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细节的精彩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ar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片《钢琴家》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回忆录改编而成。片中唯一的主人公——钢琴家在纳粹灭绝人性的屠戮面前是那样的无能为力,被动的逃亡生涯中忍受着各种屈辱,昔日被人敬仰的艺术家的高贵和矜持被剥夺殆尽,蓬头垢面、骨瘦如柴、胆战心惊,一个执着于音乐艺术的无辜生命被肆意践踏……钢琴家的不幸被波兰斯基以内敛含蓄的手法呈现在观众面前,带来的不仅有战争残酷的一面,更多是在战争面前人性的何去何从。
  改编自真人真事并融入导演亲身经历的这部《钢琴家》,并不以情节取胜,影片故事很简单,简单到没有冲突,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主人公——钢琴家,围绕他的幸存,片中出现的其他各个角色、国家、种族、身份各异,有犹太人,有波兰人,也有德国人,但影片并不着力刻画他们的内心世界,所有这些角色的设置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钢琴家于劫难中幸存的可能。弱化情节的处理没有削弱影片的艺术感染力,相反,带给观众的是更为沉重的内省,影片之所以打动人心皆源自于片中细节的精彩,这是一部极为讲究细节的电影。
  一、 景深处的细节
  影片开始德国人入侵波兰后,钢琴家和女大提琴手在街上边走边聊,偶尔擦身而过一两个行人和德国士兵,或骑车或行走,德国士兵、行人与主人公神情都是放松的;而当两人在拒绝犹太人入内的酒吧门口时,波兰斯基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越轴镜头,两人的这个特写镜头于长焦带来的模糊景深中,街头依然是三三两两的华沙人,更重要的是街头再次出现几个说笑随意的德国士兵,且与行人相安无事。前后这几个镜头信息丰富:交待了钢琴家的优雅、女大提琴手对钢琴家的仰慕、犹太人的处境等。此外,波兰斯基在景深处更有其另外一番用意,街头随意地和华沙人能相安无事的德国士兵是不能忽视的一笔,恰恰是这一细节处理蕴含的是当时德国人刚入侵波兰时的真实现实:纳粹对犹太人屠杀是渐进的。“……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为什么犹太人总是如此逆来顺受地任人宰杀?……紧张气氛的上升是缓慢的,并非一下子就变得那样可怕。德国人一开始设法消除人们对他们的怀疑,以达到麻痹人们的目的……”[1]而其后钢琴家的老父亲行走在街边被德国军官扇耳光的镜头中,犹太人的境地已经很是不堪了,可如没有前面在模糊景深中不留痕迹地对当时客观现实带有纪实性质的细节表现,势必会造成对历史事实的错误认知,会影响对影片内涵的准确理解。
  二、 人物动作上的细节
  主人公钢琴家的生命是高贵的又是卑微的。高贵在于他的音乐家身份、在于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在于他在所有波兰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卑微在于他在纳粹刽子手人性泯灭面前的被无视、被侮辱、被折磨、尊严被践踏。二战中有将近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屠杀,这其中有钢琴家的亲人、朋友,而独独钢琴家能幸存下来,就在于他生命的高贵。片中有一场戏是华沙犹太人再次被纳粹集中隔离到一片广场上,准备送上死亡列车。这场戏中,钢琴家一脸酸楚又茫然无措地下意识地行走在人群中。此时,一个带黑色礼帽的中年犹太男人轻轻摘下帽子向钢琴家致意,而从钢琴家的反应来看,很明显钢琴家对他是陌生的,但这个人对钢琴家是认识并尊敬的。没有任何对白,只有这样一个动作,一下子,钢琴家到底在华沙人心目中有着怎样崇高的地位就不言自明了。钢琴家在纳粹大屠杀中能一次次幸存下来,完全有赖于各色人等的帮助,而且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无偿帮助,这一切皆因其音乐上的造诣在华沙人心目中所受到的尊崇而致。这些被囚禁的犹太人本身已经前途未卜、生死不知,却还能对一个虽尊崇但不熟悉的钢琴家脱帽致意,只能说明钢琴家在华沙人心目的地位是何等的高贵!而这也正是影片从始至终钢琴家屡次逃过纳粹魔掌得到形形色色人帮助的极好辅证。
  钢琴师内心对音乐的执着还表现在这样一些细节处理上,为躲避纳粹,钢琴家和朋友一起乘公交车前往第一个藏身之所。公交车上,德国人划出两个区间,犹太人不能和德国人坐一起,站立在阻隔犹太人的栏杆边时,波兰斯基给了钢琴家手部一个特写镜头,镜头中,钢琴家手指下意识弹奏着音符。这样的特写镜头出现不止一次,面对纳粹的折磨与屠戮,钢琴家能做的只是一次次地东躲西藏,死神随时出现在他身边,即使如此,纳粹能污辱的能剥夺的只是他的身体与生命,但永远无法拿去的是他的灵魂,是他内心深处永存的音乐,是他对音乐不灭的希冀!
  三、 声音上的细节
  《钢琴家》有着和原著一样的异常客观冷静的态度,对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这场民族灾难,波兰斯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愤慨与谴责,也没有鲜明的讴歌与美化,情感是非常克制的。他把民族之间的这场灾难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了。但片中从始至终多次出现乌鸦叫声及鸽子的叫声、振翅声。中西文化中,乌鸦与鸽子的象征意义趋同,具有相反的象征寓意,乌鸦意味着不吉,鸽子象征着和平。
  从时间梳理来看,乌鸦与鸽子在声音上的转换出现在影片中间。片中对乌鸦与鸽子叫声这种自然音响的处理上,还是含蓄隐蔽地负载了波兰斯基对本民族这场劫难的态度:犹太人的命运在乌鸦不祥的叫声中一步步陷入深渊,但不义的战争终会结束的,影片中间钢琴家东躲西藏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鸽子振翅声及叫声隐喻了这个民族幸存下去的希望。尤其是片尾纳粹战败后成为战俘被囚于旷野中,一队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向他们吐口水,乌鸦的叫声一直在回荡。此时,不祥的乌鸦叫声已成为被囚禁的德国人厄运的开始。这里,细节化的音响运用与战争下犹太人及施暴者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隐喻的同时也暗含了导演态度倾向及其一贯的宿命观念:谁是战争真正的胜利者呢?这一命题是如此沉重与悲哀。
  四、 道具上的细节
  影片后半部分基本是孱弱并形同乞丐的钢琴家一人的独角戏,废墟中试图敲开找寻到的仅有的一桶腌黄瓜时,一个德国军官出人意料地出现在钢琴家面前。最终,这个德国军官不仅没有杀掉钢琴家,反而因为钢琴家充满悲愤的演奏救了他一命。在那一刻是音乐打动了这个德国军官,但更重要的是波兰斯基不经意地用一个道具上的细节刻画了这个德国军官身上人性的一面:德国军官回到指挥所后签字时手边的全家福照片。同样没有对白、没有音乐渲染,只有这样一个小小道具,准确传神又极有说服力地使得钢琴家最终获救成为令人信服的情节。
  钢琴家在第二个藏身之所被迫逃离那一场戏中,他在纳粹炮火中从楼上跌跌撞撞逃离到楼下躲在废弃油桶后面。夜幕降临后他试图穿过街道躲到对面医院废墟中时,医院门前有一具穿淡蓝色毛衣的女尸。这具女尸在片中出现了四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道具意义但又不局限于此。她前三次出现在钢琴家主观镜头之下,第四次出现在客观镜头中。钢琴家第三人称视角下女人很明显是地下抵抗组织成员,对抗中被德国人打死在医院门前。而当钢琴家在德国人终于渐渐远去时,镜头语言有了变化,由主观镜头转变为客观镜头,且这个客观镜头的景别比较窄,这样的景别使得钢琴师藏身的废墟和他要去的对面医院便失去了空间特征,而钢琴家小心地爬过女尸时,空间特征瞬时清晰起来。
  结语
  一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就在于对细节的精雕细琢。细节是影片的点睛之笔,但很多时候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殊不知,细节往往最是承载着导演思想意图的关键所在。罗曼·波兰斯基作为当年那场灾难的幸存者之一,很多年都无法面对内心中这片阴影,直至年逾古稀才将主人公的自传体回忆录搬上大银幕,成就自己的一番电影表达,造就电影史上又一部经典作品,这部影片动人之处皆因细节的精彩把握!
  参考文献:
  [1](法)罗曼·波兰斯基.波兰斯基回忆录[M].喇培康,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15-16.
其他文献
电影的组成元素斑驳庞杂,并且各个元素之间交叉互渗,它涉及诸多领域,如艺术、美学、哲学、文学、雕塑、商业、工业、产品和娱乐等等。“但无论电影是什么,首先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才能成为一种产业、生意、娱乐,甚至宣传教育工具。因此,理解电影首先必须了解电影作为艺术的特点,而这些艺术特点往往又是与电影的技术特点、商业特点、符号特点联系在一起的。”[1]因此,分析诗化的少年儿童电影,必须联系政治、市场、
一、好莱坞刮起“中国风”  近些年来,美国好莱坞开始刮起“中国风”,形形色色的中国元素时不时出现在好莱坞影屏上,有些甚至全盘采用中国故事和背景。从充满浓郁中国风的《功夫熊猫》系列,到世界末日到来时中国人担当拯救全世界重任的《2012》,再到借天宫一号返回地球的《地心引力》,好莱坞在电影中有意识地加入中国元素,在讨得华人观众欢心的同时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几乎每一部打着中国元素的电影在中国的票房都相当
近日,电视纪录片《航拍中国》(Aerial China)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热播,并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好评如潮。它以独特的空中视角俯瞰今天的中国,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空中视角鸟瞰中国并非横空出世,在“航拍”纪录片备受追捧的背景下,2015年由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拍摄的纪录片《鸟瞰中国》(China From Above)同属此类。中国观众感叹,中国大陆终有了与法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加大了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文化设施重要主体的剧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公开渠道的统计,剧院建设已开始从一线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投资金额、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在2011年下半年至2013年间,全国18个省市共有29家大型剧场相继建成,总占地面积预计在170万平方米左右,预计总投资额将在24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有10家左右的大剧院建成并交付使用。剧院
[摘要] 电影《德拉姆》反映的是茶马古道怒江流域段马帮在此区域内原著居民的生活状况。导演田壮壮通过对此地艰难地理环境的记录,歌颂了当地人民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 《德拉姆》 民俗 信仰  《德拉姆》在藏语中是“平安女神”的意思,它代表的是茶马古道的一种文化,也表达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导演田壮壮用“他者的眼光”完整地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不失给了观众
一、 文学性与电影的文学性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初提出的概念,意指文学的特殊性、本质特征。[1]经过许多学者的探索发展,如今,文学性已经成为了文学领域一个复杂而众说纷纭的概念。其主要是指文学领域中的诗性、诗意对话性和语境关联性。  自电影行业诞生以来,由于电影与小说同属于叙事性艺术,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电影离开了文学便没有了情节和叙事,
[摘要] 《教父》三部曲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均以家庭因素为核心,家庭主题元素在《教父》系列影片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对黑帮影片暴力色彩的消减,这也是《教父》系列影片能够获得很多观众认同的重要原因。《教父》系列影片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采取家庭化的策略是和科波拉的意大利裔移民的文化背景有关。  [关键词] 《教父》 黑帮 家庭 暴力  科波拉在谈到《教父》时说道:“如果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宣扬了暴力, 那绝非
青春片作为商业电影的一种,其特点是在小成本中追求更大的收益。自2012年改编九把刀的同名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大获成功之后,青春片的产量激增。时至今日,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想要重新拍出“现象级”的青春电影是十分困难的。首先,青春片大都改编自网络小说,是一个将小众文化变为大众文化的过程。截至目前,中国影史上票房排名前三的青春电影《致青春》《匆匆那年》和《左耳》全部脱胎于热门小说。选取这样具
上个世纪70年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竟然亲力亲为要在自己的蒙古包附近修建一个飞机场。对此,人们不禁质疑:怎么可能!但是,当你逐渐走进这位叫道勒格尔阿妈的精神世界,就会在“信”与“不信”的思考中,对蒙古族的特色文化有所领悟。  “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习惯。具体到蒙古民族,“坚韧不拔的执着性,关爱生命的普惠性,包容异己的开放性,遵
《Mini paceman城市微旅行》是知名汽车品牌宝马在MINI PACEMAN于中国上市之际推出的一部纪录短片,这部短片被众主创描述为“从城市中重新发现生活”,为年轻人在充斥压力与烦躁的环境中涂抹出与众不同的生活质感。发掘出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不同寻常的精致与细腻。  在大众纷纭的“微电影”时代,似乎先厘清微电影与微电影广告的属性,才能够深入剖析当微电影广告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成功展示的叙事特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