拱手相拜,这似乎是由来己久的习性。  我拱手的时候,看了一眼神,神在冲着我乐呵呵地笑。  我拜完后,看了看
过马路,等红绿灯。十几个男女老少凑成的“一小撮人”,于川流不息的汽车中左冲右突,浩浩荡荡地涌向了马路对面。  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准备随众往前冲,却被母亲拽了回来:“没看见红灯吗?”小女孩委屈:“可是别人都走了。”“别人是别人,你是你。”母亲声色俱厉道:“别人不会为你的冲动埋单,但你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母亲,虽然小女孩受了批评,但长大后,她一定会感谢母亲的良苦用心。 
几天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山坡上、河岸上、田地里,都遮着一层薄薄的纱,如烟如雾,望不远,即使靠着栏杆,极目远眺,也仅仅能看到半里左右。至于远处的山,山上的人家,人家屋顶的炊烟,都不见了影子。  晚上睡着,檐前,也嘀嘀哆哆的,欲说还休,是秋雨的断肠倾诉。  人,坐在书房中,带着一段难以言说的心事,愁闷如网,结着千千结,怎么也解不开。人,也就成了一段无语的枯木。  十几天后,天,终于放晴了。  妻子说
她照例是5点起床,窗外晨光熹微。她照例进厨房忙碌起来,淘米,煮粥,动作和声音都很收敛,她怕惊醒儿子和孙子。她喜欢在煤气灶上先用中火催沸,然后再用文火炖,这样稻谷和阳光的香味就会出来。儿子提醒她,用电饭煲就可以了,全自动的,不需要人守着。她试过几次,总觉得煮出来的粥不够味。她告诉儿子,电饭煲哪有脑子,趁我还干得动,我让你们再吃几年我煮的粥饭。  有一天,老太照样上卫生间洗漱,一如从前拿起牙刷,却突然
此时此刻,你幸福吗?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你经常会觉得自己幸福吗?  越来越觉得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其实很少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还是平常日子里的小事小情。可能是生活上的,也可能是工作方面的。  长期伏案,加上近年来频繁使用手机,我也步入了“低头族”,入冬后肩周和颈椎疼痛愈发严重。有段时间穿衣服都感到困难,脖子也明显感到僵硬,隐隐的疼痛似乎蔓延到了头部。有天晚上,我站在淋浴下,
周六晚上,我们7个访问学者来到日本当地一个有名的饭店。终于完成了一周高强度的交流学习,大家都需要“放纵”下。一进门,来自巴基斯坦的老兄说:太好了,终于到了一个可以大声说话的地方了,我们这一周过得太“安静”了。因为位居使馆区,又提供传统日本菜,这个饭店90%的客人都是“老外”,天妇罗加啤酒,一片欢腾的气氛。  这样的气氛在东京并不多见,在酒店大堂、饭店、超市,所有这些“公共场所”都十分安静。马路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