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新教材《语文》中编选了许多歌颂至爱真情的文章,为过去的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好的爱情。”所以,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学刻不容缓,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语文学科人文功能不能丢。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功能,新的《课程标准》更提出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明确了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应承担的责任。职高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低下,人格素养相对欠缺,“纯专业”教育观念只会一味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功能,而忽视或省略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更何况是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联系社会生活,更应关怀学生情感。爱情作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美丽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的。爱情观是一个人人格的集中体现,从他是如何对待爱情的,就可以判断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人格。因此,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爱情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语文学科爱情素材不能避。
在中职教材中,爱情题材或涉及爱情的篇目日趋增多。《关雎》《卫风·氓》《雨霖铃》《我愿意是急流》《永远的蝴蝶》等等课文,无不充满了浓浓的男女之情。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必须充分挖掘人文教育功能的素材,为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素养服务。利用文本中的爱情题材感受人物的美,感受爱情的忠贞、奉献和责任。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图片影视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提高品位,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爱情观。
同时,在课内外阅读作品中,语文老师不能避讳崇高的爱情题材和故事,甚至闻“爱”丧胆。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会鉴别。明白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独立自尊的,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健康正确的;了解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年轻人值得拥有的,什么样的爱情是值得向往和追求的。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同窗共读,牛郎织女的不畏世俗权贵是纯洁的爱情;马克思和燕妮的炽热和永恒,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相濡以沫是爱情;凿了半个世纪,在悬崖峭壁上凿出六千多级“天梯”的刘国江对妻子的执着也是爱情。
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和故事是美和爱的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经典爱情题材,让学生去感受健康、积极、崇高的感人事迹,从而健全自身人格。
三.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必须改。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教学机智,她就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学实践者。”爱情教育是一项深入学生情感深处的活动,语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理解学生内心感受,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长者。平时的教学中,更需要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授课方式,用足够的教学机智使这项教学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爱情本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老师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纯洁的氛围,爱情的美好。比如笔者在上柳永的《雨霖铃》时,借鉴了相关的歌曲和Flash,让学生在凄美动听的歌曲和唯美的动画中,声情并茂进行了朗诵,让他们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品味爱情的真挚,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四.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爱情观很重要。
在爱情题材的欣赏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起独立、平等、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正如《致橡树》中所言,“如果我爱你——/绝不象攀缘的灵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生动形象体现了新时期女性的爱情观:人格独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爱情的美丑,提高道德素养,增强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懂得爱的自尊和自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总之,要上好一堂爱情题材的语文课,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是一项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工程。作为一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语文老师,我们必须义不容辞承担起这项工程!
章云娟,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一.语文学科人文功能不能丢。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功能,新的《课程标准》更提出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明确了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应承担的责任。职高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低下,人格素养相对欠缺,“纯专业”教育观念只会一味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功能,而忽视或省略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更何况是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联系社会生活,更应关怀学生情感。爱情作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美丽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的。爱情观是一个人人格的集中体现,从他是如何对待爱情的,就可以判断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人格。因此,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爱情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语文学科爱情素材不能避。
在中职教材中,爱情题材或涉及爱情的篇目日趋增多。《关雎》《卫风·氓》《雨霖铃》《我愿意是急流》《永远的蝴蝶》等等课文,无不充满了浓浓的男女之情。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必须充分挖掘人文教育功能的素材,为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素养服务。利用文本中的爱情题材感受人物的美,感受爱情的忠贞、奉献和责任。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图片影视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提高品位,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爱情观。
同时,在课内外阅读作品中,语文老师不能避讳崇高的爱情题材和故事,甚至闻“爱”丧胆。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会鉴别。明白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独立自尊的,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健康正确的;了解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年轻人值得拥有的,什么样的爱情是值得向往和追求的。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同窗共读,牛郎织女的不畏世俗权贵是纯洁的爱情;马克思和燕妮的炽热和永恒,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相濡以沫是爱情;凿了半个世纪,在悬崖峭壁上凿出六千多级“天梯”的刘国江对妻子的执着也是爱情。
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和故事是美和爱的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经典爱情题材,让学生去感受健康、积极、崇高的感人事迹,从而健全自身人格。
三.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必须改。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教学机智,她就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学实践者。”爱情教育是一项深入学生情感深处的活动,语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理解学生内心感受,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长者。平时的教学中,更需要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授课方式,用足够的教学机智使这项教学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爱情本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老师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纯洁的氛围,爱情的美好。比如笔者在上柳永的《雨霖铃》时,借鉴了相关的歌曲和Flash,让学生在凄美动听的歌曲和唯美的动画中,声情并茂进行了朗诵,让他们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品味爱情的真挚,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四.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爱情观很重要。
在爱情题材的欣赏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起独立、平等、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正如《致橡树》中所言,“如果我爱你——/绝不象攀缘的灵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生动形象体现了新时期女性的爱情观:人格独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爱情的美丑,提高道德素养,增强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懂得爱的自尊和自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总之,要上好一堂爱情题材的语文课,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是一项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工程。作为一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语文老师,我们必须义不容辞承担起这项工程!
章云娟,教师,现居浙江绍兴。