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月刚刚逝世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是名摩门教徒。该教派因其精英辈出而尤为引人瞩目,除了史蒂芬·柯维之外,知名的摩门教徒还包括热门总统候选人、贝恩资本的创始人之一米特·罗姆尼,以及前任驻华大使洪博培。
曾传过两年教的史蒂芬·柯维靠著书立说成名。其最著名的作品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我的世界里,大部分人只要看到这个书名就会敬而远之。这个名称让它披上一层金光闪闪的成功学外衣,可能会让它错失了不少读者,尽管这本书已经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管理学书籍之一。
要把这书划归为成功学容易,但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成功学。它决然迥异于你在候机厅的电视屏幕中看到的那种成功学。史蒂芬·柯维本人并不讳言自己在讲述那个快要让人深恶痛绝的主题:成功。但是,他想要回归的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或者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意义上的成功。在1989年出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柯维称自己潜心研究了自1776年美国建国以来的所有讨论成功的文献与作品,对“公认的赢得成功的种种关键因素,已算得上了如指掌。”
他在其中发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趋势。我们将会看到,正是这种趋势带来了机场成功学和演讲成功学。
“前150年的论著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如诚信、谦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转折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美丽’,即认为成功更多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长袖善舞的圆熟技巧。”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着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一方面“鼓吹积极进取的心态”。其直接后果就是无止境的励志和心灵鸡汤,以及不惜强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它会包装得更有技巧性。对应到中国,就是谋取成功的厚黑学、权谋之术和对潜规则的洞悉与遵循。
柯维反对这种从强调内在品德到强调技巧手段的趋势变化—其中当然不乏摩门教的影响。他正是在著名的摩门教教育圣地杨百翰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罗姆尼也毕业于此。史蒂芬·柯维信奉的和试图传递的是:“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只重技巧就仿佛考前临时抱佛脚”,“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
因此,史蒂芬·柯维对于如何成功的理解,非常类似于古代中国人关于内在修为导致外在成功的教诲。他对想要猎取成功的人的建议就是,要“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由内而外’的意思就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这种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七个习惯,就是完善自我的方式。因为众所周知,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影响着我们的成败”。他说:“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
史蒂芬·柯维列出的七项习惯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创造性合作和不断更新。如果这些原则解释起来让你觉得毫无新意,史蒂芬·柯维也不会觉得意外,毕竟“我们的问题和痛苦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日趋严峻。而它们的解决之道,一直而且永远都建立在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原则之上”。这七项习惯又分别对应着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那就是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
第一项习惯为积极主动。柯维强调的是,无论个人身处的外部环境如何恶劣,个人都不应仅仅简单地处在“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中。也就是说,人有自己的选择自由。他列举的最让人震惊的例子是曾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受害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教授。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开始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命运,从而发现“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他开始实践自己的选择自由,控制自己对遭遇的反应方式,不是愤怒、灰心甚至绝望,而是非常镇定,采用一种有尊严的态度。这一习惯告诉我们,“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以终为始的原则讲的是,确定自己的人生最终目标,然后以此目标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由个人最重视的价值观和最终期望来决定所作所为。柯维说,你不妨假定自己要去参加一场死者是自己的葬礼,然后想一想希望朋友们在葬礼上如何描述你。这会有助于个人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习惯希望的是:“我们要在此确立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利用自我意识检查我们的地图或思维定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基于正确的原则;利用良知作为罗盘来审视我们独特的才智和贡献手段;利用想象力制定我们所渴求的人生目标,确定奋斗的方向,搜罗使命宣言的素材”。
习惯三是众多管理学书籍都讲到过的“要事第一”。我们可以将自己必须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分为四类:重要而紧迫的;重要但不紧迫的;不重要但紧迫的;不重要和不紧迫?的。
以上的三个习惯,柯维称为要在个人领域取得成功需具备的;剩下的四个习惯,其中三个更多强调的是在同人交往时需要秉持的,它能帮助你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第七个习惯就是我们已经被教导过无数次的不断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在论述人际关系时,柯维仍然强调内在的品德要胜于社交的技巧,“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制和自知之明”,而“修身是公众成功的基础”。他推荐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六种方式,分别是: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这几种方式是和他要阐述的剩下三个习惯相关的。
习惯四是“双赢思维”。在这里柯维的意思是要打破人们常见的零和博弈思维,即在双方的博弈中,总有一方会有所损失,赢家只有一方。罗伯特·赖特曾用一本书来论述为什么非零和博弈是可能的。柯维的意思也正是如此,即要建立起双赢的交往模式,“公众领域的成功不是要压倒旁人,而是通过成功的有效交往让所有参与者获利”。如果难以建立起双赢的合作模式,那么,柯维的建议是,干脆就不要合作。
第六个习惯“综合综效”指得仍是与人合作中的心态。要“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职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浅见”。柯维说,如果两个人的意见完全一致,那么在一个团队中就必然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最后的一个习惯是不断更新。柯维将之分为在身体上的不断更新和在智力上的不断更新。前者无外乎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且坚持锻炼,后者则指要坚持阅读和学习。
曾传过两年教的史蒂芬·柯维靠著书立说成名。其最著名的作品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我的世界里,大部分人只要看到这个书名就会敬而远之。这个名称让它披上一层金光闪闪的成功学外衣,可能会让它错失了不少读者,尽管这本书已经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管理学书籍之一。
要把这书划归为成功学容易,但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成功学。它决然迥异于你在候机厅的电视屏幕中看到的那种成功学。史蒂芬·柯维本人并不讳言自己在讲述那个快要让人深恶痛绝的主题:成功。但是,他想要回归的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或者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意义上的成功。在1989年出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柯维称自己潜心研究了自1776年美国建国以来的所有讨论成功的文献与作品,对“公认的赢得成功的种种关键因素,已算得上了如指掌。”
他在其中发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趋势。我们将会看到,正是这种趋势带来了机场成功学和演讲成功学。
“前150年的论著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如诚信、谦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转折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美丽’,即认为成功更多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长袖善舞的圆熟技巧。”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着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一方面“鼓吹积极进取的心态”。其直接后果就是无止境的励志和心灵鸡汤,以及不惜强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它会包装得更有技巧性。对应到中国,就是谋取成功的厚黑学、权谋之术和对潜规则的洞悉与遵循。
柯维反对这种从强调内在品德到强调技巧手段的趋势变化—其中当然不乏摩门教的影响。他正是在著名的摩门教教育圣地杨百翰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罗姆尼也毕业于此。史蒂芬·柯维信奉的和试图传递的是:“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只重技巧就仿佛考前临时抱佛脚”,“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
因此,史蒂芬·柯维对于如何成功的理解,非常类似于古代中国人关于内在修为导致外在成功的教诲。他对想要猎取成功的人的建议就是,要“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由内而外’的意思就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这种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七个习惯,就是完善自我的方式。因为众所周知,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影响着我们的成败”。他说:“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
史蒂芬·柯维列出的七项习惯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创造性合作和不断更新。如果这些原则解释起来让你觉得毫无新意,史蒂芬·柯维也不会觉得意外,毕竟“我们的问题和痛苦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日趋严峻。而它们的解决之道,一直而且永远都建立在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原则之上”。这七项习惯又分别对应着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那就是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
第一项习惯为积极主动。柯维强调的是,无论个人身处的外部环境如何恶劣,个人都不应仅仅简单地处在“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中。也就是说,人有自己的选择自由。他列举的最让人震惊的例子是曾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受害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教授。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开始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命运,从而发现“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他开始实践自己的选择自由,控制自己对遭遇的反应方式,不是愤怒、灰心甚至绝望,而是非常镇定,采用一种有尊严的态度。这一习惯告诉我们,“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以终为始的原则讲的是,确定自己的人生最终目标,然后以此目标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由个人最重视的价值观和最终期望来决定所作所为。柯维说,你不妨假定自己要去参加一场死者是自己的葬礼,然后想一想希望朋友们在葬礼上如何描述你。这会有助于个人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习惯希望的是:“我们要在此确立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利用自我意识检查我们的地图或思维定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基于正确的原则;利用良知作为罗盘来审视我们独特的才智和贡献手段;利用想象力制定我们所渴求的人生目标,确定奋斗的方向,搜罗使命宣言的素材”。
习惯三是众多管理学书籍都讲到过的“要事第一”。我们可以将自己必须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分为四类:重要而紧迫的;重要但不紧迫的;不重要但紧迫的;不重要和不紧迫?的。
以上的三个习惯,柯维称为要在个人领域取得成功需具备的;剩下的四个习惯,其中三个更多强调的是在同人交往时需要秉持的,它能帮助你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第七个习惯就是我们已经被教导过无数次的不断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在论述人际关系时,柯维仍然强调内在的品德要胜于社交的技巧,“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制和自知之明”,而“修身是公众成功的基础”。他推荐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六种方式,分别是: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这几种方式是和他要阐述的剩下三个习惯相关的。
习惯四是“双赢思维”。在这里柯维的意思是要打破人们常见的零和博弈思维,即在双方的博弈中,总有一方会有所损失,赢家只有一方。罗伯特·赖特曾用一本书来论述为什么非零和博弈是可能的。柯维的意思也正是如此,即要建立起双赢的交往模式,“公众领域的成功不是要压倒旁人,而是通过成功的有效交往让所有参与者获利”。如果难以建立起双赢的合作模式,那么,柯维的建议是,干脆就不要合作。
第六个习惯“综合综效”指得仍是与人合作中的心态。要“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职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浅见”。柯维说,如果两个人的意见完全一致,那么在一个团队中就必然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最后的一个习惯是不断更新。柯维将之分为在身体上的不断更新和在智力上的不断更新。前者无外乎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且坚持锻炼,后者则指要坚持阅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