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 划: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唐春林於常勇黄佳渝
支 持: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長江与嘉陵江深情拥抱,托出一个名扬世界的码头——朝天门。
矗立在“朝天之门”背后的重庆城,时刻舒张着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登高涉远、负重自强。
重庆,古称江州,得名“重庆”已有800余年。1891年,重庆开埠,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造就了工商业城市的雏形。1937年,国民政府西迁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1940年被明确为中华民国陪都,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949年,重庆解放。从此,重庆推开沉重的“山门”,一步步地融入世界,犹如滚滚长江,奔流向海……
从1949年到1954年6月,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作为“西南大区”的首府,肩负“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艰巨使命,重庆“敞开山门”,迎接西南服务团,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为重庆的开放之路打下深厚的基础。
从1954年到1983年,西南大区撤销后,重庆从中央直辖市改为四川省辖市,其间遭受了十年动乱,但依然没有停下开放的脚步。这一时期,重庆“广纳百川”,迎接“三线”企业,建立了门类齐备的工业体系,从此确立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地位。改革开放初期,重庆逐渐向民营资本开放,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从1983年到1997年,重庆“冲出峡谷”,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开放历程:1983年重庆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被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被辟为沿江开放城市,重庆从此融入对外开放的滚滚洪流;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现万州区)、涪陵市(现涪陵区)和黔江地区(现黔江区)。在此期间,重庆探索的商业领域“四放开”、国有企业“五自主”等一系列创举,让重庆成为“以改革促开放”的重要策源地。
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于1997年6月18日挂牌。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从此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十几年来,重庆如期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奋力实现“314”总体部署,迎来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新机遇,与此同时,重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以兼收并蓄的气度容纳世界,先后吸引一百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巴渝大地。以2008年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为标志,重庆正式确立了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战略目标,阔步迈向“内陆开放高地”。
回顾重庆60年乃至近代100多年来的历程,一条开放的轨迹清晰可见:从一个古代军事要隘,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的区域商贸中心,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从19世纪的单一型转口贸易城市,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城市;从位居四川盆地东部的港口城市,发展成为立足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重庆解放60周年的今天,我们循着开放这条轨迹,粗略地梳理重庆60年的历史,目的是为了探索今后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主动投身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潮,把一切可为我所用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汇聚重庆,让一切创新、创造、创业的种子都能在重庆开花结果,重庆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回顾60年的开放轨迹,我们收获了众多启示,这些都将成为重庆未来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
(摄影:伍成福牛强张锦辉)
主持人:唐春林於常勇黄佳渝
支 持: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長江与嘉陵江深情拥抱,托出一个名扬世界的码头——朝天门。
矗立在“朝天之门”背后的重庆城,时刻舒张着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登高涉远、负重自强。
重庆,古称江州,得名“重庆”已有800余年。1891年,重庆开埠,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造就了工商业城市的雏形。1937年,国民政府西迁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1940年被明确为中华民国陪都,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949年,重庆解放。从此,重庆推开沉重的“山门”,一步步地融入世界,犹如滚滚长江,奔流向海……
从1949年到1954年6月,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作为“西南大区”的首府,肩负“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艰巨使命,重庆“敞开山门”,迎接西南服务团,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为重庆的开放之路打下深厚的基础。
从1954年到1983年,西南大区撤销后,重庆从中央直辖市改为四川省辖市,其间遭受了十年动乱,但依然没有停下开放的脚步。这一时期,重庆“广纳百川”,迎接“三线”企业,建立了门类齐备的工业体系,从此确立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地位。改革开放初期,重庆逐渐向民营资本开放,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从1983年到1997年,重庆“冲出峡谷”,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开放历程:1983年重庆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被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被辟为沿江开放城市,重庆从此融入对外开放的滚滚洪流;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现万州区)、涪陵市(现涪陵区)和黔江地区(现黔江区)。在此期间,重庆探索的商业领域“四放开”、国有企业“五自主”等一系列创举,让重庆成为“以改革促开放”的重要策源地。
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于1997年6月18日挂牌。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从此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十几年来,重庆如期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奋力实现“314”总体部署,迎来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新机遇,与此同时,重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以兼收并蓄的气度容纳世界,先后吸引一百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巴渝大地。以2008年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为标志,重庆正式确立了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战略目标,阔步迈向“内陆开放高地”。
回顾重庆60年乃至近代100多年来的历程,一条开放的轨迹清晰可见:从一个古代军事要隘,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的区域商贸中心,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从19世纪的单一型转口贸易城市,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城市;从位居四川盆地东部的港口城市,发展成为立足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重庆解放60周年的今天,我们循着开放这条轨迹,粗略地梳理重庆60年的历史,目的是为了探索今后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主动投身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潮,把一切可为我所用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汇聚重庆,让一切创新、创造、创业的种子都能在重庆开花结果,重庆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回顾60年的开放轨迹,我们收获了众多启示,这些都将成为重庆未来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
(摄影:伍成福牛强张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