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寸白布一盏舞台,尺把小人演绎华彩。当青灯之影穿透人物、花草、楼宇……千人千像在画幕的另一端映现,声色犬马、时间百态。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北皮影主要活跃于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仪陇等地,以其生动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细腻的表演,优美的唱腔,风趣的剧情和乐曲备受山乡人民的青睐。阆中王文坤家族世代传承皮影艺术,是中国皮影艺术界知名的皮影世家之一,在中国灿若繁星的皮影艺术流派大家庭中匠心独运,历久弥新。
开宗立派:王文坤与皮影
明末清初,湖北孝感王氏家族随着湖广填四川运动落户阆中,他们以表演皮影为生。在古代,会一门手艺就是有了铁饭碗,所以王氏传人们将皮影制作、表演、剪纸、泥塑手艺代代相传。上世纪20年代,王文坤出生,但没过多久,他的生父去世,他便过继给了叔父,也就是王皮影第五代传承人王元顺。王文坤小时候被送去私塾读书,放学后就经常在一旁观看父亲雕刻皮影,他也跃跃欲试,却遭到了父亲的呵斥。他只好背着父亲悄悄练习,后来,他的父亲看到他的作品,觉得他是一个天生的好苗子,这才开始正式教他雕刻皮影。等到了18岁后,王文坤拜皮影大师李云亭为师,学习锣鼓和唱腔,搭南部东坝冯朝清的皮影班子学习、演出皮影戏。有一次,皮影戏班巡回演出到西充县的时候,冯朝清就将全套皮影箱子卖给了王文坤,此时,王文坤有了自己的皮影班,成为了皮影班主。此外,王文坤15岁时,还拜胡举贤为师,学端公,唱傩戏……这些都为王文坤之后的皮影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文坤继承、发扬祖辈的皮影艺术,凭借其高超的艺术天赋与对皮影艺术的执着追求,融合“土灯影”与“渭南影子”的艺术特色,广泛吸收诸家之长,雕、画、走、唱、拉、扯、吹样样精通,创立了川陕结合的“王皮影”一派,其皮影造型更生动,人物个性更鲜明,剧目更丰富,极大增强了四川皮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载誉归来传承岌岌可危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王文坤为首的“王家班”开始活跃于川北各个地区,夜晚乡亲齐聚,看一场皮影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婚丧嫁娶、小孩满月、乔迁之喜、老人过寿……也必请皮影,皮影戏受众广泛,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当时,王文坤的孙辈王彪、王访也跟随戏班演出,耳濡目染的同时,又得到王文坤的言传身教。1986年,奥地利文化代表团来华,王文坤仅用15分钟就操刀雕刻成“喜鹊登梅”皮影,使其连连称奇,赞不绝口。两年之后,“王家班”代表中国前往奥地利参加世界艺术节。在艺术之都维也纳进行了22天的演出,一时名声大噪,“王皮影”代表中国艺术乃至东方艺术走向了世界。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转变,大都喜欢上了电视等现代娱乐设备,几乎没有人再去看皮影戏了,在海外享有至高荣耀的“王皮影”在境内却鲜为人知,真正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没有经济收入,从小跟着爷爷王文坤学艺的两兄弟一一王彪、王访只好出去打工谋生,但他们的心里始终挂念着王皮影。1998年,一代皮影大师王文坤因病离世,大师的离世对四川王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王皮影的传承岌岌可危。
重出江湖传承创新
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彪认识了皮影收藏艺术家赵树同先生。“赵老师说他收集了几千件‘死’皮影,现在要让它们‘活’起来,只要我答应,如果我在外头工资1500元,他愿给3000元。”王彪说。
原来,我国著名的皮影收藏艺术家赵树同先生多年潜心收藏,已经有了很多皮影。让这些皮影动起来成了他的心愿,他正四处在找王文坤的传人。
在著名的皮影收藏艺术家赵树同先生的帮助之下,王彪、王访开始组织人马在成都顺兴老茶馆表演皮影,并潜心研究开拓市场。
他根据多数顾客的需求上演不同的戏。老外来,他演传统戏;年轻人来,他演迪斯科;小孩来,他就演儿童剧。消失已经久的王家班,就这样慢慢重出江湖。
“但那时很艰难,一个月收人才200多元,吃的是家里带来的米和腊肉,每天去菜场捡菜叶吃,后来好多人熬不住就走了。”王彪也想过放弃,这时赵树同先生正好从深圳回来,他看到戏班的处境落泪了。当王彪说要放弃时,赵老劝道:“如果坚持,现在苦点,但人生光明;如果放弃,将留下终身遗憾。”最后,王彪选择了坚持。
2004年,已经更名为“川北王皮影艺术团”的王家班,回到家乡常驻阆中古城进行商业演出。2006年,王彪带着皮影在成都参加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为了传承“王皮影”,王彪打破祖上规矩,于2007年开班对外招生。2008年,川北王皮影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川北王皮影在中国皮影戏成功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同年,王彪、王访被授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王皮影”应邀参加成都非遗博览园内举办的第21届国际木偶联合大会暨国际木偶节开幕式,在开幕式表演中,王皮影展示了其花费了三年时间制作的一套特大皮影,影人身高3.85米,景片高达6.5米,采用人影同台的展演方式。这件大皮影也被联合国科教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国际木联主席达迪赞誉为“影戏之最、世界之最”。2018年,第七届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暨国际木偶皮影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省阆中王皮影博物馆开幕,该研讨会聚集了来至世界各地艺术家达到680多人,国内国际专家60人。这也是中国民营剧团第一次独家独资举办的国际性活动。
川北王皮影自清康熙初年(1666年)第一代传人王世成至今三百余年,采“南、北、土、广、渭”等众家之长,吸“雕、剪、绘、塑”等技艺之精要,融川北风情民俗之意趣,经过王氏家族八代人的传承和演绎,兼收并蓄,守正创新。如今,王皮影根植于以阆中为中心的川北地区,常应邀至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演出。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王文坤先生创新进取的精神,也离不开现在王彪、王访两位传承人的努力,但是更离不开阆中王氏家族祖辈的积累。未来,我们期待川北王皮影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加巨大的能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北皮影主要活跃于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仪陇等地,以其生动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细腻的表演,优美的唱腔,风趣的剧情和乐曲备受山乡人民的青睐。阆中王文坤家族世代传承皮影艺术,是中国皮影艺术界知名的皮影世家之一,在中国灿若繁星的皮影艺术流派大家庭中匠心独运,历久弥新。
开宗立派:王文坤与皮影
明末清初,湖北孝感王氏家族随着湖广填四川运动落户阆中,他们以表演皮影为生。在古代,会一门手艺就是有了铁饭碗,所以王氏传人们将皮影制作、表演、剪纸、泥塑手艺代代相传。上世纪20年代,王文坤出生,但没过多久,他的生父去世,他便过继给了叔父,也就是王皮影第五代传承人王元顺。王文坤小时候被送去私塾读书,放学后就经常在一旁观看父亲雕刻皮影,他也跃跃欲试,却遭到了父亲的呵斥。他只好背着父亲悄悄练习,后来,他的父亲看到他的作品,觉得他是一个天生的好苗子,这才开始正式教他雕刻皮影。等到了18岁后,王文坤拜皮影大师李云亭为师,学习锣鼓和唱腔,搭南部东坝冯朝清的皮影班子学习、演出皮影戏。有一次,皮影戏班巡回演出到西充县的时候,冯朝清就将全套皮影箱子卖给了王文坤,此时,王文坤有了自己的皮影班,成为了皮影班主。此外,王文坤15岁时,还拜胡举贤为师,学端公,唱傩戏……这些都为王文坤之后的皮影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文坤继承、发扬祖辈的皮影艺术,凭借其高超的艺术天赋与对皮影艺术的执着追求,融合“土灯影”与“渭南影子”的艺术特色,广泛吸收诸家之长,雕、画、走、唱、拉、扯、吹样样精通,创立了川陕结合的“王皮影”一派,其皮影造型更生动,人物个性更鲜明,剧目更丰富,极大增强了四川皮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载誉归来传承岌岌可危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王文坤为首的“王家班”开始活跃于川北各个地区,夜晚乡亲齐聚,看一场皮影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婚丧嫁娶、小孩满月、乔迁之喜、老人过寿……也必请皮影,皮影戏受众广泛,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当时,王文坤的孙辈王彪、王访也跟随戏班演出,耳濡目染的同时,又得到王文坤的言传身教。1986年,奥地利文化代表团来华,王文坤仅用15分钟就操刀雕刻成“喜鹊登梅”皮影,使其连连称奇,赞不绝口。两年之后,“王家班”代表中国前往奥地利参加世界艺术节。在艺术之都维也纳进行了22天的演出,一时名声大噪,“王皮影”代表中国艺术乃至东方艺术走向了世界。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转变,大都喜欢上了电视等现代娱乐设备,几乎没有人再去看皮影戏了,在海外享有至高荣耀的“王皮影”在境内却鲜为人知,真正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没有经济收入,从小跟着爷爷王文坤学艺的两兄弟一一王彪、王访只好出去打工谋生,但他们的心里始终挂念着王皮影。1998年,一代皮影大师王文坤因病离世,大师的离世对四川王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王皮影的传承岌岌可危。
重出江湖传承创新
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彪认识了皮影收藏艺术家赵树同先生。“赵老师说他收集了几千件‘死’皮影,现在要让它们‘活’起来,只要我答应,如果我在外头工资1500元,他愿给3000元。”王彪说。
原来,我国著名的皮影收藏艺术家赵树同先生多年潜心收藏,已经有了很多皮影。让这些皮影动起来成了他的心愿,他正四处在找王文坤的传人。
在著名的皮影收藏艺术家赵树同先生的帮助之下,王彪、王访开始组织人马在成都顺兴老茶馆表演皮影,并潜心研究开拓市场。
他根据多数顾客的需求上演不同的戏。老外来,他演传统戏;年轻人来,他演迪斯科;小孩来,他就演儿童剧。消失已经久的王家班,就这样慢慢重出江湖。
“但那时很艰难,一个月收人才200多元,吃的是家里带来的米和腊肉,每天去菜场捡菜叶吃,后来好多人熬不住就走了。”王彪也想过放弃,这时赵树同先生正好从深圳回来,他看到戏班的处境落泪了。当王彪说要放弃时,赵老劝道:“如果坚持,现在苦点,但人生光明;如果放弃,将留下终身遗憾。”最后,王彪选择了坚持。
2004年,已经更名为“川北王皮影艺术团”的王家班,回到家乡常驻阆中古城进行商业演出。2006年,王彪带着皮影在成都参加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为了传承“王皮影”,王彪打破祖上规矩,于2007年开班对外招生。2008年,川北王皮影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川北王皮影在中国皮影戏成功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同年,王彪、王访被授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王皮影”应邀参加成都非遗博览园内举办的第21届国际木偶联合大会暨国际木偶节开幕式,在开幕式表演中,王皮影展示了其花费了三年时间制作的一套特大皮影,影人身高3.85米,景片高达6.5米,采用人影同台的展演方式。这件大皮影也被联合国科教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国际木联主席达迪赞誉为“影戏之最、世界之最”。2018年,第七届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暨国际木偶皮影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省阆中王皮影博物馆开幕,该研讨会聚集了来至世界各地艺术家达到680多人,国内国际专家60人。这也是中国民营剧团第一次独家独资举办的国际性活动。
川北王皮影自清康熙初年(1666年)第一代传人王世成至今三百余年,采“南、北、土、广、渭”等众家之长,吸“雕、剪、绘、塑”等技艺之精要,融川北风情民俗之意趣,经过王氏家族八代人的传承和演绎,兼收并蓄,守正创新。如今,王皮影根植于以阆中为中心的川北地区,常应邀至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演出。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王文坤先生创新进取的精神,也离不开现在王彪、王访两位传承人的努力,但是更离不开阆中王氏家族祖辈的积累。未来,我们期待川北王皮影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加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