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溪流向大海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作者高力教授所言:在批评方法与被批评文本之间,似乎总会有一只神奇的、看不见的手在勾连、缝合着彼此!如同填字游戏,将两者有机、谐和、完美缝合一起,便是一篇经典的评论美文。
  读高力教授的文艺评论,你除了感觉到理论的丰厚、思维的灵动,还会领略到他飞扬的文思与斐然的文采!你甚至从他评论文章的标题都可以领略到这一点!譬如《红高粱:自由生命意志的释放和外射》《循环:空框与意象的弥漫》《英雄情结:历史嬗变与现代延伸》《荒漠绿洲:超越性沟通的诗意空地》《漂泊与皈依:第六代的主题变奏》《精英的黄昏和人文的落日》《历史的残片与人文的碎屑》《平坦的地球与流动的影像》《徜徉在诗意的栖息地——关于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的影像生态学思考》《族群记忆的影像重构》《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潜隐与张扬:关于当下华语谍战片英雄情结的絮语》等等,正应了高力教授所言:文艺评论本身也应该是作品和艺术品。
  高力教授常常把他的影视写作表述为从溪流到江河向大海的过程。他曾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周报》《电影评介》《银幕内外》等全国各大影视、文艺报刊上发表过众多影视评论。诚如他在1994年出版的第一本评论集《荒原回声》自序所言:“本书所选文章是对当下中国电影潮汐浮光掠影的扫描与表述,甚至从小小的一掬山泉入手去剖析与寻觅潮汐之源与艺术真谛;于是就有了流淌于本书中的感性之泉、理性之河与沉思之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力教授影视写作也正是从对艺术之泉的感悟走向深邃博大的艺术之海的透析的。他发表在《当代电影》《当代文艺探索》《南方文坛》《当代文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艺术百家》《中华文化论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刊物上的众多的影视文艺评论都是在清新畅达、文采斐然的表述中彰显出深刻的影像哲思。
  高力教授认为当代流行的众多文艺批评方法与包括电影在内的众多文艺创作文本之间,有着相融的、有机的、神奇的、甚至有几分诡谲的联系。每一个文艺创作文本总会有与之对应的、最适合这个文本解读、阐释的文艺批评方法。一个文艺批评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到一个与你所要批评的文艺创作文本最适合、最恰当、最能有效解读、最能深入阐释、从而形成有价值的批评文本的文艺批评方法。多年来,他在讲授《文艺批评写作》《电影叙事学》等文艺理论课中,都致力对年轻的文艺学研究生们掌握运用当代文艺批评方法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或一类文艺批评方法与一种或一类文艺创作文本最合适的对位,成效显著。
  不仅仅是教学,在科研中高力教授也是身体力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的影视理论专著《电影批评的七张面孔》一书中,高力教授力图运用包括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神话原型、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新历史主义在内的七种批评方法对当代我国电影创作现象与经典电影文本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地梳理与解读。力图为当下中国电影研究注入一个开阔而又深入、宏大而又细致、理论与实践紧密勾连的电影研究与电影批评的新视野。
  正如作者高力教授所言:在批评方法与被批评文本之间,似乎总会有一只神奇的、看不见的手在勾连、缝合着彼此!如同填字游戏,将两者有机、谐和、完美缝合一起,便是一篇经典的评论美文。这部《电影批评的七张面孔》便是一次在当代文艺批评方法与当代电影文本之间相当经典的缝合。
  高力教授的影视评论曾因多次获奖、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5次全文转载而被很多人熟知,其实,他的影视剧本写作与影视评论写作一样成果斐然。在上大学之前,高力教授曾经下过乡、当过兵、干过公安,有着丰厚的底层生活体验,这些都特别助力于他的影视创作。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峨影电影制片厂工作十年,后又调到西南交大从事影视教学和科研。因创作采风,高力教授曾行走雪域藏区、跋涉非洲大地、深入金三角腹地,先后创作了近160余部(集)影视剧本,大多被拍摄播出,多部获得全国及省市的奖项,仅仅央视六套电影频道就播出过高力教授编剧的《太阳出来喜洋洋》《鹰眼》《羽·虹》《红色恋曲1933》《生命之舟》等八部电影。这些作品在深情真切曲折感人的影像叙事、角色塑造与意象建构中,也不乏饱满隽永的诗情哲思!一位业界人士曾戏称高力教授为“影视教学、影视理论和影视编剧的三栖动物”,然而,高力教授认为在影视教学科研主业之外,他的影视编剧依然是业余的,他的影视剧作远远称不上完美,每一部都留有一些的缺陷和遺憾,或许影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吧!
  笔者曾问过高力教授:“您最满意您创作的影视作品是哪一部?”高力教授也像很多电影人一样回答“下一部!”他曾把一个影视写者对完美性的追求表述为永无止境!正如那些永远屹立摄影者镜头前方的风景,那放肆地翻卷于喜玛拉雅雪峰之巅的旗云!然而,笔者更愿意把高力教授对影视写作的完美性追求表述为从溪流、江河走向大海的永恒性的追寻!
  艺海无涯,艺无止境!诚如斯言。
其他文献
羌笛杨柳怨,  冷月孤窗寒。  轻纱随风起,  问君几时还?  桃坪古羌寨  雜谷脑江流翻腾,  古桃坪绿柳红樱。  登碉楼蓝天白云,  着羌红古道侠情。
我也是爱喝茶的人,只不过我是普通喝茶人,对茶缺乏研究,遇到什么茶就能喝,也能尝出茶的口感优劣,远不及大伽有来头,说到茶便引经据典,聊出的种种,据说是学问,又远,又深,且庞大,一不留神说到禅茶上去,我哑嘴目呆,使劲羡慕他们,好些人众跟着起哄,说些关于茶故事,说些故事扯到茶上。我是尘世中的俗人,弃笔经商沾了点铜气,就知道要点干货,例如拿点儿茶让哥们品上一品,这才是好听故事,才是茶道,或说茶上了道儿。 
作为传统工笔画家,邓维彬先生的画路很宽,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不涉猎,其绘画造诣和建树亦非同凡响,但最让笔者和众多行家们心动的却是他精心绘制的藏獒形象。在邓先生的笔下,这种藏疆瑞兽般的神犬面貌全新,观者一望便知其气势,威猛、刚毅、忠诚,作品所蕴涵的藏獒精神与气韵直入人心,以致令观者不禁有了身临其境与獒对视的真实感受,这感受那么生灵活现栩栩如生,故此邓先生被许多国内外爱家藏众誉为:“中国西部藏獒画
有年我出访拉美,有使馆的领导说能让外国人对中国印象最深刻的是大熊猫,可以说是一提起中国,就让他们想起大熊猫的国度。这可是四川特有的珍稀物种,号称为中华“国宝”。这让我想起一个词:风度。也让我想起林机笔下的熊猫:可爱,灵性。  但凡画家笔下的熊猫,都会是可爱的,然而要染上灵性,那就得有“画机”了。 绘画需要一些独立性,这是个体的事,既要摆脱前人的窠臼,又要不受现时代的约束。这是一个独自的世界,还有一
川剧,多么传统的名字啊,在这浮躁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忙碌着,能静下心来了解这门艺术的人,实在太少。  我曾问自己,川剧值得我坚持吗?记得我刚进校学习川剧时,特别亢奋、期待,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无休止的练功,同时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太多。一个小孩子面对如此复杂且庞大的剧种怎能不怕。那时我后悔了,我说我不学了,可父母并没有迁就我,我的生活都黯淡了。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恩师王世泽。当时我突然从武戏转文戏,并不
摘 要:将交互式、移动学习媒体引入教学活动,开展协同教育应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热点之一。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交互式触控、云计算和存储、无线网络、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支撑下,移动学习将成为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新型模式。文章基于移动终端的未来教室和未来教学,探讨在区域环境下如何开展
我们小区种了好多木棉树。阳春三月,柳绿花红,暖暖的春风吹红了木棉花。遠远望去,木棉花就像下午的红云,又像一团红红的火焰。走近大树,你会看见树干上有刺,又直又高,大概有十几米高。木棉花开满了枝头,我仔细一看,木棉花有五片花瓣,像一个羽毛球,又像一个小小的火把,可爱又美丽。木棉树给小区增加了雅趣,我喜欢这些木棉树。
一碗桂花茶,泡出好滋味……  小品不小,小切口反映大时代;曲艺有曲,曲调中唱出真感情。  曲艺小品《一碗桂花茶》通过反映精准扶贫和乡村治理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李书记和普通群众徐大爷及乡村规划师郝意之间发生的一段小故事,从侧面透视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和普通人情感中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作品题材内容真实朴素,表演风格清新轻松,说唱切换自然有机。同时还将具有四川曲艺唱曲色彩的演唱方式融入小
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在一生起伏跌宕的生涯中,杨慎始终潜心学问,博通古今,著述宏富;除经史诗文外,于书法艺术亦颇有会心,或考镜源流,或稽古钩沉,或探幽发微,或称述品藻,可谓真知灼见,字字珠玑。  杨慎(1488年——1559年,即明弘治元年——明嘉靖三十八年),著名学者、文学家和书法家。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六年(1511年)3月参加殿试,得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1521年4月明世宗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