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友芹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曾获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办的优秀校本教材评比、基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在新疆、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开展讲座、示范课50多场,出版《闳约深美 语文之境》等专著。
当下,中学语文界各种各样的“流派”让人应接不暇。不少在语文教学上有思考、有追求的教师,偶尔也会陷入莫名的惶恐与不安中,特别是当有人问及“你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时。笔者认为,只要目标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在教学的重要环节,把“语言”当成基本元素,时时围绕“语言”教学展开,把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融入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就是好的语文。
清代张惠言在《词选序》中指出:“唐之詞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笔者借以描述自己所认为的语文教学的理想之境。“闳”指视野与知识的广阔,“约”指在博采的基础上去慎重选择,“深”指用深入钻研的精神读出文本的深度,“美”指课堂境界的文质皆美、内外兼修。
一、闳:教学视野的开阔与广博
“闳”通“宏”,意为宽广、博大。无论是《韩非子·难言》中的“闳大广博,妙远不测”,还是《汉书》中的“闳言崇议”,皆有此意。于漪老师指出,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学科承载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等的重要使命。这一切取决于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首先在于自己的“学”,“把我理解教材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培养“策略型的学习者”。教师要在实践中沉淀、积累和提升,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整合文本的能力、多元对比的能力、情景再造的能力、追问点拨的能力等。积跬步方至千里,积小流终成江海。
语文教学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获取、追求、坚守……将名师的智慧、文本的精髓等,融入自己的精神血脉,会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充实而幸福。视野开阔、知识广博的语文人会不断否定旧我、确立新我。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逼仄的“井底”、拂去心灵的“尘埃”,才能主动认知、解读职业经验,才能有温度、有智慧、有灵魂,才能“为真学而教”,捭阖有度,在课堂上“万类霜天竞自由”。
二、约: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精简
《说文解字》中提到:“约,缠束也。”用于语文,则可以理解为“制约”。语文不是信马由缰的,它是有制约的。语文的属性、文章的体例、作者的意图、编者的建议、具体的学情、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等,都是语文教学的“约”,教师要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参透。内容的取舍、顺序的安排、时机的预设等,都在于一个“约”字。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约”引申出“俭约”之义,沿用至今,“约”又有了“简约”之说。《易经》也崇尚“简约”,如“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之矣”。于永正先生说:“五十多岁了才明白,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长期而渐进的过程。温儒敏教授说:“用不着把新教材当成毋庸置疑的标准,可以改动,可以调整,教材就是教学的材料。”教师可以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出发,对教材进行整合,删繁就简。无论是教学理念和目标,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流程的设计、方式的选择、评价的实施和作业的布置,都要追求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在这一点上,丁卫军老师的“简约语文”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典范。他倡导“洗尽铅华的生态课堂、摒弃功利的朴素阅读、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使师生“走向内在的诗意和生命的丰盈”。这个“约”,不是简单和肤浅,而是以“约”驭“博”。“约”的前提是“闳”,只有做到“闳”,教师才能从容取舍、整合,带领学生“简约、凝练、经济地抵达彼岸”(肖培东)。“约”的立场是“学”,弗洛姆提出的“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他才能了解对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约”的准绳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叶澜教授提出的“五实”,即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呈现常态、真实有待完善,就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一个“蓝本”。
三、深:文本解读的深入与透彻
深,是深厚、深邃、深刻。“闳”是横向的宏大与宽阔,“深”则是纵向的深入与透彻。当下教坛,“碎问”盛行,教师问得勤,学生答得多。在零碎的追问下,学生很难形成连贯而深刻的认识。王荣生教授说:“教师在一节课上提出太多的问题,内容的确定性就小了,学生往往会处于浅表思维。”余慧娟在一篇调查报告中指出,当下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不强。语文教师要改造问题,由碎片化走向框架化,帮助学生找到渐入深学的“幽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候,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挂起。”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与养成、思维方式的立体与多样,都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本立而道生”,语文教师的苦研、静思、广学是语文“深”之“根本”。拥有了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才会有对语文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庄子》有言:“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教师要把文本读透,把教材用活。教师读文本,当如“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高北冥说:“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语文教师要常怀“不甘平庸之心”,且教且研,深化对教学的理解,由一篇到一类,由文章到文学,建立起自己的课程观,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信念,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当然,笔者所说的“深”,绝非为“标新立异”而过度解读文本。这种“深”是建立在对课程理解之深入、对文本剖析之透彻、对课堂把握之精准的基础上,是“文化深度”与“认识高度”的有机统一。
四、美——课堂氛围的温情与和谐
王君老师要求“成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越来越趋向高一重境界的方法”。笔者以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语文是美的,而“美是最难的”(柏拉图)。语文之美是丰富的:文天祥的忠贞、鲁迅的冷峻、陶渊明的隐逸,都会与我们以语文的名义相遇。语文之美是个性的:踏入语文课堂的一刹那,教师要把自己全部投入进去,让各种学习元素在课堂上自然生长,引导学生读出体验、读出发现、读出自己,让学习真正发生。
儿童是“尚新”的,他们更愿意在鲜活、愉悦的情境中开展学习,从而实现“优质的习得”。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眼中的“新”,与教师眼中的“新”大多时候并不是同向、同步的,蹲下身来、充分尊重学生、以学为中心,这两个“新”就有可能实现交融。语文之美是诗意的:如“沂水煦风,春光明媚,师徒畅言其志,亦师亦友,温馨祥和”。
“闳约深美”是笔者的语文教学主张,也是笔者的教学追求。《大学》有言:“止于至善。”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学的“至善”就是“闳约深美”。在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很难企及这样“至善”的境界,但我们要一直走在追求的路上。
最后,笔者化用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中的话,与所有热爱语文的人共勉。
实际上,
我们穿越大地,
我们只是经历了语文;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
到遥远的地方去,
我们是语文的朝拜者和追梦人。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曾获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办的优秀校本教材评比、基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在新疆、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开展讲座、示范课50多场,出版《闳约深美 语文之境》等专著。
当下,中学语文界各种各样的“流派”让人应接不暇。不少在语文教学上有思考、有追求的教师,偶尔也会陷入莫名的惶恐与不安中,特别是当有人问及“你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时。笔者认为,只要目标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在教学的重要环节,把“语言”当成基本元素,时时围绕“语言”教学展开,把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融入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就是好的语文。
清代张惠言在《词选序》中指出:“唐之詞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笔者借以描述自己所认为的语文教学的理想之境。“闳”指视野与知识的广阔,“约”指在博采的基础上去慎重选择,“深”指用深入钻研的精神读出文本的深度,“美”指课堂境界的文质皆美、内外兼修。
一、闳:教学视野的开阔与广博
“闳”通“宏”,意为宽广、博大。无论是《韩非子·难言》中的“闳大广博,妙远不测”,还是《汉书》中的“闳言崇议”,皆有此意。于漪老师指出,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学科承载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等的重要使命。这一切取决于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首先在于自己的“学”,“把我理解教材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培养“策略型的学习者”。教师要在实践中沉淀、积累和提升,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整合文本的能力、多元对比的能力、情景再造的能力、追问点拨的能力等。积跬步方至千里,积小流终成江海。
语文教学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获取、追求、坚守……将名师的智慧、文本的精髓等,融入自己的精神血脉,会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充实而幸福。视野开阔、知识广博的语文人会不断否定旧我、确立新我。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逼仄的“井底”、拂去心灵的“尘埃”,才能主动认知、解读职业经验,才能有温度、有智慧、有灵魂,才能“为真学而教”,捭阖有度,在课堂上“万类霜天竞自由”。
二、约: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精简
《说文解字》中提到:“约,缠束也。”用于语文,则可以理解为“制约”。语文不是信马由缰的,它是有制约的。语文的属性、文章的体例、作者的意图、编者的建议、具体的学情、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等,都是语文教学的“约”,教师要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参透。内容的取舍、顺序的安排、时机的预设等,都在于一个“约”字。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约”引申出“俭约”之义,沿用至今,“约”又有了“简约”之说。《易经》也崇尚“简约”,如“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之矣”。于永正先生说:“五十多岁了才明白,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长期而渐进的过程。温儒敏教授说:“用不着把新教材当成毋庸置疑的标准,可以改动,可以调整,教材就是教学的材料。”教师可以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出发,对教材进行整合,删繁就简。无论是教学理念和目标,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流程的设计、方式的选择、评价的实施和作业的布置,都要追求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在这一点上,丁卫军老师的“简约语文”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典范。他倡导“洗尽铅华的生态课堂、摒弃功利的朴素阅读、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使师生“走向内在的诗意和生命的丰盈”。这个“约”,不是简单和肤浅,而是以“约”驭“博”。“约”的前提是“闳”,只有做到“闳”,教师才能从容取舍、整合,带领学生“简约、凝练、经济地抵达彼岸”(肖培东)。“约”的立场是“学”,弗洛姆提出的“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他才能了解对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约”的准绳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叶澜教授提出的“五实”,即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呈现常态、真实有待完善,就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一个“蓝本”。
三、深:文本解读的深入与透彻
深,是深厚、深邃、深刻。“闳”是横向的宏大与宽阔,“深”则是纵向的深入与透彻。当下教坛,“碎问”盛行,教师问得勤,学生答得多。在零碎的追问下,学生很难形成连贯而深刻的认识。王荣生教授说:“教师在一节课上提出太多的问题,内容的确定性就小了,学生往往会处于浅表思维。”余慧娟在一篇调查报告中指出,当下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不强。语文教师要改造问题,由碎片化走向框架化,帮助学生找到渐入深学的“幽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候,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挂起。”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与养成、思维方式的立体与多样,都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本立而道生”,语文教师的苦研、静思、广学是语文“深”之“根本”。拥有了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才会有对语文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庄子》有言:“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教师要把文本读透,把教材用活。教师读文本,当如“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高北冥说:“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语文教师要常怀“不甘平庸之心”,且教且研,深化对教学的理解,由一篇到一类,由文章到文学,建立起自己的课程观,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信念,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当然,笔者所说的“深”,绝非为“标新立异”而过度解读文本。这种“深”是建立在对课程理解之深入、对文本剖析之透彻、对课堂把握之精准的基础上,是“文化深度”与“认识高度”的有机统一。
四、美——课堂氛围的温情与和谐
王君老师要求“成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越来越趋向高一重境界的方法”。笔者以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语文是美的,而“美是最难的”(柏拉图)。语文之美是丰富的:文天祥的忠贞、鲁迅的冷峻、陶渊明的隐逸,都会与我们以语文的名义相遇。语文之美是个性的:踏入语文课堂的一刹那,教师要把自己全部投入进去,让各种学习元素在课堂上自然生长,引导学生读出体验、读出发现、读出自己,让学习真正发生。
儿童是“尚新”的,他们更愿意在鲜活、愉悦的情境中开展学习,从而实现“优质的习得”。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眼中的“新”,与教师眼中的“新”大多时候并不是同向、同步的,蹲下身来、充分尊重学生、以学为中心,这两个“新”就有可能实现交融。语文之美是诗意的:如“沂水煦风,春光明媚,师徒畅言其志,亦师亦友,温馨祥和”。
“闳约深美”是笔者的语文教学主张,也是笔者的教学追求。《大学》有言:“止于至善。”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学的“至善”就是“闳约深美”。在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很难企及这样“至善”的境界,但我们要一直走在追求的路上。
最后,笔者化用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中的话,与所有热爱语文的人共勉。
实际上,
我们穿越大地,
我们只是经历了语文;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
到遥远的地方去,
我们是语文的朝拜者和追梦人。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