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楚天都市报》创刊至今,以一个日发行百万份大报的姿态傲立于世。在这个品牌塑造的道路上,《楚天都市报》始终以丰富和厚重的文化含量,在社会重大转型和文化重大变迁的契合点上再现都市生活的变化。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都市报都是少有“文化”的,《楚天都市报》始终用文化夯实办报的基础,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蔡华东: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社会文明的尺度,先进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所谓“武汉文化”,就是以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产业支撑,用文化塑造城市,用文化发展城市,使当年“因武而昌”的武汉能“因文而强”,融文化力量于社会诸领域,使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源,把武汉建成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作为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时代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保卫、振兴我们的文化。杜维明曾说过:“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项特殊的‘信息’要传递给全体人类,知识分子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把这项‘信息’不折不扣地表达出来,记载下来,使它长久地保存在人类历史的传承之中。” 《楚天都市报》始终以此为己任。
记者:先进的文化是有深刻内涵的,作为一份都市报,在五彩缤纷的都市新闻采写过程中,对于先进文化是怎样把握的?
蔡华东: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就成了我们的宗旨。
首先,我们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先进的文化必须具有时代性、开放性,但根本,还是民族性。没有民族性,就没有特色,就没有自我。《楚天都市报》的《楚韵》、《汉味茶馆》栏目,就是要弘扬、倡导、传播楚文化;《脸谱》、《百姓生活》栏目,就是要“以民众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生活故事”,从而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融入到每一篇文字之中。
其次,要坚持文化的科学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肩负着“把关人”的重任。《楚天都市报》的社会新闻、教科文卫新闻、知识性副刊,都以科学的思想为准绳,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
再次,要坚持文化的大众性。《楚天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就要千方百计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现在已经形成的“楚天都市之夜”、“楚天少儿诗歌朗诵”、“楚天中小学作文竞赛”等影响广泛的品牌活动,活跃了市民生活、培植了先进文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我们的报纸,要为滋润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推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多做贡献,要为传承、传播、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努力。总的一句话,就是《楚天都市报》在“品牌塑造”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其先进生产力,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记者:在对大众化新闻报道的探索中,怎样做好社会新闻,怎样在社会新闻中体现出文化含量,怎样在文化含量中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性,《楚天都市报》首先提出了“绿色新闻”概念,使社会新闻超凡脱俗,一跃成为主流报纸的声音。请问,“绿色新闻”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蔡华东:如果说,社会新闻中的黑色是凶杀、暴力的渲染;黄色是奸淫、色情的泛滥;灰色是颓废、低俗的流行,那么,社会新闻中的“绿色新闻”则在于真善美的宣扬与浸润——宣扬者功在改良社会,浸润者德在塑造人心。
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首先是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生事物、积极因素都给予高度的注意,对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事物都给予充分的报道,以审美强化社会新闻的教化功能。
其次,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在于有胆有识,合理有度地披露、剖析、批评、批判社会上的腐败堕落、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制黄贩黄、吸毒贩毒、封建迷信、卖淫嫖娼、偷盗抢劫、执法犯法等不良、违法现象,通过审丑,强化社会新闻的警戒功能。
再次,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在于报道一些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沉船、撞车、翻车等)、火灾及一些不测事件时,着眼服务于社会大局,着眼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通过具体事例提示人们消弭种种隐患,在“力保一方平安”中积极发挥社会新闻应有的警示作用。
最后,在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过程中,报纸要加强自律,有情趣,高品格,塑造良好的传播形象。但迎合“人性中低劣的部分”的稿件,要像环保工作中防止废水废气废物那样严防严禁。
记者:在都市报的品牌塑造过程中,您一直倡导新闻作品要形成独特性,也就是说要有风格。我理解,风格是建筑在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要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就必须挖掘文化的特点与文化背景。
风格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当您将都市报应当倡导的先进文化归纳为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之后,对其文化内涵精髓的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寻找出一些共同的支点,新闻作品才会显出独特的风格。
蔡华东:是的。刘勰把写作风格分为八种类型,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清人曾国藩提出的风格分类是:文章之道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意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深美者吞吐而出之。
新闻写作是要提倡一点风格的。都市报观照的都市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新闻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经过记者的大脑思考、分析,然后在笔下反映出来的东西。记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个性特点各不相同,这就使新闻写作风格的形成有了可能性。
新闻写作风格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独特的新闻敏感、独特的视角;
B.擅长的体裁;
C.富有个性地驾驭材料、安排结构;
D.既有特点的表现手法;
E.独有意味的遣词造句;
F.上述各种要素反复出现或者某些要素多次重现等。
以有为之人+逢有为之时+据有为之地,这三个坐标相交一点,才能构成一种有影响的风格。“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一般来说,新闻写作风格的形成,难以避开这一规律。
根据这一道理,如欲在新闻写作上有所作为,就应努力追求并形成自我风格,进而尽可能抓住机遇开拓或寻找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这一点来说,我对新闻界有才、有能并有志往上、大、优风格上努力的人才是满怀敬意的。
但是,写作风格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和手法,还是属于技术范畴的,而统领这些风格的文化精神还是先进的文化,即都市报始终坚持的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因为我们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个人写作风格的多样性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胸中要有大局意识,办事要从大局着想,看问题要从大局着眼。有了对社会生活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判断,我们的新闻作品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真相、才能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才能代表最先进的文化发展的方向。
蔡华东: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社会文明的尺度,先进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所谓“武汉文化”,就是以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产业支撑,用文化塑造城市,用文化发展城市,使当年“因武而昌”的武汉能“因文而强”,融文化力量于社会诸领域,使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源,把武汉建成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作为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时代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保卫、振兴我们的文化。杜维明曾说过:“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项特殊的‘信息’要传递给全体人类,知识分子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把这项‘信息’不折不扣地表达出来,记载下来,使它长久地保存在人类历史的传承之中。” 《楚天都市报》始终以此为己任。
记者:先进的文化是有深刻内涵的,作为一份都市报,在五彩缤纷的都市新闻采写过程中,对于先进文化是怎样把握的?
蔡华东: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就成了我们的宗旨。
首先,我们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先进的文化必须具有时代性、开放性,但根本,还是民族性。没有民族性,就没有特色,就没有自我。《楚天都市报》的《楚韵》、《汉味茶馆》栏目,就是要弘扬、倡导、传播楚文化;《脸谱》、《百姓生活》栏目,就是要“以民众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生活故事”,从而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融入到每一篇文字之中。
其次,要坚持文化的科学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肩负着“把关人”的重任。《楚天都市报》的社会新闻、教科文卫新闻、知识性副刊,都以科学的思想为准绳,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
再次,要坚持文化的大众性。《楚天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就要千方百计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现在已经形成的“楚天都市之夜”、“楚天少儿诗歌朗诵”、“楚天中小学作文竞赛”等影响广泛的品牌活动,活跃了市民生活、培植了先进文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我们的报纸,要为滋润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推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多做贡献,要为传承、传播、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努力。总的一句话,就是《楚天都市报》在“品牌塑造”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其先进生产力,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记者:在对大众化新闻报道的探索中,怎样做好社会新闻,怎样在社会新闻中体现出文化含量,怎样在文化含量中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性,《楚天都市报》首先提出了“绿色新闻”概念,使社会新闻超凡脱俗,一跃成为主流报纸的声音。请问,“绿色新闻”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蔡华东:如果说,社会新闻中的黑色是凶杀、暴力的渲染;黄色是奸淫、色情的泛滥;灰色是颓废、低俗的流行,那么,社会新闻中的“绿色新闻”则在于真善美的宣扬与浸润——宣扬者功在改良社会,浸润者德在塑造人心。
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首先是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生事物、积极因素都给予高度的注意,对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事物都给予充分的报道,以审美强化社会新闻的教化功能。
其次,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在于有胆有识,合理有度地披露、剖析、批评、批判社会上的腐败堕落、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制黄贩黄、吸毒贩毒、封建迷信、卖淫嫖娼、偷盗抢劫、执法犯法等不良、违法现象,通过审丑,强化社会新闻的警戒功能。
再次,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在于报道一些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沉船、撞车、翻车等)、火灾及一些不测事件时,着眼服务于社会大局,着眼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通过具体事例提示人们消弭种种隐患,在“力保一方平安”中积极发挥社会新闻应有的警示作用。
最后,在追求社会新闻领域中的“绿色新闻”过程中,报纸要加强自律,有情趣,高品格,塑造良好的传播形象。但迎合“人性中低劣的部分”的稿件,要像环保工作中防止废水废气废物那样严防严禁。
记者:在都市报的品牌塑造过程中,您一直倡导新闻作品要形成独特性,也就是说要有风格。我理解,风格是建筑在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要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就必须挖掘文化的特点与文化背景。
风格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当您将都市报应当倡导的先进文化归纳为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之后,对其文化内涵精髓的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寻找出一些共同的支点,新闻作品才会显出独特的风格。
蔡华东:是的。刘勰把写作风格分为八种类型,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清人曾国藩提出的风格分类是:文章之道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意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深美者吞吐而出之。
新闻写作是要提倡一点风格的。都市报观照的都市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新闻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经过记者的大脑思考、分析,然后在笔下反映出来的东西。记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个性特点各不相同,这就使新闻写作风格的形成有了可能性。
新闻写作风格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独特的新闻敏感、独特的视角;
B.擅长的体裁;
C.富有个性地驾驭材料、安排结构;
D.既有特点的表现手法;
E.独有意味的遣词造句;
F.上述各种要素反复出现或者某些要素多次重现等。
以有为之人+逢有为之时+据有为之地,这三个坐标相交一点,才能构成一种有影响的风格。“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一般来说,新闻写作风格的形成,难以避开这一规律。
根据这一道理,如欲在新闻写作上有所作为,就应努力追求并形成自我风格,进而尽可能抓住机遇开拓或寻找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这一点来说,我对新闻界有才、有能并有志往上、大、优风格上努力的人才是满怀敬意的。
但是,写作风格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和手法,还是属于技术范畴的,而统领这些风格的文化精神还是先进的文化,即都市报始终坚持的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因为我们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个人写作风格的多样性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胸中要有大局意识,办事要从大局着想,看问题要从大局着眼。有了对社会生活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判断,我们的新闻作品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真相、才能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才能代表最先进的文化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