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体育是一种源远流长,形态独特的体育文化。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让广大青年了解传统文化,通过在高校大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唤起当代大学生的健身热情,培育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懂健身,会健身的能力,并让当代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11-01
1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改善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体育模式比较呆板,内容单一枯燥,主要以田径,球类等项目,这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限制了当今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积极参与性不高,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还有可能浪费师资,学生的时间。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扩大大学生体育课选修课的范围,大学生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课可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底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使学生在参与民族体育活动中促进身心健康,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博大精深。
1.2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全面增进身心健康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是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比较呆板,内容单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在高校,具有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却寥寥无几,然而,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有着独特的健身和养生的功效,可能正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所缺少的,比如太极拳,跳绳,踢毽子等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由以往被动的“要我练”变成主动的“我要练”,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1.3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背景下,国家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素质的竞争。然而,人才素质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是从事一切事情的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那一切都是空谈,毫无意义。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民族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开展,大学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有良好的身体,这是从事工作和生活的前提,只有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面对如此激烈竞争,身体才能吃得消,才能抗得住。大学生通过接触民族体育活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医学等各种文化深刻内涵,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与现代科学文化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4 有助于减轻高校体育经费
目前高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馆,运动器材缺乏,即使现有的运动器材也是陈旧的,需要定期维修保养,不然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这样就给体育经费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况,普及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太极拳,拔河,跳绳等,可大大减轻高校对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即经济又有实效性。
2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现状
2.1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高校较少
由于当今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较少,高校对此宣传力度并不够,导致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不普遍,即使高校存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那么这些体育项目的发展也不平衡。比如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武术这个项目上。
2.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欠缺
现阶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缺乏,大部分高校存在其他专业教师兼课现象,这些兼课教师有的并不十分了解传统体育,可想而知,效果会是怎样?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再者,许多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不重视,对此项体育事业自然投入资金少,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可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师资严重不足。
2.3 高校没有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
由于在高校推广普及民族传统体育现在只是初级阶段,所以高校并无全国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主要是根据本校实际和师资状况安排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
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宣传,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在高校开展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创新,是一新现象,应大力对这一现象进行宣传,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庞大的教育体系,增大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教学比重,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贯彻实行,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让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逐步发展形成系统和规模。
3.2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培养合格师资
高校领导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加大体育经费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顺利开展,应提高传统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能专门人才。
3.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建设,统一全国教材
国家教育部可组织专家编写全国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系列教材,供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必修、选修、选项以及保健课使用。教材编写不仅要包括技术方面内容,更不可忽略理论方面的内容,要在理论层面上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对该项目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项目特色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使其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注重突出教材的民族性、知识性。
参考文献
[1] 姜维强.对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6(3).
[2] 李绍成,石玫.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J].科学经济社会,2008(4).
[3] 章莺,金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22(4):31~33.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11-01
1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改善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体育模式比较呆板,内容单一枯燥,主要以田径,球类等项目,这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限制了当今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积极参与性不高,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还有可能浪费师资,学生的时间。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扩大大学生体育课选修课的范围,大学生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课可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底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使学生在参与民族体育活动中促进身心健康,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博大精深。
1.2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全面增进身心健康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是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比较呆板,内容单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在高校,具有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却寥寥无几,然而,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有着独特的健身和养生的功效,可能正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所缺少的,比如太极拳,跳绳,踢毽子等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由以往被动的“要我练”变成主动的“我要练”,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1.3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背景下,国家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素质的竞争。然而,人才素质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是从事一切事情的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那一切都是空谈,毫无意义。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民族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开展,大学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有良好的身体,这是从事工作和生活的前提,只有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面对如此激烈竞争,身体才能吃得消,才能抗得住。大学生通过接触民族体育活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医学等各种文化深刻内涵,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与现代科学文化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4 有助于减轻高校体育经费
目前高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馆,运动器材缺乏,即使现有的运动器材也是陈旧的,需要定期维修保养,不然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这样就给体育经费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况,普及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太极拳,拔河,跳绳等,可大大减轻高校对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即经济又有实效性。
2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现状
2.1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高校较少
由于当今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较少,高校对此宣传力度并不够,导致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不普遍,即使高校存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那么这些体育项目的发展也不平衡。比如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武术这个项目上。
2.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欠缺
现阶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缺乏,大部分高校存在其他专业教师兼课现象,这些兼课教师有的并不十分了解传统体育,可想而知,效果会是怎样?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再者,许多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不重视,对此项体育事业自然投入资金少,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可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师资严重不足。
2.3 高校没有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
由于在高校推广普及民族传统体育现在只是初级阶段,所以高校并无全国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主要是根据本校实际和师资状况安排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
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宣传,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在高校开展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创新,是一新现象,应大力对这一现象进行宣传,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庞大的教育体系,增大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教学比重,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贯彻实行,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让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逐步发展形成系统和规模。
3.2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培养合格师资
高校领导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加大体育经费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顺利开展,应提高传统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能专门人才。
3.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建设,统一全国教材
国家教育部可组织专家编写全国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系列教材,供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必修、选修、选项以及保健课使用。教材编写不仅要包括技术方面内容,更不可忽略理论方面的内容,要在理论层面上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对该项目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项目特色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使其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注重突出教材的民族性、知识性。
参考文献
[1] 姜维强.对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6(3).
[2] 李绍成,石玫.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J].科学经济社会,2008(4).
[3] 章莺,金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22(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