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 “书呆子”。培养人的健康的身心要从幼儿抓起。所以,老师要为幼儿积极发明一个肯定、鼓励、民主、宽松的气氛,以构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发明、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关键词】身心;健康;生存;发展
尽管现在的早期教育重心已从知识转到情感能力,再发展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教育,但知识作为各方面教育的载体,依然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婴儿时期的认读卡到幼儿阶段的百科图书,无一不是父母的重点选择对象。但其实,种种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每天的家庭生活之中,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地引导孩子发现和感知。
从早到晚,我们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在感知、发现和运用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比如,天冷为什么要穿上厚的衣服?洗脸时,为什么水可以从高处流到低处?电视是怎样工作的?就拿我们每天必然要遇到的一日三餐来说吧,蕴涵了多么丰富的科学知识!从食物的来源、生长过程、烹调制作方法到食物的色、形、味;从饮食的礼节规则、卫生习惯到参与一日三餐的简单劳动,这其中隐含着农业、气象、物理、化学、数学、卫生、营养、视觉艺术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父母有心,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
以前我们过于注重孩子外在的知识学习,忽视内在的情感体验,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容乐观的现象:有的父母对孩子用心良苦,但孩子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情感冷漠、自私。而自卑、忧郁、焦虑以及逃学、出走等负面情绪反应行为更是不断地发生,甚至出现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这种种现象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知、情、意是一个人发展的统一体,积极的情感体验无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在孩子有情感投入和積极体验的时候,他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时候,知识才能真正化为孩子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孩子健康地全面发展。
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广阔的体验空间。在探索生活奥秘的过程中,因为各门知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学习是参与式的、富有趣味的,因而使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同情、关爱和相互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自尊、自信、责任和自我价值。种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几乎遍布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对孩子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 “书呆子”。由于现在的社会对每个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则成了适应这一多元、速变的竞争社会的必备能力。这种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能来自于生活中的实践积累。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何培养他的自立能力?生活学习样样包办,孩子如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与同伴一起玩耍,孩子怎会具有竞争和合作能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因为穷人的孩子没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钱为自己服务,一切只好自己动手。带孩子去买菜,让孩子进厨房,让孩子尝试自己去买衣服,自己去邻居家办事,自己设计布置房间,自己承担清洁任务,虽然结果未必会很好,甚至还要使家长付出更多的精力或物力,但这样的付出非常值得。因为正是在这样的生活学习中,孩子变得一天天能干起来,一天天懂事起来,一天天走向成熟和独立。
生活处处有教育,而教育也时时为生活服务。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不但能帮助孩子解决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充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素质去积极把握未来,从而使人生之船能顺利到达幸福的彼岸。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国家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也将学生的情感目标放在了综合评价的第一位,从此更不难看出情感培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的主导地位。
教育公平呼唤幼儿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呼唤幼儿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位幼儿平等的爱。教师的偏爱会对幼儿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极深的影响。在幼儿园,我们总能看到有些幼儿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独自玩,也不和其他幼儿说话。经了解后发现,原来老师一直没有注意他,也没有表扬过他,他说:“老师不喜欢我,说我不乖。”因为幼儿的知识经验不足,会把教师对别人的评价当成自我评价的标准,而教师总是夸奖“听话”“乖”的幼儿,批评“调皮”“不守纪律”的幼儿,这种偏爱行为直接影响了幼儿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幼儿会表现得较自信,而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指责、被老师忽略的幼儿则有自卑倾向。所以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给每一个幼儿平等的关爱,让幼儿充满自信。
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幼儿的学习与开展是在与四周环境、资料的互动中完成的,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兴味,运用整体规划准绳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如自然区、认知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等。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充沛、品种齐全的玩具及操作资料,其中资料物品的摆放是开放的,学习资源柜架构造能够挪动并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自在察看、取用与学习。提供的学具、资料应有应战性,契合幼儿兴趣及才能开展,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改换。有一句话大家都晓得:“亲其师,才干信其道。”只要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气氛,才能让幼儿有一个高兴的学习环境。幼儿学问经历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才能缺乏,他们不只需求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仔细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烦引导,而且愈加盼望得到老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晓得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而在制定班级常规时,老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承受和赞扬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制止的,违背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老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依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制定全班恪守的班级常规。
总之,老师应为幼儿积极发明一个肯定、鼓励、民主、宽松的气氛,以构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发明、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收稿日期:2012-06-18
【关键词】身心;健康;生存;发展
尽管现在的早期教育重心已从知识转到情感能力,再发展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教育,但知识作为各方面教育的载体,依然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婴儿时期的认读卡到幼儿阶段的百科图书,无一不是父母的重点选择对象。但其实,种种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每天的家庭生活之中,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地引导孩子发现和感知。
从早到晚,我们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在感知、发现和运用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比如,天冷为什么要穿上厚的衣服?洗脸时,为什么水可以从高处流到低处?电视是怎样工作的?就拿我们每天必然要遇到的一日三餐来说吧,蕴涵了多么丰富的科学知识!从食物的来源、生长过程、烹调制作方法到食物的色、形、味;从饮食的礼节规则、卫生习惯到参与一日三餐的简单劳动,这其中隐含着农业、气象、物理、化学、数学、卫生、营养、视觉艺术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父母有心,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
以前我们过于注重孩子外在的知识学习,忽视内在的情感体验,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容乐观的现象:有的父母对孩子用心良苦,但孩子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情感冷漠、自私。而自卑、忧郁、焦虑以及逃学、出走等负面情绪反应行为更是不断地发生,甚至出现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这种种现象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知、情、意是一个人发展的统一体,积极的情感体验无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在孩子有情感投入和積极体验的时候,他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时候,知识才能真正化为孩子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孩子健康地全面发展。
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广阔的体验空间。在探索生活奥秘的过程中,因为各门知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学习是参与式的、富有趣味的,因而使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同情、关爱和相互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自尊、自信、责任和自我价值。种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几乎遍布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对孩子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 “书呆子”。由于现在的社会对每个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则成了适应这一多元、速变的竞争社会的必备能力。这种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能来自于生活中的实践积累。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何培养他的自立能力?生活学习样样包办,孩子如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与同伴一起玩耍,孩子怎会具有竞争和合作能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因为穷人的孩子没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钱为自己服务,一切只好自己动手。带孩子去买菜,让孩子进厨房,让孩子尝试自己去买衣服,自己去邻居家办事,自己设计布置房间,自己承担清洁任务,虽然结果未必会很好,甚至还要使家长付出更多的精力或物力,但这样的付出非常值得。因为正是在这样的生活学习中,孩子变得一天天能干起来,一天天懂事起来,一天天走向成熟和独立。
生活处处有教育,而教育也时时为生活服务。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不但能帮助孩子解决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充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素质去积极把握未来,从而使人生之船能顺利到达幸福的彼岸。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国家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也将学生的情感目标放在了综合评价的第一位,从此更不难看出情感培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的主导地位。
教育公平呼唤幼儿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呼唤幼儿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位幼儿平等的爱。教师的偏爱会对幼儿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极深的影响。在幼儿园,我们总能看到有些幼儿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独自玩,也不和其他幼儿说话。经了解后发现,原来老师一直没有注意他,也没有表扬过他,他说:“老师不喜欢我,说我不乖。”因为幼儿的知识经验不足,会把教师对别人的评价当成自我评价的标准,而教师总是夸奖“听话”“乖”的幼儿,批评“调皮”“不守纪律”的幼儿,这种偏爱行为直接影响了幼儿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幼儿会表现得较自信,而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指责、被老师忽略的幼儿则有自卑倾向。所以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给每一个幼儿平等的关爱,让幼儿充满自信。
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幼儿的学习与开展是在与四周环境、资料的互动中完成的,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兴味,运用整体规划准绳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如自然区、认知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等。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充沛、品种齐全的玩具及操作资料,其中资料物品的摆放是开放的,学习资源柜架构造能够挪动并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自在察看、取用与学习。提供的学具、资料应有应战性,契合幼儿兴趣及才能开展,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改换。有一句话大家都晓得:“亲其师,才干信其道。”只要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气氛,才能让幼儿有一个高兴的学习环境。幼儿学问经历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才能缺乏,他们不只需求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仔细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烦引导,而且愈加盼望得到老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晓得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而在制定班级常规时,老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承受和赞扬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制止的,违背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老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依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制定全班恪守的班级常规。
总之,老师应为幼儿积极发明一个肯定、鼓励、民主、宽松的气氛,以构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发明、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收稿日期: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